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1.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指万物的运动变化以及生命现象中存在着阴阳二气之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是相互依赖、互补、制约的两个对立面,是宇宙运动规律的基本描述。

阴阳学说用以描述人体、自然界和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医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阴阳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最早见于《易经》。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应用,逐渐发展成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后来的医家著作中,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阴阳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3.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根据阴阳学说,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表现为阴阳失衡。

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象、面色等来判断阴阳失衡的情况。

阴阳失衡的具体表现可表现为阴阳气血的盛衰、寒热症状的发生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等。

根据这些信息,中医师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调节阴阳平衡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4. 阴阳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调节阴阳平衡,并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根据阴阳学说,中医师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性味归经,可用于调节阴阳的失衡状态。

- 针灸疗法: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节阴阳平衡。

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食疗调理:中医食疗注重阴阳平衡,通过选择不同性味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调理阴阳失衡的症状。

- 民间偏方:中医治疗中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如拔火罐、刮痧等,这些方法通常用于调节阴阳失衡引起的特定症状。

5. 阴阳学说在中医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有哪些?阴阳学说在中医预防保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阴阳学说,人体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阴阳平衡,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如食疗、按摩、气功等,都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试题(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试题(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7.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答案:A A 上午

B 下午
C 前半夜
D 中午
E 后半夜
8.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 上午
答案:D
B 中午
C 下午
D 前半夜零点
E 后半夜
11.“黑”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A A水 B土 C火 D木 E金 12. “骨”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A A水 B火 C土 D木 E金 13.“耳”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B A木 B水 C火 D金 E水
中医护理学试题
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练习题
1. 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答案:C A 日与月 B 天与地 C 水与火
D 升与降 E 左与右 2.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答案:E A 脏与腑 B 气与血 C 上与下 D 左与右 E 标与本
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答案:A A 反与正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明与晦
E 左与右
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 寒与热
答案:B
B 邪与正
C 上与下
D 左与右
E 动与静
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答案:E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D 前半夜 E 后半夜 6.属于“阳中之阴” 的时间是 答案:B A 前半夜 B 下午 C 上午 D 中午 E 后半夜
9.“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答案:C A 阴阳相互转化 B 阴阳互根互用 C 阴阳相互消长 D 阴阳相互对立 E 阴阳相互为用 10.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答案:A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二、名词 1.阴阳 2.五行 三、简答题 1.五行各自特性。 2.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 3.五行相乘、相侮的含义。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阴阳学说测试题及答案

阴阳学说测试题及答案

阴阳学说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阴阳学说中,阴代表的是:A. 光明、上升、温热B. 黑暗、下降、寒冷C. 光明、下降、寒冷D. 黑暗、上升、温热答案:B2. 阴阳学说认为,以下哪一项不是阴阳的特性?A. 相互对立B. 相互依存C. 相互转化D. 完全独立答案:D3.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指:A. 阴阳完全相同B. 阴阳完全相反C. 阴阳相互制约D. 阴阳相互消长答案:C4. 阴阳学说中,以下哪一项属于阳?A. 月亮B. 冬天C. 夜晚D. 太阳答案:D5. 阴阳学说认为,以下哪一项属于阴?A. 火B. 水C. 风D. 土答案:B6. 阴阳学说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A. 阴阳平衡B. 阴阳消长C. 阴阳对立D. 阴阳独立答案:D7.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失衡可能导致的是:A. 身体健康B. 身体疾病C. 身体强壮D. 身体虚弱答案:B8. 阴阳学说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阴阳相互消长的表现?A. 昼夜交替B. 四季更替C. 人体生理变化D. 完全静止答案:D9. 阴阳学说认为,以下哪一项不是阴阳相互依存的表现?A. 没有阴就没有阳B. 没有阳就没有阴C. 阴阳可以独立存在D.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答案:C10.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应用不包括: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制造武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包括:A. 阴阳平衡B. 阴阳消长C. 阴阳对立D. 阴阳独立答案:A|B2.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包括: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制造药物答案:A|B|C3. 阴阳学说中,以下哪些属于阳的特性?A. 光明B. 上升C. 温热D. 黑暗答案:A|B|C4. 阴阳学说中,以下哪些属于阴的特性?A. 黑暗B. 下降C. 寒冷D. 光明答案:A|B|C5. 阴阳学说认为,以下哪些是阴阳相互依存的表现?A. 没有阴就没有阳B. 没有阳就没有阴C. 阴阳可以独立存在D.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共5分)1.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完全独立的。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阴阳学说中,阴代表的是:A. 光明、活跃B. 黑暗、静止C. 温暖、上升D. 寒冷、下降答案:B2.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哪个系统与阳相对应?A. 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C. 消化系统D. 神经系统答案:D3.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个不是阴阳平衡的表现?A. 身体温暖B. 睡眠良好C. 情绪稳定D. 经常感冒答案:D4. 阴阳学说中,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这体现了阴阳的哪种关系?A. 互根互用B. 相互制约C. 相互转化D. 相互排斥答案:B5. 以下哪个脏腑在中医阴阳学说中属于阳?A. 肺B. 肾C. 肝D. 脾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医认为,人体的____和____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答案:精、气7. 阴阳学说中的“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体现了阴阳的____。

