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计算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声学如何计算声强和声压级

声学如何计算声强和声压级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感知的科学领域。
在声学中,计算声强和声压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大小。
本文将介绍声学中如何计算声强和声压级。
一、声强的计算方法声强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音能量,通常用W/m²来表示。
声强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声强(I) = 音源功率(P) / 面积(A)其中,音源功率是指声音源每秒钟发出的声能总量,常用单位是瓦特(W);面积是指声音作用的区域的面积,常用单位是平方米(m²)。
通过将音源功率除以面积,就能得到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音能量,即声强。
二、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声压级是指声音的强度级别,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声压级(L) = 10 * log₁₀(P / P₀)其中,P是声压,P₀是参考压强,其取值通常是2 × 10⁻⁵帕斯卡(Pa)。
通过计算声压与参考压强的比值的对数,并乘以10,可以得到声压级。
需要注意的是,声压是指声音在空气中的压强变化,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在实际测量中,声压可以通过音频设备或传感器来获取,然后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声压级。
三、声强和声压级的关系声强和声压级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声强是指每秒钟通过的声音能量,而声压级是指声音的强度级别。
声强和声压级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L = 10 * log₁₀(I / I₀)其中,L表示声压级,I表示声强,I₀表示参考声强。
参考声强I₀的通常取值是10⁻¹²W/m²。
这个公式表明了声强和声压级之间的对数关系。
当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增加一倍时,声压级增加约10分贝。
这意味着声压级的变化是非线性的,随着声强的增加,声压级的增加速度逐渐减缓。
四、实际应用举例声强和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可以通过测量声压来评估噪声的强度,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1. 声压级Lp 取参考声压为250/102m N P -⨯= 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 的Lp 为:听觉下限: 25/102m N P -⨯=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23-/102m N P ⨯= 为20dB听觉上限: 2/20m N P =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 为W 1210-,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 的声功率级Lw 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 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 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这种入射条件可在驻波管中实现。
其吸声系数的大小可通过驻波管法来测定。
当声波斜向入射时,入射角度为θ,这是的吸声系数称为斜入射吸声系数,。
建筑声环境中,出现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的情况较少,而普遍情况是声波从各个方向同时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如果入射声波在半空间中均匀分布,,则称这种入射情况为“无规则入射”或“扩散入射”。
声学如何计算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声学如何计算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感知的科学。
在声学中,了解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是非常重要的。
频率指的是声音的振动次数,而波长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空间距离。
通过计算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声学中计算声音频率和波长的方法。
一、频率的计算方法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在声学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声音的频率:频率 = 振动次数 / 时间其中,振动次数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振动次数,时间则是单位时间的长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秒(s)作为单位。
例如,如果某个声音在1秒内振动了20次,那么它的频率就是20赫兹。
频率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记录振动次数和时间,然后将振动次数除以时间即可得到频率。
二、波长的计算方法波长指的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空间距离,以米(m)为单位表示。
在声学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声音的波长:波长 = 传播速度 / 频率其中,传播速度指的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例如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频率则是声音的振动次数。
通过将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以频率,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波长。
三、使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我们来看一个示例。
假设有一个笛子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3米/秒。
我们使用麦克风记录了笛子的振动次数,得到在1秒内振动了200次。
现在我们来计算这个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首先,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声音的频率:频率 = 200次 / 1秒 = 200赫兹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出声音的波长:波长 = 343米/秒 / 200赫兹 = 1.715米所以,这个笛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为200赫兹,波长为1.715米。
四、结论通过计算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声音的特性。
频率和波长是声音的重要参数,它们对于声音的音调、音量和传播距离都有影响。
声学计算公式讲解

声学计算公式讲解声学是研究声波在空气、水和固体介质中传播的科学,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声学计算公式是声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声音的行为和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声学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1.声波的速度计算公式。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声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声波的速度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来计算,通常表示为:v = √(K/ρ)。
其中,v表示声波的速度,K表示介质的弹性模量,ρ表示介质的密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声波的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与介质的密度成反比。
这也是为什么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因。
2.声压级计算公式。
声压级是描述声音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音的强度和大小。
声压级的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Lp = 20 log10(p/p0)。
其中,Lp表示声压级,p表示声压,p0表示参考声压。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声压级与声压的对数成正比。
当声压增加一倍时,声压级增加6dB。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用分贝来描述声音的大小的原因。
3.声能密度计算公式。
声能密度是描述声波能量分布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波在空间中的能量分布情况。
声能密度的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I = pv。
其中,I表示声能密度,p表示声压,v表示声波的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声能密度与声压和声波速度成正比。
当声压和声波速度增加时,声能密度也会增加。
4.声阻抗计算公式。
声阻抗是描述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的阻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的阻力大小。
声阻抗的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Z = ρ v。
其中,Z表示声阻抗,ρ表示介质的密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声阻抗与介质的密度和声波速度成正比。
当介质的密度和声波速度增加时,声阻抗也会增加。
声学计算题专项讲解

