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厚仪内校规范
漆膜测厚仪校验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C/LY-3-82-20-09
版次 A 品保部工作文件修改状态0
漆膜测厚仪校验规程页数第1页共1页1 校验条件
1.1温度20±5℃,相对湿度50%-80%。
1.2标准箔片47.8μm±1%、98.6μm±1%、257.2μm±1%、489μm±1%、1002μm±1%厚。
2校验过程
2.1取以上各种厚度的校准箔片在未涂层的基体上,各测量5次,计算出测量平均值。
2.2显示值与标准箔片厚度值不符,用“Δ”和“▽”键改变显示值直到显示值与标准箔片厚度一致。
2.3按CAL键,校正结束。
4 判定示值误差,在±1%范围内为合格。
5对校验过程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填写在《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记录》上。
6对校验合格的漆膜测量仪贴合格证标签,不合格的则进行修理、调试,完后重新校验。
7校验周期为一年。
涉及表单: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记录。
测厚仪操作规程

测厚仪操作规程标题:测厚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测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厚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造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正确操作测厚仪对于准确测量物体厚度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测厚仪的操作规程。
一、仪器准备1.1 确保测厚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
1.2 检查测厚仪的电池电量,确保电量充足。
1.3 准备好校准块或者标准样品,用于校准仪器。
二、测量准备2.1 将测厚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2.2 将测厚仪的传感器头对准待测物体表面,确保传感器与物体垂直接触。
2.3 调节仪器的参数,如声速、频率等,以适应待测物体的特性。
三、测量操作3.1 按下测厚仪上的测量按钮,开始进行测量。
3.2 保持传感器头与物体表面接触,直到测量完成。
3.3 记录测量结果,并及时处理数据,如保存、打印或者传输至电脑。
四、校准和维护4.1 定期对测厚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清洁测厚仪的传感器头和外壳,避免灰尘或者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4.3 注意测厚仪的工作环境,避免高温、潮湿或者腐蚀性气体的影响。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使用测厚仪时,避免将传感器头对准眼睛或者其他人体部位。
5.2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避免将测厚仪摔落或者碰撞到硬物。
5.3 在测量结束后,及时关闭测厚仪的电源,避免电池耗尽或者损坏。
总结:遵循以上测厚仪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稳定工作。
同时,注意安全操作和定期维护,可以延长测厚仪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希翼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匡助。
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

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稿件阶段:征求意见稿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二○一三年二月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1.1 任务来源:根据国质检办量函(2012)203号“关于做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修)定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下达的任务。
1.2 计划要求:2013年7月完成送审稿。
1.3 主要意义: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作为保障产品质量及量值传递的重要仪器,标定与校准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省市级以上的计量检测机构、生产科研单位、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的生产厂家都在使用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存在着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的计量和使用问题,有相应的校准需求,而我国没有相关的国家校准规范,给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的使用和校准带来不便,所以制订该规范,使其满足目前的需求。
因此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的制定有着重大意义。
二、编制过程2.1 编制原则:2.1.1 校准规范的整个内容应与现行有效相关标准相协调,技术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使本规范适用范围广,具有通用性。
2.1.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等。
2.1.3规范中的校准方法应通过实验验证,力求方法简单科学,准确可靠。
2.1.4规范中的文字表述力求层次分明,语句简明,公式表达准确,量和单位使用规范。
2.1.5规范编写格式及要求严格按照国标《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要求进行。
2.2 具体工作:该规范的编写工作主要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
同时邀请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生产厂家上海六菱仪器厂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本规范编写小组主要编写人姜志华、王昕歌、马琳,参加编写人余国安、唐冬梅。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2012年06月开始收集国内外有关标准,进行细致分析研究,按标准的要求制定测试方法,对测试方法进行试验,并做出试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试验方法科学,易操作。
土工布测厚仪校准规范

