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烃第1课时

脂肪烃第1课时
脂肪烃第1课时

脂肪烃第1课时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4

B.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等同,键角不是90°

C.甲烷的氯代物分子都可以发生燃烧氧化反应

D.甲烷的二氯代物分子是四面体结构

2.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难溶于水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B.天然气C.坑道气D.煤气5.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氯乙烷是同系物

B.属于饱和烃

C.是共价化合物

D.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4种

B.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是判定甲烷分子结构为四面体的证据

C.标准状况下,22.4L的HF、新戊烷的分子个数均远大于N A

D.丙烯CH2﹣CHCH3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

7.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

B.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

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有氯化氢生成

D.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套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8.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

C.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

D.此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的混合物

9.对CH4与Cl2的反应(如图所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四种

D.该反应的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器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产生白雾

10.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设计如图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通甲烷

B.装置B有均匀混合气体、控制气流速度、干燥混合气体等作用

C.装置C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生成的有机物有4种

D.从D中分离出盐酸的方法为过滤

11.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B.

C.D.

12.室温下,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实验中观察不到的现象是()

A.量筒内有油状液体生成

B.若量筒套上黑色纸套,则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C.量筒内液面上升

D.充分反应后量筒中仍有气体

13.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容器内压强不变

②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

③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

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⑤16g甲烷与足量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甲烷的分子数为N A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4.从下面的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甲烷B.甲醛C.油脂D.乙醇E.乙酸F.葡萄糖

(1)医疗消毒常用75%(体积分数)的.

(2)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的是.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4)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5)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该物质的溶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填“蓝色”或“砖红色”)沉淀.

15.以下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更能反映其真实的存在状况。(填选项字母)

A.甲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B.甲烷分子的电子式

C.甲烷分子的球框模型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仿(三氯甲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16.如图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进行实验.

(1)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

(2)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亮的地方,等待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强光下照射会有(填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4)若量筒中的甲烷和氯气的量比较大,放在光亮的地方足够长的时间,除看到(2)的现象外,还能看到的现象是.

17.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

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填字母序号)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3)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

18.按如图装置收集氯气甲烷混合气体放于光亮处片刻,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内壁出现,试管中有少量,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甲烷的电子式为,其空间结构为;乙烯的结构简式为,乙烯通入溴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C5H12的烃有种同分异构体

(2)一装有等体积氯气和甲烷的量筒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放在室外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液面上升,写出该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0.(1)甲烷的结构式是,其空间构型是,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为反应。

(2)制取CH3CH2Cl最好的方法是。

A.乙烷与氯气反应B.乙烯与氯气反应C.乙烷与HCl反应D.乙烯与HCl反应21.将如图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随后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大试管内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试管内液面有所上升.(1)油状液滴的成分可能是CCl4和.

(2)水槽中盛放饱和食盐水而不是蒸馏水是为了抑制与水的反应.

(3)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极易溶于水.

22.图是研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1)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

(2)二氯甲烷有种同分异构体.

(3)请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l+Cl2+HCl,该反应属于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脂肪烃第1课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分析】A、甲烷的结构式为,据此分析结构简式;

B、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型;

C、四氯化碳可以做灭火剂;

D、甲烷的二氯代物是用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H原子。

【解答】解:A、甲烷的结构式为,故结构简式为CH4,故A正确;

B、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型,故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等同,键角109°28′,故B

正确;

C、四氯化碳可以做灭火剂,故甲烷的氯代物不一定能燃烧,故C错误;

D、甲烷的二氯代物是用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中的两个H原子,故仍然是四面体,但

不是正四面体,故D正确。

故选:C。

2.【分析】A、光照条件下,氯气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

B、光照条件下,次氯酸易分解;

C、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

D、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光照条件下不反应.

