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烃第二课时
第一节 脂肪烃第二课时

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 化工原料。主要是烃类气体,以甲烷为 主。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通过煤 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通过煤矿 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 工原料。
学与问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 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技术。分为常 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 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a b
a C C b
a b
a C C b
a d
a a C C
a b
a
1、 2、 3、 4、
思考题:下列物质中有没顺反异构? 1,2-二氯乙烯 √ 1,2-二氯丙烯 √ 2-甲基-2-丁烯 × 2-氯-2-丁烯 √
练习1
下列哪些物质存在顺反异构? AB (A)1,2-二氯丙烯 (B) 2-丁烯 (C) 丙烯 (D) 1-丁烯
1、概念: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 烃称为炔烃。 2、炔烃的通式:CnH2n-2 (n≥2) 物理性质(递变性) 与烷烃、烯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相似, 随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变化。
乙炔
1)乙炔的分子结构:
结构式: 电子式:
H—C≡C—H H C
● ×
●● ●● ●●
C H
● ×
结构简式: CH≡CH 或 HC≡CH 空间结构: 直线型,键角1800
练习2、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B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 油、煤油、柴油等;而减压分馏可以得到 润滑油、石蜡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 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较多的轻 质油和气态烯烃,气态烯烃是最基本的化 工原料;而催化重整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 途径。
《脂肪烃第二课时》课件3

第2课时
(1)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的烯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若该烯烃 与足量的 H2 加成后能生成含 3 个甲基的烷烃, 则该烯烃的可能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为
催化剂 本 nCH2==CH2――→ CH2—CH2 ⑤制聚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 时 4. 回答下列问题: 栏 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的洗气瓶 目 开 中盛放的试剂最好为 溴水、浓硫酸 。 关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若 A 是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该单烯烃可能有______ 种结构。
学习·探究区
第2课时
解析
(1)由 M(CnH2n)=70 可求出烯烃的分子式为 C5H10; 该烯烃
加成后所得的产物(烷烃)中含有 3 个甲基, 表明在烯烃分子中只含 有一个支链。当主链为 4 个碳原子时,支链为 1 个 —CH3,此时 烯烃的碳骨架结构为 有三种可能的结构。 (2)有机物 A 的碳骨架结构为 ②、③、④、⑤五个位置。 , 其双键可处于①、 , 其双键可在①、 ②、 ③三个位置,
第2课时
第 2 课时 烯
[学习目标定位]
烃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知道烯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熟知烯烃的化学性质。 2.以 1,3丁二烯为例, 会写 1,4加成和 1,2加成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选修5)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乙炔的化学性质。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响的机理。
稳固练习
设计典型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运用本节知识解答练习中的问题
稳固乙炔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节知识总结〔突出乙炔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引导分析乙炔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书写乙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稳固书写电子式与结构的知识
比照烷、烯、炔的结构特点,推测乙炔其化学性质。
思考:1、炔烃有无顺反异构。2、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及验证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分析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气体的实验装置。
思考:如何选择气体实验室制取装置
回忆总结,明确主次,突出重点。
新旧知识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布置课后练习题。
课后完成作业
及时稳固知识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上课前,播放炔烃的flash主题动画。
欣赏音乐动画,课前准备,稳定情绪,进入上课状态。
衬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
学习
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乙炔气体。
乙炔与溴加成
播放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响机理(动画)。
理解和掌握乙炔的化学性质
写出化学化学方程式。
加深理解加成反响机理。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乙炔的化学性质。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响的机理。
稳固练习
设计典型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2.1脂肪烃第2课时(课件1)

