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
化学《海洋化学资源》课件

海洋化学资源的研究意义
资源保障
研究海洋化学资源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其分布 、储量、品位等特征,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形成、转化和迁移 规律,有助于揭示海洋环境的演变过程,为 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发展
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深海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 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
分类
根据化学性质和用途,海洋化学 资源可分为海水资源、海底资源 和海洋生物资源三类。
海洋化学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特点
海洋化学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含量巨大、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
价值
海洋化学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食盐 、钾盐、镁盐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海底多金属结核等是未来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
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提取与分离技术
01
研究和发展高效、环保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提高海洋化学资源
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深加工技术
02
通过化学合成、生物转化等手段,对提取的化学物质进行深加
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03
针对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研究和发展废弃
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深海环境复杂,资源开发技术难度大;海洋化学资源种类繁 多,提取分离技术有待突破;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平 衡问题。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深海探测、资源开发等技术不断完善 ,为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全球对清洁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海洋化学资源在这些领 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洋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海洋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1. 海洋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海洋生物呼吸B. 海洋植物光合作用C. 海洋底部化学反应D. 大气中的氧气溶解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在海水中的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A. 盐分B. 温度C. 溶解氧D. 压力答案:D3. 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海洋生物排放的二氧化碳B. 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C. 火山活动释放的硫化氢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溶解答案:D4. 海洋中磷循环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A. 沉积物中的磷释放B. 海洋植物的吸收C. 海洋动物的摄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海洋化学研究的内容?A. 海水的化学成分B. 海洋生物的生理过程C. 海洋沉积物的物理性质D. 海洋污染物的分布答案:C6. 海洋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大气沉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海水的盐度通常用哪个单位表示?A. 克/升B. 毫克/千克C. 摩尔/摩尔D. 千分比答案:D8. 海洋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A. 氨B. 硝酸盐C. 亚硝酸盐D. 氮气答案:B9. 海洋中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哪些?A. 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B. 海洋动物的呼吸作用C. 海洋沉积物的碳埋藏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海洋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有哪些?A. 自然衰变B. 核试验C. 工业排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1. 海洋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2. 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压力也会增加,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3. 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溶解,这会导致海水的pH 值降低。
4. 海洋中磷循环的主要途径包括沉积物中的磷释放、海洋植物的吸收以及海洋动物的摄取。
5. 海洋化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洋生物的生理过程以及海洋污染物的分布。
6. 海洋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使用以及大气沉降。
海洋中的化学元素及用途介绍

海洋中的化学元素及用途介绍一、化学元素:钠海水盐分中占比最大的是氯化钠,即食盐的主要成分。
我国沿海地区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有“煮海为盐”(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传统。
生活中常见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等,也都是以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的。
氯化钠还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生产烧碱(氢氧化钠)和氯气等大宗化学品,这个过程被称为“氯碱工业”。
在新能源时代,钠离子电池是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可充电电池。
相比锂而言,钠的储量要多得多,有利于降低电池成本,扩大应用范围。
二、化学元素:镁海水中含量仅次于钠的金属元素是镁。
镁元素最引人瞩目的应用是制造镁合金。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元素,添加铝、锌、锰、锆、稀土等其他元素构成的合金。
镁合金最大的特点是密度小,是应用于工程的最轻的金属材料之一。
镁合金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在人体内逐渐降解,因此常被作为植入物用于骨折固定、骨缺损修复、心血管支架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金属镁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光芒,曾经被制造成镁光灯,用于照相曝光,在军事上则被用于生产照明弹。
三、化学元素:钙海水中的钙元素是构成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碳酸钙外壳的重要成分。
通过生物矿化作用,这些海洋生物可以把海水中的钙离子与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的碳酸根离子结合起来,形成碳酸钙沉积层,从而为自己搭建一个保护壳。
贝类体内形成的珍珠,其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
珍珠不仅是名贵的珠宝,还具有药用价值。
由珊瑚虫聚集而成的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环境生态系统,除了具有观赏价值、提供海产品外,还具有抵抗风浪、保护海岸的作用。
从碳中和的角度来看,由于海水中的钙离子可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碳酸钙的形成和溶解是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因素,故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之说。
四、化学元素:钾陆地上的钾矿分布不均匀,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钾。
钾离子在人体内起着保持酸碱平衡、调节心脏功能、维持神经传导等重要作用。
海洋化学资源