答案:相互转化8.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中的“心”属于____。

答案:阳9. 阴阳失衡时,人体可能会出现____、____等症状。

答案:发热、畏寒10.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是____与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阴阳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医阴阳学说中“阴阳互根”的概念及其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答案: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人体健康中,阴阳互根表现为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的相互支持和协调。

例如,人体的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睡眠与觉醒、体温调节等。

12. 描述中医阴阳学说中“阴阳转化”的过程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阴阳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的过程。

在疾病治疗中,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例如,通过温阳药物来治疗因阳气不足引起的寒性疾病,或者通过清热药物来治疗因阴液不足引起的热性疾病。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中医阴阳学说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

阴阳学说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代表阴阳学说的核心概念?A.天地万物,皆有阴阳B.五行相生,八卦相克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D.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在阴阳学说中,"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刚健、向上、温热、明亮B.柔和、向下、寒冷、晦暗C.流动、无形、轻盈、飘渺D.静止、有形、厚重、凝聚3、在阴阳学说中,"阳"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刚健、向上、温热、明亮B.柔和、向下、寒冷、晦暗C.流动、无形、轻盈、飘渺D.静止、有形、厚重、凝聚二、简答题1、请简述阴阳学说中阴阳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2、请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和体现。

3、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体现阴阳学说的现象或实践。

三、论述题1、请结合阴阳学说,论述你对"和谐"的理解和看法。

2、请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分析人类心理活动的阴阳两面性及其影响。

中医阴阳学说是一种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它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阴阳学说把人体内生理和病理现象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并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相互转化的。

从人体生理角度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能量,即阴和阳。

阳是指人体内的阳性物质和能量,具有活动性、兴奋性、温热性和扩张性等特点,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而阴则是指人体内的阴性物质和能量,具有稳定性、抑制性、寒凉性和收缩性等特点,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从病理角度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而当阴阳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当人体内的阳过盛时,就会出现热症,如高热、口干、便秘等;而当人体内的阴过盛时,就会出现寒症,如畏寒、四肢发凉等。

同时,阴阳学说还认为病理过程中阴阳转化是常见的现象,即一种病理状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病理状态。

