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指导书1
食品感官实验指导书()

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评价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的卫生状况及食品的感官质量。
食品感官品评是人们利用自己的感觉对食品的外观,气味,味道,质构等特征进行评价,从而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和实践,感官品评已逐步发展成一门科学,感官品评方法成为食品工业生产、科研和质量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 四种基本味的阈值测试一、实验目的利用本实验测定品评人员对四种基本味的识别能力及阈值,来观察品评人员的味觉灵敏度。
二、人体的味觉器官酸、甜、苦、咸是味感中的四种基本味道。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基本味和色彩中的三原色相似,它们以不同的浓度和比例组合时就可形成自然界千差万别的各种味道。
例如,无机盐溶液带有多种味道,这些味道都可以用蔗糖、氯化钠、酒石酸和奎宁以适当的浓度混合而复现出来。
通过电生理反应实验和其它实验,现在已经证实四种基本味对味感受体产生不同的刺激,这些刺激分别由味感受体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成分所接收,然后又由不同的神经纤维所传递。
四种基本味被感受的程度和反应时间差别很大。
下表为四种基本味的觉察阈和差别阈。
四种基本味用电生理法测得的反应时间约为0.02~0.06s 。
咸味反应时间最短,甜味和酸味次之,苦味反应时间最长。
除四种基本味外,鲜味、辣味、碱味和金属味等也列入味觉之列。
但是有些学者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味觉,而可能是触觉、痛觉或者是味觉与触觉、嗅觉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应。
口是味觉器官,味觉感受器主要在舌和邻近的腭上面,感觉物质通过,对味觉细胞产生刺激,通过神经传逸产生味感,但这种刺激必须是水溶性的。
由于舌面上各种感受味蕾的分布不同,对各种刺激的敏感也不同。
舌头表面感觉味的范围很广,但对味的敏感度则根据舌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舌尖部位对甜味最敏感,舌缘部位对酸味和咸味敏感,而舌根对苦味最敏感。
四种基本味的觉察阈苦味 酸味甜味咸味三、实验原理将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四种基本味溶液暗码编号,分组送给参与品评实验的人员,由品评人员细心品尝每一个样品后,写出此样品对应的四种基本味之一。
食品感官试验指导--本科

实验一嗅觉辨别试验一、实验原理与目的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
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
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
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
本法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二、样品、试剂及器具1.标准香精样品不同香型的香精。
2.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辨香纸。
3.溶剂水、乙醇、丙二醇等。
三、实验步骤1.基础实验挑选3、4个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稀释配制成1%浓度,以随机数字编码,让每个评价员得到4个样品,其中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外加一个稀释用的溶剂(对照样品)。
评价员应有100%选择正确率。
2.辨香测试挑选8个不同香型的香精(其中2~3个比较接近易混淆的香型)。
适当稀释至相同香气强度,分装入干净棕色玻璃瓶中,贴上标签名称,让评价员充分辨别并熟悉它们的香气特征。
3.等级测试将上述辨香试验的8个香精制成两份样品,一份写明香精名称,一份只写编4.配对试验在评价员经过辨香试验熟悉了评价样品后,任取上述香精中5个不同香型的香精稀释制备成外观完全一致的两份样品,分别写明随机数码编号。
评价员对10个样品进行配对试验,并填写下表:试验名称:辨香配对试验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员:经仔细辨香后,填入上下对应你认为二者相同的香精编号,并简单描述其香气特征。
四、结果分析1.参加基础测试的评价员最好有100%的选择正确率,如经过几次重复还不能察觉出差别,则不能入选评价员。
2.等级测试中可用评分法对评价员进行初评,总分为100分,答对一个香型得12.5分。
60分以下者为不及格;60~80分者为一般评香员;80~100分者为优秀评香员。
3.配对试验可用差别试验中的配偶实验法进行评估。
五、注意事项1.评相实验室应有足够的换气设备,以1min内可换室内容积的2倍量空气的换气能力为最好。
《食品感官科学》实验指导

《食品感官科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练习嗅技术、范式试验、啜食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嗅技术、范式试验、啜食技术,体会嗅觉、味觉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光明纯牛奶、伊利纯牛奶三、实验步骤:1、嗅技术:快速吸气2、范式试验:从嘴吸进,从鼻子呼出3:、啜食技术:与口腔、舌头充分接触,样品可吐出思考题:嗅技术为什么可以提高嗅觉灵敏度?在啜食技术中,为什么样品需要与口腔、舌头充分接触实验二:差别检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的差别检验方法(成对比较法、二-三点法、三点法、五中取二法、“A”与“非A”法、选择试验法、配偶法)二、实验材料光明纯牛奶、伊利纯牛奶三、实验步骤:请设计实验检验光明纯牛奶、伊利纯牛奶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1分组:5-6人1组,确定组长。
