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抽样检验(1)

合集下载

抽样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最全

抽样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最全

抽样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最全一、概述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包装中除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以外的物质的重量。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商品净含量的准确性和合法性,需要进行抽样检验。

本文将介绍一份最全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包括抽样对象、抽样方法、检验要求等。

二、抽样对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中的抽样对象是定量包装的商品,即通过包装容器(如瓶子、盒子、袋子等)进行包装的商品。

这些商品在销售前需要进行净含量的计量检验,以确保其净含量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三、抽样方法1. 随机抽样:在抽样过程中,根据随机数表、随机数发生器等方式进行随机化处理,以确保每个样本的选择过程是无偏的,能够代表整个被抽样总体。

2. 分层抽样:将抽样总体划分为几个相互排斥的层(如不同品牌、不同净含量范围等),然后在每个层内进行随机抽样,以确保不同层次的物品都能被充分考虑。

3. 系统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每隔n个商品取一个样本)进行抽样,以避免人为干预带来的偏倚,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检验要求1. 样本容量:根据抽样对象的数量和抽样规模来确定具体的样本容量。

通常情况下,样本容量的大小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2. 检验准备:在进行抽样检验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计量设备、标准样品、抽样容器等,以确保抽样检验的准确性。

3. 检验方法:抽样检验可以根据具体的商品类型和相关法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如称重法、容量法、光谱法等。

在进行检验时,需要注意保持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检验结果的处理:抽样检验完成后,对于每个样本的抽样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五、结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抽样单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商品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和检验要求,可以确保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值抽样检验计划及范例

计量值抽样检验计划及范例

计量值抽样检验计划及范例1. 引言计量值抽样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总体的均值或方差进行推断。

抽样检验的目的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并评估推断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计量值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提供一个范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这一方法。

2. 计量值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计量值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来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根据参数的不同,计量值抽样检验可分为均值检验和方差检验。

均值检验用于推断总体均值是否等于某个给定值。

方差检验用于推断总体方差是否等于某个给定值。

常用的计量值抽样检验方法有t检验和方差分析。

3. 计量值抽样检验的步骤计量值抽样检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假设在进行抽样检验之前,需要制定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原假设通常假定总体参数符合某种特定的数值,备择假设则假定总体参数不等于原假设的数值。

3.2 选择样本根据抽样方法,选择合适的样本数量和样本容量。

样本的选择应该符合随机抽样的原则,以保证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3.3 计算统计量根据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和假设,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

3.4 确定显著性水平确定显著性水平(α),通常为0.05或0.01。

显著性水平决定了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

3.5 判断统计量的显著性将计算得到的统计量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

如果统计量的值超过了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

3.6 得出结论根据对统计量的判断,得出对原假设的结论。

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则备择假设成立,反之亦然。

4. 计量值抽样检验范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计量值抽样检验的应用,下面给出一个范例:假设某个学校想要知道该校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否与国家平均身高相同。

通过随机抽样选取了100名学生,并测量了他们的身高。

原假设(H0):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等于国家平均身高。

备择假设(H1):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不等于国家平均身高。

质量检验—抽样检验介绍

质量检验—抽样检验介绍

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简介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本进行质量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或需再进行抽检后裁决的一种质量检验方法。

一、抽样检查方法的分类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抽样检查方案和体系,大致可按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衡量产品质量的特征量称为产品的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可以按其测量特性分为计量指标和计数指标两类。

计量指标是指如材料的纯度、加工件的尺寸、钢的化学成分、产品的寿命等定量数据指标。

计数指标又可分为计件指标和计点指标两种,前者以不合格品的件数来衡量,后者则指产品中的缺陷数,如一平方米布料上的外观疵点个数,一个铸件上的气泡和砂眼个数等等。

按质量指标分类,产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检查方法也分成计数抽检和计量抽检方法两类。

