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经典文化阅读-笠翁对韵---一先详解
小学二年级经典文化阅读笠翁对韵一先详解

小学二年级经典文化阅读笠翁对韵一先详解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赋对云笺。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䍠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肥对坚。
碧玉对青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
凿井对耕田。
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诗云对咏,授对传。
趣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可逢宰相,并无事即为神仙。
霞百花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七碗月团,啜辞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蹴踘(cùjū)】一种古代踢球游戏。
蹴鞠:蹴,打;鞠,通鞠,球。
《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处后蹴踘,必须蹶寒,汗出来多,即为骨膜炎。
”【丹山】秋后山上的树叶变红,所以称秋天的山为丹山。
【碧水】绿水。
南朝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檝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近。
”唐李白《早春递王汉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轮不到空断肠。
”五代和稀《大重山》词:“御沟虎科矶水,转回池塘,时时微雨洗脸风光。
”元戴表元《苕溪》诗:“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横。
”【覃烟】覃(tán谈),长。
覃烟,袅袅直升空中的炊烟或横浮低空的烟雾。
一版本作“轻烟”。
【之句】通在抑扬顿挫,指声音直截了当而悦耳。
【婵娟】指体态柔弱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雪赋】南朝诗人谢惠连写下过一篇名叫《雪赋》的文章。
【云笺】(唐)韦陟(zhì)用五彩的纸写信,由他人代笔,自己签名。
签名时写的“陟”字像五朵云彩,因而后来人们称书信为五云笺或云笺。
笠翁对韵(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目录分析
1
一东
2
二冬
3
三江
4
四支
5
五微
01
六鱼
02
七虞
03
八齐
04
九佳
05
十灰
06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1
一先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萧
3
三肴
4
四豪
5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01
十蒸
02
十一尤
03
十二侵
04
十三覃
06
十五咸
05
十四盐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笠翁对韵(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笠翁对韵(中华经典名著全本 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基础
韵
读物
诗文
名著
韵
笠翁
鱼
经典
盐 三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笠翁对韵》是出现于清代初期的一本讲对偶和声韵的蒙学读物。《笠翁对韵》在体例上与康熙年间出现的 《声律启蒙》相同,都是按照《平水韵》平声三十韵分部编写,分上下两卷,每卷十五个韵部。《笠翁对韵》每 个韵部下各有二到四则对文,每则对文各有对句十对,由简到繁,选取的都是每个韵部的常用字,这些字在诗文 创作中出现的概率大,经过熟读和背诵,容易被学习者牢牢记住。《笠翁对韵》的对句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典故, 学习者在学习对仗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笠翁对韵》是必备的 基础技能,是应试和写作的基本功夫。对于现代人来说,《笠翁对韵》也是传统文化入门教材和提高古诗文素养 的基础读物。所以我们把这本书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
小学经典文化校本教材《笠翁对韵》拼音版精心校对版

笠翁对韵(清)李渔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1作者简介李渔(1611 ~ 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
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
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
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
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
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他完成了《闲情偶寄》一书的创作。
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辞世。
【上卷】一东①天ti ān 对du ì地d ì,雨y ǔ对du ì风f ēng 。
大d à陆l ù对du ì长ch áng 空k ōng。
山sh ān 花hu ā对du ì海h ǎi 树sh ù,赤ch ì日r ì对du ì苍c āng 穹qi óng。
雷l éi 隐y ǐn 隐y ǐn ,雾w ù濛m éng 濛m éng 。
日r ì下xi à对du ì天ti ān 中zh ōng。
风f ēng 高g āo 秋qi ū月yu è白b ái ,雨y ǔ霁j ì晚w ǎn 霞xi á红h óng。
《笠翁对韵》的全文及解释了

《笠翁对韵》的全文及解释了《笠翁对韵》作者: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
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卷一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
兄弟不睦,日寻戈矛。
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叆叇:浓云蔽日之状。
曈曚:日初出将明未明之状。
蜡屐:晋代阮孚好蜡屐,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藕花风:夏天荷花开放时的凉风。
元王恽诗:“人立藕花风”。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三公: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
”清暑殿:三国孙吴有避暑宫,夏日无暑气。