2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采用的感官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感官评价问卷表,打印问卷表,实验人数的要求见P52。
3实施感官评定方案预备试验:预备试验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熟悉样品的特点,可以讨论样品之间的差异所在。
杯子编号:专人负责,其它人不能知道;编号要不能有暗示性。
样品准备:样品量30-40mL。
评价:单独评价,不能讨论;确保每种样品被评价的总次数相等;评价过程中要漱口,注意疲劳现象。
四、结果处理:评价完成以后,收集评价单,整理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查表),得出结论。
五、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1份/组),并做2-3min的ppt报告。
思考题:为什么有差异的两个样品评价结果却表明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简单描述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简单描述试验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材料纯牛奶(光明、伊利)、火腿肠(唐人神、双汇)、红酒(长城、王朝)等。
三、实验步骤:1分组:5-6人1组,确定组长。
2描述评价:以组为单位,采用自由式描述方法,互相讨论:重要的感官特性,各感官特性对样品整体质量的贡献,标度与评分标准。
四、结果处理评价完成以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重要的感官特性,各感官特性对样品整体质量的贡献,确定标度与评分标准。
食品感官要求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GZ-08-0101食品感官要求的测定1、项目:色泽、气味、滋味及组织状态2、方法:看、闻、尝3、判断依据:3.1方便面色泽:呈有该品种特有的颜色,无焦、生现象,正反两面可略有深浅差别。
气味:气味正常,无霉味、哈喇味及其他异味。
形状:外形整齐,花纹均匀,不得有异物,焦渣。
烹调性:面条复水后,应无明显断条、并条,口感不夹生、不粘牙。
3.2糕点、面包口感:不得有酸败、发霉等异味。
外观:食品内外不得有霉变、生虫及其他外来污染物。
3.3食醋色泽、澄明度:不应浑浊、无沉淀。
无悬浮物、无霉花浮膜,五“醋鳗”、“醋虱”。
口感:不涩、无其他不良气味无异味。
3.4非发酵型豆制品及面筋口感:不酸,不粘牙,无异味外观:无杂质,无霉变。
3.5饼干口感:不得有酸败、发霉等异味。
外观:食品内外不得有霉变、生虫及其他肉眼可见杂质。
3.6果冻色泽:具有该产品原料相应的纯净色泽。
滋味气味: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无异味。
性状:呈胶冻状,质软,无杂质。
3.7油炸小食品色泽:具有本品种特有的正常色泽,无焦、生现象。
气味:气味正常,无霉变、哈喇味及其他异味。
3.8坚果食品口感:不得有酸败、发霉等异味。
外观:无霉变、无虫蛀。
3.9含乳饮料色泽:具有应加入物相应的色泽。
口感:无异味,质地均匀。
外观: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3.10果、蔬汁饮料色泽:具有所含原料水果、蔬菜应具有的色泽。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3.11茶饮料色泽: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臭味及肉眼可见的杂质。
外观:无浑浊、无沉淀。
3.12生乳色泽:呈乳白色或微黄色。
滋味、气味:具有乳固有的香气,无异味。
组织状态:呈均匀一致液体,无凝块、无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
3.13蒸馏酒与配制酒色泽、澄明度:透明,无沉淀或杂质。
芳香味、滋味:无霉味、酸味、异味。
(2757)3.14酱色泽:应有酿造将正常的色泽。
口感:不得有酸、苦、焦糊及其他异味。
外观:无不良气味,无杂质。
(完整版)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

《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与实训指导书蒋红英编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现代农业部2010年10月目录项目(实验)一味觉敏感度测定 (3)项目(实验)二排序实验 (7)项目(实验)三密度的测定 (10)项目(实验)四物理检验实验 (11)项目(实验)五酱油中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 (14)实验一味觉敏感度测定1-1 味觉敏感度测定一、实验原理酸、甜、苦、咸是人类的四种基本味觉,取四种标准味感物质按算数系列或几何系列稀释,以浓度递增的顺序向评价员提供,品尝后记录味感。
二、实验目的感官评价员不仅应能够区别不同产品之间的性质差异,而且应能够区别相同产品某项性能的差别程度或强弱。
通过实验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正常的感官功能及其味觉敏感度,测定学生对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及察觉阈、识别阈和差别阈值。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四种基本味感物质的储备液和稀释溶液,按表1配制。
