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2)LC 振荡器的设计;(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初始条件:通信原理及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谐振频率:o f =6.5MHz, 谐振电压放大倍数:dBA VO 20≥,通频带:0.7500w B K H z=,矩形系数:101.0≤r K 。

要求:放大器电路工作稳定,采用自耦变压器谐振输出回路。

2. LC 振荡器的设计:振荡频率 650o f M H z K H z =± 频率稳定度4/110o f f -∆≤⨯ 输出幅度 0.3o p p U V -≥采用西勒振荡电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负载对振荡电路的影响,采用了射随器作为隔离级。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Po ≥125mW (设计时按200mW 计算) 工作中心频率fo=6MHz ,η>65%。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1)1.1 概述 (1)1.2 任务目标 (1)1.2.1主要技术指标: (1)1.2.2 基本设计条件 (1)1.3 设计过程 (2)1.3.1选定电路形式 (2)1.3.2设置静态工作点 (3)1.3.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 (3)1.3.4 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 (4)1.4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仿真实验 (4)2.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设计与制作 (6)2.1 概述 (6)2.2任务目标 (6)2.2.1主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 (6)2.2.2基本设计条件 (6)2.3设计原理 (7)2.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 (7)2.4设计过程 (10)2.4.1电路结构 (10)2.4.2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 (10)2.4.3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 (11)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制作 (12)3.1概述 (12)3.2设计要求 (12)3.3参数确定 (12)3.3.1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 (12)3.3.2 基极偏置电路计算 (13)3.3.3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 (13)3.3.4 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14)4.小结与体会 (15)5.参考文献 (15)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6)摘要本文对高频调谐小信号放大器,LC振荡器,高频功放电路设计原理做了简要分析,同时,研究了各个电路的参数设置方法。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一、题目 (1)二、实验目的 (1)三、主要技术指标 (1)四、设计和制作任务 (1)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 (2)六、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七、整机电路的设计 (7)八、电路的调试与仿真 (10)九.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十.参考资料 (11)十一.附件 (12)AM 广播接收机系统设计一. 题目:设计个一由分立元件构成的AM 广播接收机系统二. 实验目的:通过调幅广播接收电路设计设计,学生应建立无线电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接收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接收机的各个单元电路:包括高频放大级、主振级、中放级、检波级及音频放大器的参数设计、元器件选择。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通信电路知识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利用通信电子线路知识处理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通信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分析、开发等基本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实践锻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新发展。

三.主要技术指标调幅波接收机设计参数:1.载波频率:f 0=10.7MHz2.输出功率:P Omax ≥0.25W3.检波效率:ηd >80%±5%4.包络失真系数:γ≤1%5.负载电阻:R L =8Ω6.频率稳定度:0f f≤5×10—4四. 设计和制作任务:1.熟悉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选定方案的论证及整体电路框图的工作原理。

3.单元电路的设计及计算,元器件选择,电路图。

4.按国家有关标准画出整体电路图,列出元件﹑器件明细表。

5.对设计成果作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独立思考,认真设计。

7.认真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天线从空间接收个重点太发送的无线电波,并将他们转换成电信号送到输入调谐回路,输入调谐回路从中选出某一个电台节目信号再送到混频电路,与此同时本真电路会产生一个频率很高的本振信号也送到混频电路,在混频电路中,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进行差拍(相减),得到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合工大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号:班级:通信工程14-2班指导老师:正琼目录键入章标题(第1 级)1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1 级)4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设计课题一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1. 设计容和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设计容:设计一个LC 正弦波振荡器 ● 已知条件:三极管 负载●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① 谐振频率ƒ0 = 5MHz ② 频率稳定度ocf f ≤510–4/小时 ③ 输出峰峰值2. 设计方案选择 ● 方案选择 ①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优点:由于1L和2L之间有互感存在,所以容易起振。

