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精修订

合集下载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一、滴定管结构及其正确度(1)结构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础测量仪器,它是由含有正确刻度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础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体积。

(2)正确度常量分析用滴定管为50ml或25ml,刻度小至0.1ml,读数可估量到0.01ml,通常有±0.02ml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

二、滴定管种类(1)酸式滴定管(玻塞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所以不能任意更换。

要注意玻塞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沿圆周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之固定。

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不然易使活塞中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

在使用前应试漏。

通常标准溶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性滴定液常使玻塞和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

但碱性滴定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2)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通常见做碱性标准溶液滴定。

其正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只要因为橡皮管弹性会造成液面变动。

含有氧化性溶液或其它易和橡皮起作用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

在使用前,应检验橡皮管是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适宜,无渗漏后才可使用。

三、使用前准备(以酸式滴定管为例)1滴定管洗涤1.1无显著油污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但不能用去污粉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正确测量。

1.2有油污不易洗净时,用铬酸洗液洗涤。

洗时应将管内水尽可能除去,关闭活塞,倒入10~15毫升洗液于滴定管中,两手端住滴定管,边转动边向管口倾斜,直至洗液充满全部管壁为止。

立起后打开活塞,将洗液放回原瓶中。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引言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实验室测量和定量滴定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能够准确、高效地操作滴定管进行实验。

二、滴定管的类型滴定管分为玻璃滴定管和塑料滴定管两种类型。

玻璃滴定管具有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易于清洗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化学试剂的滴定。

塑料滴定管则具有不易破裂、价格低廉的优点,适用于一些不含有机溶剂的滴定操作。

三、滴定管的结构1、滴定管身:滴定管身是由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的,通常为透明或乳白色,方便观察液体滴定的进度。

2、滴定管尖口:滴定管的尖口应保持整洁和无划痕,以确保滴定过程的准确性。

3、滴定管刻度:滴定管身上有一系列刻度线,表示液体的体积。

在使用滴定管时,需要准确读取刻度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a:检查滴定管的完整性,确保没有破损或污渍。

b: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定管,玻璃滴定管适用于大部分滴定操作,塑料滴定管则适用于无机溶剂滴定。

c:准备好所需的滴定试剂和待测溶液。

2、操作步骤:a:取一定量的滴定试剂(通常使用移液器),加入到清洁干燥的容器中。

b:用滴定管吸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c:将待测溶液滴入容器中的滴定试剂,每滴入一滴后轻轻摇晃容器,直到发生颜色变化或出现其他特定反应。

d:当出现目标指示剂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下滴定试剂的用量。

e:根据滴定试剂的用量和已知浓度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五、滴定管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滴定管前,应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确保滴定管内无任何杂质。

2、使用滴定管时,应垂直握持滴定管身,尽量避免斜握,以防液体溅出或流失。

3、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管的尖口应始终位于容器底部,以保证液滴可以顺利滴下,并减少滴定误差。

4、滴定完成后,及时清洗滴定管,避免滴定试剂残留或混杂造成误差。

附件:本文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滴定:化学分析中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试剂与反应物之间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确定反应物的含量。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主要通过滴定管来准确测量溶液中某种物质(如酸碱、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指示剂)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 滴定管的选择:滴定管通常有玻璃滴定管和塑料滴定管两种材质。

选择滴定管时,应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以及滴定液的性质来决定。

一般来说,玻璃滴定管较为常用,适用于大部分滴定分析。

而对于某些腐蚀性较强的溶液或滴定液,可以选择使用塑料滴定管。

2. 滴定管的连接和校准:在开始滴定之前,应将滴定管连接到滴定瓶或滴定管架上,并进行校准。

校准滴定管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以清水或标准液填满滴定管,然后记录刻度线的体积。

这样可以确保滴定管的刻度准确,使得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滴定液的选择:滴定液的选择应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来决定,以确保滴定反应发生的顺利和准确。

一般来说,滴定液的浓度应适宜,过浓或过稀都会对滴定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还应注意滴定液的保存条件,避免受到光照、热源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

4. 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指示剂用于标志滴定点的到来,通常会根据滴定反应的性质来选择。

常见的滴定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甲基橙等,它们的选择要根据滴定液的性质和滴定反应的终点pH值来确定。

