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电子琴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路)

简易电子琴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路)
简易电子琴电路课程设计(模拟电路)

&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

学生学号: 01

学生姓名:夏柳

所属院部:信息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王雪

,

20 08 ——20 09 学年第 2 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的制作

简易电子琴电路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琴为最终结果,主要以硬件测试为主。首先进行电路分析,设计电路图,其次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电路图,再选择合适的器件,最后按照电路图线路搭试,调试测试,直至达到理想的目标。当然在这之前对焊点等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手工焊接技术;查阅有关4100芯片,741芯片的功能等参数,还有测试其芯片是否好坏的电路和方法;同时还要了解RC振荡电路,与其产生振荡的条件跟原理,选择稳幅电路,理解其稳幅的原理;当然还要计算八个音阶的产生的频率,再根据RC振荡电路计算电阻值,以便选择合适的电阻,这些都是课前准备。测试电子琴我们要一步一步的,首先是振荡电路的线路测试,其次选频电路的测试,功放电路的测试,最后再是总体测试,尽量消除噪音,使音质能够很清晰。这样电子琴我们就做好了。

关键图:

|

电子琴的主干图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芯片性能指标

手工焊接技术

元件制作工艺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及选定

八个音阶的频率

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

八个电阻的选择

稳幅方式的选择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第三部分:简易电子琴电路的检测与误差分析

芯片测试

振荡电路测试

电子琴的测试

第四部分:元器件清单

#

第五部分:心得体会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1、芯片性能指标

首先了解芯片的功能,它是电路的心脏,如果没有它,电子琴是不能工作的。

要想使用必须先了解芯片。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741芯片,它是通用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在±22V,差分电压30V,输入电压18V,允许功耗500,其逻辑图如图1(a)。

在使用该芯片时要注意缺口朝左,数引脚的标号,这样才不会弄错各引脚的功能,否则会烧掉芯片,如上图:一脚为空脚,二脚接反相输入端,三脚接同相端,四脚接负电压,七脚接正电压,六脚输出,同时一脚,四脚,五脚可以配合连接电位器。如图1(b)。

123

v

-

4

5

U

o

6

v

+

7

8

+IN

-IN

Uo

V+

V-

741

123

v

-

4

5

U

o

6

v

+

7

8

+IN

-IN

Uo

V+

V-

741

!

(a)(b)

图 1

DG4100系列低频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时单片式集成电路,如下图所示,特别适合在低压下工作。DG4100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推荐电源电压为6V,负载电阻为4Ω;DG4101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推荐电源电压为,负载电阻为4Ω;DG4102型集成功放输出功率是,推荐电源电压为9V,负载电阻为8Ω。本实验采用了DG4102型单片式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此集成电路是带散热片的14脚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其结构外形如图2所示。

图2

1——输出端 6——反相输出端 9——输出端 4、5——补偿电容

10、12——旁路电容 13——自举电容 2、7、8、11——空脚

>

3——接地 14——电源电压(+VCC)

2、手工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几乎各种焊接方法都要用到,但使用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是锡焊。锡焊是焊接的一种,它是将焊件和熔点比焊件低的焊料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在焊件不熔化的情况下,焊料熔化并浸润焊接面,依靠二者原子的扩散形成焊件的连接。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1)焊料熔点低于焊件;

(2)焊接时将焊料与焊件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焊料熔化二焊件不熔化;

(3)焊接的形成依靠熔化状态浸润焊接面,有毛细作用使焊料进入焊件的间隙,形成一个合金,从而实现焊件的结合。

进行锡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焊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

所谓可焊性是指在适当温度下,被焊金属材料与锡焊能形成良好结合的合金的性能。

(2)焊件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为了使锡焊和焊件达到良好的结合,焊接表面一定要保持清洁。

(3)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

助焊剂的作用是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通常采用以松香为主的助焊剂,一般式用酒精将松香溶解成松香水使用。

(4)焊件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焊接时,热能的作用是熔化焊锡和加热焊接对象,使锡、铅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渗透到被焊金属表面的晶格中而形成合金。