其次是频率易调(调C)。

缺点:与电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输出波形差。

这是因为反馈支路为感性支路,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波形失真较大。

其次是当工作频率较高时,由于1L和2L上的分布电容和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均并联于1L与2L两端,这样,反馈系数F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工作频率愈高,分布参数的影响也愈严重,甚至可能使F减小到满足不了起振条件。

因此,优先选择的还是电容反馈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优点:高次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好,其次振荡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因而本电路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

缺点:频率不易调(调L,调节围小),调1C 或2C 来改变震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

但只要在L 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1C 与2C 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

克拉波振荡器优点:频率可调,,其次改变F 不受影响,与无关,故比较稳定。

缺点:频率不能太高,波段围不宽,波段覆盖系数一般约为1.2~1.3,波段输出幅度不平稳,实际中常用于固定频率振荡器。

○4 西勒振荡器优点:振荡频率可以很高,且在波段振幅比较稳定,调谐围比较4C宽,克拉波电路中是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会影响接入系数P,从而可能停振。

但西勒电路中,改变来调节频率,而的改变不会影响接入系数P。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基础电子和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电子与通信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3. 掌握电子与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与通信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与分析1.2 信号与系统1.3 电磁波理论1.4 模拟与数字电路2. 电子器件与技术2.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2.2 放大器与滤波器2.3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2.4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3. 通信原理与系统3.1 信号与调制技术3.2 通信网络与传输系统3.3 数字通信与无线通信3.4 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4.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4.1 系统建模与仿真4.2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4.3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案例4.4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课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将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通过实验室操作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

3. 小组讨论与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电子与通信工程导论》2. 参考书目:- 《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与系统》- 《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指南》六、学生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设计设计题目: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年级、班:2007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 年12 月20 日兰州商学院绪论电磁振荡在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厂和磁场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

发射电磁波要有一定的振荡频率和震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尽量分散到可能大的空间,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就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

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在通信系统中,信源输出的是由原始信息直接变换成的的电信号,即消息信号。

这种信号一般具有从零开始的较宽的谱,而且在低频带分布较大的能量,称为基带信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播。

将消息信号对频率较高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才能使信息信号第 1 页 共 15页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播。

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1 系统原理。

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幅度(AM )、频率(FM )、相位(PM )以及它们混共等调制方法。

而一般的收音机采用的调制方法是幅度调制方法。

设调制信号为)(t f ,载波信号为)cos()(0θω+=t A t c c 式中A 为载波的幅度;c ω为载波的角频率;0θ为载波的出相位。

载波经模拟信号调制后的数字表达式为))(cos()()(0θϕω++=t t t A t s c 式中)(t A 为载波瞬时幅度;)(t ϕ为载波的相位偏移;如果)(t ϕ为常数,)(t A 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幅度调制;如果)(t A 为常数,)(t ϕ或)(t ϕ的导数随)(t f 成比例变化,则为角度调制,前者为相位调制,后者为频率调制。

1.1 AM 调制设调制信号为)(t f ,其平均值为0)(=t f 。

)(t f 叠加直流0A 后对载波的幅度进行调制,就形成了常规调幅信号,其时间表达式为 )cos()]([)(00θω++=t t f A t s c AM 式中c ω为载波信号的角频率;0θ为载波信号的起始相位。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讲义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锁相环的测量与应用一、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CMOS-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锁相环(Phase lock loop)简称PLL,是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自动控制、电子检测等领域内的一种功能部件。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锁相环部件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一种价格比较便宜、功能也比较好的CMOS锁相环CD4046(国产的5G4046)应用比较广泛。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锁相环的参数,熟悉一种集成电路锁相环并通过典型应用——频率合成器来巩固、扩展、深化已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把功能电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一、锁相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CMOS CD4046数字锁相环内部电路介绍三、环路参数测量3.环路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同步带和捕捉带分别测量2次,记录2次的测量值,并计算2次测量的平均值。