引言概述:海洋化学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中的丰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能量资源。
在面对地球资源有限以及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的情况下,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以海洋化学资源为主题,通过对海水中的溶解物质、海洋生物化学物质、海洋能源资源、海洋沉积物以及海洋资源利用技术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探讨更多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机会和前景。
正文内容:一、海水中的溶解物质1.海水中的离子组成2.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3.海水中的气体和溶解氧4.海水中的有机物质5.海水中的无机盐和无机碳二、海洋生物化学物质1.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2.海洋生物的化学物质3.海洋生物的细胞代谢和化学反应4.海洋生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5.医药和生物技术中的海洋生物化学物质利用三、海洋能源资源1.海洋能源的种类和分布2.海洋能源开发的技术和难题3.海洋潮汐能的利用4.海洋波浪能的利用5.海洋热能和海洋风能的利用四、海洋沉积物1.海洋沉积物的成因和分类2.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质3.海洋沉积物中的矿物质4.海洋沉积物的地质记录和环境变化5.海洋沉积物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五、海洋资源利用技术1.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2.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3.海洋资源的提纯和分离技术4.海洋资源的加工和利用技术5.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总结:海洋化学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潜在价值不可低估。
通过对海水中的溶解物质、海洋生物化学物质、海洋能源资源、海洋沉积物以及海洋资源利用技术等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海洋化学资源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以及环境保护的挑战。
因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合理的资源管理和环保措施,推动海洋化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矿物资源
锰结核:富含锰、铁、铜等元素的矿物团块分布广储量巨大 海底热液矿床: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主要含有铜、锌、银等金属 钴结壳:生长在海底的富钴结壳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富钴锰结壳:富含钴和锰的结壳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浮游植物、 游泳动物、底栖生物等
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包括 鱼类、贝类、甲壳类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经济发展:海洋化学资源在工 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 用如海水淡化、海藻养殖等
推动科学研究:海洋化学资源为科 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推动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探索
海水资源
海水淡化:利用海水脱盐技术 提取淡水解决人类用水需求
海水提溴:从海水中提取溴用 于化工、医药等领域
未来展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
挑战: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响
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海洋保 护政策加强科技研发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汇报人:
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污染:开发过程中可能产 生污染物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开发和 污染可能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减 少
气候变化:海洋化学资源开发 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枯竭:过度开采可能导致 海洋化学资源枯竭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海洋化学资源 的开发需要克服深海、高温、高压 等极端环境条件。
跨国公司在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控制权。
国际组织和机构在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海洋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各国在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

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
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洋世界的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大气健康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还涵盖了描述海洋水体构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构,以及将其联系起来以及改变它们的套水环境的影响方面。
海洋化学涉及到一系列的原理,如水->有机物->沉积过程等,以及影响海洋系统健康的成分,如污染物等。
在工程实践中,海洋化学技术可以用来帮助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以及使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拦截这些污染物。
海洋化学方法也可用于监测海洋和海湾水域中的微生物,基本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以及建立这些水体元素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此外,海洋化学还用来判断海洋化学环境的状态,识别潜在的降解危害,并开发出用来防止和减轻污染的海洋容器,以确保海洋的环境健康。
海洋化学专业介绍

海洋化学专业介绍海洋化学(070702)隶属于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并研究海洋化学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所涉及的化学问题的科学。
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海洋化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01海洋物理化学02海洋资源利用03海洋生物地球化学04海洋资源化学2、培养目标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3、专业特色海洋化学是从化学物质的分布变化和运移的角度,来研究海洋中的化学问题的,故有突出的地区性特点。
由于海洋是一个综合的自然体系,在海洋的任一个空间单元中,常可能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物变化和地质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
因此化学海洋学要同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地质海洋学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才能全面地研究海洋学问题。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5德语B③620分析化学或625海洋化学④820物理化学(注: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海大的化学,你指的什么专业的啊,海洋化学的话奉劝你不要考,说是全国第一的,但是就业不是院里第一的。
考的话看你专业了,如果不是海大的,要有专业课的题和往年考试的试卷,这个可以在海大那边的一个书店买得到,好像是十块钱一份,但是没有答案。
物理化学的话,有一本配武汉大学的参考书,也是傅献彩出的,一定要买一本,里面出原题和一部分改一点点的题。
好过不好过,还是看专业课,英语政治都差不了多少,关键在专业课。
初试过了复试好好准备,不会差很多。
考研资料书店就有卖的,没答案。
出题老师有点懒,物化的期末考试卷含金量很高。
但是书啊,没有课件重要,老师上课不看书。
海洋化学资源概况