在滴定时,指示剂的滴加要谨慎,以免过量或不足影响滴定结果。

5. 滴定操作:(1)先将待测溶液加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放入滴定瓶中。

(2)用滴定管吸取滴定液,然后用橡皮头闩住滴定管,在滴定管中留有一定空气。

(3)将滴定管的滴定液小心滴加到待测溶液中,滴加时要避免空气泡进入溶液,切忌暴露于空气中。

初时滴下的液珠要清楚可见,而不是随着溶液快速消失。

(4)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滴定液的颜色会明显改变,这时候需要注意控制滴加的速度,使溶液的颜色逐渐趋于稳定,直到滴定终点出现。

(5)滴定终点的出现通常通过滴加滴定液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程度来判断,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反复滴加滴定液进行确认。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精确地测量溶液中某种成分的浓度。

下面将介绍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滴定管的使用步骤:1. 准备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配制好。

2. 准备装置:将滴定管插入滴定管架中,确保垂直放置。

3. 调节容量:打开滴定管旋钮,使滴定管底部留有一定容量空气,防止溶液被吸入滴定管。

4. 吸取溶液:用撇采样器吸取待测溶液,并将溶液逐渐滴入滴定管中,直到液面接近滴定管底部标定线。

5. 滴定过程: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一滴一滴地加入,同时轻轻拂动滴定瓶,直到出现化学反应终点的指示剂变色现象。

6. 记录滴定用量:终点出现后立即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用量。

根据滴定剂的特性,可以通过滴定液的色变、电动势的变化等来确定终点。

7. 重复滴定:如果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滴定,直到结果满意为止。

二、滴定管的注意事项:1. 要保证滴定管和试剂摆放平稳,避免倾斜或晃动。

2. 滴定管杜杯要干燥,防止水分影响滴定液的浓度。

3. 滴定管装满溶液时,要避免空气泡的产生。

4. 滴定时要保持滴定管和滴定瓶之间的距离足够近,以确保溶液可以准确滴入。

5. 滴定管的底部不宜触碰容器底部,防止误判滴定终点。

6. 滴定前应仔细检查滴定管的清洁度,避免污染滴定液。

7. 清洗滴定管时要使用适当溶剂,如去离子水和盐酸等。

8. 滴定液要注意保存方式和有效期,过期的滴定液不宜使用。

9.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滴定液的颜色变化,确保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10. 滴定时要有耐心和细心,一滴一滴地加入滴定液,避免过量滴定。

总之,滴定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分析工具,正确使用滴定管并注意以上事项,可以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滴定管的过程中,要保持实验仪器的清洁和正确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一、滴定管的构造及其准确度(1)构造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它是由具有准确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2)准确度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为50ml或25ml,刻度小至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一般有±0.02ml的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

二、滴定管的种类(1)酸式滴定管(玻塞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

要注意玻塞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沿圆周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之固定。

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

在使用前应试漏。

一般的标准溶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性滴定液常使玻塞与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

但碱性滴定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2)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一般用做碱性标准溶液的滴定。

其准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只要由于橡皮管的弹性会造成液面的变动。

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

在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是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无渗漏后才可使用。

三、使用前的准备(以酸式滴定管为例)1滴定管的洗涤1.1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但不能用去污粉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的准确测量。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滴定管的特点滴定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量液器具之一,具有高精度、易操作等特点。

它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中间部分为细长的吸管,两端分别连接着滴液管和吸液管。

2.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以下是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使用滴定管之前,需要准备好滴定液和待测溶液。

滴定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而待测溶液是需要确定浓度的溶液。

2.2 吸取滴定液将滴定管的吸液端放入滴定液中,轻轻用手指捏住吸液端,然后用另一只手指封住滴液端。

放开吸液端的手指,通过吸液管的负压作用将滴定液吸入滴定管中。

2.3 放置滴定液将吸取的滴定液转移到容器中,通常是烧杯或瓶子。

在放置滴定液时,应该将滴液端放入容器底部,以避免液滴溅出。

2.4 从容器中吸取待测溶液将滴定管的滴液端放入待测溶液中,采用相同的方法吸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2.5 滴定操作将滴定管中的待测溶液缓慢滴入滴定液的容器中,搅拌滴定液的容器。

当滴定液的颜色变化时,应该注意观察,直到颜色变化停止为止。

2.6 记录滴定液的用量在滴定过程中,应该记录滴定液的用量,以便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一般来说,滴定液的用量应该尽量减小,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 滴定管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滴定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避免交叉污染在不同的实验中,滴定管应该专用于特定的溶液。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应该事先清洗滴定管,并在使用之前干燥。