4.鉴相器测试在环路锁定情况下测量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测试方法:在环路同步带内14脚接高频信号源,输入正弦波信号,改变14脚输入信号的频率,从小到大变化。

用示波器分别测试14脚和3脚的电压波形,观察它们之间相位差的变化,同时测出9脚对应的输出电压值。

针对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分别展开测试,测试数据填入下表,分别作出相位比较器P c I和相位比较器P c II的鉴相特性曲线。

表5-1 鉴相器P c 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表5-2 鉴相器P c II相位差Δθ(弧度)0V d(V)5.锁相系统静态测量测试环路在锁定状态时,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

四、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2122。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设题目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设计内容:1 设计低频条件下相干、差分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做出仿真波形2以相干、差分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被调载频为2000Hz,以PN码作为二进制信源,信道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对该系统的误比特率(BER)进行SystemView仿真分析。

分析要求1、学习通信系统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并学会用该软件建立具体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进行通信仿真;2、建立相干、非相干接收2DPSK调制传输系统误比特率测试仿真模型,仿真过程中原始基带信号波形、差分码波形、2DPSK信号波形、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输出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

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的时序关系。

3、在2DPSK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

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180°,运行观察体会2DPSK系统时如何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间180°相位模糊度的。

4、利用建立的SystemView DPSK系统相干、非相干接收的仿真模型进行BER 测试,产生该系统的BER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并和理论曲线相比较,验证仿真的正确性;信道模型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详细原理及具体内容见指导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 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简介 (5)2.1 SystemView系统特点 (5)2.2 SystemView仿真步骤 (5)第三章课程设计内容 (6)3.1 设计要求 (6)3.2 2DPSK系统组成及原理简介 (7)3.3误比特率简介 (9)第四章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10)4.1低频2DPSK相干解调系统 (10)4.2低频2DPSK差分解调系统 (13)4.3高频2DPSK相干解调系统误码率 (14)4.4高频2DPSK差分解调系统误码率 (17)4.5曲线分析 (20)4.6误码率调试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0)第五章心得体会 (23)第六章教材与参考文献 (24)第一章概述《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我们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2)第1章调频电路工作原理 (4)1.1 间接调频原理 (4)1.2 直接调频原理 (4)1.3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原理 (4)第2章电路各模块工作原理 (6)2.1变容二极管工作原理 (7)2.2 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7)2.2.1 电容三端反馈振荡电路 (8)2.2.2 电感三端反馈振荡电路 (8)第3章课题要求的实现 (10)第4章设计的电路及仿真图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5)摘要调频电路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声音清晰等优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主要应用于调频广播、广播电视、通信及遥控。

调频电台的频带通常大约是200~250kHz,其频带宽度是调幅电台的数十倍,便于传送高保真立体声信号。

由于调幅波受到频带宽度的限制,在接收机中存在着通带宽度与干扰的矛盾,因此音频信号的频率局限于30~8000Hz的范围内。

在调频时,可以将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扩大至30~15000Hz,使音频信号的频谱分量更为丰富,声音质量大为提高。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调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自动频率微调系统。

其优点是工作频率高,固有损耗小且线路简单,能获得较大的频偏,其缺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较低。

较之中频调制和倍频方法,这种方法的电路简单、性能良好、副波少、维修方便,是一种较先进的频率调制方案。

本课题载波由LC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组成主振回路,振荡频率有电路电感和电容决定,当受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极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则振荡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从而实现调频。