(5)合适的焊接时间:

焊接时间是指在焊接全过程中,进行物理和化学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每个焊点焊接一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5s。

3、元件制作工艺

电子产品的电气连接,是通过对元器件、零部件的装配与焊接来实现的。安装与连接,是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环节。

(1)元器件引线的弯曲成形

为使元件在印制板上的装配排列整齐便于焊接,在安装前通常采用手工或专用机械把元器件引线弯曲成一定得形状——整形,如图3所示。图(a)比较简单,适合于手工装配;图(b)适合于机械整形和自动装焊,特别是可以避免元器件在机械焊接过程中从印制板上脱落;图(c)虽然对某些怕热的元器件在焊接时散热有利,但因为加工比较麻烦,现在已经少用了。

(a)(b)(c)

图3

{

各种元件的安装,尽量使它们的标记(用色码或字符标注的数值、精度等)朝上或者朝着易于辨认的方向,并注意标记的读数方向一致(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这样有利于检查人员的直观检查;卧式安装的元器件,尽量使两端引线的长度相等对称,把元器件放在两孔中央,排列要整齐;立式安装的色环电阻应该高度一致,最好让起始色环向上以便检查安装错误,上端的引线不要留得太长以免与其他元器件短路,如图4所示。有极性的元器件,插装时要保证方向正确。

良好不好

图4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及选定

1、八个音阶的频率

设计电子琴,就要进行八个音阶的调试。查阅资料得知,八个基本音阶在C

¥C调1234567》

Fo(HZ)264297330352396440—

495

528

2、振荡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接着我们选择振荡电路,由于RC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而LC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MHZ以上的高频信号,由上表我们可以知道选择RC振荡电路。其基本电路为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如图5所示。

-

++

c

c

R

R R1

R F

U 图5

原理如下:当f=f0=1/2πRC时Uo与Ui同相,并且|F|=Ui/Uo=1/3。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 Ui/Uo=1+Rf/R1,可见。Rf=2R1时|Au|=3,|AuF|=1。Uo与Ui同相,也就是电路具有正反馈。起振时|AuF|﹥1,

|Au|﹥3.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Au|能自动减小,直到满足|Au|=3或|AuF|=1时,振幅达到稳定,以后可以自动稳幅。

[

决定用RC振荡电路后就可以根据其选频特性画出振荡部分的电路图,如图6:

图6 图7

3、八个电阻的选择

知道了电容值通过公式f=f0=1/2πRC结合表一,即可计算出八个音阶对应的电阻值,分别为R21=Ω,R22= KΩ,R23= KΩ,R24= KΩ,R25= KΩ,R26= Ω,R27= KΩ,R28= KΩ,通过值选择电阻器件(就近原则)。

4、稳幅方式的选择

不光要使电路能够振荡,还要考虑稳幅。稳幅的方式有好几种,比如Rf用热敏电阻代替,或者利用JFET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而本次试验我们选择的是采用两个二极管进行稳幅,如图6,原理是当Uo幅值很小时,两个二极管相当于开路,则Rf,两个二极管的电阻为Rf的大小,Av﹥3,有利于起振,而当Uo幅值较大时,两个二极管有一个导通,总的电阻变小,Av变小,Uo幅值达到稳定。

5、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

如图7,采用的是SL4100芯片。电路的接法如图。如果出现高频自激(输出波形上叠加有毛刺),可以在13脚与14脚之间加的电容,或减小560PF的电容的大小。

第三部分:简易电子琴电路的检测与结果分析

考虑了上述的因素之后,就根据图1选择相应的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面,完成之后。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分步测试。