(2)容量瓶、电子天平、试剂瓶、移液管、量筒、吸耳球、试饮杯、洗瓶、吐液杯表1 四种基本味液储备液和稀释液四、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1)评价员将收到一种具有某味特征(酸甜苦咸)的样品浓度系列,样品按浓度递增(递减)的顺序排列。
按照指定顺序对这些样品依次评估,不要将样品咽下。
先用清水洗漱口腔,然后取第一个试饮杯,喝一小口试液含于口中(注意请勿咽下),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
(2)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用清水洗漱口腔。
在表2中记下试样编号和味觉判别。
表2 味觉敏感度测定实验记录姓名:时间:注:O无味;×察觉阈;××识别阈;×××识别不同浓度递增,增加×数1-2 差别试验一、实验原理三点检验是差别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在检验中,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要求品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的那一个样品。
二、实验目的在感官评定中,三点检验是一种专门的方法,可用于两种产品的样品间的差异分析,也可用于挑选和培训品评员。
食品感官评定作业指导书

食品感官评定作业指导书食品感官评价工作指导书《食品感官评价作业要求》JZZJ2006ZY002食品感官评价检验作业指导书**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技术部?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2006ZY001《食品感官评价作业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我实验室从事食品感官检验工作的基本条件、样品的准备和制备、评价方法。
2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条件2.1 人员的基本要求2.1.1 灵敏度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检验人员的嗅觉、味觉灵敏度应处在正常范围内,并通过训练能不断地提高。
过分敏感的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2.1.2 注意力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检验人员的注意力应能保证在进行感官评价时做到高度集中不受外界干扰。
2.1.3 吸烟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检验人员尽量选用不吸烟者;吸烟者从事该工作前半小时停止吸烟,前10分钟用温开水反复漱口3~5次。
2.1.4 健康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检验人员应身体健康,患感冒时不得参加感官评价检验;对食品出现明显好厌感觉(例如妇女孕期反应或某些疾病反应)时不得参加感官评价检验。
2.1.5 知识和经验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检验人员应具备食品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具备化学实验室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相关标准,正确描述检验评价结论;具备从事本专业检验工作二年以上的人员可独立进行食品感官评价检验。
2.2 食品感官评价检验人员工作前应注意的事项2.2.1 距检验开始30分钟以内,要避免吃浓香食物,喝后味拖延的饮料,吮食糖果或咀嚼口香糖。
2.2.2 检验前禁止使用强气味的化妆品(洗脸液、发乳、雪花膏、香型唇膏等等)。
2.2.3 注意个人卫生(无汗臭、手和衣服洁净),洗手时要使用无味肥皂,禁止使用洗手液和香皂。
2.2.4 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场所应保持相对的安静和空气的和缓流通,避免其它化学检验同时进行。
在有强气味实验室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员,不能立即进入从事食品感官评价检验的场所,因为他们的衣服上会吸附实验室中气味而影响干扰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doc

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1《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与实训指导书蒋红英编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现代农业部2010年10月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2目录项目(实验)一味觉敏感度测定................................................3 项目(实验)二排序实验 (7)项目(实验)三密度的测定 (10)项目(实验)四物理检验实验 (11)项目(实验)五酱油中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 (14)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3实验一味觉敏感度测定1-1 味觉敏感度测定一、实验原理酸、甜、苦、咸是人类的四种基本味觉,取四种标准味感物质按算数系列或几何系列稀释,以浓度递增的顺序向评价员提供,品尝后记录味感。