关键词:LC振荡器变容二极管调频Abstract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sound clear, obtained rapid development. Mainly used in FM broadcast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FM radio band is typically about 200 ~ 250kHz, the band width is an AM radio station several times, convenient transfer high-fidelity stereo signal. As a result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wave by the band width limitation in the receiver the existence of pass band width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contradiction, so the frequency of the audio signal is limited to 30 ~ 8000Hz range. In frequency modulation, the audio signals can be extended to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0 ~ 15000Hz, so that the audio signal spectrum component is more abundant, the sound quality is greatly improved.Variable capacitance diode 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is a commonly used direct frequency modulation circuit, widely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automatic frequency fine tu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orking frequency and inherent loss is small and simple lines, can obtain a large frequency offset and its disadvantage is the center frequency stability is low.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frequency multiplication method,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ircuit, good performance, side wave, convenient repair, is one kind of advanced frequency modulation scheme.This paper carrier by LC capacitive feedback three terminal oscillator master oscillator circuit,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circuit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when the modulation signal to control the varactor diode access carrier oscillator circuit, oscillating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control, thereby achieving FM.Key words : LC oscillator varactor FM第1章调频电路工作原理频率调制是对调制信号频谱进行非线性频率变换,而不是线性搬移,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乘法器和滤波器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践科办理课程设计用品(包括资料袋、封面、任 务书、设计专用纸)的领用手续。
5、分组设计,6个人为一个设计小组,按学号顺序排列, 推选1名组长,组长负责总体工作的安排;
6、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的3:00~5:00为设 计答疑时间,地点在设计教室;同时指导教师考核学生 的出勤情况,指导并督查学生的课程设计工作进度及质 量。
量计算或工程估算初步确定电路形式,提出下一步工 作安排。
第二周
周一上午 8:30-11:30之前 每个设计小组供完整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包括课程设计的详细方案与电路原理图一份,提出完 善的设计原理及试验调试方案;
领取元器件。 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软件工具
在电子线路设计中,已经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设计。 优点:通过EWB(Electronic Workbench)仿真电子实验平 台,可以避免在实验中耗费大量元器件,避免了仪器由于 使用不当,而损坏的情况的产生。EWB手段分析的电路 工作参数以及结论结果数据真实可信,可以直接应用于工 程参考。
1、multisim(EWB) 2、protel(画图)
1.目录; 2.设计目标; 3.设计方案; 4.设计原理分析; 5.参数选择;(即电路中个元件值的定量计算或工程估算) 6.实验结果;(主要技术指标的仿真和实际测量结果,故障分析及
说明,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7.结论;(电路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8.参考文献, 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文字通顺,书写工整。电路原理图用A4纸打
7、所有设计报告与设计图纸等资料统一放在资料袋中, 资料袋封面分类详细说明资料袋中的内容。课程设计资 料的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含成绩)→设计总结报 告→图纸,要求整齐、清洁。
考核要求
1.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 2.最后一周的周五上午8:30每位同学在设计教室提交
资料袋(包括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等资料);同时公布 参加课程设计答辩人员名单;答辩在上午9:00开始。 3.答辩采用抽查和自愿相结合;每组至少抽查一名学生, 同时欢迎同学自愿参加答辩;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的 同学必须参加答辩,未参加答辩的同学为“良好”以下 成绩(结合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综 合评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资料
1、教科书 2、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谢自美编 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杨翠娥编4、
网络
设计步骤
1.根据题目,初步确定电路形式 2.计算参数 3.电路仿真 4.修改参数,直至有正确的仿真结果 5. 提供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路原理图,根
据图纸领取元器件 6.搭电路,调试 7.写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题目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选做 MC1496构成的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MC1496构成的同步检波器的设计;
注意事项
1、每组提供的仪器:信号源,万用表,示波器,电源 各一台
2、信号源:0~3M 3、中周:465k左右 4、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凭本人学生证到教务处
印,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 必须包括组员的学号、姓名、班级和组员分工。
时间安排 第一周
周二上午8:30-11:30 每个设计小组进行任务分解与分配工作,小组成员应 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初步提出设计 方案设想与设计要求。
周四上午8:30-11:30 每个设计小组提供《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份,根据定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1、设计目的
通过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 工作能力,独立检索资料、阅读文献、综合分析、理论 计算、工程制图、使用计算机、数据及文字处理等能力 , 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设计任务
根据设计内容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撰写课 程设计总结报告,提供电路图。
设计总结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