【解答】解:A.氯气可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故A错误;

B.次氯酸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故B错误;

C.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和氯化氢,故C错误;

D.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光照条件下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3.【分析】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 第2课时

脂肪烃 第二课时 [练习]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 [思考]以下两种结构是否相同? [板书]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讲解]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要比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多。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C=C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这是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围绕它们之间的σ键键轴自由旋转的缘故(除了由于双键的关系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用a、b、c表示双键碳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那么,因双键所引起的顺反异构如下所示: 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cis-),分居两边的为反式(trans-)。例如,在2-丁烯中,两个甲基可能同时位于分子的一侧,也可能分别位于分子的两侧。 [板书]1、顺反异构:由于与双键相连接的两个碳原子不能旋转,导致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2、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两边的为反式。 [回忆]炔烃的定义。

[板书]三、炔烃 [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 [总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 2,实验式:CH ,电子式: 结构式:H-C ≡C-H ,分子构型:直线型, 键角:180° [板书] 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CaC 2+2H 2O →CH ≡CH ↑+Ca (OH )2 (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 [讲解]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其实不然,这是因为:①电石跟水极易反应,启普发生器长期不用时,其中的电石也会跟挥发出的水蒸气反应而消耗,且产生的乙炔气体排出后可能发生危险;②电石跟水作用产生的熟石灰不易溶于水,呈糊状物附着在电石的表面,会积存一部分水分,致使关闭启普发生器开关后一段时间内,反应并不能及时停止;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落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可能堵塞长颈漏斗下口;④电石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3)收集方法:排水法。 [思考]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气体常常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混有H 2S ,PH 3等杂质的缘故。试通过实验证明纯净的乙炔是没有臭味的(提示:PH 3可以被硫酸铜溶液 吸收)。 [讲解]使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闻其气味。H 2S 和PH 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不会干扰闻乙炔的气味。

脂肪烃练习案(第一课时)答案

第一节脂肪烃练习案(第一课时) (D)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D)2.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最多可以生成几种物质 A.6种B.7种C.9种D.10种 (D)3.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2:1 B.3:1 C.1:3 D.1:1 ( C )4.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B.1-丁烯 C.2-戊烯 D.2-甲基-2-丁烯 ( D )5.有一类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们的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硅烷的分子式可用通式Si n H2n+2表示 B.甲硅烷(SiH4)没有甲烷稳定 C.甲硅烷易燃烧,生成SiO2和H2O D.甲硅烷的密度比甲烷的密度小 ( C )6.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D.④>⑤>②>①>③ ( B )7.已知两种结构式互为同分异构体(a、b为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称为烯烃的顺反异构,试推断一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环状结构)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B)8.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A)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 C. 乙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A)10.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 B.通式为C n H2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烯烃 C.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炔烃 D.通式为C n H2n O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羧酸 (B)11.把M mol H2和N mol C2H4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一部分发生反应生成W mol C2H6, 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M + 3N mol B.M 2 + 3N mol

专题3常见的烃芳香烃第1课时练习答案

O 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 1苯的结构与性质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芳香烃就是指苯和苯的同系物 C .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一定属于芳香烃 [参考答案]D 2 .下列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 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的是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参考答案]C 、D 3 .以下叙述中,科学家与其重大发现相符合的是 A .凯库勤提出苯分子结构学说 B .拉瓦锡发现氮气 C .道尔顿首先提出分子的概念 D .阿伏加德罗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参考答案]A 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 4 ( H + )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 在的条件下跟 H 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 FeBr 3存在的 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C 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苯与一般烯烃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是 A .苯不跟溴水反应 B .苯不跟酸性 KMnO 4溶液反应 C . 1mol 苯能与3mol H 2进行加成反应 D .苯是非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A 、B 6. ( 2004年?上海高考? 28)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 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学方程式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 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 写出C 6H 6的一种含三键且无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 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烷烃中脱去2 mol 氢原子形成I mol 双键要吸热。但1, 3 一环己二烯( 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 1, 3 一环己二烯 _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 (4) 1866年凯库勒(下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 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填入编号)。 a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 .苯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c .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 .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B .芳香烃的通式是 C n H 2n -6(n 》6) D .苯是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 D .①②③④ 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00H )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 脱去2 mol

脂肪烃、芳香烃练习及答案

脂肪烃、芳香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石油加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催化裂化B.石油裂解C.加热裂化D.常压、减压分馏 2.分子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4.将0.2mol两种气态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甲烷 D.可能有乙烷5.相同质量的下列脂肪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 A.C2H6B.C3H6C.C4H10D.C6H6 6.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A、C3H4和C2H6 B、C3H6和C3H8O C、C3H6O2和C3H8O D、C3H6和C4H6O2 7.甲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20 mL,完全燃烧需45 mL氧气(同温同压下),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炔的体积比是( ) A.1∶1 B.2∶1 C.3∶1 D.4∶1 8.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2H4B.C2H4、C4H6 C.C3H8、C3H6 D.C6H6、C2H2 9.下列哪些物质存在顺反异构() A.1,2-二氯丙烯 B.2-丁烯 C.丙烯 D. 1-丁烯 10.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②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 ③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④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制乙炔 A.①④B.③C.②③④D.①②③11.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2.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 B.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 C.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同一直线上 13.烷烃是1 mol 烯烃R和1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 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A.4种B.5种C.6种D.7