二、实验目的感官评价员不仅应能够区别不同产品之间的性质差异,而且应能够区别相同产品某项性能的差别程度或强弱。
通过实验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正常的感官功能及其味觉敏感度,测定学生对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及察觉阈、识别阈和差别阈值。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四种基本味感物质的储备液和稀释溶液,按表1配制。
(2)容量瓶、电子天平、试剂瓶、移液管、量筒、吸耳球、试饮杯、洗瓶、吐液杯四、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1)评价员将收到一种具有某味特征(酸甜苦咸)的样品浓度系列,样品按浓度递增(递减)的顺序排列。
按照指定顺序对这些样品依次评估,不要将样品咽下。
先用清水洗漱口腔,然后取第一个试饮杯,喝一小口试液含于口中(注意请勿咽下),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
(2)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用清水洗漱口腔。
在表2中记下试样编号和味觉判别。
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实验指导书4表2 味觉敏感度测定实验记录记录注:O无味;×察觉阈;××识别阈;×××识别不同浓度递增,增加×数1-2 差别试验一、实验原理三点检验是差别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感官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感官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我所所检样品中感官检验测定项目种类、记录要求,保证本实验室所检感官检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追溯性,特制定本感官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所检样品中感官判定工作。
3 感官评价员职责在感官检验中,感官评价员由负责该检验样品的主检员、检验员以及报告审核员等组成,且不得少于3人,其中主检员负责感官检验待测样品的制备、安排以及感官检验工作的实施。
为保证感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统一性,主检员还需就感官分析方法、相关感官描述判定标准(如《,GBT 10221-2012 感官分析术语》、《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等)组织感官评价成员们进行学习。
感官评价员应自觉的就感官分析方法、标准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感官分析能力。
4 感官检验材料被检产品的特性决定检验的试验方案,并会影响完成目标所需的检验类型,样品准备和提供的方法应适合该产品及检验设计的问题;样品采样应符合基本的采样原则,并考虑其他检验项目样品使用量;选择的容器应不影响感官检验或样品特性。
5 感官评价描述感官评价人员需对所见样品的形态、色泽、滋味、气味等相关感官指标作出具体描述,并在相应栏标注。
如,描述形态时应具体描述出样品的方形、圆形、颗粒、球型、块状等具体形态;描述色泽时应具体描述出样品的红/红褐、黄/橙黄、绿、蓝等具体色泽;描述滋味时应具体描述出样品的酸味/复合酸味,苦味、咸味、甜味、鲜味、碱味和金属味等;描述气味时应具体描述出样品的不愉快味、霉味、酸败味、清香味、腐臭味等具体气味。
如对颗粒状豆腐干的形态进行描述时,应描述为:xxx厘米的方形颗粒状。
6 感官评价结果判定当感官评价员对检验样品的感官检验描述结果一致时,检验结论按照描述结果,判定该样品感官检验合格或不合格;当感官评价员对检验样品的感官检验描述结果出现差异时(如:1人判定合格、2人判定不合格或者2人判定合格,1人判定不合格)参照标准《GB/T 29605-2013 感官分析食品感官质量控制导则》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课程编号:实验指导书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本实验课程就是为了配合食品感官评价理论课程得教学,开设得一门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食品感官检验理论得理解,学习与掌握食品感官检验得方法,并能够在市场调查、新食品开发与食品生产得质量控制等实际生产活动中进行具体应用。
⒉适用专业年级本门课程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
⒊先修课程统计学原理及方法、食品工艺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课程。
⒋实验课时分配⒌实验环境要求有专门得食品感官评价室,包括样品准备区、评价区与集体讨论区。
在评价区内每个评价人员相互隔离,每人配置一台终端电脑;样品准备区需备有微波炉、水池、冷藏箱、准备台等必备设备与设施;集体讨论区需备有圆桌或长方形桌一张与椅子若干把。
⒍实验总体要求本门课程得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较为深入得了解食品感官评价得基本原理与评价条件;2.掌握食品感官评价得方法;3.能够将在本门课程中所学得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具体得实际生产活动中。
⒎本实验得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重点:三点检验、排序检验、描述性检验。
难点:描述性检验中描述词汇得选择与确定,以及对集体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与验证。