催化剂
〔-CH2
-
CH=CH
-
CH2-
〕 n
聚—1,3—丁二烯
nCH2=C-CH=CH2
催化剂
[ CH2-C=CH-CH2]n
CH3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式:
CH3
聚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nCH2=CH2 + nCH2=CH-CH=CH2→ 催化剂
[ C|H2-CH-CH2-CH=CH-CH2 ] n
CH3
不同单体加聚时还要考虑可能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苯乙烯与乙烯间的加聚反应:
( CD A. 乙烷 C. 氟苯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B. 甲苯 D. 四氯乙烯
【解析】从教材可知,苯、乙烯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烷烃 不在同一平面,有烷烃基的也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乙烷,甲苯 都不符合题意,氟、氯原子取代氢原子的位置,所以氟苯、四 氯乙烯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CH|2 Br
CH
CH2
‖
CH
CH2
双烯合成
CH2 环己烯
CH2
CH |
+ CH-CH3
CH
CH-CH3
CH2
用键线式表示为:
+
CH2
CH
CH-CH3
‖
CH
CH-CH3
CH2
(1)
(2)
|CH3
CH3 |
(3)CH2=C— C=CH2 CH2=CH—CHO
(1)加聚反应(聚合反应):
nCH2=CH-CH=CH2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1节 脂肪烃(课时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二烯烃。课 件中通过探究2-丁烯分子中,与碳碳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甲基 和两个氢原子是否在碳碳双键的同一侧而导入新课。接着讲 解烯烃顺反异构的概念,然后讲解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再 结合课堂练习,熟悉烯烃顺反异构的判断和书写。对于二烯 烃的教学,主要介绍概念、通式、代表物及其化学性质。化 学性质方面重点是二烯烃的1,2-加成反应、1,4-加成反应、 双烯合成反应、二烯烃的加聚反应。
学案(十六)脂肪烃第二课时

《脂肪烃》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炔烃的结构特点。
3.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预习检测】(一)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
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
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2)(3)。
(二)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6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表:12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实验1.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哪些气体的制备相同?2.这些气体的制备能否都选用同一实验装置?3.关于乙炔制备的操作:(1)概括操作步骤:。
(2)电石,主要成分是,通常还含有CaS、Ca3P2等杂质,电石中的这些成分遇水都可以发生水解,因此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通常会含有等杂质气体,需用加以除去。
4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乙炔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乙烯燃烧对比,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写出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乙炔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炔与氢气反应。
乙炔与氯化氢反应。
乙炔与水反应。
四、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1.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和。
2.石油主要成分是,主要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3.石油的分馏:4.石油分馏产品5.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的原理及其意义。
6.交流讨论身边使用石油制品的情况,交流石油制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7.绿色化学工艺力求实现“”,开发对环境友好的产品,控制设备和仪器。
8.拓展视野——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脂肪烃》提高练习1.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2.某气态烃0.5 mol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与3 mol Cl2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此气态烃可能是()A.C2H2B.CH2=CH2C.CH≡CCH3D.CH2=C(CH3)23.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化合物。
第一节 脂肪烃(第二课时)