(1)计数抽检方法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确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统计合格品数,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计量抽检方法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数(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以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有时,也可混合运用计数抽样检查方法和计量抽样检查方法。

如选择产品某一个质量参数或较少的质量参数进行计量抽检,其余多数质量参数则实施计数抽检方法,以减少计算工作量,又能获取所需质量信息。

2.按抽样检查的次数分类按抽样检查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查方法。

(1)一次抽检方法该方法最简单,它只需要抽检一个样本就可以作出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2)二次抽检方法先抽第一个样本进行检验,若能据此作出该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检验则终止。

如不能作出判断,就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再次检验后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多次抽检方法其原理与二次抽检方法一样,每次抽样的样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

监理工程师-水利质量精讲--14、抽样检验原理

监理工程师-水利质量精讲--14、抽样检验原理

第13讲抽样检验原理第二节抽样检验原理知识点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知识点二、计数型抽样检验知识点三、计量型抽样检验方案知识点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的定义 全数检验常用在非破坏性检验,批量小、检查费用少或稍有一点缺陷就会带来巨大损失的场合等。

抽样检验是按数理统计的方法,抽样检验是利用从批或过程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对批或过程的质量进行检验。

(二)抽样检验的分类1.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分类(1)预防性抽样检验。

这种检验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和正常。

(2)验收性抽样检验。

这种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的抽取部分产品(称为样本),检验后根据样本质量的好坏,来判断这批产品的好坏,从而决定接收还是拒收。

(3)监督抽样检验。

第三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验,主要是为了监督各生产部门。

2. 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分类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可分为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两种类型。

(1)计数抽样检验。

指在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时,只用到样本中不合格数目或缺陷数,而不管样本中各单位产品的特征测定值如何的检验判断方法。

(2)计量抽样检验。

所谓计量抽样检验,是指定量地检验从批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利用样品中各单位产品的特征值来判定这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判断方法。

【例题】下列选项中,不可用计量型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的( )A.强度B.焊点不良数C.长度D.质量【答案】B【解析】计数抽样检验。

指在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时,只用到样本中不合格数目或缺陷数。

【例题】以下不是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划分的是( )。

A.预防性抽样检验B.计数抽样检验C.验收性抽样检验D.监督抽样检验【答案】B【解析】按统计抽样检验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抽样检验、验收性抽样检验和监督抽样检验三种类型。

3.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验。

(1)一次抽样检验。

仅需从批中抽取一个大小为n样本,便可判断该批接受与否。

计量型抽样检验与计数型抽样检验(ppt 187页)

计量型抽样检验与计数型抽样检验(ppt 187页)
➢ 在计量值中是将各样品检验结果加以统计,或以平均值或以不良 率等与抽样计划中的判定基准比较,以决定该检验批是否允收.
抽样检验的特征是: – 检验对象:检验批中的一小部分 (局部) – 检验结论:整个检验批的是否合格(整体)
二.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
抽检优点:
– 省时、省力且省成本。 – 降低检验过程中所造成损坏。 – 降低检验人员因身心疲劳所造成检验误差。 – 因为抽样检验结果可拒收送验批,故可提升卖方改进质量之意愿 – 可应用于破坏性检验。
• 因此:一个制造批若需要可以区分为几个检验批,但需注意避免将一 个以上的制造批合并为一个检验批。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为实施抽样检查而汇集起来的单位。检验批可能与其他形式的批不同,如: 制造皮、交货批、装运批等;
二.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
批量:(Lot Size) 每个检验批内产品单位之数量,以“N”表示.如果特别指明是制 造批的量或其他种类的批量时就不能用批量来称呼。
专检 自检 互检
全数检验(100%检验) 是将生产或购入的每件制品全部一件一件的检验一遍,以判定该产品的质量。
二.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
➢ 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 Plan)是由美国 贝尔电话研
究所的H.F. Dodge & H.G. Roming 所创造,是用少数样本去判 断一批产品的好坏;
样本:(Sample) 是从检验批中所抽取一个以上的单位产品所组成,样本中所含的 产品单位的数目称为样本数或样本大小,其符号以 “n”表示.
样本中各个样品均需随机而且不考虑它的质量好坏的情况抽出。
总体(群体)
批量的全部。
二.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
关于批的一些指导原则:

第4章_抽样检验

第4章_抽样检验

计数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批质量的判断 在批质量检验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合格的批质量水平pt, 如果p≤pt,则认为这批产品可接受;如果p>pt,则认为 这批产品不可接收。 实际上通过抽样检验不可能精确得到批不合格率p,除非 进行全数检验。所以在保证样本量n对批量N有代表性的前 提下,可以用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品数d 来推断整批质量, 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来判断批的接收与否。
2)线性抽检方案的OC曲线 抽样方案(1,0)的OC曲线为一条直线,线性OC曲线的 鉴别能力很差,当批的不合格品率p达到50%时,接收概率 仍有50%。
(3)实际的OC曲线 一个好的OC曲线应当是:当这批产品质量较好,如p≤p0时, 能以高概率判为接收;当批质量差到某个规定的界限p≥p1 时,能以高概率判为不接收;当产品质量变坏时,如p0<p <p1时,接收概率应迅速减小。
(5)批不合格品率p:批中不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占的比 例。
D p 100 % N
D——批产品中不合格品的个数; N——批产品的总数 (6)批平均不合格品率
D1 D2 Dk p 100 % N1 N 2 N k
实行抽样检验时,D是未知的,一般是用抽样检验结果的历 史资料进行估计。
缺陷数计数抽检方式
例如从N=1000的群体中,随机抽取n=80的样本, 计算样本的缺陷数,样本中如发现 30个或30个以下缺陷数时,则判断群体为合格 31个以上缺陷数时,则判断群体为不合格 这种抽检方式可表示为 (N=1000,n=80,c=30)
(2)按实施方式分类
1)标准型 该方案是在抽样方案中对供、购双方都规定质量保护和质 量保证值,具有可满足供、购双方要求特点的抽样检验。 适合于对产品质量不了解的场合,如:从新的单位购入的 货品、或偶尔在市场上购买货品的验收。 2)调整型 该类方案由一组方案(正常方案、加严方案和放宽方案) 和一套转移规则组成,根据过去的检验资料及时调整方案 的宽严,以控制质量波动,并刺激生产方主动、积极地不断 改进质量。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概述(⼀)抽样检验1.抽样检验的分类(1)根据抽样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①计数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包括计件抽样检验和计点抽样检验。

计件抽样检验是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是否被接收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计点抽样检验是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包含不合格数的多少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②计量抽样检验计量抽样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较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2)根据检验次数分类①单次抽样单次抽样是指从检验批中⼀次性抽取样本后就对该批产品做出是否接收的判断。

在商业动作中,⼤多数都采⽤⼀次抽样。

②⼆次抽样⼆次抽样是指在抽样的过程中,从检验批中抽取⼀组样品来检验后,再从中间抽⼀组样品来检验。

⼆次抽样⼜分两种⽅式:⼀是有放回抽样,⼆是⽆放回抽样。

③多次抽样多次抽样实际上是⼆次抽样的延续,只是⼆次抽样次数上的增多。

[例题7]根据检验次数分类可分为()。

A.单次抽样B.计数抽样检验C.⼆次抽样D.计量抽样检验E.多次抽样答案:ACE2.抽样检验的特点因为抽样检验不是检验批中全部产品,所以它相对于全数检验有如下特点:①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费⽤少,时间省,成本低;②检验对象是⼀批产品;③接收批中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也可能包含合格品。