从治疗方法来看,中医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附答案」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第一章yin阳五行精气学说1. 区别事物yin阳属性的“征兆”是A日与月B天与地C水与火D升与降E左与右答案:C2.不宜区分其yin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A脏与腑B气与血C上与下D左与右E标与本答案:E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yin阳属性的是A反与正B上与下C动与静D明与晦E左与右答案:A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yin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A寒与热B邪与正C上与下D左与右E动与静答案:B5.属于“yin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答案:E6.属于“阳中之yin” 的时间是A前半夜B下午C上午D中午E后半夜答案:B7.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中午E后半夜答案:A8.属“yin中之yin”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零点E后半夜答案D9.“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yin阳关系是Ayin阳相互转化Byin阳互根互用Cyin阳相互消长Dyin阳相互对立Eyin阳相互为用答案C10.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水B火C木D金E土答案:A11.“黑”的五行属性是A水B土C火D木E金答案:A12. “骨”的五行属性是A水B火C土D木E金答案:A13.“耳”的五行属性是A木C火D金E水答案:B第二章藏象1.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答案:C2.鼻为何脏之窍A心B脾C肺D肝E肾答案:C3.五脏不包括A心B脾C胃D肝E肾答案:C4.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着滋润作用的称A水液B津D汗E泪答案:B5.血之余为A齿B筋C发D毛E爪答案:C6.能生化营气、卫气的是A元气B宗气C中气D清气E胃气答案:C7.有“生痰之器”之称的脏是A肺B脾C小肠D肾E心答案:B8.血府是指A脉B肺C冲脉D心答案:A9.血的生成与哪脏的关系最密切A肾B肺C脾D心E肝答案:C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肾肺肝C肾肺脾D肾脾肝E心肾肺答案:C11.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A肺朝血脉B肺主一身之气C肺司呼吸D肺主宣发和肃降E肺输精于皮毛答案:E12.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C1.五脏之中又分yin阳,其属于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A,D2.水液代谢主要靠哪些脏腑来完成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DE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运化B主四肢C主肌肉D主统血E开窃于口答案:A,D第三章经络1.经络系统的组成是A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B经脉、络脉、经筋、皮部C经脉、别络、经筋、皮部D经脉、经别、经筋、皮部E正经、奇经、经别、皮部答案:B2.手三yin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腹走头答案:A3.足三阳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手走腹答案:C4.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手走腹答案:BX型题1.通往脑部的经脉是A足厥yin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yin肾经E督脉答案:E2.下列腧穴中,有强壮保健作用的是B关元C合谷D足三里E丰隆答案:BD3.委中穴A归足阳明胃经B位于腘窝中央C主治腰痛、下肢痿痹D既活遗尿,又治小便不利E是四总穴之一答案:BCDE简答题1.何谓经络?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中医护理学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docx