第一节脂肪烃(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特点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学习重点】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复习回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烯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一.乙炔的分子结构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乙炔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实验装置:③注意事项:a、检查气密性;b、怎样除去杂质气体?c、气体收集方法【思考与交流】1.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哪些气体的制备相同、能否都选用同一实验装置?为什么?2.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3、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4、H2S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5、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炔与甲烷、乙烯燃烧对比,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3.已知乙炔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炔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氯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认真观察实验,填写下表:四、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1、脂肪烃的来源:2、石油主要成分是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3、石油分馏产品4、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意义【课堂练习】1、CaC2、ZnC 2、Al 4C3、Mg 2C 3、Li 2C 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 2制C 2H 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 .CaC 2水解生成乙烷 B.ZnC 2水解生成丙炔 C.Al 4C 3水解生成丙炔 D.Li 2C 2水解生成乙炔2、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 )A. C 2H 4B. CO 2C. C 3H 4D. CH 43、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NH 3 B.C 2H 6 C.甲烷 D.乙烯4、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 4H 6的某烃是CH ≡C -CH 2-CH 3,而不是CH 2=CH -CH =CH 2的事实是( )A.燃烧有浓烟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5、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环丙烷 B.环丁烷 C.乙烯 D.丙烷6、m mol 乙炔跟n mol 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乙烯,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A.(3m+n)mol B.(25m+2n -3p )mol C.(3m+n+2p)mol D.( 25m+2n)mol7、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
脂肪烃(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1、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典型的化学性质。
2、掌握典型代表物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
【学习过程】三、炔烃1、乙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小于空气2、乙炔的结构:分子式:C2H2电子式:结构式:H—C=C—H 结构简式:CH=CH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②酸性KMnO4溶液现象:溶液有紫红色变为无色(氧化反应)【思考】①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①热膨胀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用双手握住圆底烧瓶的底部,观察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是否有一段液柱上升。
②压强差法将导管用止水夹关闭,并在分液漏斗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观察分液漏斗内液体滴下快慢,当滴到一定程度是否停止。
②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电石中含有杂质(CaS、Ca3P2等),电石与水反应处生成乙炔,也生成H2S和PH3,这些气体有臭味。
③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利用硫酸铜溶液除去(H2S+CuSO4=CuS↓+H2SO4)。
④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炔吗?为什么?不能,原因乙炔密度接近于空气,用排空气法效果不好。
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4、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与H2、X2、HX、H2O、HCN等,按1:1或1:2的比例)乙炔与氢气1: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氯化氢1:1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写出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燃烧的现象_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____,与甲烷、乙烯燃烧对比,出现不同的现象的原因是含碳量的高低不同,炔烃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氯乙烯的加聚反应: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能量__和_化工原料____________。
第一节脂肪烃(第2课时炔烃)教案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第 2 课时 炔烃)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炔烃的概念、通式 2. 理解炔烃的概念以及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了解脂肪烃的来源 【过程与方法】 1.对比分析的方法: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对比, 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 2.从乙炔的性质来学习有关炔烃的性质,培养学生的 演绎思维、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乙炔的制取的认识和理解问 题的能力以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2.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 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 热爱化学的性质
【情景创设】 书 P33 页 氧炔焰焊接金属
【基础知识呈现】 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分析它们 的结构特点
乙烷 乙烯 乙炔 分子式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试推出乙炔可能具有的 化学性质
一、乙炔 1.【实验 2— 1】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方程式: 【思考实验装置】 : 【讨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2.物理性质 : 3.化学性质 : a.氧化反应: 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定条件下,将式 量大、沸点高的烃断 裂成小分子的过程 重油 加热 催化剂、 加热
在高于裂化的温 度下,将长链分 子断裂成短链的 气态和少量液态 烃的过程
石油的分馏产品 高温 获取短链气态不 饱和烃
原 料 条 件 目 的
提高轻质汽油的产量 和质量
溶剂油(C5~C8) 主要产 汽油(C5~C11)煤 品 油柴油重油
乙炔
C 2H 2 H C C H
C 2H 6
平面结构
CH2=CH2
直线型分子
CH≡CH
结构简式
空间结构特点
立体结构 平面结构 直线结构
乙炔
1)乙炔的分子结构:Fra bibliotek电子式: 结构式:
H C
● ×
●● ●● ●●
C H
● ×
H—C≡C—H
结构简式: CH≡CH 或 HC≡CH 空间结构: 直线型,键角1800
脂肪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了解脂肪烃的来源 • 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及乙 炔的制取。 • 学习重点:炔烃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 学习难点:炔烃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烷、乙烯、乙炔的比较
乙烷
分子式 电子式 分子空间构型 四面体
CH3——CH3
乙烯
C2H4
润滑油凡 士林等
汽油等轻油
乙烯、丙烯、丁 二烯等
巩固提高
1、某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B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有七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 、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 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 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B) A.③④⑤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A.原料:CaC2与H2O
B、反应原理: CaC2+2H—OH C.装置: D.收集方法 E.净化: C2H2↑+Ca(OH)2
石油炼制、加工过程及主要产品的比较
炼制和 加工 方 法
分 馏
常压分馏 减压分馏
裂 化
热裂化 催化裂化 裂 解
原 理
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 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 物 脱水、脱盐的原 油 常压加热 将原油分离成轻 质油 重油 减压加热 将重油充 分分离, 并防碳化
3、物质的量相等的下列烃在相同的条件 下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 ( C) A.C2H4 C.C6H6 B. C3H6 D. CH4
拓展:若是等质量呢?耗氧量最多的是 (D )
4、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 应归类。 ①由乙炔制氯乙烯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由乙烯 制聚乙烯 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 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________;属于聚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