1、芯片测试

首先进行741芯片的测试,将芯片插在模拟实验包里面的芯片座上,将缺口朝左,用导线连接成反相比例电路,电路图如图8所示。

图8

·

接好之后将输入端接地,然后用万用表打在直流电压档,测试输出端是否为零,如果不是则调零,如果能进行调零则说明芯片是好的。同理DG4102也是如此。

2、振荡电路测试

将芯片插在事先焊接好的741底座上面,然后根据引脚的功能在模拟实验箱上面用导线连接,将六脚连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7脚接模拟实验箱上面的+12V,4脚接-12V,打开开关,按住电路板上的开关,调节电位器,直到出现了稳定的波形,即可,最后在示波器上面算出各自的频率和幅值,计算误差,如下表:

567ⅰC调123(

4

34541743051055 Fo(HZ)254300,

324

%%%%%%误差%~

幅值

(V)

误差分析:出现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选择的电阻值没有很接近所计算的值,从而导致产生的频率不是所给的频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示波器的问题,这就是仪器硬件问题了。

3、电子琴的测试

再接好功放电路,进行最后的测试。

将模拟实验箱上面的+5V接到14脚上的+VCC上,741芯片步骤二的接法,依次按住电路板上面的开关,看是否能通过扬声器发出八种声音,如果能则说明成功了,否则要耐心地检查电路那边接错了或少接了,或者芯片在测试过程中由于接的不恰当被烧坏了,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四部分:元器件清单

元件清单如下表:

~

第五部分:心得体会

本次的电子琴课程设计让我们初次接触到了模拟电子电路的课程设计,此次设计中我们通过了相关的设计计算和电路的焊接调试让我们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不仅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动手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最大的感受实际的应用是很重要的,以前学习的东西都是些理论知识,从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实物,不知道做一个东西从哪里下手,如何去规划,很是茫然。在接触了之后,慢慢的从中寻找到了他的乐趣,当一件完整并且成功的电子琴奏出了声音时,那种感觉是很激动美妙的。

*

实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注意的事项是很多的,这是课程设计中必备的要求,比如焊接时不能出错,接线要注意不能短路和断路等等。在保证连线正确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注重美观。最后调试的时候我们也出现了些问题,我们没有把振荡电路调试好就照成了最后出现了失真的问题,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建议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电子琴发出声音时我们可是很激动的,也发出了我们的感慨,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与同学之间的合作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简易电子琴电路的制作

简易电子琴电路的制作 正文: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UA741芯片和DG4102芯片的逻辑功能。 2.学会使用示波器。 3.能够组装复杂的线路并调试。 4.能够熟练地焊接各个元器件到焊接实验板上。 5.了解音调的初步知识。 二、课程设计所用仪器 1.图1运算放大器UA741。 图1 DG4102型单片式集成功放电路结构外形图和管脚1和5为偏置(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负电(-Vcc),6为输出,7接正电源(+Vcc), 8空脚 2.集成功放DG4102。 本实验采用DG4102型单片式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此集成电路是带散热片的14脚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其结构外形图和管脚如图2所示: 图2 DG4102型单片式集成功放电路结构外形图和管脚1——输出端, 6——反相输入端, 9——输入端,4、5——补偿电容, 10、

12——旁路电容, 13——自举电容,2、7、8、11——空脚, 3——接地, 14——电源电压(+VCC )。 3. 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扬声器一只、焊接实验板、函数信号发生器、晶体三 极管(9013)、电阻器若干、电容器若干、按键式开关8只、电烙铁、焊锡丝、若干导线 三、课程设计的原理 (一)、简易电子琴电路设计原理 1、简易电子琴电路是将振荡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结合的产物。RC 振荡电路(如图3所示)是由RC 选频网络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组成,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产生不同的响应。当RC f f π210==时 O U 和i U 同相,并且31==o i U U F 。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1R R U U A F i O U +== , 可见,12R R F =时3=U A , 1=F A U 。O U 和i U 同相,也就是电路具有正反馈。起振时F A U >1, U A >3.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 U A 能自动减小,直到满足3=U A 或1=F A U 时,振幅达到稳定,以后可以自动稳幅。 R R F 图3 RC 振荡电路 2、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是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保证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功率,从而控制某种执行机构,如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电机转动或仪表指示等等。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所属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同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6年1月16日