兆飞熊:商末吕望钓于渭滨,周文王将狩猎,卜卦:“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果遇吕望于渭阳。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下饷:下午。
高舂:傍晚时分。
笠翁对韵(中华经典诵读)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韵
熏陶
学者 车
名物
三江
卷上
经典
语音
作者 盐
类别
中华
鱼 歌诀 韵
笠翁
字数
内容摘要
《中华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是作者仿照清代学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编写的。有助于读者拓展视野,同时 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经常诵读,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受到灿烂文化的熏陶,得到语音、词汇、 修辞等方面的训练。
读书笔记
初学写诗可以借鉴一下里面的语词,看这本书也可以学习很多历史文化典故,拓宽知识面。 对联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也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是很讲究的一门学问,本人很喜欢读对联,甚至还可 以背一些来。 作者仿照清代学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编写的,并作了详细的解释。 经典,既包含文化常识,又有趣味,还搜罗了许多有意思的散见各处的对句。 七律•一飞冲天昂望苍穹问上苍,只身旷野月星茫。 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无穷。对于成年人来说,它也是滋润干涸精神领地的一汪清泉,潺潺流淌,如沐春风。 对于张花花什么摇篮曲都没这个有效。 非常好,开蒙启迪,要是在多些注释就好了。 此书看完,除在词汇,韵律,用笔恰当之外,知了不少典故他用法,古人生活之趣,突觉对对子是开拓思维 的好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如天宇,深如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目录分析
一东
二冬
三江
1
四支
2
五微
3
六鱼
4
七虞
5
八齐
1
九佳
一年级传统文化《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笠翁对韵》(节选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跟老师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
4、同桌互检朗读。
5、教师抽检学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释读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2、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3、学生一起说课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
1、分组读,再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
4、试着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对联。
附:上平声篇【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曰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曰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曰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恃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二年级笠翁对韵大阅读计划

《笠翁对韵》朗读、朗诵计划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校领导积极倡导语文教师利用晨读朗诵经典,我们二年级级部经过反复的斟酌,确定朗读、朗诵《笠翁对韵》。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二年级级部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笠翁对韵》,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上卷十篇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
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
”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
想方法多听多念。
背诵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背诵可以定心养性,培养学生的专注神情。
有时让学生用手指着书上的内容默读、默背,背不出来再看书,自己找难点,反复默背,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集体背、同座位对背、接龙背、拍着手背、比赛抽背、见缝插针地背……背诵要动嘴,纠正了发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背诵要用耳朵听,提高了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开发了左右脑的潜能。
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最重要而特别要注意的教学观念是:只须多念熟背,不须着意讲解。
期待儿童多读即自会多解,或十年二十年之后再了解不迟(苏东坡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01声律启蒙下卷一先(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一先之一qínɡ duìyǔ,dì duìtiān晴对雨,地对天tiān dì duìshān chuān天地对山川shān chuān duìcǎo mù山川对草木chì bì duìqīnɡ tián赤壁对青田jiárǔdǐnɡ,wǔ chénɡ xián 郏鄏鼎,武城弦mùbǐ duì tái qián木笔对苔钱jīn chénɡsān yuèliǔ金城三月柳yùjǐnɡjiǔqiū lián玉井九秋莲hé chùchūn zhāo fēnɡjǐnɡhǎo 何处春朝风景好shéi jiāqiū yè yuè huá yuán 谁家秋夜月华圆zhū zhuìhuāshāo珠缀花梢qiān diǎn qiánɡwēi xiānɡ lù千点蔷薇香露liàn hénɡ shùmiǎo练横树杪jǐsī yánɡliǔ cán yān几丝杨柳残烟【解析】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云:“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清]郑燮《念奴娇》诗云:“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赤壁: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赤壁》七绝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因青田产鹤著名,也常借指鹤。
