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固量的测定 烘干法糖度计法

合集下载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是一种服用帮助纺织染整行业避免环境污染和减少成本
的有机物质。

它主要是通过改善涤纶纤维的各种物理特性,改变染色
和印染行业面临的复杂和高成本的影响。

纺织染整助剂的固量测定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
固体物质的存在量以及应用的有效性。

1. 含固量测定
含固量测定是指实验室用热处理等方法测定纺织染整助剂中含固态物
质量占液体总量的百分比,通常以百分比为单位。

2. 测定方法
(1)全量灼烧法:将纺织染整助剂放入圆底金属釜中,将釜放入烧杯里,用干油加热,加热过程中,保证油温度在346℃±8℃时,20分钟内,烧毁纤维至灰灰土,然后在850℃±50℃保温2小时,取灰的重量。

(2)分级渐进灼烧法:是将纺织染料助剂量入烧杯,温度依次升高,
从烧杯的底部到顶部依次加热,取灰的重量。

3. 测定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总固体重量,并将其转换为助剂含量,
即该纤维助剂中固体物质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结果可为纤维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总结:用来测定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的方法有全量灼烧法和分级渐进灼烧法,测定结果包括总固体重量以及助剂含量,可以为纤维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固含量(solids content)是指溶液或悬浮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比例。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取决于待测样品的性质和测定的精度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含量测定方法。

1. 烘干法(Drying method):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固含量测定方法。

将待测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容器中,经过约100℃的加热,烘干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然后称取固体质量并与初始试样质量相减,即可得到固含量。

2. 灰分法(Ash method):适用于固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将待测样品在高温下加热,使其有机物质燃尽,只剩下无机物质残留。

然后将残留物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如冷却、稳定化等),最后称重得到固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样品。

3. 溶解物质浓度法(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substances method):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首先将样品用适当溶剂溶解,并进行稀释,然后测定溶解液的浓度。

根据溶解液的浓度和溶解液体积,计算出溶解物质的质量,再与样品的初始质量相减,即可得到固含量。

4. 艾菲尔常数法(Refraction index method):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折射率与其固含量呈线性关系的特点,通过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可以间接地得到固含量。

有些固体物质的折射率与固含量高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测定固体物质的含量。

5.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ethod):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然后将其相对含量转换为质量百分比即可得到固体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高灵敏度的质谱仪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术。

6. 激光粒度分析法(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method):适用于悬浮液中颗粒物质的固含量测定。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悬浮液中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然后将颗粒物质的质量与总样品质量之比作为固含量。

含固率检测方法

含固率检测方法

含固率检测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含固率检测方法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含固率检测可以用烘干法呀!就好像烤面包一样,把样本放在烘箱里烘一烘,烘掉水分就能知道含固率啦!比如咱测个泥浆含固率,把它放进去烘,这不就清楚啦!
2. 哇塞,还有比重法检测含固率呢!这就好比我们挑水果看轻重嘛,通过液体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含固率哟!像测那种液体混合物的含固率就很合适呀!
3. 哎呀呀,过滤法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呢!就和筛沙子似的,把固体过滤出来,剩下的一称,含固率不就出来啦!比如说检测污水里的含固率就可以用这招。

4. 嘿,你想过没,使用微波法来检测含固率呀!这不就跟微波炉加热食物一样嘛,利用微波快速测出含固率呢!像是检测一些精细粉末的含固率可好用啦。

5. 哈哈,红外线法检测含固率也很灵哦!这就好像红外线扫描一样,一下子就能搞清楚啦!就说检测那化工溶液的含固率,用它多方便呀。

6. 哇哦,激光法检测含固率也超厉害的!就如同激光照射一样精确呢!检测那种要求很高的悬浮液含固率,用这办法多棒啊!
7. 哎哟,沉降法也能检测含固率呀!就好像沙子在水里慢慢沉下去一样,通过观察沉降的情况算出含固率呢!想想检测泥浆含固率的时候用起来不是很妙吗?
8. 嘿,图像分析法也能行呢!不就像我们看照片分析一样嘛,通过图像来判断含固率!这种方法检测一些有特殊形状的固体的含固率简直太合适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含固率检测方法各有各的用处和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那个呀!。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呢,准备好要测定的固化剂样本。

这就像是做菜前要准备好食材一样重要哦。

然后呢,找个合适的容器,把样本放进去。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啦!可以用烘干法来测定。

