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触答案:E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A. 拔罐B. 艾灸C. 刮痧D. 输液E. 按摩答案:D3. 中医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E. 遗传因素答案:E4.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D7.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A. 针灸B. 推拿C. 康复训练D. 药物治疗E. 心理疏导答案:D9.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预防保健措施?A. 定期体检B. 合理饮食C. 适量运动D. 过度疲劳E. 充足睡眠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猜测E. 记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记录E. 猜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ABCE3.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ABCE4.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ABCE5.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实用中医护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实用中医护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小儿前囟门闭合时间( )A、4个月B、10个月C、6个月D、12~18个月正确答案:D2.头面部丹毒者应采取的适当体位是( )A、适当抬高头部B、侧卧位C、端坐位D、去枕仰卧位正确答案:A3.四季调摄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春季通( )A、肾B、脾C、心D、肝正确答案:D4.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 )A、脾B、肺C、心D、肝正确答案:D5.中医养生学目标( )A、气血充沛B、阴阳互根C、健康长寿D、五脏坚固正确答案:C6.以下哪项是虚喘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A、喘咳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粘稠,伴形寒身热,口渴,舌边红B、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C、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咳甚而小便失禁,或尿有余沥,面青肢冷,脉微细或沉弱D、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正确答案:C7.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润下B、炎上C、曲直D、从革正确答案:B8.以下哪项属于胃痛的病理特点( )A、脾失健运,胃气阻滞B、饮食不节,胃失和降C、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D、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正确答案:C9.外科疾病的治法,无论外治还是内治都需要( )A、按创面的局部情况B、个体差异C、辨证论治D、按疾病的分期正确答案:C10.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 )A、内生五邪病理变化B、脏腑功能失调C、经络功能失调D、阴阳失调正确答案:D11.关于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局部无反常活动B、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C、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D、连续功能锻炼2周骨折不变形正确答案:C12.小儿哮喘发病年龄最多见于( )A、1~6岁以上B、6个月及以内C、1~2岁D、2~3岁正确答案:A13.既可用于肺热咳嗽,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A、栀子B、芦根C、知母D、石膏正确答案:C14.胎漏、胎动不安的卧床休息时间一般为出血停止后( )A、3~5天B、6~7天C、2~3天D、1~2天正确答案:A15.小儿寒性哮喘治疗法则,以下正确的是( )A、温肺散寒、化痰定喘B、清肺涤痰、定喘止咳C、清肺化痰、止咳平喘D、泻肺补肾,标本兼顾正确答案:A16.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相表里( )A、阳跷脉B、手太阴肺经C、冲脉D、任脉正确答案:B17.预防乳痈的护理中,应做到正确哺乳( )A、一般2~3小时哺乳一次B、根据小儿需要经常哺乳C、一般3~4小时哺乳一次D、一般1~2小时哺乳一次正确答案:C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B、婴儿期:出生30天后至1周岁C、幼儿期:1周岁后至3周岁D、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后满28天正确答案:B19.正治的定义是( )A、正确的治疗法则B、扶助正气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正确答案:C20.奇经八脉中除()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A、带脉B、督脉C、交会穴D、任脉正确答案:A21.某药主要用于益智,其相应的归经是( )A、心B、肝C、肺D、肾正确答案:A22.卫气是( )A、行于脉外之气B、吸入肺中之气C、积于胸中之气D、藏于肾中之气正确答案:A23.异位妊娠可存在的变化( )A、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B、子宫增大大于停经月数C、子宫内膜呈蜕膜样改变D、子宫大小予停经月数相符正确答案:C24.3岁小儿血压正常值,以下正确的是( )A、96/64 mmHgB、90/60 mmHgC、86/58mmHgD、75/50 mmHg正确答案:C25.下列哪项症状列属中医理论颈椎病风寒湿证型( )A、颈、肩、上肢麻木、窜痛,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B、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C、颈、肩、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D、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正确答案:A26.