中医护理学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节阴阳学说(一) A1 型题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A.日月B.动静C.天地D.昼夜E.寒热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 D .转化性E.规定性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 D .转化性E.规定性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 D .转化性E.规定性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8.属于阳中之阳的A.下午B.后半夜C.前半夜D.上午E.以上都不是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 .相互交感E.相互转化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C.阴在内,阳之守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互相转化D.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阴阳交感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阴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A.阳中之阴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E.阴中之至阴2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A.阳中之阴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阳21.脾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22.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B.抑制C.凝聚D.收敛E.推动2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E.升散24.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A.寒凉B.凝聚C.兴奋D.闭阖E.向下25.下列属阳的事物是()A.青、白B.晦暗C.黄、赤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26.下列属阴的事物是()A.黄、赤B.青、白C.鲜明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27.脉之属阳者是()A.沉B.涩C.滑D.小E.细28.脉之属阴者是()A.浮B.大C.洪D.涩E.滑29.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补益正气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30.《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旨在强调()A.阴阳与四时的关系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31.阳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证B.里证C.实热证D.实寒证E.表证32.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E.表证33.“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B.虚热证C.里证D.实热证E.实寒证34.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35.“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D.阳偏衰证E.阴阳俱衰证3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实热证B.虚寒证C.实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3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 B .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 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 D .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39.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方法,称为()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40.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平补阴阳41.属于阴的味是()A.酸B.辛C.甘D.淡E.以上都不是42.属于阳的味是()A.酸B.苦C.咸D.辛E.涩(二) B1 型题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在不同时间段的阴阳属性划分中,前半夜属()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5.“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A.热极似寒、寒极似热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阴虚则热、阳虚则寒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7.可以用阴阳互根解释的是()8.可以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补阴补阳11.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C.“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D.“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E.阴阳双补13.“阴病治阳”即()14.阴中求阳能使()(三) X型题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事物的无限可分性E.阴阳相互转化2.属性为阴的有()A.发散B.抑制C.明亮D.晦暗E.温煦3.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滋润C.抑制D.推动E.升腾4.从夏至冬的气候变化是()A.阴长阳消B.热极生寒C.阳消阴长D.由阴转阳E.寒极生热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6.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A.阳病治阴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 .阴中求阳E.泻阳益阴7.根据阴阳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A.热者寒之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 D .寒者热之E.阳中求阴8.在药物的五味中,属阴的是()A.甘B.咸12. B 答案分析:这段原文认为,在内的阴精是C.酸D.苦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又能促进了阴精的化生。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阴阳学说(一)A1型题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A.日月 B.动静C.天地 D.昼夜E.寒热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8.属于阳中之阳的A.下午 B.后半夜C.前半夜 D.上午E.以上都不是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E.相互转化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C.阴在内,阳之守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E.阴阳交感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阴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E.阴中之至阴2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阳21.脾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22.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 B.抑制C.凝聚 D.收敛E.推动2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 B.温煦C.滋润 D.兴奋E.升散24.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A.寒凉 B.凝聚C.兴奋 D.闭阖E.向下25.下列属阳的事物是()A.青、白 B.晦暗C.黄、赤 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26.下列属阴的事物是()A.黄、赤 B.青、白C.鲜明 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27.脉之属阳者是()A.沉 B.涩C.滑 D.小E.细28.脉之属阴者是()A.浮 B.大C.洪 D.涩E.滑29.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补益正气 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 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30.《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旨在强调()A.阴阳与四时的关系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31.阳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证 B.里证C.实热证 D.实寒证E.表证32.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寒证 B.实热证C.虚寒证 D.虚热证E.表证33.“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 B.虚热证C.里证 D.实热证E.实寒证34.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35.“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E.阴阳俱衰证3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实热证 B.虚寒证C.实寒证 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3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 B.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39.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方法,称为()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40.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平补阴阳41.属于阴的味是()A.酸 B.辛C.甘 D.淡E.以上都不是42.属于阳的味是()A.酸 B.苦C.咸 D.辛E.涩(二)B1型题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在不同时间段的阴阳属性划分中,前半夜属()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A.实热证 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5.“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A.热极似寒、寒极似热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阴虚则热、阳虚则寒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7.可以用阴阳互根解释的是()8.可以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A.实热证 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E.补阴补阳11.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C.“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D.“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E.阴阳双补13.“阴病治阳”即()14.阴中求阳能使()(三)X型题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事物的无限可分性E.阴阳相互转化2.属性为阴的有()A.发散 B.抑制C.明亮 D.晦暗E.温煦3.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 B.滋润C.抑制 D.推动E.升腾4.从夏至冬的气候变化是()A.阴长阳消 B.热极生寒C.阳消阴长 D.由阴转阳E.寒极生热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 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 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6.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A.阳病治阴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E.泻阳益阴7.根据阴阳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A.热者寒之 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 D.寒者热之E.阳中求阴8.在药物的五味中,属阴的是()A.甘 B.咸C.酸 D.苦E.辛9.据五脏部位分阴阳,属阴的脏是()A.心 B.肺C.肝 D.脾E.肾10.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其余六纲中属阴的是()A.里 B.表C.寒 D.实E.虚参考答案(一)A1题型1.D 答案分析: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最初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第一节阴阳学说(一)A1型题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A.日月 B.动静C.天地 D.昼夜E.寒热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C.可分性 D.转化性E.规定性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8.属于阳中之阳的A.下午 B.后半夜C.前半夜 D.上午E.以上都不是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A.上午 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E.相互转化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C.阴在内,阳之守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E.阴阳交感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阴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精品文档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E.阴中之至阴2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阳21.脾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22.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 B.抑制C.凝聚 D.收敛E.推动2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 B.温煦C.滋润 D.兴奋E.升散24.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A.寒凉 B.凝聚C.兴奋 D.闭阖E.向下25.下列属阳的事物是()A.青、白 B.晦暗C.黄、赤 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26.下列属阴的事物是()A.黄、赤 B.青、白C.鲜明 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27.脉之属阳者是()A.沉 B.涩C.滑 D.小E.细28.脉之属阴者是()A.浮 B.大C.洪 D.涩E.滑29.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补益正气 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 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30.《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旨在强调()A.阴阳与四时的关系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31.阳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证 B.里证C.实热证 D.实寒证E.表证32.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A.实寒证 B.实热证C.虚寒证 D.虚热证E.表证33.“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 B.虚热证C.里证 D.实热证E.实寒证34.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35.“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E.阴阳俱衰证3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实热证 B.虚寒证C.实寒证 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3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 B.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39.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方法,称为()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40.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精品文档E.平补阴阳41.属于阴的味是()A.酸 B.辛C.甘 D.淡E.以上都不是42.属于阳的味是()A.酸 B.苦C.咸 D.辛E.涩(二)B1型题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在不同时间段的阴阳属性划分中,前半夜属()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A.实热证 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5.“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A.热极似寒、寒极似热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阴虚则热、阳虚则寒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7.可以用阴阳互根解释的是()8.可以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A.实热证 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E.补阴补阳11.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C.“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D.“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E.阴阳双补13.“阴病治阳”即()14.阴中求阳能使()(三)X型题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事物的无限可分性E.阴阳相互转化2.属性为阴的有()A.发散 B.抑制C.明亮 D.晦暗E.温煦3.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 B.滋润C.抑制 D.推动E.升腾4.从夏至冬的气候变化是()A.阴长阳消 B.热极生寒C.阳消阴长 D.由阴转阳E.寒极生热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 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 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6.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是()A.阳病治阴 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E.泻阳益阴7.根据阴阳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A.热者寒之 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 D.寒者热之E.阳中求阴8.在药物的五味中,属阴的是()精品文档A.甘 B.咸C.酸 D.苦E.辛9.据五脏部位分阴阳,属阴的脏是()A.心 B.肺C.肝 D.脾E.肾10.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其余六纲中属阴的是()A.里 B.表C.寒 D.实E.虚参考答案(一)A1题型1.D 答案分析: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最初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