3.2 避免抖动和碰撞滴定管是一种易碎的仪器,使用时应该避免抖动和碰撞,以免发生破裂和液体溅出的情况。

3.3 注意读数精度在滴定操作中,应该注意读取滴定液的用量时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读数取到两位小数即可,不必过分追求精确度。

3.4 容器的选择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应该选择适合的容器,以便进行充分的搅拌和观察。

烧杯或瓶子通常是较好的选择。

3.5 充分搅拌在滴定操作中,应该充分搅拌滴定液的容器,以保证滴定液的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版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版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引言滴定管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量液工具,用于溶液的定量加入。

在实验中正确使用滴定管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滴定管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使用滴定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将滴定管从柜子或架子上取下,并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清洗滴定管,在清水中反复冲洗,确保其内部清洁无杂质;- 将滴定管放在洗涤架上倒立晾干,确保其内部和外部干燥。

2.2 滴定操作步骤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如下:1. 使用橡胶球或洗胶管将滴定管的一端吸满所需溶液;2. 旋转滴定管,让液体充满整个滴定管的壁面,以排除滴定管内的空气泡;3. 将滴定管的带球一端照准容器中待加液体或滴定瓶的滴定口,轻轻挤压橡胶球或洗胶管,控制滴定速度;4. 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眼观滴液的滴速或者通过计时器计时的方式控制;5. 当待加液体或滴定瓶中的目标溶液即将达到计算所需的体积时,应减速滴定,以免加入过量的溶液。

2.3 滴定管的清洗和保养为确保滴定管的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保养:1. 使用后及时清洗滴定管,避免溶液残留,特别是易结晶物质的滴定管更应仔细清洗;2. 使用稀碱或稀酸溶液清洗滴定管,然后用大量的纯水冲洗干净;3. 按照清洗后的滴定管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洗涤架晾干。

3. 滴定管使用的注意事项滴定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以免损坏滴定管;- 滴定管使用后应立即清洗,避免溶液残留对滴定管造成腐蚀;- 滴定管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受热;- 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滴定液的流速,避免滴定过程中产生剧烈反应造成液体外溅。

4. 结论通过正确使用滴定管以及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保证滴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滴定管的基本介绍滴定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准确地加入溶液到反应容器中。

它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精确刻度和一端细长的嘴部,便于精确滴加小量液体。

2. 滴定管的选择与检查- 材质选择:滴定管可选择玻璃或塑料材质,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材质。

玻璃滴定管适用于常规实验,而塑料滴定管则适用于腐蚀性液体或易破碎的环境。

- 校验:使用滴定管前需检查其刻度是否清晰可见,无瑕疵或损坏。

3. 滴定管的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试剂齐全,滴定管干净无杂质;2. 吸取液体:将滴定管的一端放入试剂中,轻轻转动滴定管,使芯液充满管内。

注意不要强行穿透液面以避免液体进入滴定管内;3. 排除气泡:将滴定管转过身,轻轻敲打滴定管的侧壁以排除气泡,并使芯液位于滴定管下端;4. 准确定量滴取:将滴定管垂直地放置在试剂容器上,并轻轻旋转滴定管,使液滴缓慢均匀地滴入反应容器中,直到达到所需体积;5. 清洗:滴定结束后,用适量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混合溶液,反复冲洗滴定管。

4. 滴定管的注意事项- 滴定管应与试剂接触在稳定的水平面上,以避免滴定过程中试剂外溢;- 切勿使用手指直接接触滴定管末端,以避免手指的油脂和灰尘影响滴定液的准确性;- 将嘴部垂直置于容器顶部,以确保液滴的准确定量滴入;- 在滴定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以确保滴定液不会滴入其他试剂瓶中;- 滴定管使用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以上是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在使用滴定管时务必注意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管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一、滴定管的构造及其准确度
(1)构造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它是由具有准确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滴定管是容量分析中最基本的测量仪器,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2)准确度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为50ml或25ml,刻度小至0.1ml,读数可估计到
0.01ml,一般有±0.02ml的读数误差,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

二、滴定管的种类(1)酸式滴定管(玻塞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

要注意玻塞是否旋转自如,通常是取出活塞,拭干,在活塞两端沿圆周抹一薄层凡士林作润滑剂,然后将活塞插入,顶紧,旋转几下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几乎透明)即可,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使之固定。

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

在使用前应试漏。

一般的标准溶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但因碱性滴定液常使玻塞与玻孔粘合,以至难以转动,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

但碱性滴定液只要使用时间不长,用毕后立即用水冲洗,亦可使用酸式滴定管。

(2)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管端下部连有橡皮管,管内装一玻璃珠控制开关,一般用做碱性标准溶液的滴定。