目录 (1)设计题目名称 (2)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 (3)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4)总体电路的原理和功能框图(方案比较和说明)(5)功能块及单元电路的设计与主要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6)全部元器件、型号清单 (7)仿真过程波形和结果 (8)PCB底版布线图及说明(选择) (9)课程设计体会和收获

课程题目:波形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1.掌握运用模数电知识的应用能力 2.提高自身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及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台能产生方波、锯齿波、正弦波和三次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2.技术指标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10V,失真度小于2%; ③方波幅值为10V; ④锯齿波峰-峰值为20V; ⑤各种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 3.设计要求 ①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②出集成运放、二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转换开关等全部元件的清单;

三、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1)使用NE555芯片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 (2)从NE555的THR 与THI 端引出信号接上一个比例放大器即可产生锯齿波,同时作为产生正弦波与三次正弦波的输入; (3)让锯齿波通过一个KHz f H 10=的二阶无源低通滤波器,通过滤波产生一次,8KHz 到10KHz 的正弦波; (4)让锯齿波通过一个24KHz~30KHz 的带通滤波器,输出三次正弦波。其中滤出三次谐波的理论依据是,由于锯齿波是一个关于t 的周期函数,并且满足狄利克里条件: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间断点,且在这些间断点上,函数是有限值;在一个周期内具有有限个极值点绝对可积,则有如下公式(*)成立。称为积分运算()t f 的傅里叶变换 ()()dt e t f w F jwt -∞ ∞ -? = (*) 根据欧拉公式2 cos 000t jw t jw e e t w -+= 就可以将锯齿波中的三次正弦波滤出来。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简易电子琴完整版

设计简易电子琴 学号:031041108 学生姓名:冯桥专业(班级):电子(11) 摘要:简易电子琴电路是以 NE555 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由振荡器电路产生频率信号,再通过由 LM386 小功率集成功放为核心组成的功放电路,最后由扬声器输出信号,发出 8个不同频率的音符。 通过改变一组开关的通断可以发出不同的音符和音调,分别按下音符按键能发出 8 个不同频率的音符。 关键词:NE555 LM386 音调集成功放驱动 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1.1 设计要求 1、要求有7个音阶,可以用数字芯片构成,也可由单片机构成。 2、用Multisim仿真。 3、搭建实体电路 要求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1.2 方案论证 方案一: 基于RC振荡电路构成文氏电桥振荡电路,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容的值,可以得到不通的振荡频率,从而可以构建八音阶的电子琴系统。(注:通过此方法完成后只能发出一种声响,而且不能停止,是电路设计与链接问题。) 方案二: 555定时器可以构成单稳态触发器,而单稳态触发器仅有一个稳态,故可以通过改变其暂态在一个周期内的时间长度以得到不同的频率,来构建电子琴系统。 本设计选用第二种方法实现。

2 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组成··

·· 本系统主要由多谐振荡发生电路,扬声器及外部电路组成。通过按键开关接通电路产生振荡方波信号,通过改变电位器电阻的大小来调节振荡频率的大小;接着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多谐振荡发生电路按住一个开关电路接通电路外部电容、电阻与555芯片构成多谐振荡电路进行循环的充放电,则输出脉冲矩形波信号。 2.2 总电路图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程设计要求 1、一个题目允许两个人选择,共同完成电子作品,但课程设计报告必须各自独立完成。 2、课程设计报告按给定的要求完成,要上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稿(A4)。 3、设计好的电子作品必须仿真,仿真通过后,经指导老师检查通过后再进行制作。 4、电子作品检查时间:2010年3月4日,检查通过作品需上交。 4、课程设计报告上交时间:2010年5月20日前。 二、课程设计题目 方向一、波形发生器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个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函数转换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 ④锯齿波峰-峰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⑤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题目4: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kHz且连续可调; ②正弦波幅值为±2V; ③方波幅值为2V,占空比可调; ④三角波峰-峰值为2V; ⑤锯齿波峰-峰值为2V; ⑥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可用实验室电源。 方向二、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题目1: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2:设计制作一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负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输出直流电压1.5∽10V可调; ②输出电流I O m=300mA;(有电流扩展功能) ③稳压系数Sr≤0.05; ④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题目3:设计制作一串联型二路输出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一路输出直流电压12V;另一路输出5-12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②输出电流I O m=200mA; ③稳压系数Sr≤0.05;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 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级: 12 年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 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2__×峰值,峰值=__根号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倒数关系。 周期大也就是频率小,频率大也就是周期长

