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应急预案
氨水的环境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氨水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氨水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氨水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泄漏,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成立氨水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泄漏物的控制、转移、处置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泄漏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引导舆论。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泄漏控制(1)发现氨水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赶到泄漏现场,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泄漏扩散。
(3)使用吸氨剂、吸附剂等应急物资对泄漏区域进行吸附处理。
(4)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
(2)如监测到环境质量超标,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对疑似中毒人员,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信息发布(1)宣传报道组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引导舆论。
(2)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通报事件进展,确保信息透明。
五、应急物资及装备1.应急物资:吸氨剂、吸附剂、防护服、防毒面具、应急照明设备等。
2.应急装备:救护车、应急通讯设备、监测仪器等。
六、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3.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氨水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高员工应对氨水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氨水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可能发生的氨水泄漏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小组工作。
(2)应急处置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包括泄漏点堵漏、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3)警戒保卫小组:负责现场警戒、封锁、交通管制等。
(4)信息报送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泄漏(1)员工发现氨水泄漏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小组报告。
(2)现场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处置小组进行现场处置。
2. 现场处置(1)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泄漏点进行堵漏。
(2)同时,警戒保卫小组对泄漏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周边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3. 人员疏散(1)警戒保卫小组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2)信息报送小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 现场清理(1)应急处置小组对泄漏点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氨水扩散。
(2)警戒保卫小组对泄漏现场进行解除警戒。
5.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应急物资及装备1. 氨水泄漏应急处理装备:包括堵漏材料、防护服、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等。
2. 医疗救护装备:包括急救箱、担架、救护车等。
3. 警戒保卫装备:包括警戒线、封锁带、交通管制设备等。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氨水泄漏事故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氨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对氨水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氨水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发生的氨水泄漏、氨水中毒等突发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氨水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医疗救护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
(4)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宣传报道。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事故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指挥部。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调度。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和医疗救护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
(4)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宣传报道。
3. 事故善后(1)事故单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和恢复。
(2)指挥部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追究相关责任。
五、应急物资及装备1. 应急物资: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呼吸器、急救包、担架等。
2. 应急装备:警戒线、应急照明设备、通讯设备、消防设备等。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氨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氨水安全操作培训。
3. 检查和评估应急物资及装备的完好情况,确保应急物资及装备随时可用。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本预案可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修订。
氨水应急预案

氨水应急预案引言概述: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氨水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氨水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一、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1.1 快速切断氨水供应:当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第一步是迅速切断氨水供应,以防止泄漏继续扩大。
操作人员应熟悉氨水供应系统,并掌握切断氨水供应的紧急措施。
1.2 疏散人员:在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将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同时,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应将周围区域进行封锁,防止其他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1.3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处理氨水泄漏事故的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面罩、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免受氨水的腐蚀和毒性。
二、事故现场的处理措施2.1 封堵泄漏源:一旦氨水泄漏,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封堵泄漏源,以减少泄漏量和扩散范围。
可以使用合适的堵漏剂或物理封堵方法,如堵住泄漏管道或容器的出口。
2.2 中和处理:氨水泄漏后,应立即进行中和处理,以降低其腐蚀性和毒性。
可以使用中和剂将氨水中和为中性或弱酸性,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2.3 清理和处理废物:在事故现场清理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处理泄漏的氨水和中和剂,以防止二次污染。
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三、事故后的善后工作3.1 事故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2 事故报告和通知: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报告和通知的内容应包括事故的情况、处理过程和善后措施等,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3 事故经验总结和培训: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进行经验总结,并将总结的经验应用于培训和教育中。
氨水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我单位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氨水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氨水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氨水泄漏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氨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氨水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泄漏物质控制等。
(2)救援组:负责伤员救治、事故现场救援等。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等。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氨水泄漏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组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4. 救援组立即对泄漏物质进行控制,采取堵漏、稀释等措施,防止泄漏扩散。
5. 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组织伤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医疗救护设备等。
7. 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上报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8. 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小组进行现场清理和评估。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吸入氨气。
2. 物资堵漏:使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材对泄漏点进行堵漏。
3. 空气稀释:启动喷淋设施,对泄漏区域进行空气稀释。
4. 医疗救护: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抗过敏、利尿等措施。
5. 事故现场清理:事故处理后,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演练总结: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总结经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氨水应急预案

氨水应急预案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
氨水溅入眼内,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3、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三、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防护服:穿工作服。
4、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5、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立即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
4、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五、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氨水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氨水突发环境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损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氨水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
三、事故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氨水突发环境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一般事故: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直接威胁。
(二)较大事故:对环境造成较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三)重大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四)特别重大事故:对环境造成特别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1. 组成: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专家等组成。
2. 职责: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工作组1. 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事故现场封锁等工作。
2. 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情况。
3. 应急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4.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
5.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五、应急处置措施(一)事故初期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抢险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治。
3. 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4. 应急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二)事故中期1. 抢险救援组继续进行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治。
2. 环境监测组持续监测污染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3. 应急保障组继续提供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4. 通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进展情况。
(三)事故后期1. 抢险救援组完成救援任务,撤离现场。
2. 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恢复监测,确保污染得到控制。
3. 应急保障组清理现场,恢复交通、通讯等设施。
氨水的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氨水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氨水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氨水泄漏事故。
三、事故分级根据氨水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一般事故:氨水泄漏量小于等于1000kg,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2. 较大事故:氨水泄漏量1000kg以上,造成1-3人轻伤,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重大事故:氨水泄漏量1000kg以上,造成3人以上轻伤,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警戒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氨水泄漏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小组负责人到位。
3. 现场处置组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包括切断泄漏源、隔离事故区域、设置警戒线等。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及时将伤员转运至安全区域。
5. 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污染。
6.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7.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通报事故情况。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完善的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华宝特种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造气车间氨水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氨水泄漏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保护周边环境,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1、车间概况
造气车间车间位于公司厂区南端,拥有年产2万吨兰炭炉5台(4用1备),产品为兰炭、焦油和焦炉煤气,焦炉煤气作为玻璃生产的燃料。
含氨废水来源于电捕焦油器油水分离产生的废水,水经沉淀池沉淀吸油处理后,回收灭焦。
车间建有70m3沉淀池和事故池各一个。
2、危险性分析
本车间的含氨废水发生泄漏容易造成地下水、周边河流及土壤污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车间成立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郭春喜(车间主任)
副总指挥:李忠飞(车间副主任)
成员:刘仲基韩群弟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车间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环保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事故处置组负责现场抢险,事故处置。
成员:韩群弟雷世亮王喜军李西京高峰峰
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刘仲基韩超
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王治平岳志明
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成员:岳志明尚海萍
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李忠飞杜润堂
四、预防与预警
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
(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及时了解榆林天气预报,特别是雨季来临,严防暴雨引起的氨水溢流。
必须保证事故池安全可靠,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2、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工器具一览表
应急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五、应急响应
1、泄漏处理方案
(1)少量泄漏和因沉淀池水满发生溢流,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并将氨水导入或用泵抽入事故池中。
(2)大量泄漏可采用围堤堵截、覆盖、倒流、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
下措施:
1)向公司生产技术部报告,请求公司支援。
2)立即报警:通讯组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3)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如有人员受伤,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消除事故隐患;
4)紧急疏散;警戒组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5)现场急救:救护组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受伤人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6)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3、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榆林华宝特种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201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