高中化学《芳香烃》课时作业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由苯的分子式C6H6可知,其氢原子数远未达到饱和,应属于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其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而苯也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综上分析,D正确。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②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被还原成环己烷④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等 ⑤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⑥间二氯苯只有一种 A.①② B.①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如果苯中存在交替的单双键结构,则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Ⅰ.因为含 C===C,具有烯烃的性质,则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Ⅱ.苯环中C—C和C===C键长不可能相等;Ⅲ.邻二氯苯会有两种,即 和。 3.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 t苯泄入路边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答案A 解析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A错误,C正确;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故B、D正确。 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后浮在上层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答案B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练习答案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 3课时练习 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例2.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也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C 2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 CH = CH — CH = CH — CH = 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 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 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 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 A .聚乙烯 B .聚丁二烯 C .聚苯乙烯 D .聚乙炔 [参考答案]D 3. 1,3-丁二烯和苯乙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 下列结构简式中, 能正确反映丁苯橡胶结构的是 ( 例1.聚甲基丙烯酯羟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H s 兔 T cl c ICHO - C ,它是制作软质隐 尽一 c — c I CBO H 55n T cl c I CHO - 请写 [参考答案](1) CH 2 = CH 2 , CH=CH H [针对训练] 1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X : 二;■■二 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2) 2= CH — CH = CH

) [参考答案]A 、D 4?形成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①卡 CH 2一 CH ? — CH — CH 2臨 ② 4 CH 2— CH 2— CH 2— CH ] —n I I CH 3 CH 3 ③-[CH 2— CH = CH — CH — CH 2— CHzb ④—[CH ?— CH = CH — CH ?— CH — CH2H I I CH 3 CH 3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参考答案]C 5 ?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它塑料,号称“塑料王” 。在工业上有广 泛的用途,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6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丙烯制聚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 3 一丁二烯制顺丁橡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题目要求写出结构简式 (1) 氯乙烯与丙烯按 1:1的物质的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有三种加聚产 物(每个链接中有 5个碳原子),试写出这3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CH 3CH 3 I I (2) CH 3 — CH = CH 2与CH 3C = C — CH 3加聚所得产物可能有: (3) 高分子化合物+CH 2CH(CH 3)CH 2CH 2卜n 的单体分别是 : A . B . 氯仿 二氟一氯甲烷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A B C D

最新苏教版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案.doc

专题三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脂肪烃 要点:一、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概念 二、脂肪烃的分类及特性 1 物理性质(1)烷烃的熔沸点 (2)烷烃的水溶性 2 化学性质(1)知识回顾 (2)特征反应:a烷烃的取代反应 b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不对称加成、二烯烃的加成) c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反应 1,3-丁二烯型加聚反应 三脂肪烃的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 (第一课时) 【问】你知道什么是烃? 烃是一类只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 一烃的分类 1 结构中有无苯环 不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饱和烃——烷烃不含苯环————脂肪烃 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不饱和烃——烯烃、炔烃烃

含有苯环————芳香烃 二脂肪烃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交流与讨论】 (1)烷烃的熔、沸点(见课本P40) 【问】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注意:表中所列烷烃均为无支链的烷烃,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除了上述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几种分子之外,还有一种碳原子数为5的分子,但分子中含有支链的戊烷,【问】烷烃分子的熔沸点为什么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即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而升高呢?由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烷烃分子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补充:烷烃的熔点在开始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折线上升,这是由于其熔点不仅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还与结构的对称性有关。 (2)水溶性——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 【知识回顾】完成下表 2 特成反应 【学生回答】——完成下列填空 (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 )发生取代反应 2

脂肪烃第1课时

脂肪烃第1课时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4 B.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等同,键角不是90° C.甲烷的氯代物分子都可以发生燃烧氧化反应 D.甲烷的二氯代物分子是四面体结构 2.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B.次氯酸分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D.甲烷与氧气反应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B.难溶于水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4.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B.天然气C.坑道气D.煤气5.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氯乙烷是同系物 B.属于饱和烃 C.是共价化合物 D.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4种 B.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是判定甲烷分子结构为四面体的证据 C.标准状况下,22.4L的HF、新戊烷的分子个数均远大于N A D.丙烯CH2﹣CHCH3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 7.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 B.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是一氯甲烷 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有氯化氢生成 D.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套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8.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 C.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 D.此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的混合物 9.对CH4与Cl2的反应(如图所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四种 D.该反应的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器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产生白雾