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简易电子琴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电阻、电位器、电容若干,直流电源,或自备元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源,函数发生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要求,完成对简易电子琴电路的仿真设计、装配与调试,鼓励自制稳压电源。 (2)设计要求 ①设计一简易电子琴电路,按下不同琴键即改变RC值,能发出C调的八个基本音阶,采 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振荡电路,用集成功放电路输出。已知八个基本音阶在C调时所对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 理并仿真实现系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时间安排: 1、前半周,完成仿真设计调试;并制作实物。 2、后半周,硬件调试,撰写、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模电课设概述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目的及意义 (1) 1.3开发环境proteus简介 (1) 2.电路原理 (3) 2.1 RC桥式振荡电路及频率选择 (3) 2.2振荡条件 (4) 3.总体方案设计 (5) 3.1实验电路设计思路 (5) 3.2设计电路图 (6) 3.3实验参数选择 (6) 4.仿真曲线及结果分析 (7) 4.1仿真操作过程及曲线 (7) 4.2仿真结果分析 (14) 5.实物制作及仿真、实物的差异 (15) 5.1实物制作过程和调试过程 (15) 5.2 仿真、实物的差异 (16) 6.心得体会 (17) 7.元件清单 (18) 8.参考文献 (19)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 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为了保证单元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某些单元电路进行参数计算和电子元件 选择,比如:放大电路中各个电阻值、放大倍数计算;振荡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振荡频率、振荡幅值的计算;单稳态触发器中的电阻、电容、输出脉冲宽度的计 算等;单元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容量选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电科1402 姓名:宋晓晨 学号:3140504043 指导教师:汪洋 2015 至2016 学年第二学期开课时 间: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3.1.步进电动机三相六状态控制逻辑电路 (1) 3.2.具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 3.3.洗衣机控制器 3.4.音频小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3.5.信号发生器设计 3.6.二阶RC有源滤波器设计 四、总结 (24) 五、参考文献 (25)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后的一门实践性训练课程,旨在通过一周实践,理解电子设计基本原理,完整实现规定选题项目设计,考查学生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完成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2.1、步进电动机三相六状态控制逻辑电路设计一个控制步进电机用的逻辑电路,使其工作于如图1所示的三相六拍状态。如果用“1”表示线圈通电,“0”表示线圈断电,设正转时控制输入端M=1,反转时M=0,则3个线圈ABC的状态转换图如图 2.2、具有校时功能的数字闹钟要求: (1)数字钟以一昼夜24小时为一计时周期;(2)有“时”、“分”数字显示,“秒”信号。驱动LED显示光点,将“时”、“分”隔开,显示情况如图3所示;(3)具校时功能,即:在需要时,用户可将数字钟拨至标准时间或其它所需时间;(4)在“0~23”小时内任意小时、任意分钟可有控制地起闹,每次起闹时间为3~5秒钟,或按使用者需要调定。