目录实验一香精香料与基本风味物质得感官评价实验二乳制品得感官评价实验三焙烤制品感官评价实验四肉制品得感官评价实验五软饮料得感官评价实验一香精香料与基本风味物质得感官评价(味觉与嗅觉基本识别能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得确定每个品评员区别不同样品之间性质差异得能力与区别相同样品某项性质程度大小、强弱得能力。
熟悉与掌握匹配实验得方法。
二、实验内容通过品尝与闻事先给定样品得味道与气味,来确定每个评价员区别不同样品之间性质差异得能力与区别相同样品某项性质程度大小、强弱得能力。
统计每位评价员与评价员小组得正确率。
三、实验要求要求每位评价员品尝与闻事先给定样品得味道与气味,将自己得到得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得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1.材料及样品制备(1)材料:蔗糖、氯化钠、明矾、柠檬酸;各种香精;(2)样品制备:蔗糖16g/L,氯化钠3、0g/L,柠檬酸0、5g/L,咖啡因0、1g/L,盐酸奎宁0、01g/L,明矾10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各1000ml,于室温下保存。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轮次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1) 方法选择:匹配实验法(2) 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品评系统进行编码。
(3) 主控表:包括品评员编号、提供样品编号等。
五、实验原理、方法与手段实验原理:根据事先给出得各种味道与气味得结果,判定评价员对各样品得匹配结果就是否正确,从而确定每个品评员味觉与嗅觉基本识别能力得水平。
方法与手段:对于样品得味道与气味采用直接品尝与直接闻味方法;对于个人与小组得判定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正确率。
六、实验条件在光线明亮、无异味存在得环境中,进行实验,每个评价员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隔离,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七、实验步骤(1)实验前,主持人要使品评员熟悉匹配检验程序与样品特性。
(2)实验过程中,分发样品后,每个评价员独立进行品评,并记录结果。
(3)品评表汇总,记录每个品评员得反应结果。
(4)统计分析:分别统计每个评价员味觉与嗅觉匹配检验结果,分别计算正确回答人数与百分比率。
(5) 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
八、思考题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向?2.影响个人嗅觉与味觉得因素有哪些?九、实验报告预习理论课中所讲对于评价员得挑选与培训部分得原理与方法;要求按照本门课程中所学得感官评价对实验报告得有关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得同时提交实验记录纸。
十、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乳制品得感官评价(液体奶风味得三点检验法实验)一、实验目得通过鉴别不同厂家高温灭菌市民奶得感官差别,熟悉与掌握三点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通过品尝两厂家高温灭菌市民奶,采用三点检验得方法进行差别检验,根据小组检验结果,判定出就是否存在差异。
三、实验要求要求每位评价员品尝事先给定三个样品,辨别样品得味道与气味,将自己得到得结果写在记录上,并统计小组得正确人数,查阅三点检验表,得出就是否存在差异得结果,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1.材料及样品准备(1) 材料:两厂家高温灭菌市民奶。
(2) 样品贮藏:样品得温度应保持一致。
(3) 品评杯:按实验人数、轮次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1) 方法选择:三点检验法(2) 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品评系统进行编码。
(3) 主控表:包括品评员编号、提供样品编号等。
五、实验原理、方法与手段实验原理:根据评价员对三个样品得反应,通过计算正确回答数来进行判断。
实验方法与手段:随机性地分发样品,使A与B两样品出现得次数相等。
对于三个样品得味道与气味采用直接品尝与直接闻味方法;统计小组得判定结果,计算正确回答人数,查阅三点检验相对应得表,得出就是否存在差异得结果。
六、实验条件在光线明亮、无异味存在得环境中,进行实验,每个评价员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隔离,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前,主持人要使品评员熟悉检验程序与产品特性。
谨慎地提供给品评员关于处理效应与产品特性得启发与鼓励,给予必要得足够得信息以消除品评员得偏见。
(2) 实验过程中,分发样品后,每个评价员独立进行品评,并记录结果。
(3) 品评表汇总,记录每个品评员得反应结果。
(4) 统计分析:计算正确得回答数(已正确鉴定了单一得样品)与总得应答数,将结果与表536相对应得数值进行比较,并说明含义。
(5) 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
八、思考题1.试设计一个带特定感官问题得风味(或异常风味、商标等)得三点检验形式得实验。
2.在自己实验得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九、实验报告预习理论课中所讲得三点检验法部分得原理与方法;要求按照本门课程中所学得感官评价对实验报告得有关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得同时提交实验记录纸。