把放有样本的容器放到烘箱里,在合适的温度下烘一段时间。

这期间可不能走开哦,得盯着点,就像守着宝贝一样。

等烘得差不多了,拿出来称一称。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这就有点像侦探破案啦,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来确定固含量。

这种方法比较专业,得有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行。

另外呢,也可以用仪器分析法,有专门的仪器来测,又快又准。

我觉得呀,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具体用哪种,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总之,测定固化剂固含量是很重要的,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固化剂。

3、浆纱

3、浆纱

浆纱在织机上,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次——5000次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和磨损作用。

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纤维之间抱合力不足,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纱身起毛,纤维游离,纱线解体,产生断头;纱身起毛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导致开口不清,形成织疵,最后,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

浆纱的目的正是为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

因此,除股纱、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上浆后的经纱可织性得到提高,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耐磨性改善;●纱线毛羽帖服、表面光滑;●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具有合适的适度。

●获得增重的效果●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为了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前,对浆纱工程提出了如下要求。

●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等)●浆纱所选用的粘贴剂和助剂不仅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浆纱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要易于退浆,退浆废液易于净化,不污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断头”、并绞、绞头等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和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浆料为了使获得理想的上浆效果,浆液及浆膜在下列各方面应具备优良的性能。

●浆液性能:化学物理性质均匀和稳定性,浆纱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气泡,不易沉淀,遇酸、硫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状物;对纤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适宜的粘度。

●浆膜性能:对纤维材料的粘附性;强度、耐磨性、弹性、可弯性;防腐性。

●但是,很难找到某种浆料的上述各项性能同时优良。

为此,浆液中既有作为基本材料的粘着剂,也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助剂,扬长避短,起到理想的综合效果。

固含量测定

固含量测定

FCLHCXJ0001 胶乳 固含量的测定 常压烘干法
F_CL_HC_XJ0001 胶乳常压烘干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胶乳和合成胶乳固含量的测定硫化胶乳
2. 原理 在常压条件下固含量由加热前后的质量计算得出直径约为60mm
¸ÐÁ¿Îª0.1mg
¿É½«Î¶ȱ£³ÖÔÚ702
4. 试样制备
按ISO123中规定的方法之一来制取试样
5.2 将2.0g ³ÆÖØ 5.3 缓慢搅拌培养皿内的胶乳如有需要搅匀保持水平
下加热16h 或1055或加热到试样变色为止称重在702下加热15min ÔÙ³ÆÖØ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的质量差小于0.5mg 下干燥后的沉积物异常粘稠
下重复试验或按真空法重做试验
%1000
102×−−=
m m m m W 式中固含量培养皿的质量烘干前试样和培养皿的总质量烘干后试样和培养皿的总质量
7.2 再现性0.4%(m/m)
8. 参考文献
ISO 124:1997rubber。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糖及糖产品糖度计法〔只有用于纯蔗糖溶液时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但本法推广用于含有转化糖和非糖固体的液态糖产品,获得近似的结果〕。

a直接法糖汁或糖浆的密度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白利糖度或波美糖度比重计来测定。

前者更为方便,因为标尺刻度与固体的总含量的百分数非常一致。

白利糖度〔纯蔗糖溶液的重量百分含量〕与波美糖度〔系数145〕的比较,及20/4℃和20/20℃的比重。

$$使用具有合适范围的10刻度制白利糖度计及具有足够粗直径的量筒〔大于等于12mm,比糖度计的球大〕,以便使糖度计可以放入量筒而不接触筒的内壁。

溶液应该在室温下。

如果温度与校准糖度计刻度时的温度〔20℃〕相差大于1℃,可对温度的影响进行校准。

在读数前,让溶液在量筒中静置,直到所有的空气泡消失,所有脂肪或蜡状物将会漂在溶液的上面,从液体的表面撇去〔空气泡可以通过在量筒上加一个塞子,通过插入一个管子把量筒与抽空系统连接而除去〕。