2.3、设计一个洗衣机控制器要求洗衣机实现如下运转(1)定时启动—〉正转20秒—〉暂停10秒—〉反转20秒—〉暂停10秒—〉定时不到,重复上面过程。(2)若定时到,则停止,并发出音响信号。(3)用两个数码管显示洗涤的预置时间(分钟数),按倒计时方式对洗涤过程作计时显示,直到时间到停机;洗涤过程由开始信号开始。(4)三只LED灯表示正转、反转、暂停三个状态。 2.4、音频小信号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设计音频小信号前置放大电路,并用合适软件模拟,。具体要求如下:(1)放大倍数Au≥1000; (2)通频带20Hz~20KHz; (3)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1M,输出电阻RO=600 (4)绘制频响扫描曲线。 说明:设计方案和器件根据题目要求自行选择,但要求在通用器件范围内。 测试条件:技术指标在输入正弦波信号峰峰值Vpp=10mv的条件进行测试(输入输出电阻通过设计方案保证)。 2.5、信号发生器设计 设计一个能够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的信号源电路,电路形式自行选择。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开关进行设定,具体要求如下:1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Hz~2kHz,频率稳定度较高,2步进为100Hz。要求输出是正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的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 1 课题背景 单片微型计算机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他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8个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 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硬件的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要表达的音符。并且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个模块原理及各莫奎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构成我们想演奏的那首曲目。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编写正确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曲目。 2 任务要求与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所给键盘的1,2,3,4,5,6,7,8八个键,能够发出7个不同的音调,而且有一个按键可以自动播放歌曲,要求按键按下时发声,松开延时一小段时间,中间再按别的键则发另外一音调的声音,当系统扫描到键盘按下,则快速检测出是哪一个按键被按下,然后单片机的定时器启动,发出一定频率的脉冲,该频率的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相应的音调。如果在前一个按下的键发声的同时有另一个按键被按下,则启动中断系统。前面的发音停止,转到后按的键的发音程序。发出后按的键的音调。 2.2 设计方案 2.2.1 播放模块 播放模块是由喇叭构成,它几乎不存在噪声,音响效果较好,而且由于所需驱动功率较小,且价格低廉,所以,被广泛应用。 2.2.2 按键控制模块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 发生器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10自动化 班级10自动化 学生姓名吉钰源 学号1004104001 课程设计地点 C206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导教师赵国树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目录 1、绪论 (3) 1.1相关背景知识 (3) 1.2课程设计目的 (3)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3) 2、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4) 2.1总体设计思路 (4) 2.2原理框图 (4) 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5) 3.1 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1正弦波产生电路 (5) 3.1.2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6) 3.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 (7) 3.2.1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图 (7) 3.2.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 3.3 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 (9) 3.3.1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图 (9) 3.3.2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0) 4、电路仿真结果 (11) 4.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仿真结果 (11) 4.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1) 4.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3) 5、电路调试结果 (13) 5.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调试结果 (13) 5.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 5.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 6、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 (15)

1、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 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特别是近50年来,微电子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等领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与此同时,电子技术也正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在电子技术中,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1.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进自己对模拟集成电路方面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自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电路设计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①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 ②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三种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③用±12V电源供电; 先对课程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及根据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设计策略。然后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效果并与课题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仿真成功后,用实物搭建电路,进行调试,观测示波器输出的波形。 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①设计、组装、调试信号发生器; ②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③频率范围在10Hz~10000Hz范围内可调; ④比较器用LM339,运算放大器用LM324,双向稳压管用两个稳压管代替。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仿真

1、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应用仿真库元件,3D元件分别进行仿真,熟悉示波器的使用2、电流/电压(I/V)转换器的制作与调试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要求将0~10毫安电流信号转换成0~10伏电压信号。(3)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完成制作与调试。 (4)填写下表,分析结果。 3、电压/电流(V/I)转换器的制作与调试(1)参考电路图如下: (2)要求将0~10伏电压信号转换成0~10毫安电流信号。(3)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完成制作与调试。 (4)填写下表,分析结果。