抽样检验存在两类错误风险(弃真风险、取伪风险),但这两类风险是可以控制在⼀定概率以下的。

3.抽样检验的适⽤情况产品按统计⽅法进⾏抽样检验常常⽤于下列情况:①检验是破坏性的;②检验时,被检对象是连续体(如钢带、胶⽚、纸张等);③产品数量多;④检验项⽬多;⑤希望检验费⽤⼩;⑥作为⽣产过程⼯序控制的检验。

[例题8] 产品按统计⽅法进⾏抽样检验常常⽤于()情况。

A.检验是破坏性的B.产品数量多C.检验项⽬多D.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E.希望检验费⽤⼩;答案:ABCE4.常⽤概念(1)单位产品单位产品是为了实施检验的需要⽽划分的基本单元。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期末试卷及答案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期末试卷及答案

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质量管理统计方法》考试试卷Ⅰ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一、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质量管理是指 地提供符合买方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方法体系。

2、质量管理的核心是。

3、数据统计方法有 、折线图、控制图、散布图、排列图、因果图、检查表七种。

4、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 作为样本的作业。

5、回归分析是通过求回归方程 推定原因X 和产品质量特性值Y 之间的相关关系。

6、抽样检验的种类按质量特性分为计量抽样检验和 。

7、现场改进方法PDAC 改善循环法,其基本原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 执行、检查、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8、制造过程中影响质量的要素包括原材料、设备、制造方法、 及环境。

9、质量管理活动以 为基础进行思考采取行动,并进行验证。

10、企业现场必须达到“7S ”要求,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 和速度/节约,必须不定期地诊断现场环境,以确保其达到“7S ”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一周的加班时间是( )A 计数数据B 计量数据C 控制数据D 频率 2、每日的出勤率(%)是 ( )A 计数数据B 计量数据C 控制数据D 频率 3、下列哪项不是组成现场的五大要素 ( )A 人力B 设备C 方法D 概率 4、下列属检验的内容是( )A 全数检验B 测量质量特性C 抽样检验D 间接检验 5、抽样检验的类型标准型是为了保护( )的利益。

A 检验者 B 消费者 C 生产者 D 老板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3分,共24分。

)( )1、在抽样检验合格的批中,不含有不合格品。

( )2、按n=100,c=1的计数型抽样方案进行检验时,批合格的概率是样本中没有不合格品的概率。

( )3、从QC 曲线上看N=500,n=10,c=1与N=300, n=10, c=1这两种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程度基本相同。

