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路程、时间和速度ppt
2024(新插图)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

(教材P55 T9)
3.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速度是40千 米/时,用了3小时,原路返回用了2小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40×3=120(千米)
答:从县城到王庄乡有120千米。 (2)120÷2=60(千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
÷
新课导入
探究新知
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李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225×10=2250(米)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李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答案不唯一)
(教材P54 T6)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在( )里画“√”, 错误的在( )里画“×”。
(1)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课件

(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
三、实践应用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 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
返回时快多了。
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40=120(千米)
225×10=2250(米)
· ·· · ·· · ··
速 时路 度 间程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 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可知:速度×时间=路程
规范解答
① 70×4=280(千米) ② 225×10=2250(米)
二、巩固练习
1.不解答,只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5 课时 速 度、时 间 和 路 程
一、自主探究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解法探究
这两道题都是已知速度及时间,求行驶的路程。求汽车 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4个70是多少。求这个人骑自 行车10分钟可行多少米,也就是求10个225米是多少,都用 乘法计算。
怎样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也就
是求返回时的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 来解答。
120÷2=60(千米/时)
知道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怎样计算行驶的时间呢?
路程÷速度=时间
四、课堂小结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其表示方法 是“所走的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内容教科书P53例5,完成教科书P53“做一做”第2题,P54~55“练习九”第5、7、9题。
▶教学目标1.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2.在自主探究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5。
师:你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能用乘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学情预设】第(1)小题要求的是4个70千米是多少千米。
第(2)小题要求的是10个225米是多少米。
2.引入课题。
师:其实,这种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
比如:我们外出旅游时,选择交通工具是自驾车、乘火车还是乘飞机呢?就要考虑路程的远近、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像这样的情境,我们把它叫做行程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行程问题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设计意图】从例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快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利用简单的情境,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理解概念,构建模型1.建立“速度”的概念。
师:这里的40是什么意思?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分别指的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能说清40指的是汽车在这条路上一个小时最多能行驶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指的是火车一个小时可以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指的是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2千米,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指的是光在一秒钟内可以传播300000千米。
师:这里的40、380、12、300000分别就是汽车、火车、飞机、光的速度数据,你们怎么理解“速度”这个词?12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我们能说飞机就是其中最慢的吗?【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速度不仅跟行驶的路程长短有关,还跟单位时间有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5课时 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做时间。
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 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 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
因此速度、时间与 路程之间的关系是: 速度×时间=路程
… … …
70 ×4=280(千米)
速 时路 度 间程
225×10=2250(米)
所以正确的 解答是
(1)70×4=280(千米) 答:4小时行280千米。
(2)225×10=2250(米) 答:10分钟行2250米。
(3)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
5、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 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
(选自教材P54练习九第9题)
(1)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 40×3=120(千米)
答:从县城到王庄有120千米。 (2)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2=60(千米) 答: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每小时(或每分 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 等),叫做时间。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 速度=时间。
作业1:完成教材P54~P55练习九第6、8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3)汽车行驶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80千 米,可写作(80千米/时)。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千米,连续 飞行3小时能飞行(2160)千米。
例 判断:一列火车的速度约是120千米。 ( )
错误解答:√ 错因分析:此题速度的单位使用错误,导致这句话的意 思表达错误。应表述成:一列火车的速度约是120千米/时, 或者一列火车的速度约是每小时120千米。
正确解答:√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 求的是什么。
四年级数学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1.填一填。 (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 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 等)行的路程,叫做( 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 叫做( 时间 )。 (2)一列火车的速度是298千米/时, 表示( 每小时行驶298千米 ),读作( 298千米每时 )。 (3)一种飞机每秒飞行约9700米,可以写成 ( 9700米/秒 )。
2.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1)已知汽车行驶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用路程除以速 度。( √ ) (2)已知4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
3.想一想,填一填。 (1)
已知: 速度和时间 。 要求: 路程 。 列式为: 18×6=108(米) 。
(2)
已知: 路程和速度 。 要求: 时间 。 列式为: 120÷15=8(千米) 。
(3)
已知: 路程和时间 。 要求: 速度 。 列式为: 456÷6=76(千米) 。
4.一辆汽车往山区运送救灾物资,每小时行驶50千米, 行驶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沿原路返回时只用了4小 时。
50×6÷4=75(千米/时)
5.一辆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驶了4小时,最后到达山 顶,这段路有多长?
(60+25)×4=340(千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例4、例5)》公开课课件