某中年患者眩晕,头痛,颈肩部时有疼痛,夜间失眠多梦,四肢麻木无力,面红耳赤,经医生诊断为颈椎病,请问此患者颈椎病列属中医哪一证型( )A、气血亏虚证B、肝肾不足证C、气滞血瘀证D、风寒湿证正确答案:B27.湿邪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的有( )A、紫癜B、牛皮癣C、红皮病D、湿疮(湿疹),天疱疮正确答案:D28.护理吐血病人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A、平卧位,头偏向一侧B、保持情绪安定,遵医嘱给予凉血止血药物C、饮食温软,多饮热水D、大出血时可取头低脚高位正确答案:C29.头围的正常值是( )A、出生时头围45 cmB、出生时头围34 cmC、出生时头围40 cmD、出生时头围30 cm正确答案:B30.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筋B、髓C、脉D、骨正确答案:A31.酊剂是将药物浸泡于()中,密封7~30天后滤过即成的酒浸剂,具有收敛散风、止痒的作用( )A、75%乙醇B、50%乙醇C、35%乙醇D、95%乙醇正确答案:A32.牙齿出牙推迟或出牙混乱常见于下列不正确的是( )A、佝偻病B、哮喘C、呆小病D、营养不良正确答案:B33.黄疸症见身目俱黄,黄色不甚鲜明,身热不扬,口粘不渴,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小便短黄,便稀不爽,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E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A. 按摩B. 拔罐C. 艾灸D. 静脉注射E. 刮痧答案:D3. 中医认为,五脏中与“志”相对应的是哪一个?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4. 在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是“八纲”之一?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E. 气血答案:B5.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三焦”理论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上焦B. 中焦C. 下焦D. 内焦E. 外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四气”的内容?A. 寒B. 热C. 温D. 凉E. 暑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敷方法?A. 贴敷B. 熨敷C. 湿敷D. 干敷E. 冷敷答案:ABC3.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五味”的内容?A. 酸B. 苦C. 甘D. 辛E. 咸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A. 针灸B. 推拿C. 拔罐D. 艾灸E. 物理治疗答案:ABCD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五色”的内容?A. 青B. 赤C. 黄D. 白E. 黑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对)2. 中医护理学中,五脏与五志相对应,其中“肝”对应“怒”。
(对)3.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对)4.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三焦”理论包括上焦、中焦、下焦和内焦。
(错)5. 中医护理学中,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对)6. 中医护理学中,五脏与五味相对应,其中“心”对应“苦”。
(错)7.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敷方法包括贴敷、熨敷、湿敷和干敷。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B.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C. 研究护理过程中的中医理论及实践D. 研究中医药物的制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操作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整体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推拿、艾灸、拔罐三、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答案:正确2. 中医护理学认为,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解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原则。
答案: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2. 列举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几种食疗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药膳、药茶、药酒等。
药膳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茶以茶叶为基底,加入具有特定功效的草药,具有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药酒则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利用酒精的渗透性,使药物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次,中医护理学中的许多传统方法,如推拿、艾灸等,已被证实在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学还注重预防为主,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相契合。