土工布测厚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土工布测厚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GB/T 13761.1 土工合成材料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第1部分:单层产品厚度的测定方法SL 235-2012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JTG E50-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土工布测厚仪(以下简称测厚仪)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水运等行业,是测定土工布和土工膜厚度的必备仪器。
主要由测杆、指示器、基准板、压脚、加压砝码、杠杆平衡锤及必要的附件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测厚仪结构示意图1—杠杆平衡锤;2—压脚;3—指示器;4—基准板;5—测杆;6—加压砝码测厚仪采用杠杆原理,测试时将试样放置于基准板,用与基准板平行的表面平整光滑的圆形压脚对试样施加规定压力一定时间后,测量两块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土工布厚度。
4 计量特性4.1 压脚面积标称面积:25 cm2,最大允许误差:±0.2 cm24.2 指示器示值分辨力:0.01 mm,最大允许误差:±0.03 mm4.3 输出压力压脚应能提供垂直于试样表面2 kPa、20 kPa、200 kPa的压力,最大允许误差:±0.5 %5 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5.1.1 室温应控制在(20±10)℃,相对湿度≤80 %。
5.1.2 测厚仪应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周围无影响校准的振动、电磁场或其他干扰源。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2.1 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为(50~500)N,准确度等级为0.3级;5.2.2 数显卡尺,测量范围为(0~200)mm,最大允许误差为±0.03 mm;5.2.3 5等量块。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 校准前准备仪器清晰标明其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以及出厂日期等。
X-Ray测厚仪操作校验规程

(
1.目的
保证FischerX-Ray测厚仪的正确操作,以有效控制产品镀层厚度。
2.范围
公司FischerX-Ray测厚仪的操作和校正工作。
3.职责
品质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和修改。
4.工作内容。
4.1设备连线。
4.1.1连接应急电源至三相电源。
4.1.2组装电脑,并将电脑和屏幕的电源连接至应急电源。
4.9.4仪器存放地点应保持:温度20℃±5,湿度30-60﹪RH。
4.9.4每天擦拭仪器表面、测试箱内外和计算机显示器、主机等。
4.9.5每天使用标有厚度的样品,进行预防性测量,监控设备测量精度。
2
Ni/Cu3.81/9.3
3.81um镍标准片+9.3um铜标准片+素材样品
3
Ni/Cu3.81/9.3
3.81um镍标准片+9.3um铜标准片+素材样品
程序名
132-启基Au/Ni/Cu/D15
1
元素Au
金元素片
2
元素Ni
镍元素片
3
元素Cu
铜元素片
4
Al:ABS(校正标准)
素材样品
5
Al:ABS(样品)
4.4基准测量
4.4.1预热完成后,进入菜单[一般]中的“测量基准”。
4.4.2聚焦调整位置后按“开始基准测量”键。
4.4.3先测量Ag(银)元素片,再测量Cu(铜)元素片。
4.4.4待显示为完成时,按“确定”完成基准测量。
4.4.5不得使用其它元素片,进行“基准测量”,以免造成测试程序错乱。
4.5测量
4.3.4转动焦距旋钮到测量点在视频中的聚焦,移动Ag(银)元素片使测量点位于十字线中心。
测厚仪 操作规程

测厚仪操作规程
《测厚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测厚仪的操作流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测厚仪进行材料厚度测量的人员。
三、操作前的准备
1. 确保测厚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损坏和缺陷。
2. 准备所需的校准块和标准样本。
3. 保证测量场地通风良好,避免粉尘和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操作步骤
1. 将测厚仪放置在待测材料表面,并确保传感器与表面垂直接触。
2. 打开测厚仪,并将其校准到所需的工作模式。
3. 按下测量按钮进行测量,确保传感器与表面完全贴合,避免晃动或移动。
4. 测量完成后,记录测得的厚度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注意事项
1. 使用测厚仪时要谨慎操作,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2. 定期对测厚仪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测量准确性。
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故障或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
行维修。
六、操作结束
1. 清洁测厚仪和传感器表面,避免积聚杂质。
2. 关闭测厚仪,并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 将测量结果保存和归档,以备日后参考。
以上就是《测厚仪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所有使用测厚仪的人员能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波测厚仪校准操作规程