把糖度计慢慢地下落到糖浆中,不要让糖度计上的糖浆超过糖浆水平面。

b双稀释法如果样品过于浓稠而不便直接测其密度,则可称量一部分,再称量一定的水使之稀释。

也可以称量一定量的样品,然后用水稀释到确定的体积。

对前一种情况,总固体的百分含量由下式计算:$$未稀释样品中固体含量(%)=WS/ω$$S=稀释样品中固体的含量(%);W=稀释后样品的重量;ω=被稀释样品的重量。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体积时,固体的百分含量用下式计算:$$未稀释样品中固体含量(%)=VDS/ω$$式中V=在给定温度下稀释后样品体积;D=稀释后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比重;S=稀释后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固体百分含量;ω=被稀释样品的重量。

$$计算可以简化,将样品和等量水混合,测溶液白利糖度,乘2,即为所求固体含量。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糖及糖产品直接法糖汁或糖浆的密度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白利糖度或波美糖度比重计来测定。

前者更为方便,因为标尺刻度与固体的总含量的百分数非常一致。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固含量是指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百分比。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烘干法:将混合物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干一段时间,然后计算干燥后的样品质量与初始质量的差值来计算固含量。

2. 托球法:将混合物样品与某种溶液(如酸或碱溶液)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沉淀。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并称量沉淀后的质量,计算固含量。

3. 离心法:将混合物样品与某种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后,通过离心将固体颗粒与溶液分离,然后称量固体颗粒的质量来计算固含量。

4. 灼烧法:将混合物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灼烧,将其分解为气体和灰渣。

通过称量灰渣后的质量来计算固含量。

5. 物化性质测定法:根据混合物中的固体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例如颜色的变化、密度的变化、折射率的变化等来测定固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混合物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并且选择合适的方法还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目标物质的特性以及实验的经济性和准确性等因素。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固量的测定:
(有二种方法,烘箱法和糖度计法)
1、烘箱法:
(1)原理: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常压干燥一定时间,以加热后的试样质量与加热前试样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含固量。

(2)测定步聚
①取三个称量瓶,于(105±2) ℃的烘箱中干燥1.5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记为m1。

②称取1~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干燥过的称量瓶中,记为m。

③轻轻转到称量瓶,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称量瓶的底部,称量瓶盖子稍打开,置于(105±2) ℃的烘箱中,打开鼓风机,干燥3h后,将瓶盖盖严,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记为m2。

(3)结果的计算
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1)计算:
m2-m1
X=×100%(1)
m
式中:m——试样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m1——称量瓶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及试样在干燥后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取二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按GB/T8170-2008修约至0.1%后即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3%。

2、糖度计法(快速测定法)
(1)原理:利用折射原理测得的溶液糖度与其含固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测定溶液的糖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可折算出样品的含固量。

(2)测定步骤:测试宜在室温下进行,测定前需将样品平衡至室温。

①清洁糖度计棱镜表面,在其表面上滴加约0.3mL的水,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调零。

②弃去糖度计上的水,擦干棱镜,在其表面滴加约0.3mL的试样,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测定样品的糖度,至前后两次读书稳定不变,记为样品糖度A。

③按照数据积累得到的含固量与糖度之间的比例系数n,折算出试样的含固量。

注:因本方法是采用折光原理经行测试,不要将其用于难于水洗样品的测试,否则会污染棱镜表面,测试不准确。

④结果的计算
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2)计算:
X = n×A---------- (2)
式中:n——含固量与糖度的折算系数
A——样品的糖度,%
糖度
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工业上一般用白利度("BX)表示糖度,指的是100克糖溶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溶解克数。

通常利用糖液的折光性质,用带有蔗糖百分含量刻度的折光仪类的测糖计来测量糖度。

如果被检液中含有其它可溶性非蔗糖成分时,其指示值不能表明真正蔗糖的百分含量,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于蔗糖水溶液具有旋光性,所以也可利用旋光仪测定其糖度。

溶液的浓度也可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

工业生产中盐水的浓度常用波美密度计(Baume′或°Be′)测定;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波林糖度计则主要在欧洲使用。

为了使用方便,测定糖液用的3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

波美密度计、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

波美密度计种类繁多,我国市场出售的是在15℃标准温度下标刻的“合理”密度计。

所谓“合理”即它的0°Be′和15℃时水的密度相当,66°Be′和浓硫酸的密度1.8429相当,而食盐浓度为10%(质量分数,本章均以此表示)时,它的标度正好为10°Be′,因此在0~10°Be′间等分成10格,每格大致相当于1%食盐溶液。

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的质量百分率。

即使糖的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的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的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不过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现在也常用折光仪测定糖液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

它和密度计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