最后,中医护理学的融入,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的护理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随意护理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湿D. 燥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切、摸C. 问、切、摸、听D. 望、闻、听、切4. 以下哪种病症在中医护理中不主张使用热敷?A. 寒性腹痛B. 热性腹痛C. 瘀血腹痛D. 虚寒腹痛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治疗“肝郁”?A. 疏肝解郁C. 调肝养血D. 清肝泻火6. 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食物属于“温热性”?A. 绿豆B. 薏米C. 羊肉D. 冬瓜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行”之一?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8.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辣、咸C. 酸、甜、苦、辣、咸D. 酸、苦、甘、辣、淡9.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四气”中的“寒”类药物?A. 黄连B. 薄荷C. 石膏D. 黄芪10.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足浴?A. 感冒发热C. 脚部扭伤D. 脚部湿疹答案:1. D2. C3. A4. B5. B6. C7. E8. A9. D 10. 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色”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C. 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D. 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E. 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答案:B2. 奠定中医护理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千金要方》D. 《本草纲目》E. 《温病条辨》答案:B3.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A. 木→火→土→金→水B. 木→土→水→火→金C. 木→土→金→水→火D. 金→木→土→水→火E. 金→水→火→木→土答案:C4. 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E5. 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淫致病的特点()A. 季节性B. 区域性C. 传染性D. 相兼性E. 外感性答案:C6. 中药的四气不包括()A. 寒B. 热C. 温D. 凉E. 平答案:E7. 下列哪种脉象主实证()A. 浮脉B. 沉脉C. 虚脉D. 细脉E. 数脉答案:B8. 针刺时,一般留针时间为()A. 5 - 10 分钟B. 10 - 20 分钟C. 20 - 30 分钟D. 30 - 40 分钟E. 40 - 50 分钟答案:B9. 拔罐法中,留罐时间一般不超过()A. 10 分钟B. 15 分钟C. 20 分钟D. 25 分钟E. 30 分钟答案:C10. 中医饮食护理中,不属于寒性食物的是()A. 绿豆B. 西瓜C. 苦瓜D. 羊肉E. 冬瓜答案:D11. 情志护理中,怒伤()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B12. 中医护理学中,预防疾病的关键是()A. 扶正B. 祛邪C. 扶正祛邪D. 治未病E. 三因制宜答案:D13. 下列哪项是八纲辨证中的总纲()A. 表里B. 寒热C. 虚实D. 阴阳E. 以上都是答案:D14. 中药汤剂的煎煮器具最佳选择是()A. 铁锅B. 铜锅C. 砂锅D. 铝锅E. 不锈钢锅答案:C15. 下列穴位中,不属于急救穴位的是()A. 人中B. 百会C. 涌泉D. 内关E. 足三里答案:E(二)多项选择题16. 中医的辨证方法包括()A. 八纲辨证B. 气血津液辨证C. 脏腑辨证D. 六经辨证E. 卫气营血辨证答案:ABCDE17. 中药的炮制目的有()A. 降低毒性B. 增强疗效C. 改变药性D. 便于服用E. 利于储存答案:ABCDE18. 下列属于中医养生原则的有()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调养脾胃D. 保精护肾E. 因人而异答案:ABCDE19. 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A. 经脉B. 络脉C. 十二经筋D. 十二皮部E. 脏腑答案:ABCD20.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A. 生命体征B. 神色形态C. 睡眠饮食D. 二便情况E. 舌象脉象答案:ABCDE21. 以下哪些是扶正的护理方法()A. 饮食调养B. 体育锻炼C. 中药滋补D. 针灸补法E. 精神调摄答案:ABCDE22. 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A. 配伍禁忌B. 妊娠禁忌C. 饮食禁忌D. 证候禁忌E. 服药时间禁忌答案:ABCD23.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护理技术()A. 艾灸B. 推拿C. 刮痧D. 熏洗E. 敷贴答案:ABCDE24. 中医护理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在()A.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B.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C.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D. 人与家庭环境的统一性E. 人与精神环境的统一性答案:ABC25. 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有()A. 六淫B. 七情C. 饮食劳倦D. 痰饮瘀血E. 外伤答案:ABCDE二、综合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26. 病例:患者李某,男,50 岁。
中医护理学试卷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心主_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心与______相表里。
3、津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_____。
浊而稠厚者称为_____。
4、安神药宜在睡前_______________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____________、现病史、___________、个人生活史、___________。
6、面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_________,易袭_______位。