1目的本规程用于超声波测厚仪的检定和校准。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数显式超声波测厚仪的校准。
3 依据技术规范JJF 1126-2004《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范》。
4 技术要求及检定/校准条件室内温度为(20±10)℃;仪器预热时间:分辨率为0.1mm的仪器为15min,分辨率为0.01mm的仪器为30min。
5 使用的仪器设备超声波测厚仪用标准厚度块和标准圆筒进行校正。
6 操作方法与步骤:6.1 打开被检仪器预热不少于30min。
6.2 检查仪器外观和相互作用。
6.3 将仪器的声速设置为5900m/s。
6.4 检定仪器的示值变动性:将探头接插到仪器本体上,再将耦合剂(如医用甘油、机油)涂敷在9.99mm标准厚度块的被测端面,用探头测量标准厚度块测量面中心位置的厚度。
重复对该位置连续测量10次,记下每次的示值,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示值变动性。
6.5 示值误差首先根据说明书要求选用适当的标准厚度块对仪器进行示值校正,如无说明书则选择一块9.99mm和一块为仪器测量上限1/2的标准厚度块作仪器高低两端的示值校正。
测量范围分为若干档的仪器,其示值校正应在每档分别进行。
校正完毕后,按表1规定的受检点检定仪器的示值误差。
检定时,将探头放置在标准厚度块的中心位置上连续测量三次。
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在该点的示值。
表1 (mm)注:测量范围细分为若干档的仪器,没档按相应段的受检点进行检定。
示值误差δH按下式计算:δH=H′- H式中:H′——仪器示值;H ——标准厚度块的标称值。
各点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mm)注:表中H为被测厚度,单位mm。
6.6 曲面壁厚测量的下限及准确度按检定示值误差的方法将仪器校正好,然后根据表3的规定,测量与其尺寸相对应的标准圆管的壁厚。
测量时,手持探头以圆管表面任一素线为轴轻微摆动并观察示值,取最小的稳定的示值为测量结果,其准确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ISO9001-2015)
1.0适用范围:
对新购或年检的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验。
2.0技术要求
精度:1.2mm~200mm ±(0.5%厚度值+0.1mm)
3.0校验用器材
3.1 标准试块
4.0校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
配件齐全,外观不得有硬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及接口件不得松脱和脱落。
4.2 测量精度
取最大误差. ︱仪器示值-标称值︱=误差
5.0校验报告
5.1 最大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则该超声波测厚仪合格;
最大误差超出说明书要求则为不合格;
校验合格的仪器,应出具校验报告,校验不合格的仪器不得使用.
5.2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周期为1年。
当测厚仪存放时间超过1年时,使用前必须重新校验。
当被测量材料的声速与普通钢声速(5900m/s)不同时,应用已知厚度的被测材料重新校验。
6.0参考文件
6.1《量规仪器管理校验程序》
6.2《超声波测厚仪使用手册》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0记录表格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 围
XULM X-Ray测厚仪。
校准用
基准物质
0.104µm、5.2µm薄片,1.85µm、5.30µm、11.4µm、23.1µmFe/Ni标准片及纯元素片。
环境条件
温度:10~40℃,湿度:0~95%。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恒定。
校正步骤
1)校正前确保仪器预热30分钟(在子程序“光谱”连续测量半小时,按停止按钮中止测量)。
2)选择菜单“校正”以打开“校正”应用窗口。指令窗口出现操作指示,依次为:纯元素片Ni、Fe,标准片Ni/Fe 0.104、Ni/Fe 1.85、Ni/Fe 5.30、Ni/Fe 11.40。
3)放好标准片后开始测量,测量结束,读数显示在测量数据区。
4)校正结束时,“校正结果”窗口出现,选择“确定”确认校正结束。“测量”应用窗口重新出现。仪器回到测量状态。
5)校正完成后,连续测量任意标准片5~10次,计算均值和标准偏差,当∣X1-XVP∣<4S 时则判定仪器可正常使用;否则需重新调校,校正无效时联系仪器供应商。
相关记录
《测厚仪校准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