4、电子抢答器制作 (1)参考电路图如下: (2)电路的工作原理: 本电路使用一块时基电路NE555,其高电平触发端6脚和低电平触发端2脚相连,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当加在2脚和6脚上的电压超2/3V CC时,3脚输出低电平,当加在2脚和6脚上的电压低于1/3V CC时,3脚输出高电平。按下开关SW,施密特触发器得电,因单向可控硅SCR1~SCR4的控制端无触发脉冲,SCR1~SCR4关断,2脚和6脚通过R1接地而变为低电平,所以3脚输出高电平,绿色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此时抢答器处于等待状态。 K1~K4为抢答键,假如K1最先被按下,则3脚的高电平通过K1作用于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SCR1导通。红色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9V电源通过LED1和SCR1作用于NE555的2脚和6脚,施密特触发器翻转,3脚输出低电平,LED5熄灭。因3脚输出为低电平,所以此后按下K2~K4时,SCR2~SCR4不能获得触发脉冲,SCR2~SCR4维持关断状态,LED2~LED4不亮,LED1独亮说明按K1键者抢先成功,此后主持人将开关SW起落一次。复位可控硅,LED1熄灭,LED5亮,抢答器又处于等待状态。 220V市电经变压器降压,VD1~VD4整流,C滤波,为抢答器提供+9V直流电压。VD1~VD4选IN4001,C选用220μF/15V。R1和R2选1KΩ,LED1~LED4选红色发光二极管,LED5选绿色发光二极管。SW为拨动开关,K1~K4为轻触发开关,单向可控硅选2P4M,IC 为NE555。 (3)完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5、交替闪光器的制作与调试 (1)参考电路图如下:

(完整版)基于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电子琴的设计 1 课题背景 单片微型计算机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他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8个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 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硬件的组成。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要表达的音符。并且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个模块原理及各莫奎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构成我们想演奏的那首曲目。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编写正确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曲目。一. 任务要求与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利用所给键盘的1,2,3,4,5,6,7,8八个键,能够发出7个不同的音调,而且有一个按键可以自动播放歌曲,要求按键按下时发声,松开延时一小段时间,中间再按别的键则发另外一音调的声音,当系统扫描到键盘按下,则快速检测出是哪一个按键被按下,然后单片机的定时器启动,发出一定频率的脉冲,该频率的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相应的音调。如果在前一个按下的键发声的同时有另一个按键被按下,则启动中断系统。前面的发音停止,转到后按的键的发音程序。发出后按的键的音调。 1.2 设计方案 1.2.1 播放模块 播放模块是由喇叭构成,它几乎不存在噪声,音响效果较好,而且由于所需驱动功率

福州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程控放大器设计 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1111111 学号:1111111 指导老师:杨 设计时间:2015年6月24日~26日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一、摘要及其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4) 三、方案论证及设计方案 (5) 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选择和参数计算 (8) 五、总体电路图,电路的工作原理 (10) 六、组装与调试,波形电路实际图及数据 (12) 七、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16) 八、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18)

一、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实验,了解实现程控放大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设计方案与设计理念,扩展设计思路与视野。程控放大器的组成结构:1.利用3个运放OP07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2.芯片CD4051八位的选择器通过片选端的控制调节R1电阻值的大小,从而改变放大倍数。实现最大放大60db的目的。 A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design and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 of program control amplifi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sign concept, to expand the design idea and the visual field. The structure of programmable amplifier: 1. The thre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 constitute the headset amplifier circuit; chip CD4051 eight selector through the chip selection terminal control regulating resistor R1 value of size, thus changing the magn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 maximum amplification of 60db.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调查研究和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调试改进;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询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寻找解决方案,掌握电路测试的一般规律;能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能对实验结果独立地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 3、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生产流程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4、巩固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技能。 5、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设计实践,逐步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三、课程设计任务 课题4 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学习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其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在检修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的设备时,经常需要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中的故障部位的高低电平进行测量,以便分析故障原因。使用这些仪器能较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信号电平的高低和被测信号的周期,但使用者必须一面用眼睛看着万用表的表盘或者示波器的屏幕,一面寻找测试点,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本课题所设计的仪器采用声音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用不同声调的声音来表示,使用者无须分神去看万用表的表盘或示波器的荧光屏。 1、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低电平<1V,高电平>3V; (2)用1.5K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 (3)用500H 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