8、舌诊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 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 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 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和。
2、心主,主,开窍于,其华在,心与相表里。
3、津液是指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
浊而稠厚者称为。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生活史、。
6、面色分为和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易袭位。
8、舌诊主要观察、。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临床可描述为()A.有神B.无神C.少神D.得神E.失神19、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现象,临床称为()A.无神B.失神C.假神D.少神E.回光返照20、中医学中,针对小儿的特殊望诊内容为()A.局部望诊B.全身望诊C.望小儿指纹D.望排泄物E.望小儿口唇21、在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中,与肺脏相对应的颜色是()A.赤B.黑C.白D.黄E.青22、中药五味不包含哪一种()A.辛B.甘C.酸D.涩E.咸23、午后两颧潮红,属于()A.湿热证B.阳虚证C.阴虚内热证D.气虚证E.肝阳上亢24、脾胃虚寒或者肾阳虚所致的大便异常,表现为()A.便溏B.大便秘结C.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D.陶土色便E.大便稀软25、关于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下错误的是()A.宜在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B.先看舌质,再看舌苔C.进食桑葚不影响望舌苔D.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E.先看舌尖26、舌质淡、苔薄黄,属()A.痰湿内蕴B.风热表征C.里热轻症D.正常E.以上都不是27、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称为()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E.表证汗出28、口渴而不多饮,属()A.里热炽盛B.瘀血证C.肾虚不化津液D.燥热证E.湿热证29、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可导致()A.厌食B.食欲减退C.消谷善饥D.饥不欲食E.口淡30、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A.表征B.里证C.湿热证D.半表半里证E.表热证31、治疗八法中,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使其从口涌吐的方法,称为()A.出法B.吐法C.消法D.下法E.清法32、一般中药在煎药前冷水浸泡的最佳时间()A.30~40B.20~30C.10~20D.5~10E以上都不是33、拔火罐的注意事项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罐不能强拉B.使用过的火罐要消毒C.骨骼凹凸处也可以拔罐D.起罐后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E.操作时,防止烫伤患者34、缓下药,宜在何时服用()A.不定时B.餐前C.清晨空腹D.餐后E.睡前35、肝胆火旺,胆气上逆者,多见()A.口酸B.口苦C.口涩D.口咸E.口甜【A2型题】(每题1分,共10分)1、患者女性,52岁,主诉心悸,气短,时有咳喘。
望诊面色淡白,舌质淡。
问诊得知患者平日忧思过度。
综合以上可考虑为()A..心脾两虚B.心肺两虚C.肺肾两虚D.心肾两虚E.肾虚2、患者男性,30岁,于半月前出现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伴有胸胁胀满,八纲辨证属于()A.表证B.里证C.寒证D.热证E.半表半里证3、患者男性,21岁,主诉近一个月来,睡觉时大汗淋漓,醒后汗止,手心、足心热,大便干,舌红少苔,考虑为()A.肾阴虚B.肾精不足C.肾气不固D.肾阳虚E.肺肾阴虚4、患者女性,5岁,素体虚弱。
近日来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量多而臭,脘腹饱胀。
考虑为()A.虫证B.食积C.胃火炽盛,腐熟太过D.肝气犯胃E.湿浊停滞5、患者女,20岁,突发腹痛,拒按,发热。
从八纲辨证看,考虑患者为()A.实证B.虚证C.热证D.寒证E.以上都不是6、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头重如裹,胸闷,食少,恶心,大便溏,小便混浊,口黏,苔腻。
考虑为()A.风淫证候B.湿淫证候C.寒阴证候D.暑淫证候E.火淫证候7、患者女,31岁,主诉月经量少,乏力,时有头晕,望诊面色淡白,爪甲苍白,考虑为()A.气虚B.血虚C.阴虚D.肾虚E.脾胃虚8、患者男性,67岁,就诊可见右下肢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诊断为丹毒。
属于()A.风热化火B.暑湿化火C.燥湿化火D.湿热化火E.以上都不是9、患者男性,29岁,因腰部酸痛,伴耳鸣,早泄。
考虑患者为()A.血虚B.肾虚C.脾虚D.胃气虚E.气虚10、患者女性,35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现头晕,心悸,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苔白,脉弱。
考虑患者为()A.热极津枯B.里热轻症C.食积化热D.气血两虚E.脾胃虚弱【X型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关的脏器是()A.脾B.肝C.肺D.肾E.心2、心胸汗出者,多属()A.心脾两虚B.肝阳上亢C.心肾不交D.肾阴虚E.阳气旺盛3、拔火罐的目的包括()A.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酸背痛B.缓解虚寒性咳喘C.用于治疗疮疡D.用于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E.湿通筋络4、下列关于湿邪描述正确的是()A.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B.湿性重浊,黏滞C.湿性收引D.湿性趋下和C5、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A.气B.血C.经络D.津E.液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心与肾的关系。
2、简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简述五脏六腑的关系。
4、何为中药的性能,请简述中药的几种性能。