声学计算题专项讲解一、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关计算1. 题目-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某人看到闪电后3s听到雷声,求闪电发生处距离此人多远?- 解析:- 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的公式,这里声音传播的速度v = 340m/s,传播时间t=3s。
- 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此人的距离s = vt=340m/s×3s = 1020m。
2. 题目-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 解析:- 声音从探测船到海底障碍物再返回探测船所经过的路程s = vt,其中v = 1500m/s,t = 0.6s。
- 所以s=1500m/s×0.6s = 900m。
但这是往返的路程,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d=(s)/(2)=(900m)/(2)=450m。
二、频率、波长和波速关系的计算(v = fλ,其中v是波速,f是频率,λ是波长)1. 题目- 某种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m,波速为340m/s,求这种声波的频率。
- 解析:- 已知v = 340m/s,λ=2m,根据v = fλ,可得f=(v)/(λ)。
- 把数值代入公式f=(340m/s)/(2m)=170Hz。
2. 题目- 某声波的频率为500Hz,在某介质中的波速为1500m/s,求该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波长。
- 解析:- 由v = fλ可得λ=(v)/(f)。
- 已知f = 500Hz,v = 1500m/s,代入可得λ=(1500m/s)/(500Hz)=3m。
(整理)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声压级公式:声压级(Lp) = 20 * log10(p/p0)其中,p为声压,p0为参考声压(通常取20微帕)。
2.声强级公式:声强级(Lw)= 10 * log10(I/10^-12)其中,I为声强。
3.声强公式:声强(I)=p*v其中,p为声压,v为声速。
4.声能级公式:声能级(Le)= Lu - 10 * log10(S/S0)其中,Lu为声能,S为参考面积,S0为参考面积(1平方米)。
5.声能公式:声能(Lu)=P*T其中,P为声功率,T为时间。
6.声功率级公式:声功率级(Lw)= 10 * log10(W/10^-12)其中,W为声功率。
7.声功率公式:声功率(W)=p*S*v其中,p为声压,S为振动面积,v为振动速度。
8.声深度公式:声深度(Ld)= 20 * log10(d/d0)其中,d为距离,d0为参考距离。
9.声暴公式:声暴(SN)= 20 * log10(sqrt(L1/L0) * (R0/R1)^2)其中,L1和L0为两个声级的差值,R0和R1为两个距离的比值。
10.波长公式:波长(λ)=v/f其中,v为声速,f为频率。
11.反射系数公式:反射系数(R)=(Z2-Z1)/(Z2+Z1)其中,Z1和Z2为两个介质的声阻抗。
12.驻波公式:驻波(λ/2)=L/n其中,L为管道长度,n为节点数。
13.声阻抗公式:声阻抗(Z)=p/v其中,p为声压,v为声速。
14.声频公式:声频(ν)=f/N其中,f为频率,N为周期。
这些公式只是声学领域中的一部分,用于基本的声学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介质特性等,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不同的声学计算问题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公式和方法,因此深入学习声学计算方法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学计算
1.已知音箱灵敏度90dB/w/m,加1w功率,则8m处声压级为72dB。
2.已知音箱灵敏度72dB/w/m,加64w功率,则1m处声压级为90dB。
3.已知声波信号频率f=50Hz,其周期为0.02s。
4.已知声波信号频率f=50Hz,其波长为6.8m。
5.已知声波信号波长为0.34m,其频率为1KHz。
6.已知声波信号波长为0.34m,其周期为0.001s。
7.某电压放大器输入100mv时,输出100v,其电压增益是60分贝。
8.某衰减器输入2v时输出1v,其电压增益是-6分贝。
9.某功率放大器输入100mw时输出10w,其功率增益是20分贝。
10.某电流放大器,输入20mA时输出200mA,其电流增益是20分贝。
11.某分频器特性为-6dB/oct表示每倍频程衰减6分贝。
12.某滤波器特性为-6dB/oct表示每十倍频程衰减6分贝。
13.一台额定功率100w,8Ω的功放,接4Ω音箱时,输出功率为200w。
14.一台额定功率100w,8Ω的功放,接16Ω音箱时,输出功率为50w。
15.三台电压增益各为100倍的电压放大器串接,总增益为120dB。
16.三台电压增益各为100倍的功率放大器串接,总增益为60dB。
17.三台电压增益各为10:1的衰减器串接,总增益为-60dB。
18.某放大器输出电压为0dBu,等于0.775伏。
19.某放大器输出电压为20dBu,等于7.75伏。
20.某放大器输出电压为-20dBu,等于0.0775伏。
21.放大器输出功率的计算式等于(输出电压)平方/负载阻抗。
22.放大器信号噪声比的计算式等于20lg(输出信号电压/噪声电压)。
23.放大器接8Ω负载时测出输出电压为8v,此时放大器输出功率为8w。
24.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10v时,噪声电压为100mv,其信噪比为40dB。
25.扬声器1m处的声压级为110dB,那么在距扬声器8m处的直达声扬声压级是92分贝。
26.扬声器1m处的声压级为110dB,那么在距扬声器2m处的直达声扬声压级是104分贝。
27.扬声器1m处的声压级为110dB,那么在距扬声器4m处的直达声扬声压级是98分贝。
28.语音和音乐兼用的厅堂扩声系统2级技术指标要求0.125~4KHz的传声增益为≥-12dB。
29.要求距扬声器16m处的直达声扬声压为84dB,在距离扬声器1m处的声扬声压级是108分贝。
30.声速C=340m/s,声波波长λ=0.034m,声频f=10KHz。
31.声速C=340m/s,声波波长λ=0.068m,声频f=5KHz。
32.一扬声器,其额定灵敏度为93dB/m/w,现给它加100w电功率,在距扬声器1m处的声压级应为113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