脂肪烃的性质

脂肪烃的性质 1.脂肪烃的分类 脂肪烃饱和烃:烷烃不饱和烃含双键的烯烃含叁键的炔烃 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 常见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或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反应,但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生成物一般是混合物,例如

甲烷与氯气反应就可以生成CH Cl、、、等有机物。 3 2.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构成有机化合物的两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烯烃、炔烃的特征反应是反应。 3.加聚反应 (1)加聚反应:具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思考.丙烯与HBr加成的产物有几种?主要产物是什么?有什么规则? 三种脂肪烃性质比较 跟踪练习: 1.制备氯乙烷的方法合理的是() A.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B.等量的乙烷与氯气取代 C.乙烯与氯气加成 D.乙烯加氢后再氯代 2.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份是液态甲烷。 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B.地表温度极高

C.地貌形成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D.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系统6.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 3(CH 2 ) 2 CH 3 ②CH 3 (CH 2 ) 3 CH 3 ③(CH 3 ) 3 CH ④(CH 3 ) 2 CHCH 2 CH 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7.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正戊烷和正己烷 B.苯和乙烷 C.对二甲苯和2,2-二甲基丙烷 D.甲苯和2-甲基丙烷 8.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相同的物质、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等,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1)2-甲基丁烷和丁烷___________(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___。 (3)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_____ (4)1-已烯和环已烷___________。 9.某烃可以用通式C n H 2n 来表示,下列有关此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C=C双键 B.分子中没有C=C双键 C.分子可能有C=C双键 D.分子中可能只含单键 10.下列物质中,不与溴水发生反应是①乙苯②1,3-丁二烯③苯乙烯④溴乙烷A.只有① B.只有①、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③ 11.已知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2.1《脂肪烃》第二课时学案1

第2节脂肪烃 第二课时炔烃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和石油化学工业。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自主预习】 1.乙炔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最简式。乙炔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 2.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 3.乙炔是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微溶于____,易溶于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炔燃烧: (2)乙炔和溴水的反应: 5.脂肪烃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石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6. 炔烃 (1)概念:链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教炔烃。通式: (2)炔烃的通性: ①物理性质:a. 随着碳原子的增多,熔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所以由态→态→态。 b. 碳原子数≤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体。 c. 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炔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化学性质与C2H2相似。 a.均能燃烧:通式为

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常用代替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炔烃。 【预习检测】 1.关于炔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脂肪烃叫做炔烃 B.分子里所有碳原子都处在一条直线上 C.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不一定是炔烃 D.乙炔及其同系物中,乙炔的含碳量最大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 C.汽油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炔的结构特点 观察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球棍模型 【思考交流】 1.写出者的三者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分析三者的空间结构,比较它们结构的异同点。 【归纳整理】 1.乙炔的结构特点 分子式:C2H2 电子式: 结构式:H—C≡C—H 结构简式:CH≡CH 或HC≡CH 空间结构:直线型,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 2.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不饱和链烃,通式为C n H2n-2(n≥2),官能团为—C≡C—。 【学以致用】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的是() A.CCl4B.CH≡CH C.CH2===CH2D.CH≡CCH3 探究活动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芳香烃》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

催化剂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HBr ; + Br 2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1节 脂肪烃知识点

第一节脂肪烃 漂市一中钱少锋 一、烷烃 1、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基本概念 ①通式:CnH2n+2 ②不饱和度:0(高中阶段主要研究链状烷烃) ③代表物质:甲烷CH4 3、甲烷 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毒。烷烃中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时,烷烃为液态或固态。 ②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③制取方法:使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 CH3COONa+NaOH →CH4+Na2CO3 ④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强酸、强碱等不反应 a、与氧气的反应(燃烧、氧化反应) CH4+2O2 →CO2+2H2O 现象:淡蓝色火焰,无烟 延伸: (1)烷烃燃烧通式 (2)氧化反应(有机范围) 使有机物得到氧原子或者失去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b、与氯气的反应(取代反应,光照条件)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烷烃或烷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一般为光照。

