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含答案1、痛痹的治法应为( )A、温经散寒,祛风除湿B、祛风除湿,疏利经络C、祛风通络,散寒除湿D、除湿通络,祛风散寒答案:A2、下列哪项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A、四肢麻木,出现病理反射B、颈肩痛反复发作,手部有放射性痛,牵拉试验阳性C、痛温觉分离,肌萎缩D、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猝倒。

答案:D3、药食法乃情志调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养心安神类举要( )A、百合酿藕B、佛手酒C、磁石粥D、龙眼粥答案:D4、髓海位于( )A、头B、项部C、背部D、胸部答案:A5、感冒的病理性质为( )A、实证B、表虚证C、表实证D、虚实夹杂证答案:C6、在妊娠28周内,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的( )A、过期流产B、先兆流产C、完全流产D、难免流产答案:B7、下列关于牵引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牵引期间牵引重量始终不变B、经常巡视,是否做到有效牵引C、牵引期间鼓励患者及时练习肌肉运动和指(趾)运动D、经常检查针眼处有无感染答案:A8、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A、黄柏B、黄连C、黄芩D、连翘答案:A9、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A、接肝经交肺经B、接胃经交脾经C、接肺经交大肠经D、接三焦经交肝经答案:D10、食物有五种性:寒、热、温、凉与平性。

其中寒凉食物多有清热除烦的作用,适用于( )A、炎热气候环境,阳热体质B、炎热气候环境,阴寒体质C、四季,各种体质D、寒冷气候环境,阴寒体质答案:A11、肾阴虚证崩漏的首选方是( )A、左归饮B、左归丸C、滋阴固气汤D、左归丸合二至丸答案:B12、小儿病因特点,不常见的是( )A、先天因素、情志因素B、意外因素C、外感因素、乳食因素D、物理因素答案:D13、溃疡后期应选用外科疾病治法中的哪一种( )A、补法B、泻法C、消法D、托法答案:B14、崩漏的临床特点是( )A、行经期延长,甚或淋漓半月方净B、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C、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长7天以上D、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答案:D15、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 )A、脾B、肺C、肝D、心答案:C16、丹毒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且伴口干且苦、舌红、苔黄腻,辨证应属于哪一种证型( ) 答案:A、肝脾湿火证B、风热毒蕴证C、湿热毒蕴证D、胎火蕴毒证答案:A17、护理吐血病人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A、大出血时可取头低脚高位B、平卧位,头偏向一侧C、饮食温软,多饮热水D、保持情绪安定,遵医嘱给予凉血止血药物答案:C18、喘证的服药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保持静脉输液管路通畅,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情况合理调整输入速度B、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以持续高流量、高浓度为宜,以及时缓解症状C、遵医嘱准确及时给药,发作时切勿随意使用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D、发生喘脱时可喂服独参汤以回阳救逆答案:B19、某患者痔切除术后3日,大便干结难解,以下哪种处理措施不当( )A、增加食物中纤维素摄入B、使用开塞露C、服用缓泻剂D、灌肠答案:D20、咳血见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中药的制备与使用B. 研究中医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C. 研究中医诊断方法D. 研究中医治疗方法答案:B2.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指的是什么?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触C. 望、闻、听、切D. 望、闻、触、切答案:A3. 以下哪项是中医护理中的常用方法?A. 针灸B. 手术C. 放射治疗D. 化疗答案:A4. 中医护理学中,“治未病”的理念是什么?A. 预防疾病B. 治疗疾病C. 诊断疾病D. 护理疾病答案:A5. 中医护理学中,如何理解“整体观念”?A. 只关注局部症状B. 只关注身体某一部分C. 考虑身体、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D. 只关注心理状态答案:C二、多选题6. 中医护理学在护理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药膳B. 推拿C. 心理疏导D. 物理治疗答案:A、B、C7. 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包括哪些方面?A. 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证B. 根据病人的病情辨证C.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辨证D. 根据病人的工作环境辨证答案:A、B8. 中医护理学在护理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A. 尊重病人的意愿B.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C. 忽视病人的个人差异D. 只关注病人的生理需求答案:A、B三、判断题9.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病人的护理需求都是相同的。

(错误)10. 中医护理学认为,护理过程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病人的生理特点。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其次,根据辨证施护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再次,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药膳等,促进病人康复;最后,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