[唐]白居易《池鹤二首》诗云:“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经典文化阅读-笠翁对韵---一先详解
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赋对云笺。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䍠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肥对坚。
碧玉对青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
凿井对耕田。
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吟对咏,授对传。
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注释】
【蹴踘(cùjū)】一种古代踢球游戏。
蹴鞠:蹴,踢;鞠,通鞠,球。
《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处后蹴踘,要蹶寒,汗出多,即呕血。
”
【丹山】秋后山上的树叶变红,所以称秋天的山为丹山。
【碧水】绿水。
南朝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檝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五代和凝《小重山》词:“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
”元戴表元《苕溪》诗:“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
【覃烟】覃(tán谈),长。
覃烟,袅袅直升空中的炊烟或横浮低空的烟雾。
一版本作“轻烟”。
【宛转】通婉转,指声音委婉而动听。
【婵娟】指体态柔弱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雪赋】南朝诗人谢惠连写过一篇名为《雪赋》的文章。
【云笺】(唐)韦陟(zhì)用五彩的纸写信,由他人代笔,自己签名。
签名时写的“陟”字像五朵云彩,因而后来人们称书信为五云笺或云笺。
陟:登高,上升。
笺:信。
【荒芦栖南雁】荒凉的芦苇地栖息着南飞的大雁。
一版本作“荒芦栖宿雁”。
【疏柳噪秋蝉】秋天的蝉在枝叶稀疏的柳树中鸣叫。
【洗耳】尧时有颖水,箕山高人曰巢父、许由。
尧以天下让由,巢父以污耳,就洗池水洗之。
池主怒曰:何污我水。
这个故事说帝尧、许由、巢父、池水主人,一个比一个更高洁。
李白诗:“世无洗耳翁,安辨尧与跖。
“跖(zhí直),盗跖。
【折腰】指为微薄俸禄而卑躬屈膝地谄媚奉迎。
陶渊明为彭泽令。
一次,郡督邮来视察。
县吏向陶渊明建议,应穿上官服迎见。
陶渊明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于是弃官而去,作《归去来辞》。
语本《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陶潜传》。
后比喻人品清高淡泊。
《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
【郭泰】二句:见卷一十一真第二章“郭泰”句注。
【山涛】二句:见卷一十二文第一章“竹间”句注。
【肥对坚】肥,肥马;坚,坚车。
【碧玉】中国古代著名美女,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义的妾。
孙绰应司马义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据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
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其二:“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赧(一作郎),回身就郎抱。
”后用“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梁元帝诗:“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王维诗:“自怜碧玉亲教舞。
”
【青钱】(唐)张鷟甚有才名,时人称之为“青钱学士”,意思是他的文章万选万中,万无一失。
鷟,鸑鷟(yuèzhuó越琢),古书上指一种水鸟。
【郊寒岛瘦】郊指孟郊,岛指贾岛,唐代的两个诗人。
孟郊诗失之寒(内容清苦),贾岛诗失之瘦(风格瘦峭)。
【孟郊】人名。
(公元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诗人。
性狷介,为诗有理致,然思苦奇涩,韩愈引为忘年交。
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著有孟东野诗集。
【贾岛】人名。
(公元788~843)字浪仙,号无本,唐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初落拓为僧,后还俗。
工诗,好苦吟,为韩愈所重,文宗时贾坐谤,贬长江主簿,故时人称为贾长江。
诗风清奇幽峭和孟郊相近,
世称为郊寒岛瘦。
著有贾长江集。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
【酒圣对诗仙】晋刘伶旷达放饮,又曾作《酒德颂》,后人因称之为酒圣。
李白初游长安,得到名人贺知章赏识,誉之为“谪仙人”,后人因称为诗仙。
【玉树】⑴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后以“玉树”比喻少年的材质或面貌美好。
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黄门侍郎夏侯玄一表人才,有玉人之称。
驸马都尉毛曾相貌丑陋,令人生厌,他凭着自己的姐姐是魏明帝的皇后,经常找机会接近夏侯玄,他们坐在一起被人称为蒹葭倚玉树,夏侯玄十分不满,魏明帝因此而降他的职。
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
蒹葭倚玉树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
⑶(唐)崔宗之,美容仪,饮酒时更见风度。
杜甫诗《饮中八仙歌》说:“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步金莲】《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载,鹿女每步迹有莲花,后为梵豫国王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儿,得千子,为贤劫千佛。
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谥号东昏侯)宠爱潘妃玉儿,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叫“步步生莲花”。
后以金莲指女子纤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