其准确度不如酸式滴定管,只要由于橡皮管的弹性会造成液面的变动。

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硝酸银等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

在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是否破裂或老化及玻璃珠大小是否合适,无渗漏后才可使用。

三、使用前的准备(以酸式滴定管为例)1滴定管的洗涤1.1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泡洗,但不能用去污粉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的准确测量。

1.2有油污不易洗净时,用铬酸洗液洗涤。

洗时应将管内的水尽量除去,关闭活塞,倒入10~15毫升洗液于滴定管中,两手端住滴定管,边转动边向管口倾斜,直至洗液布满全部管壁为止。

立起后打开活塞,将洗液放回原瓶中。

1.3油污严重时,需用较多洗液充满滴定管浸泡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甚至用温热洗液浸泡一段时间。

洗液放出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淋洗3-4次,洗净的滴定管其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地润湿而不挂水珠。

2、滴定管的涂油涂油的方法是:把滴定管平放在桌面上,将固定活塞的橡皮圈取下,再取出活塞,用干净的纸或布将活塞和塞套内壁擦干(如果活塞孔内有旧油垢塞堵,可用金属丝轻轻剔去,如果管尖被油脂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然后将管尖置热水中,使溶化,突然打开活塞,将其冲走)。

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或真空脂)在活塞孔的两头沿圆周涂上薄薄一层,在紧靠活塞孔两旁不要涂凡士林,以免堵住活塞孔。

涂完,把活塞放回塞套内,向同一方向转动活塞,直到从外面观察时全部透明为止。

然后用橡皮圈套住,将活塞固定在塞套内,防止滑出。

涂好油的酸式滴定管活塞与塞套应密合不漏水,并且转动要灵活。

3、酸式滴定管的试漏
关闭滴定管活塞,装入蒸馏水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2分钟。

仔细观察刻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漏下,活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

然后将活塞旋转180°后等待2分钟再观察,如有漏水现象应重新擦干涂油。

4、酸式滴定管的装溶液和赶气泡
将瓶中标准溶液摇匀,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再用该标液润洗滴定管,每次用约10ml,从下口放出约1/3以洗涤尖嘴部分,然后关闭活塞横持滴定管并慢慢转动,使溶液与管内壁处处接触,最后将溶液从管口倒出,但不要打开活塞,以防活塞上的油脂冲入管内,尽量倒空后再洗第二次,每次都要冲洗尖嘴部分,如此洗2—3次,即可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标准溶液浓度不变。

装液时要直接从试剂瓶注入滴定管,不要再经过漏斗等其他容器。

当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出口管还没有充满溶液,此时将酸式滴定管倾斜约30°,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就能充满全部出口管.气泡排除后,加入标准溶液至“0”刻度以上,等待30s,再转动活塞,把液面调节在0.00毫升刻度处,即可进行滴定。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滴定管在装满标准溶液后,管外壁的溶液要擦干,以免流下或溶液挥发而使管内溶液降温(在夏季影响尤大)。

手持滴定管时,也要避免手心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以免手温高于室温(尤其在冬季)而使溶液的体积膨胀,造成读数误差。

2、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活塞柄向右,左手从中间向右伸出,拇指在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地轻轻拿住活塞柄,无名指及小指向手心弯曲,食指及中指由下向上顶住活塞柄一端,拇指在上面配合动作。

在转动时,中指及食指不要伸直,应该微微弯曲,轻轻向左扣住,这样既容易操作,又可防止把活塞顶出。

3、每次滴定须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4、在装满标准溶液后,滴定前“初读”零点,应静置1~2分钟再读一次,如液面读数无改变,仍为零,才能滴定。

滴定时不应太快,每秒钟放出3~4滴为宜,更不应成液柱流下,尤其在接近计量点时,更应一滴一滴逐滴加入(在计量点前可适当加快些滴定)。

滴定至终点后,须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的标准溶液流下来以后再读数,如果放出滴定液速度相当慢时,等半分钟后读数亦可,“终读”也至少读两次。

5、滴定管读数可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或手持滴定管上端使自由地垂直读取刻度,读数时还应该注意眼睛的位置与液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读数应该在弯月面下缘最低点,但遇标准溶液颜色太深,不能观察下缘时,可以读液面两侧最高点,“初读”与“终读”应用同一标准。

6、滴定管有无色、棕色两种,一般需避光的滴定液(如硝酸银标准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等),需用棕色滴定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