五、案例分析题12.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作为中医护理人员,你将如何制定护理计划?答案:首先,通过四诊了解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其次,根据辨证结果,制定包括药膳调理、针灸治疗、心理疏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计划;再次,教育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最后,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金匮要略》答案:A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答案:E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A.《伤寒杂病论》B.《诸病源候论》C.《难经》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答案:B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 CA.扁鹊B.华佗C.陈无择D.刘宗素E.张从正答案:C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王叔和B.刘宗素C.张从正D.李杲E.朱丹溪答案:A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A.张从正B.李杲C.刘宗素D.朱震亨E.王叔和答案:C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家是A.李时珍B.朱震亨C.张从正D.李杲E.刘宗素答案:D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A.张仲井B.张从正C.王叔和D.李杲E.张井岳答案:B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A.李杲B.张井岳C.朱震亨D.张从正E.李时珍答案:C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针灸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D.《针灸大全》E.《针灸聚英》答案:A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叶天士B.吴又可C.吴鞠通D.吴琨E.汪昂答案:A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E.以上都是答案::A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B.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C. 研究护理过程中的中医理论及实践D. 研究中医药物的制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操作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整体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推拿、艾灸、拔罐三、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答案:正确2. 中医护理学认为,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解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原则。

答案: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2. 列举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几种食疗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药膳、药茶、药酒等。

药膳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茶以茶叶为基底,加入具有特定功效的草药,具有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药酒则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利用酒精的渗透性,使药物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次,中医护理学中的许多传统方法,如推拿、艾灸等,已被证实在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学还注重预防为主,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相契合。

最后,中医护理学的融入,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四诊”?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摸诊答案:E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刮痧B. 拔罐C. 针灸D. 按摩E. 输液答案:E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食疗方法?A. 药膳B. 汤剂C. 药茶D. 药酒E. 药膏答案:E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对)2. 中医护理学中,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疗来治疗。

(错)3. 在中医护理学中,情志护理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

答: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指的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环境和病情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情志护理的重要性。

答: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通过情志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四、案例分析题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

请根据中医护理学的原则,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答: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进行情志护理,通过谈心、倾听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以促进气血流通。

- 推荐患者服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等。

- 建议患者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结束语:通过本次中医护理学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的护理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随意护理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湿D. 燥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切、摸C. 问、切、摸、听D. 望、闻、听、切4. 以下哪种病症在中医护理中不主张使用热敷?A. 寒性腹痛B. 热性腹痛C. 瘀血腹痛D. 虚寒腹痛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治疗“肝郁”?A. 疏肝解郁C. 调肝养血D. 清肝泻火6. 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食物属于“温热性”?A. 绿豆B. 薏米C. 羊肉D. 冬瓜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行”之一?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8.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辣、咸C. 酸、甜、苦、辣、咸D. 酸、苦、甘、辣、淡9.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四气”中的“寒”类药物?A. 黄连B. 薄荷C. 石膏D. 黄芪10.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足浴?A. 感冒发热C. 脚部扭伤D. 脚部湿疹答案:1. D2. C3. A4. B5. B6. C7. E8. A9. D 10. 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色”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最新版.