(第一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 (第三步反应) (第四步反应) 现象:无色气体逐渐形成油状液滴,由于溶有部分氯气,液滴略呈黄绿色 二、烯烃 1、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基本概念 ①通式: ②不饱和度:1(单烯烃,只含有一个双键) ③代表物质:乙烯 3、乙烯 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基本结构:结构式:电子式: 结构简式:空间构型:六个原子共面结构 ③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1)(有黑烟) (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延伸:烯烃的燃烧通式 B、与、、、HCl的反应—加成反应 有机物通过获得氢原子的方式使三键或双键转变为双键或单键的反应称为 4、加成反应

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说课稿 高二化学刘波涛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脂肪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本节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结合脂肪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节中其它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 为分散重难点,我们将第一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这一部分内容。在<<必修2>>中已经介绍了甲烷、乙烯等烃的典型代表物,但没有涉及有机物类别的概念,而本节在复习典型代表物性质的基础上,将内容提升到了类别的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在<<必修2>>中已经涉及,本节通过“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教材中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也有简要的陈述,但陈述角度不同。如从认识分子组成及结构变化的角度来陈述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突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结合烯烃的结构特点,作为烯烃知识的提升,介绍了顺反异构现象。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和烯烃。同时通过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而对于烯烃的顺反异构这部分内容是教材新增加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只讨论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不再扩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加深对加成反应等有机反应的理解。 3、初步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学习的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2、通过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结构、性质让学生推断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 3、进一步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分组协作能力。 3、通过知识的递层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完整版)人教版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练习题附答案

选修5作业十五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大量获得乙烯的工业方法是() A.乙醇脱水 B.石油分馏 C.石油裂化 D.石油裂解 2.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H B.CH C.CH D.CH 81085466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双键的物质是烯烃 B.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是烯烃 C. 分子式为CH的链烃一定是烯烃 D. 烯烃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844.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式为CH-CH(CH)-CH-CH(CH)-CH (CH) 22355322此烃的结构式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和HO,耗氧量最多的是()22A. CH B. CH C. CH D. CH 1081042253 6. 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A.乙烷和氯气取代 B.乙烯加成氢气,再用氯气取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乙烯和氯气加成 7.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是() A.3-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1-丁烯 D.1-甲基-2-丁烯 8.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 是一种不饱和烃分子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9.1mol CH=CH与Cl完全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Cl彻底取代,两过程共消耗Cl的物22222质的量为() A 2mol B 4mol C 5mol D 6mol 10.1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8mol。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D CHCH B CHCHCHCHCHC A 3 323 22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 B.1-丁烯 C.2-戊烯 D.2-甲基-2-丁烯 1

脂肪烃练习案(精品)

第一节脂肪烃练习案(第一课时) ()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2.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最多可以生成几种物质 A.6种B.7种C.9种D.10种 ()3.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2:1 B.3:1 C.1:3 D.1:1 ()4.下列烯烃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丙烯B.1-丁烯 C.2-正戊烯 D.3-甲基-2-丁烯 ()5.有一类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们的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硅烷的分子式可用通式Si n H 2n+2表示 B.甲硅烷(SiH4)没有甲烷稳定 C.甲硅烷易燃烧,生成SiO2和H2O D.甲硅烷的密度比甲烷的密度小 ()6.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D.④>⑤>②>①>③ ()7.已知两种结构式互为同分异构体(a、b为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称为烯烃的顺反异构,试推断一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环状结构)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1,3-丁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 A.甲烷和乙烯B.甲烷和丙烯 C. 乙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10.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 B.通式为C n H2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烯烃 C.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炔烃 D.通式为C n H2n O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羧酸 ()11.把M mol H2和N mol C2H4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一部分发生反应生成W mol C2H6, 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M + 3N mol B.M 2 + 3N mol