( )4、从QC 曲线上看N=500,n=10,c=1与N=300, n=20, c=2这两种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程度基本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平均=(0.64+0.44+…+0.47)/15=0.630 s=0.246
QU =(μ0U -x平均)/s=0.488
⑧ 判定交验批是否合格
计量抽样检验(1)
因为: QU =0.488>k(-0.58) 所以:判交验批接收
⑨ 处理检验批 按检验规范要求,在此交验批贴上
“合格”标识,此批可入成品库及出厂。 其中,有一袋三聚氰胺大于1PPM的乳粉, 检出放入不合格品箱中,按《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处理
质量水平的抽样检验方案 (2)以总体不合格品率p为衡量质量水平的
抽样检验方案。 以上两种抽样检验方案是相互关联的,可以
通过分布参数( μ ,σ)推算出总体不 合格品率p 2、按总体分布的标准差是否已知分类 (1)σ法:即总体分布的标准差σ已知,可 以利用样本均值与批标准差来判断交验批 是否可以接收的方法
计量抽样检验(1)
五、质量统计量QU与QL 实施抽样检验,记录检验数据,进行统计
与计算
1、σ法:
2、s法:
用QU与QL与接收常数k比较,并判断交验批
能否接收。当QU≥K时,或/和QL≥K时,判断交验
批接收;当QU<K时,或/和QL<K时,判断交验批
拒收;
计量抽样检验(1)
六、抽样检验的程序(共8条)
计量抽样检验(1)
3、抽样方案 规定样本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本标准抽样方案的形式: (n,k)
4、检验方式 检验方式由所要求质量规格界限的情况确定。
本标准有上规格限U、下规格限L和双侧规格限三 种方式。 5、质量统计量QU、QL
由规格限、样本均值和批标准差(或样本标准 差)构成的函数,用来判断批能否被接收。
x平均=(37.2+46.5+…+49.2)/16=41.7 s=3.77 QL =(x平均- μ0L )/ σ =(41.7-46)/4=-1.07
计量抽样检验(1)
⑧ 判定交验批是否合格 因为: QL =-1.07<k(-0.411) 所以:判交验批拒收
⑨ 处理检验批 在此交验批贴上“不合格”标识,此批 “豆腐渣”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要求,退货处理
计量抽样检验(1)
2020/12/8
计量抽样检验(1)
二、术语与定义、符号 1、标准型抽样检验 为保护生产、使用双方的利益,把生产
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固定为某特定数值的 抽样检验。本标准:
α=0.05,β=0.10 2、接收常数k
计量验收抽样的接收准则中,由合格质 量水平和样本量所确定的用于决定批是否 可接收的一个常数。
上两式是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计量抽样检验(1)
20、QL:下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其中
σ法:QL =(x平均-L)/σ s法: QL =(x平均-L)/s
上两式是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σ法:QL =(x平均- μ0L)/σ s法: QL =(x平均- μ0L)/s
上两式是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21、Pa:检验批的接收概率 22、α:生产方风险; β:使用方风险;
计量抽样检验(1)
17、x:样本中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值; xi:表示第i个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值;
18、R:样本极差; 19、QU:上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其中
σ法: QU=(U-x平均)/σ s法: QU =(U-x平均)/s
上两式是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σ法: QU=(μ0U -x平均)/σ s法: QU =(μ0U -x平均)/s
计量抽样检验(1)
⑤ 随机抽样:按照GB/T10111-2008要求, 在交验批中随机抽15袋乳粉;
⑥ 检验(测)15袋乳粉,记录数据如下:
0.64,0.44,0.75,0.96,0.94,1.05,0.26,
0.65,0.92,0.48,0.61,0.53,0.41,0.34,0.47 ⑦ 计算x平均, s, QU
设定: μ0U =86k, μ1U =87k, μ0L =78k, μ1L =77k
③计算A= (μ1U - μ0U )/ σ=(87-86)/0.91=1.099 c=(μ0U -μ0L ) / σ=(86-78) /0.91=8.79
计582) ⑤ 随机抽样:按照GB/T10111-2008要求,在
中抽19个电阻器;
计量抽样检验(1)
⑥检验19个电阻器,记录数据如下: 81.86, 80.48, 82.77, 80.54, 82.68, 81.12, 84.29, 79.76, 81.60, 80.33, 80.36, 81.89, 82.76, 81.17 82.62, 83.12, 80.60, 80.38, 81.31,