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最新版.
4.肝经风热者出现
A眼胞赤烂
B目眦红赤
C全目赤肿
D白睛淡黄
E目窠微肿
答案C
5.观察病人而色应首先注意区分
A主色与客色
B客色与病色
C常色与病色
D善色与恶色
E主色与病色
答案D
6.解颅是指
A冈门下陷
B冈门下陷
C冈门迟闭
D头形过小
E头面肿胀
答案C
7.小儿指纹色紫黑的主病为
A热证
B外感表证
C风证
D虚证
E血络闭郁
A谐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夺气
答案:A
13.两侧头痛属于
A厥yin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少阳经
E太yin经
答案D
X型题
1.下法又可分为
A攻下
B润下
C逐水
D祛瘀
E祛湿
答案:ABC
2.下法禁用于
A年老体虚
B产后血亏
C月经期
D妊娠期
E脾胃虚弱
答案:ABCDE
3.下法的作用是
A泻下通便
B功逐实邪
C排除积滞
D治疗里实证
E左与右
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yin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寒与热
B邪与正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答案:B
5.属于“yin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答案:E
6.属于“阳中之yin”的时间是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
答案:B
7.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C前半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
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20.急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饮食要求应是( ) A.半流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禁食 D.普食
21.熟地、当归属( ) A.补阴药 B.补阳药 C.补气药
D.补血药
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 ) A.凉血止血药 B.收敛止血药 C.化瘀止血药 D.温经止血药
23.升浮药物能( ) A.平喘 B.潜阳 C.发汗
D.利尿
24.风热咳嗽代表方是(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
25.痰浊头痛代表方是(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 )食物. A.辛辣类 B.生冷类
C.油脂类
D.海腥类
27.有收涩作用中药,一般为( )味. A.甘 B.辛
C.酸
D.苦
28.陈皮、木香属( ) 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
29.提捏进针法适用于( ) A.肌肉丰厚部位 B.肌肉浅薄部位 C.皮肤松弛部位 D.皮肤有皱纹部位
30.在方剂组成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称(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七情致病共同病机是( ) A.津液运行失常 B.脏腑功能紊乱
C.经络功能紊乱
D.气血不和
E.阴阳失调
2.脾生理功能是( ) A.主运化 B.主藏血
C.通调水道
D.主统血
E.调节气血运行
3.面色萎黄主( )证. A.气虚 B.血虚
C.脾胃虚弱
D.肝火上炎
E.瘀血
4.患者出现镜面舌提示( ) A.气阴两伤 B.胃阴枯竭
C.气血不足
D.胃气将竭
E.阴阳两亏
5.哮喘一般护理中,饮食护理要点是( ) A.饮食宜清淡 B.忌生冷 C.忌海腥发物 D.晚餐不宜食之过多 E.忌辛辣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气血运行,协调消化和_________这三方面功能.
2.根据五脏与五体联系,肾主_________.
3.六淫和疫疬是_________致病因素.
4.疾病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因_________盛引起.
5.虚实两纲是辨别正气和邪气_________ 两个纲领.
6.腻苔多由_________,湿浊上升所致.
7.昏迷患儿喂药可用鼻饲或_________给药法.
8.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_________两个方面.
9.根据机体情况,有目地、针对性地选用食物原则称为_________.
10.凡能刺激肠道或润滑肠壁而_________或刺激肠道引起剧烈腹泻药叫泻下药.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宗气形成及功用.
2.风寒证感冒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 3
.给小儿喂服丸、片剂正确方法是什么?
4.简述石淋患者结石性质属于磷酸钙结石患者饮食护理要求.
5.何谓肺痨?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风温病邪犯肺卫证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
2.试述胃痛病人饮食护理.
3.临床护理中,疼痛鉴别有重要意义,试述胀痛、刺痛和隐痛临床特点及其成因.
4.试述哮喘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成因和引起发病机理.
5.阐述饮食护理基本要求.
6.华东区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护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调节情志 2.骨 3.外感 4.邪气
5.盛衰
6.痰湿内盛
7.直肠
8.既病防变
9.食气相投10.促进排便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宗气由肺吸入清气和脾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功用:助肺呼吸与语音高低、
呼吸强弱有关,推动血液循环与心搏强弱及节律、血液运行有关. 2.答:①室内宜偏温,但又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空气侵袭. ②汤剂宜热服,服后盖被以助汗出达邪,汗后不可受风.轻感冒者,可服午时茶或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有散寒、发汗驱邪作用③高热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防毛窍闭塞,邪无从外泄,可饮开水以助汗出,可配合针灸发汗,如风池、大椎、合谷、曲池等穴位. 3.答:必须研成极细粉末用乳汁或米汤调服 4.答:少吃肥肉蛋黄等含磷较多食品. 5.答:肺痨是由于感染痨虫所致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症.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①辛凉解表剂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煮沸后再煎五分钟即可,稍凉后饮服. ②药后以汗出脉静为佳,若汗出过多,需更换衣服,切勿受凉,以防复感. ③若汗出热不降,且继续增高,有病邪传入气分可能,应密切观察. ④有高热而伴有恶寒者,不宜用冷敷降温,避免邪气内闭,由卫入气. 2.答:①按时进食,勿过饥过饱或过冷过热. ②痛剧或兼呕吐时,应暂禁食. ③痛缓后逐渐进半流饮食,少食多餐.
④忌烟酒、辛辣、油腻、生冷硬固食物. 3.答:临床疼痛常见胀痛、刺痛和隐痛三种. ①胀痛特点是胀重痛轻,部位不定,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多由气滞所致.
②刺痛特点是疼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多由瘀血所致. ③隐痛特点是疼痛不剧,但绵绵不休,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所致. 4.答:哮喘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成因主要是由于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内蕴而致痰湿内蕴,使肺气机不利,升多降少痰气交阻肺气上逆而形成哮喘. 5.答:①饮食适量,过饥过饱均可
导致疾病. ②软硬、冷暖相宜. ③饮食清洁.
④定时进餐. ⑤因证制宜,根据病人体质、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导用食.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