十、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准备6个相等得可能组合数ABB、BAA、AAB、BBA、ABA、BAB;控制光线以减少颜色差别。
实验三焙烤制品感官评价(饼干得偏爱度排序实验)一、实验目得通过对不同饼干偏爱进行品评,为产品开发、营销等做准备。
熟悉与掌握感官评价排序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通过对五种不同饼干样品得品尝,跟据每个评价员得偏爱程度进行排序,然后统计小组结果,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最终排序结果。
三、实验要求要求每位评价员品尝事先给定五个样品,根据自己喜爱程度对样品进行排序,将自己得到得结果写在记录上,并统计小组得排序结果,采用Friedman检验与Page检验对被检验得样品之间就是否有显著性差别作出判定,得出小组排序结果。
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1.材料及样品准备(1)材料:市售饼干5种。
(2)样品制备:样品得性状、大小等应尽量一致,并应去除商标登记号。
(3)样品贮存:样品应放在干燥得容器或塑料袋中,使用前取出。
(4)品评托盘:使用编号得品评托盘。
2.品评表设计(1)方法选择:排序法。
(2)样品编号:利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品评系统进行编码。
(3)主控表:包括品评员编号、提供样品编号等。
五、实验原理、方法与手段实验原理:根据品评员对样品按某单一特性强度或整体印象排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感官特性得差异。
实验方法与手段:采用排序检验法对五种饼干样品进行偏爱度得排序,并使用Friedman检验与Page检验对被检验得样品之间就是否有显著性差别作出判定。
若确定了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别就是则需要应用多重比较对样品进行分组,以进一步确定哪些样品之间有显著性差别。
六、实验条件在光线明亮、无异味存在得环境中,进行实验,每个评价员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隔离,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七、实验步骤(1)实验前,主持人要向品评员说明检验得目得,并组织对检验方法、判定准则得讨论,使每个品评员对检验得准则有统一得理解。
(2) 实验过程中,分发样品后,每个评价员独立进行品评,并记录结果。
(3) 品评表汇总,记录每个品评员得反应结果。
将品评员对每次检验得每个特性得排序结果汇总,并使用Friedman检验与Page检验对被检验得样品之间就是否有显著性差别作出判定。
若确定了样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别就是则需要应用多重比较对样品进行分组,以进一步确定哪些样品之间有显著性差别。
(5) 结果报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八、思考题在偏爱度排序实验过程中,若样品有后味或样品或特征十分相似,这时会产生哪些问题,试举例分析。
九、实验报告预习理论课中所讲得排序检验法部分得原理与方法;要求按照本门课程中所学得感官评价实验报告得有关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报告得同时提交实验记录纸。
十、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不应将不同得样品排为同一秩次;对不同特性应按不同特性安排不同得顺序。
实验四肉制品得感官评价(盐水火腿得描述性感官评价实验)一、实验目得对市售火腿肠进行风味、质地、外观得描述性感官评价,熟悉与掌握描述性感官评价得方法。
二、实验内容通过品尝市售火腿肠样品,对其风味、质地、外观进行描述性感官评价,每位评价员根据品尝结果在事先给出描述词汇中进行选择,并给样品得每种特性强度打分,统计每位评价员得实验结果, 进行T检验,判定其评价结果就是否合理,从而得出小组结论。
三、实验要求要求每位评价员品尝事先给定得样品,对其风味、质地、外观进行描述性感官评价,每位评价员根据品尝结果在事先给出描述词汇中进行选择,并给样品得每种特性强度打分,将自己得到得结果写在记录上,统计每位评价员得实验结果,进行T检验,判定其评价结果就是否合理,从而得出小组结论。
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1.材料及样品制备(1)材料:市售盐水火腿1种。
(2)样品制备:用刀切成1cm厚得薄片。
(3)样品贮藏:样品得温度应保持一致。
(4)品评托盘:按实验人数、轮次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1) 方法选择:描述性检验法(2) 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品评系统进行编码。
(3) 主控表:包括品评员编号、提供样品编号、品评表编号等(4) 品评表设计五、实验原理、方法与手段实验原理:根据评价员对样品得风味、质地、外观进行定量得描述性强度分析,通过统计学T检验,描绘出雷达图。
实验方法与手段:采用描述性感官检验方法,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判定其评价结果就是否合理。
六、实验条件在光线明亮、无异味存在得环境中,进行实验,每个评价员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隔离,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七、实验步骤样品——品评——打分——汇总——统计——报告(1)观察样品得颜色;(2)用手从直径方向按压样品,感觉其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