课前热热身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3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0 × 3 = 240(千米) 答:3 小时行驶240千米。
2. 一支钢笔 5 元钱,3 支钢笔多少元钱?
5 × 3 = 15(元) 答3 支钢笔15元钱。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 系,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5秒
练习九
7. 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面画“√”。 (1)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
√ 要用笔袋的单价乘个数。( )
(2)“小明家和学校相距700米,他从家到学校 走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这道题 是求路程。( )
√ (3)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出速度。( )
练习九
4千克要多少钱? 10×4=40(元)
… … …
… … …
单数 总 价量 价
单 数总 价 量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探究新知
(1)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 价之间的关系吗?
(2)
… … …
… … …
篮球每个80元,买3 个要多少钱?
80×3=240(元)
单数 总 价量 价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40(元)
单 数总 价 量价
单价×数量=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 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 量和总价。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题(1)中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六除法第5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练习一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习题课件

(2)时间=( 路程 )÷( 速度 ) (3)速度=( 路程 )÷( 时间 )
4.小婷5分跑了600米,小丽4分跑了520米。谁跑得 快? 600÷5=120(米/分) 520÷4=130(米/分) 120<130 答:小丽跑得快。
5.下面的做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2时能行多少米? 列式是250×2=500(米)。( ) 改正:2_时__=__1_2_0_分____2_5_0_×__1_2_0_=__3_0_0_0_0_(米__)_____
(3)一辆轿车从广州出发,行驶10时后,距北京还有 1112千米,这辆轿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112-1112)÷10=100(千米/时) 答:这辆轿车平均每时行驶100千米。
7.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 地送货,去时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返回时以 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360+360)÷(360÷40+360÷60)=48(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时。
提升点
利用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 实际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北京距广州约2112千米,某列京广高铁从北京到
广州约需8时。
(1)这列京广高铁的速度是多少?
2112÷8=264(千米/时) 答:这列京广高铁的速度是264千米/时。
(2)中国铁路提速前,乘普通列车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 是现在这列高铁的4倍,你能算出以前普通列车的 速度吗? 2112÷(8×4)=66(千米/时) 答:以前普通列车的速度是66千米/时。
( 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
2.写出下面的速度。
大约每时行50千米 大约每分跑0.45千米 写作:_5_0_千__米__/_时____ 写作:_0_._4_5_千__米__/分___
四年级数学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

作品编号:51897654258769315745896学校:五朱角市鸟砟镇四灵小学*教师:猴挪黑*班级:占卜参班*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内容教科书P53例5,完成教科书P53“做一做”第2题,P54~55“练习九”第5、7、9题。
▶教学目标1.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2.在自主探究与交流中,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5。
师:你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能用乘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学情预设】第(1)小题要求的是4个70千米是多少千米。
第(2)小题要求的是10个225米是多少米。
2.引入课题。
师:其实,这种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
比如:我们外出旅游时,选择交通工具是自驾车、乘火车还是乘飞机呢?就要考虑路程的远近、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像这样的情境,我们把它叫做行程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行程问题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设计意图】从例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快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利用简单的情境,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理解概念,构建模型1.建立“速度”的概念。
师:这里的40是什么意思?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分别指的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能说清40指的是汽车在这条路上一个小时最多能行驶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380千米指的是火车一个小时可以行驶380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指的是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2千米,光每秒传播300000千米指的是光在一秒钟内可以传播300000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1.先说说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15 3 595
2.
240 ÷ 2 = 120(千米/时) 120×12=1440(千米) 答:A城到B城的铁路全长1440千米。
3.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 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只有40千米/小时,回来时快多了。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65 × 75 ×
= 4 = 260(千米) 4 = 300(千米)
×
=
900 × 8 = 7200(米)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
65 × 4 = 260(千米)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哪些量的8 = 7200(米)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
65 × 4 = 260(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路程、时间和速度
摩托车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摩托车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 东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
●摩托车从车站 出发经过8分钟 到达物流中心。
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 900 ×
= 8 = 7200(米)
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东城呢?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
像每秒、每分、每时、每天、每月、每年┅┅我们称为单位时间。
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 900 × 8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65 × 4
= = 7200(米)
= = 260(千米)
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摩托车每分钟行驶900米 写作: 900米/分 读作: 900米每分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0 × 3 = 120(千米)
答:从县城到王庄乡有120千米。
120 ÷2= 60(千米/时)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大货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 写作: 65千米/时 读作: 65千米每时
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行驶7200米需要几分钟? 7200 ÷ 900 = 8(分) 路程 ÷ 速度 = 时间
摩托车行驶了7200米,用了8分钟,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7200 ÷ 8 = 900(米/分) 路程 ÷ 时间 = 速度
一起观察这两个关系式,你能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它们吗?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 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时间
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可以表示为:路程
× 900 × 8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65 × 4
= = 7200(米)
= = 26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