引言:海洋化学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包括海水、海洋沉积物、海藻、海洋生物等。
这些资源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海洋化学资源进行概述,介绍其类型、分布、利用和挑战。
概述:海洋化学资源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海洋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海洋化学元素主要包括氧、氮、磷、硅等,它们是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化合物则涵盖了海洋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蛋白质、多糖、有机酸、无机盐等。
这些资源不仅支持着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正文:1.海洋水体中的化学资源1.1海水中的溶解氧和二氧化碳1.2海水中的盐度和溶解盐1.3海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1.4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1.5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和稀土元素2.海洋沉积物中的化学资源2.1沉积物中的有机质2.2沉积物中的矿物质和金属元素2.3沉积物中的磷和硅2.4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2.5沉积物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3.海洋生物中的化学资源3.1海洋生物中的蛋白质和多糖3.2海洋生物中的有机酸和酶3.3海洋生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和抗菌物质3.4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产物3.5海洋生物中的微量元素和稀有元素4.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4.1食品工业的应用4.2医药领域的应用4.3能源和化工领域的应用4.4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应用4.5新材料研发和生物技术的应用5.海洋化学资源面临的挑战5.1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5.2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5.3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5.4法规和管理的缺失5.5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总结:海洋化学资源是一种重要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洋水体中的化学资源,沉积物中的化学资源和海洋生物中的化学资源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潜力。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合理开发和管理来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这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名称:海洋化学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1 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Oceanography学分: 6 总学时:108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环境科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在海洋不同区域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周转、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通量的影响、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食物网、生源要素的循环和生物标志物、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问题等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与组织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前沿技术有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与开卷考试结合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普通海洋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lero F.J.:Chemical Oceanography (2nd Edition). CRC Press, Roca Raton,1996。
2.Chester R.:Marine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0.3.赵其渊(主编):海洋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4.郭锦宝(主编):化学海洋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97。
填写人:张经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34 课程名称:高等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ractice学分: 5 总学时:90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与色-质连用、稳定同位素质谱、高分辨率发射光谱-质谱、流式细胞计、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环境磁学测量仪器、分子荧光、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等等;其中2/3的学时安排为实验内容,1/3的学时为授课学时。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亲自做仪器分析实验,从而提高研究工作所需的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与实验课考核结合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
2.北京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填写人:张经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3 课程名称:海水分析化学课程英文名称:Methods of seawater analysis学分: 2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介绍用可靠、灵敏、简单的分析方法对海洋化学为主的参数(包括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环境、乃至全球变化)进行测定,以获得有用的数据和信息,推动和完成海洋科学的研究。
基本要求:对常规的海洋分析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处理有着较全面地掌握,并具备一定的野外分析试验的经验和经历。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分析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Methods of seawater analysis》,Third Edition, by Klaus Grasshoff, KlausKremling and Manfred Ehrhardt, Wiley-VCH, 1999.2.T. R.帕森斯等著,陈蕊美、陈于望译,“海水分析的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填写人:吴莹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5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学分: 2 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地理信息系统基础;2、地理信息系统功能;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展;基本要求:要求研究生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培养自身应用系统研制开发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与讨论发言的综合;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数据库基础,地图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2000.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科学出版社2.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等,2002.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原理、方法和应用. 科学出版社3./填写人:沈芳审核人:周云轩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6 课程名称:动力沉积学课程英文名称:Estuarine and Coastal Sediment Dynamics学分: 2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河口海岸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沉积学导论(基本概念、术语、发展历史);2、动力沉积学基本研究方法;3、近岸底形运动;4、典型河口全新世沉积相;5、典型海岸沉积过程特征;6、沉积学理论。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分析技术和理论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Dyer, KR, 1985. Coastal and Estuarine Sediment Dynamics. Chichester: JohnWiley & Sons. Revision2.Soulsby, R.L. 1997. Dynamics of Marine Sands. Thomas Telford, London.3.Friedman & Sanders, 1978.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New Y ork.4.韩其为,2003.《水库淤积》,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程和琴、戴志军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7 课程名称:海洋地质学基础程英文名称:Marine Geology学分: 2周学时:4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海洋地质学研究简史及调查方法;2、海岸带;3、海平面变化及其地质效应;4、河口与三角洲;5、大陆边缘;6、深海沉积;7、海洋矿产资源;8、古海洋学简介。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参加若干专题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对与海洋地质学密切相关的若干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讨论、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地质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Kennett, James P. Marine geolog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82.813p.2.沈锡昌, 郭步英编著. 海洋地质学.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3.2, 197页.3.(美) J.肯尼特著. 海洋地质学.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2.1, 559p.4.朱而勤主编. 近代海洋地质学.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1.8, 356页.5.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海洋地质教研室编. 海洋地质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2, 313页.6.科学期刊论文,如:《Nature》、《Science》、《Marine Geology》、《Earth and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Paleoceanography》,《Geology》,等。
填写人:陈庆强、孟翊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0 课程名称:河口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Estuarine Ecology学分:2周学时:3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非生态学专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河口生态系统概述;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5、物质循环;6、能量流动;7、人类干扰与自然灾害。
基本要求:学生理解讲课内容,对基本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十篇以上相关的SCI论文阅读,参加课堂内学术报告。
前期课程要求:无教材及主要参考数目、文献与资料:1.河口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填写人:何文珊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1 课程名称:环境磁学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gnetism学分: 2周学时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磁学基础;2、环境中的主要磁性矿物及其鉴别;3、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4、环境磁学的最近研究领域;5、环境磁学的应用;6、仪器操作和实践。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掌握环境磁学的主要测试手段。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有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严尧基, 吴邦灿等译, 环境磁学, 地质出版社,1995.填写人:张卫国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3 课程名称: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iogeochemistry in Coastal Ocean学分: 2 周学时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与形态的分析方法、流域盆地的风化作用与物质的迁移、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营养盐与痕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近海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组织读书报告和讨论等形式,增加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前沿技术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与读书报告考核结合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普通海洋学与地球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Chester R.:Marine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0.2.赵其渊(主编):海洋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3.Libbs S.M.:An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geo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1992.填写人:张经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4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Ecology学分:2 总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与内容;2.景观的空间格局;3.景观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4.景观生态学中的技术工具;5.景观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