5、简述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认为①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机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助、相互作用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②人与自然环境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5、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
二、填空题1、整体观念辩证论治2、血脉神智舌面小肠3、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津液4、30——1h5、主诉既往史家族史6、常色、病色7、开泄阳8、舌质舌苔三、选择题【A1型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A2型题】1 2 3 4 5 6 7 8 9 10【X型题】1 2 3 4 5四、简答题1、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面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面属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心火须将于肾,肾水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成为“心肾之交,水火共济”。
2、(1)湿性重浊。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4、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
5、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故血为气之母。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辨证论治2、七情3、下法4、八纲5、四诊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法则是。
2、肝主,主,开窍于,其华在。
3、五脏六腑的关系实际上是的关系。
4、“气”包括,,,。
5、峻下逐水药应在服用。
6、中医把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在病色中,赤色主,白色主,黄色主、。
7、问二便指问病人大小便的、、、,量,排泄次数和。
三、选择题(共计55分)【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与大肠相表里的脏器是()A.脾B.胆C.心D.肺E.肾2、属于实热证的小便为()A.小便清长B.小便带血C.小便浑浊D.小便短黄E.小便淋漓3、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以下哪一症状属于寒热往来()A.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B.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C.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D.只发热,不觉寒冷E.以上均不对4、脾开窍于()A.耳B.鼻C.目D.口E.舌5、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下列属于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主生殖和水液代谢B.运化水液C.宣发肃降,通调水道D.主神志,主统血E.主气,主藏血7、肾在五行属()A.金B.土C.火D.木E.水8、肝在五行属()A.木B.火C.土D.金E.水9、被称为“娇脏”的是()A.心B.肾C.小肠D.肺E.三焦10、从七情致病来讲,过度悲伤会伤及()A.心B.肝C.脾D.胃E.肺11、被称为“百病之长”的病邪是()A.湿B.燥C.火D.凤E.寒12、哪种情志易使脾的运化功能失调()A.怒B.喜C.悲D.惊E.思13、布散于关节、脑髓、孔鞘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14、寒邪致病引起肢体屈身不利,与哪种性质有关()A.寒性善行数变B.寒性耗气伤津C.寒邪易生风D.寒性收引E.寒多夹湿15、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A.暑性升散,耗气伤津B.暑邪易损伤气机C.暑邪善行数变D.暑性开泄E.暑性延上16、患者表现为,神志不清,寻衣摸床,摄空理线,中医学称为()A.有神B.无神C.少神D.得神E.假神17、舌质淡白,苔白腻,属()A.阳气不足,气血虚弱B.湿热蕴结C.心火亢盛D.气血凝滞E.脾胃虚弱,痰湿停聚18、在病危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可导致亡阴亡阳,中医称为()A.有汗B.战汗C.绝汗D.特殊出汗E.大汗19、望小儿指纹是针对多大的小儿()A.5岁以内B.3岁以内C.2岁以内D.7岁以内E.12岁以内20、中药四气不包括()A.寒B.热C.暑D.温E.凉21、疮疡肿痈多由哪种邪淫所致()A.热邪B.暑邪C.风邪D.火邪E.湿邪22、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A.心血瘀阻B.肝郁C.寒盛D.惊风E.中风23、血虚证的患者面色可表现为()A.面色发红B.面色淡白无华C.面色黝黑D.面色暗黄E.面色青灰24、用通泻大便的方法排出蓄积,属致病八法中的()A.和法B.泄法C.清法D.下法E.消法25、呕吐患者正确服用中药的方法()A.吐前服用B.吐后服用C.小剂量频服D.昼夜不停服用,维持药力E.一次大剂量服用26、中药问诊中不包括的内容是()A.大小便B.月经C.家族史D.头颈痛E.心理情况27、某患儿,被医生诊断为蛔虫症,医生开的药应在什么时候服用()A.饭前服B.饭后服C.睡前服D.夜间服E.清晨空腹服28、患者只发热而不觉得寒冷,中医称为()A.但寒不热B.但热不寒C.恶寒发热D.畏寒发热E.寒热往来29、以下望诊中可以反映脾脏情况的是()A.望舌B.望面色C.望口唇D.望头发E.望呼吸30、口黏腻一般由()A.过食肥甘厚味而致B.外感湿热而致C.有脾气虚所致D.有湿浊停滞,痰饮积食所致E.胆气上逆所致31、排尿的异常,中医认为多与五脏中哪个脏器有关()A.肾脏B.脾脏C.肝脏D.膀胱E.输尿管32、中医认为大便燥结()A.寒证B.湿证C.虚证D.暑证E.热证33、中医气的功能不包括的是()A.推动作用B.载血作用C.温熙作用D.气化作用E.故摄作用34、由口腔分泌的病理性粘液,中医称为()A.津B.液C.痰D.涎E.以上都不是35、与维持正常的血液运行有关的脏器是()A.肝脏与心脏B.肝脏与肾脏C.心脏、脾脏和肺脏D.心脏、肺脏和肾脏E.心脏、肝脏和脾脏【A2型题】(每题1分,共10分)1、患者男性,22岁,主诉近日感觉恶寒发热,无汗,流清涕,望诊舌质淡,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