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错误及它的后果

目录
• 减数分裂的概述 • 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 • 如何避免减数分裂的错误 •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01 减数分裂的概述
减数分裂的定义
减数分裂是细胞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主要发生在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中,目的是产生配子。
染色体配对错误
总结词
染色体配对错误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正确配对,导致联会异 常。
详细描述
染色体配对错误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引起的。这种错误可能 导致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
细胞质分裂错误
总结词
细胞质分裂错误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 或不彻底,导致子细胞大小不一或细胞质内含有过多的细胞 器。
通过遗传咨询了解家族遗传病史,评估遗传 风险,为避免减数分裂错误提供指导。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检测与减数分裂相关的 基因突变,预测个体发生减数分裂错误的概 率。
生物学的角度
增加细胞分裂周期的监控
通过定期监测细胞分裂周期,及时发现异常 分裂现象,预防减数分裂错误的产生。
优化细胞培养条件
提供适宜的细胞培养环境,保证细胞正常分 裂,降低减数分裂错误的几率。
要点二
建立细胞模型
通过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减数分裂过程,深入了解减数分裂 错误的机制,为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05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对生 物进化的影响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减数分裂错误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 型,增加物种多样性。
减数分裂错误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产生染色体数目或结 构的改变,进一步影响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解析版)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 染色体异常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生物常考热点难点及提分策略掌握(解析版)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Y、YB.X b、aY、YC.aX b、aY、YD.AaX b、Y、Y【答案】A3.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细胞。
有关该精细胞的形成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中的相同,且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该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含答案解析)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异常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
减数分裂异常浅析

减数分裂异常图解浅析减数分裂虽说在全国高考理综试卷中出的考题不多,但他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深入理解减数分裂,有助于解答遗传和变异的相关试题,而减数分裂异常是减数分裂常见的问题。
为了便于掌握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常,现把这些规律总结如下。
假如某生物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XY,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为例,则:一、减数分裂正常过程,图解如下:图1由图1可见,一个精原细胞一次正常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精子,有两种基因型(AX和aY或AY和aX),即一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只能发生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而一个生物体正常减数分裂能产生许多精子,可有四种基因型(AX、aY、AY和aX),即一个生物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种组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下面均以其中一种情况为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即产生两种次级精母细胞AAXX和aaYY或aaXX 和AAY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由于成对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携带的基因相同,因此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以AAXX为例)分裂可产生两个(AX和AX)、一种(AX)精细胞。
二、减数分裂异常有下列三种情况1、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图解如下:图2由图2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AA与aa没有正常分离而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而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正常分离。
这样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均异常,即AaX、AaX、Y、Y。
2、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图解如下:图3 由图3可见,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AXX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AA没有正常分开,而姐妹染色单体XX正常分开;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
2020高考生物核心考点透视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答案解析(15页)

2020高考生物核心考点透视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C.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D.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答案】D【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是正常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发生异常,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应该产生2种配子,若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则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C错误;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异常卵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正确。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原卷版)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丙过程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甲过程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C .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mRNA 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D .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有关4.下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图形,则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A .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体未分离B .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 .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 .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5.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 DNA 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大肠杆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 .①②B .①⑤C .③④D .④⑤6.基因型为AaBb 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
(完整版)2.1.5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的情况,AaBb(两对基 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个体产生 配子的情况如下:
课本P22 基础题 1.(1)√(2)×(3)×(4)× 2.B 3.D 4.(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 出现了四分体。 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与C,A与D,B与C, 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⑥
2、从某动物的精巢中取出四个精子,经测定其 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
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a Bb
A A a a 正常
A Aa a
BB
Aa
B
B Bb b减Ⅰ
异常
bb
b
减Ⅱ
正常
b
异常条件下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
(以精子为例)
A
Aa Bb
减Ⅱ B
A A 正常
A Aa a
BB
A
B
B Bb b减Ⅰ
正常 a a
aa
bb
b
减Ⅱ
异常 b
已知配子基因型,判断减数分裂异常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课本P22 基础题 1.(1)√(2)×(3)×(4)× 2.B 3.D 4.(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 出现了四分体。 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与C,A与D,B与C, 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⑥
裂间交叉3、互减换数。规 律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连锁互换规律
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图示说明
A
A
同源染色体
随同源染A 色体的分离,
1
A、a发生a 分同离源染色体
a
B
Aa a
2
bB Bb b
A
B
A
B
b a
a
b
异常条件下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
(以精子为例)
Aa
减Ⅱ B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 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 裂两次。这样每个物种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 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 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 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性状 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 定。
(N为同源染色体对数)
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判断方法(以精子为例)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若产生一个精子为 Ab,另三个精子中其中一个与这个精子相同, 为Ab,另外两个精子相同、且为已知两个精子 的“补集”,即为aB、aB;
若产生一个精子为AB,则另外三个精子分 别是 AB、ab、ab 。
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
拓展题 提示: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 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没有分 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 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 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2条21号染色体, 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 卵细胞。
第二小节练习 基础题 1.(1)√;(2)√;(3)√。 2.提示:
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 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 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 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 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 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2、从某动物的精巢中取出四个精子,经测定其 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
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 中21号染色体是2条。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 (含23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1条21号染色体) 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 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当该受精 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 47条,含有3条21号染色体。
(2)①4 ②B、D ③B、C
拓展题 提示:不一定。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 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 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 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 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 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 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 不正常。
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 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
例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 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 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没有减数分裂就 没有遗传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基因分离规律
减同源染2、色减体数上三 大第的一非次等分位裂基后因期(非A和同B源或染b色,体a和的B自或由b)组自合由,组导合致。非
数 基础 遗
分
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自由组合规律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的情况,AaBb(两对基 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个体产生 配子的情况如下:
AaBb基因型个体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雄性个体 一个卵原细胞 一个雌性个体
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2种(AB、ab或Ab、aB) 4种(AB、ab、Ab、aB) 一种(AB或ab或Ab或aB) 4种(AB、ab、Ab、aB)
结论:
(不考虑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一个精原细胞一次形成 4个 、2种 精子。 一个雄性个体可以形成 2N种 精子。
A或a
正常分裂
Aa
减Ⅰ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Aa
AA或aa 减Ⅱ两条染色单体未分开
Aaa
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不含A或a 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练习题
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若产生一个基因型为 aaB的精子,推测其原因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
基因a与a未分开 。则与其同时产生的另外三 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B、Ab、Ab 。
Aa Bb
A A a a 正常
A Aa a
BB
Aa
B
B Bb b减Ⅰ
异常
bb
b
减Ⅱ
正常
b
异常条件下产生配子的种类分析
(以精子为例)
A
Aa Bb
减Ⅱ B
A A 正常
A Aa a
BB
A
B
B Bb b减Ⅰ
正常 a a
aa
bb
b
减Ⅱ
异常 b
已知配子基因型,判断减数分裂异常的时间
亲本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原因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