2.B 答案分析: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可以广泛地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联系,所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普遍性。

3.C 答案分析:阴阳的可分特性是指属阴或属阳的事物,还可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所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体现了这一特性。

4.C 答案分析:“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涵有另一方,因此阴阳可分性可以体现“阴阳互藏”关系。

5.E 答案分析:中医学根据自身理论的需要,将人体具有温煦、兴奋、推动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规定特性。

6.B 答案分析:黑夜属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7.C 答案分析:白昼属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8.答案分析:白昼属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午为阳中之阳。

9.D 答案分析:黑夜属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10.A 答案分析:寒证属阴,热药属阳,“寒者热之”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寒性病证的方法,所以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11.A 答案分析:“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对另一方制约不足而致的病机,所以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12.B 答案分析:这段原文认为,在内的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又能促进了阴精的化生。

因而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

13.D 答案分析:“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经文是对阴阳转化关系的概括。

不属于阴阳互根关系之列。

14.B 答案分析:当阴阳的互根互用不足时,任何一方的减少都可造成另一方的不足。

因此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互根互用关系在病理中的体现。

15.C 答案分析:阴阳互为其根,互为其用。

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阳是阴的生成之力,故“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16.D 答案分析:寒属阴,热属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阴阳转化关系在气候变化方面的体现。

17.D 答案分析:肾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又为属阴的水脏,故肾为“阴中之阴”脏。

18.C 答案分析:肝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但其性喜条达而主升属阳,故为“阴中之阳”脏。

19.A 答案分析:肺位于属阳的上焦胸中,但肺气以清肃下降为主属阴,故为“阳中之阴”脏。

20.B 答案分析:心位于属阳的膈上胸中,主一身阳气,通于夏气属阳,故为阳中之阳。

21.E 答案分析:脾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通应于长夏之气,长夏属至阴,故谓脾为“阴中之至阴”。

22.E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推动等功能的属性为阳。

23.C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滋润等功能的属性为阴。

24.C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兴奋等功能的属性为阳。

25.C 答案分析:五色主病规律认为黄色、赤色主热证,故属阳。

26.B 答案分析:五色主病规律认为青色、白色均主寒证,故属阴。

27.C 答案分析:在对脉象的阴阳属性归类中,滑脉属阳。

28.D 答案分析:在对脉象的阴阳属性归类中,涩脉属阴。

29.E 答案分析: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动态平衡,是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30.E 答案分析:中医养生学认为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能调理人体的阴阳,故“春夏养阳,精品文档秋冬养阴”旨在强调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