常见的脂肪烃

常见的脂肪烃 1.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的方法是: A.蒸馏B.分馏C.裂解D.催化裂化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里含有C5~C12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20以上的烷烃的重油经过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汽油 C.重油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D.石油分馏产品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气体化工原料 3.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 A.聚丙烯B.聚异戊二烯C.聚1、3—丁二烯D.聚氯乙烯 4.下列气体分别和溴水混合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水层、油层均为无色的是() A.己烷B.四氯化碳C.NaOH溶液D.直馏汽油E.裂化汽油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5.某烃可以用通式C n H2n来表示,下列有关此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C=C双键B.分子中没有C=C双键 C.分子可能有C=C双键D.分子中可能只含单键 6.为了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要求使用无铅汽油,所谓无铅汽油是指: A.不用铅桶装的汽油B.不含四乙基铅的汽油C.不含Pb(NO3)2的汽油D.不含氧化铅的汽油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取代的有机产物B.铝热剂C.明矾D.汽油 8."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右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A.1,1,3,3-四甲基丁烷B.2,2,4-三甲基-戊烷 C.2,4,4-三甲基戊烷D.2,2,4-三甲基戊烷 9.氢核磁共振谱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氢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丙烷B.新戊烷C.正丁烷D.异丁烷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 B.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C3H6和C4H8不一定是同系物 11.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C.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D.混合气体一定由乙烯和乙炔组成 12.下列物质中,不与溴水发生反应是:①乙苯②1,3-丁二烯③苯乙烯④溴乙烷 A.只有①B.只有①、④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③ 13.在下列气体中,有一种气体与其它3种气体都不能反应,该气体是: A.氨气B.乙烯C.甲烷D.氯化氢 14.分子式为C5H7Br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有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有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有1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 15.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经研究表明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在常温下难于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而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下列对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该有机物分子含有碳碳叁键D.该有机物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 16.化合物甲、乙有如右转化关系,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CH3CH2CHBrCH2Br B.CH3CH(CH2Br)2 C.CH3CHBrCHBrCH3 D.(CH3)2CBrCH2Br 17.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论它们的组分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经过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为一定量的是: A.乙烷和乙烯B.丙烯和乙烯 C.甲烷和己烷D.乙炔和乙烯基乙炔( CH2=CH-C CH) 18.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单一产物的是: A.CH3CH=CH2和HCl加成代反应B.氯乙烯加聚反应 C.1,3-丁二烯与Cl2加成代反应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代反应 19.腈纶(人造羊毛)的主要成份是聚丙烯腈(丙烯腈:CH2=CH—CN),由乙炔和氢氰酸(HCN)生产聚丙烯腈所涉及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反应所属类型分别为_____ _____、____ _____。 20.已知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若该有机物的组成只有C、H,则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若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峰,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21.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0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35.0g,通过计算回答:(1)混合气体中气态烷烃的化学式:, (2)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3)写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第1页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脂肪烃 第3课时 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

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 与石油化学工业 [目标导航] 1.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来源和组成。2.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石油的分馏 1.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 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烷烃沸点的不同,可对石油加热,使其汽化,然后再按沸点的不同,分离出不同的馏分。 (2)分类:分馏根据所需要的馏分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①常压分馏所得的馏分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这些馏分中烃的沸点相对较低,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较少。常压分馏中未被蒸发的剩余物质叫做重油。 ②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减压分馏能把常压分馏中得到的重油中的烃进行分离。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较低温度下汽化,避免了升高温度带来的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情况。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馏分,未被汽化的剩余物质为沥青。议一议

1.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纯净物吗? 答案 不是。馏分是由不同沸点范围的烷烃组成的,因此馏分是混合物。 2.分馏与蒸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答案 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蒸馏可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被蒸馏的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种组分为液体。各组分沸点差别越大,挥发出的物质越纯。若不同组分之间沸点差别小,或不同组分互溶形成恒沸液体,馏分则不纯。常见的实验有蒸馏水的制取。 分馏:对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控温条件下先后、连续进行两次或多次蒸馏。分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常见的实验有石油的分馏。 二、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1.裂化 (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使分子里含碳原子多、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中含碳原子少、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如:C 16H 34――→高温C 8H 18+C 8H 16 C 8H 18――→高温C 4H 10+C 4H 8 C 8H 16――→高温C 5H 10+C 3H 6 (2)分类:石油的裂化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石油不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热裂化,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催化裂化。 (3)目的:为了提高从石油中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2.裂解 (1)原理:使具有长链的烃分子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石油的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2)裂解的原料:石油分馏产品,一般是轻质油。 (3)裂解的目的:得到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为主的短链不饱和烃,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其中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石油加工中,还有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等工艺,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品质的石油加工工艺。催化重整还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议一议 1.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都属于汽油,其成分是否一样? 答案 不一样。直馏汽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为饱和烃,裂化汽油是石油催化裂化的产物,含有不饱和烃。 2.裂化与裂解的原理相同,其目的也相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