简易电子琴设计说明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简易电子琴 姓名:黄鹏程 学号:150712165 班级: 15电本六班 指导教师:王爱乐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音乐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电子琴则是一种很常见的键盘乐器,是现代电子科技和音乐结合的产物。在各个领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早已融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简易电子琴主要是由8个按键控制,根据固定电阻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振荡频率,并且将信号放大后由扬声器输出声音。 为了能得到频率不同的波,波形产生部分首先使用了NE555芯片,从而得到振荡的正弦波;将信号传给LM386进行功率放大,使扬声器发出相应的音阶。分块调试测试电子琴,先是震荡电路的线路测试,再是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 经过调试之后,焊接而成的作品能产生8个音调的不同振荡频率的音阶。 关键词:NE555 LM386 频率电子琴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 4 -1.1设计要求............................................................. - 4 - 1.2设计目的............................................................. - 4 - 1.3总体思想构图......................................................... - 5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7 - 2.1 NE555简介........................................................... - 7 - 2.2逻辑符号............................................................. - 8 - 2.3 NE555部原理图....................................................... - 9 - 2.4逻辑功能............................................................ - 10 - 555定时器逻辑功能...................................................... - 10 - 2.5 LM386芯片介绍..................................................... - 12 - 2.5.1 外形、管脚排列及电路............................................. - 12 - 2.5.2 LM386主要性能指标................................................ - 12 - 2.6 简易电子琴系统组成.................................................. - 13 - 2.6.1 按键模块.......................................................... - 13 - 2.6.2音调发生模块...................................................... - 13 - 2.6.3音响模块.......................................................... - 13 - 2.7 简易电子琴的工作原理................................................ - 13 -第三章模块定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 14 - 3.1波形发生部分........................................................ - 14 - 3.2功率放大部分........................................................ - 15 -第四章系统调试.............................................. - 17 - 4.1 调试步骤........................................................... - 17 - 4.2 调试过程........................................................... - 17 - 4.3 调试结论........................................................... - 17 -参考文献..................................................... - 18 -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元器件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二电路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三制作作品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一、脚步声控制照明灯 要求:1.白天光线较强,照明灯不会点亮; 2.晚上又脚步声照明灯被点亮,脚步声小时后灯亮延时十秒再自动熄灭; 3.元件:功率集成电路家分立元件; 二、报警声响发生器 要求:1.能发出消防车报警,救护车报警灯的报警声; 2.输出功率≥1W 要求:1.当池中水位低于设定点时水泵自动抽水;; 3.元件:NE555时基电路加分立元件; 三、水位控制器 2.当水位到达设定点时水泵自动停止; 3.元件:NE555电路加分立元件; 4.说明:水泵工作可用灯泡亮灭进行模拟; 四、金属探测器; 要求:1.能探测木材中≥5mm深处的残留铁钉; 2.当探测到金属物时能用声或光报警; 3.元件:与非们加分立元件,探头可用带铁芯线圈自制; 五、循环灯 要求:1.有四路输出,单循环; 2.能带动6V小灯泡四只; 3.元件:J-K触发器、555时基电路、分立元件; 六、数字水位探测器 要求:1.能测出水位的高度,精度韦1/16; 2.能输出数字形式(即二进制); 3.能以模拟电压输出; 七、直流电压升压器 要求:1.输入电压30V;输出电压45V; 2.输出电流能达到0.5A; 八、上下课铃声识别系统 要求:1.设计一个开关电路仅对学校的上课、下课铃声敏感; 2.铃声来时输出高电平; 3.能识别出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 九、厕所冲水控制器 要求:1.能识别有无人进出厕所; 2.当进出人数每达6人次时,电路输出一个脉冲; 十、步进电机及启动电路 要求:1.利用数电知识设计一个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2.能由两根线的输入电平组合使电机能向前进、后退、保持; 十一.教室用电节能控制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果 院(系):_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班级:自普本2008— 01 学生姓名:_袁小敏___________ 学号:_2008440910 _________ 设计地点(单位)1404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0 年7月9 日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 (3) 二、............................................................ 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3 三、................................................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4 四、........................................................ 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7 五、.................................................... 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8 六、.................................................... 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9 七、...................................................................... 参考资料10 八、.......................................................................... 附录11 附件1 整机逻辑电路图 (11) 附件2 元器件清单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