形势与政策 中国外交共47页
形势与政策——中国外交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事业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 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页。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 时发表建交公报,宣布双方自 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 交外交关系。图为中美建交公 报。
图为1960年1月,周恩来 总理在北京与缅甸总理奈 温在中缅边界问题协定及 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的签字仪式上互致祝贺。
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20世纪60年代反苏反美
•
•
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 的外交战略。
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 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 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 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 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 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 欢迎和认可。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 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 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 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对外政策》PPT课件

我国对外关系 的基本立足点
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 团结与合作
我国的基本国策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 国际交往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外交
②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③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④是国家总政策的组成部分,体现着统治阶级 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C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D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越来越密切
3、近年来,美国试图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 结果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这表明
①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仍然存在
②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③国际条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当前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很严峻
B当代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C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日、美、欧均衡
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主题
2、2000年10月在汉城举行了第三届亚欧会议, 通过了《2000年亚欧合作框架》,为两大洲建 立新型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世界已由单极走向多极
B世界各国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4、李登辉的“两国论”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反 对和批评,就连美国和日本也重申了一个中国的 立场。“两国论”之所以在国际社会中处处碰壁, 是因为它
A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违背了“一国两制”的原则
C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D破坏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5、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武器,这表明了
①是对中国主权的挑衅和对内政的干涉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国作为第 三世界国家,又是12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的 发展本身就是和平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所以中 国要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从根本上 说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
•
•
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 2004年,多国经济克服了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长速度 明显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底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 计: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高达5 %,比2003年的3.8%上升1.2 %,是近30年来最快的增速。美国将达4.3 %,日本4.4 %,欧元区 2.2 %,俄罗斯7.3 %,亚洲发展中国家7.6 %,非洲4.5 %,拉美4.6 %。后来资料证明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这些速度平均起来成为三 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们普遍预计,2005 年世界 经济会继续维持增长势头,但增幅将较上年有所减缓。主要国际经济 组织发布的初步预计表明,2005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比2004年 回落0.5到1个百分点。过去我们讲,全球经济都是衰退,中国经济一 枝独秀,现在变成了全球经济百花齐放。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经济进 行了一些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络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发展, 形成了几个大的共同市场。
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 •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国际形势的主调,是人类社会的 主题。但国际安全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一是:军备竞赛在发展。由于美国恃武争霸,加深了很多国家的危机感。美国 的军备一年比一年高,2005年的预算增长到4200多亿,比2004年增加5 %, 其中高新技术比例增大,美国花重金保持他在军事高科技上的力量。这样就 促使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甚 至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印度也都增加自己的军费开支。全世界的,军事 开支呈水涨船高的局面。俄罗斯2005年的军费预算比2004年增加27.6%。 日本的军费预算比上一年增加很多。 二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冲突热点不断。2004年新发生的冲突,比上年增 加15起。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朝鲜半岛、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冲突,就随 时随地可以加剧。外国人还把我们台海也看成冲突地区。 三是:人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非传统安全指SARS、口蹄疫、禽流感, 还包括大面积停电、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印尼海啸震惊全世界,专家认 为,它不完全是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过程 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开发资源,使沿海的生态受到破坏,使海啸 的危害急剧扩大。 四是全球性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恐怖活动越来越分散、隐 蔽、本地化,而且频率高,破坏力大。今年英国、埃及、印尼、印度等都发 生了恶性事件。
我国的外交政策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国际关系)
主权国家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
国 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际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关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系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成功地访问了中 国。这是继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和中 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后,中日双方进 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对中日 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具有重要 意义。两国领导人就东海问题交换意见,并达成四点 共识。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 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
②实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
【问题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郑重呼吁,在一个 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 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 关系新局面。 请问:两岸协商达成和平协议是否属于外交政策?为 什么?
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
2008.3.31日温家宝出 席在老挝万象举行大湄 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GMS)第三次领导 人会议
2008年4.11-4.13国家主 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年 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 演讲。
以上图片的内容都反映了国家的外交活 动,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我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这一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内容?
3、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识记含义;
◆了解表现;
注意:大国“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此立场仍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 领土完整的决心; 另一方面,对国际问题自主决定 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不受外来势力的 干扰,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精品PPT课件

(三)各大国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纷纷 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谋求在日益激烈 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美国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象; 俄罗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整顿经济秩序;对外致
力于加强和改善与各方关系,着力经营和扩大在独 联体的影响; 欧盟推动完成《里斯本条约》批约进程,一体化建 设取得新进展; 经过撞船事件,日本的外交航向朝日美同盟回摆, 同时提出“经济外交”方针。
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召开、新兴大国 强势崛起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 重大事件为标志,“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 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 革逐步展开,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走向机 制化,已经成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 全球金融监管和开展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
在多极化趋势日益明 显的形势下,各种 “G-X” 的提法越来越 多,此轮国际体系变 革的一个突出表现就 是“20国集团”(G20) 取代“8国集团”成为 处理国际经济和金融 事务的主要机制。
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出现重大变化: G20
G20集团成员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90%, 贸易占80%,二十国集团机制,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发展的必然性,是当代相互依赖型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 家不得不作出的一个重大让步。
(四)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中国因素广受关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 的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在国 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显著增强。
中国发展模式的积极方 面——政治和社会稳定、渐 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有效调节作用、注重实体经 济等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关 注,国际上的“中国热”持 续升温。
总的看来,美国的超强实 力和西方的总体优势并没 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西方 在经济科技上仍占优势, 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 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 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软件1012 江超伟 2010813084摘要: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呈现出“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
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
而这也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要想在外交上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
关键词:全球化、和平与发展、利益。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
知道一点国际形势,更能增强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一、当今国际势形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峰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四个特点。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继续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国际形势分有如下5个特点: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二、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当前,随着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进一步稳固,中国周边形势总体上将继续趋于平稳。
主要形势主要包括:1、周边热点继续降温,但存在着潜在危机;2、大国继续争夺地缘战略优势,中国安全压力“西缓东急”;3、睦邻互信继续增强,但“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4、安全对话更加活跃,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减压”作用加强;5、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维护国家安全任重道远。
三、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通过逐步的政策调整,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初步形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页PPT文档

雅尔塔体系
•
雅尔塔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1945年2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见了分晓。当时反法西斯战线的三位巨头, 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就在雅尔塔开会,研究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 形成一系列决定。第一是决定对德国进行分割军事占领,美、英、法 占西边,苏联占东边。第二是根据战争胜利状况重新划分、摆布整个 欧洲版图格局,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乌
史的进程,有几个大帝国崩溃了:比如说沙皇就在这场战争中下台了, 十月革命成功;又比如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灭亡了,奥匈帝国也没 有了。大战以后就开了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几十个条约,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处分德国。当时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策源者,它被打败了。首先是瓜分它的土地,把它靠最西边的两个省, 阿尔萨斯和洛林,划给了法国。这两个省是当时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 地,其中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和欧洲的工业心脏。第二,要求德国进 行巨额的战争赔款。第三,要求奥地利和匈牙利永远不能够再成为一 个国家。然后还有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怎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 (一)世界格局斗争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加
深,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 (二)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 (三)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 (四)中国的发展备受关注
世界格局是世界发展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 决定世界格局有三个要素:
原则
关系
机制
原则:就是大家公认的国际关系之间的准则。 关系:主要是讲大国之间的关系。 机制:是说国际间出现问题、出现危机以后,如何来协调、如何来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