分上规格限和下规格限两种质量统计量。 6、U:上规格限 L:下规格限
计量抽样检验(1)
7、p:批不合格品率; 8、p0:以批不合格品率为指标时的合格质量; 9、p1:以批不合格品率为指标时的极限质量; 10、μ:批质量特性值的均值,简称批均值; 11、σ:批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简称标准差; 12、 :批标准差的统计估计值或经验估计值 13、μ0L:合格质量的下规格限; 14、μ1L:极限质量的下规格限; 15、μ0U:合格质量的上规格限; 16、μ1U :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
⑦ 计算x平均, s, QU ,QL x平均=(81.86+80.48+..+81.31)/19=81.56 s=1.213 QU =(μ0U -x平均)/s=(86-81.56)/1.213=3.66 QL =(x平均-L)/s=(81.56-78)/1.213=2.93
由于实测电阻器的s=1.213,比设定的s=1.37要小, 因此代入公式 B= (μ1U - μ0U )/s=(87-86)/1.213=0.824
交验批中抽8个电阻器; ⑥检验8个电阻器,记录数据如下:
81.86, 80.48, 82.77, 80.54, 82.68, 81.12,
84.29, 79.76 ⑦ 计算x平均, s, QU ,QL
x平均=(81.86+80.48+..+79.76)/8=81.69 s=1.501
QU =(μ0U -x平均)/σ=(86-81.69)/0.91
计量抽样检验(1)
查表4, 得抽样方案为 (15,-0.981),样本量为15, 比已经抽样的样本量19小,故不需再抽样 ⑧ 判定交验批是否合格 QU>k=-0.398; 且: QL >k=-0.398 因此判此批电阻器接收 ⑨ 处理检验批
按检验规范要求,在此交验批贴上“合格” 标识,此批可入成品库
如何确定s ?根据以往经验,双方协商一致同
意:s=1.1k
并设定: μ0U =86k, μ1U =87k, μ0L =78k,
μ1L =77k ③计算B= (μ1U - μ0U )/ σ=(87-86)/1.1=0.909
=(46-43)/4=0.750
计量抽样检验(1)
④ 查P194表1 抽样方案为(n,k)=(16,-0.411) ⑤ 随机抽样:按照GB/T10111-2008要求,在交验 批中抽取16根钢材,截取16个试样; ⑥ 检验(测) 16个试样,记录数据如下:
37.2, 46.5, 38.6, 41.3, 39.4, 39.8, 42.1, 45.7, 38.5, 40.1, 41.6, 39.3, 42.1, 48.3, 37.6, 49.2 ⑦ 计算x平均, s, QL
案例:双向规格限TU,TL 某型号电阻器,要求82k±5%,现采购入厂检验, 交验批量N=2000,采用GB/T8054-2008标准
① TU=86.1k,TL=77.9k,已知供应商是连续产,
计量抽样检验(1)
但使用方不了解对方产品质量,建议采用s法
② 确定s法 ③ 如何确定s ?可以双方协商。使用方可考虑: ④ TU-TL=86.1-77.8=8.2,s可设
=4.7
计量抽样检验(1)
QL =(x平均-L)/σ=(81.69-78)/0.91=4.05 ⑧ 判定交验批是否合格
QU>k=-0.582; 且: QL >k=-0.582 因此判此批电阻器接收 ⑨ 处理检验批
按检验规范要求,在此交验批贴上“合格” 标识,此批可入成品库
以上是第一种情形。下面介绍第二种情形
案例:①要求在乳粉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小于1PPM,
现设定μ0U =0.75PPM, μ1U =0.95PPM,
根据以往经验数据, =0.25,请求出制品厂的出厂 检验方案
② 确定“s”法,③计算B= (μ1U - μ0U )/
=(0.95-0.75)/0.25=0.8 ④ 查P199表3 抽样方案为(n,k)=(15,-0.455)
三、以批不合格品率为指标的计量抽样检验
1、合格质量(水平)p0 满足规定的要求的质量水平。抽样检
验中,对应一个确定的、较高接收概率的、 被认为满意的批质量水平(p0) 2、极限质量(水平)p1
对于孤立批,为进行抽样检验,限制 在某一低概率的(被认为不满意的批)质量 水平p1
计量抽样检验(1)
四、以质量特性的均值为指标的计量抽样检 验 1、规格限T:判定单位产品是否合格的界限; 2、上规格限TU: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 量特性最大界限值; 3、下规格限TL: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 量特性最小界限值; 4、μ0L:合格质量的下规格限; 5、μ1L:极限质量的下规格限; 6、μ0U:合格质量的上规格限; 7、μ1U :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
以上是第二种情形,下面介绍第三种情形
案例:双向规格限TU,TL 某型号电阻器,要求82k±5%,现采购入厂检验, 交验批量N=2000,采用GB/T8054-2008标准
计量抽样检验(1)
① TU=86.1k,TL=77.9k,已知供应商是连续生产, 但使用方不了解对方产品质量,建议采用s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