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点火系统组成及原理共59页

合集下载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一、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4—1所示各装置在汽车上的布置如图4—2所示各装置的作用如下:1.电源点火系统的电源是蓄电池或发电机,作用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

发动机起动时由蓄电池供电,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供电。

2.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初级电路,控制发动机起动、工作和熄火。

3.点火线圈为自耦变压器,将低电压变为能击穿火花塞间隙所需的高电压。

4.分电器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和电容器等组成,其功用是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使点火线圈次级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将高压电分送到各气缸火花塞,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牌号的变化,自动或人为地调节点火提前角。

电容器与断电触点并联,以减小触点分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

5.高压导线用以连接点火线圈与分电器中心插孔以及分电器旁电极和各缸火花塞。

6.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7.附加电阻改善正常工作时的点火性能和起动时的点火性能。

二、工作原理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12V低电压,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高电压,再经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使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轴连同凸轮一起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

断电器凸轮转动时,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因此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4—3所示。

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包括蓄电池、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分电器的断电触点及电容器。

初级电路等效电路如图4—4所示。

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由蓄电池附加电阻Rf流过点火线圈初级绕组N1,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并逐渐趋于极限值UB/R,初级电流波形如图4—5(a)所示。

对汽车上的点火线圈而言,在触点闭合后约20ms,初级电流就接近于其极限值。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课件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课件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 程课件

CONTENCT

• 传统点火系统的概述 •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 • 传统点火系统的优缺点 • 传统点火系统的应用与改进
01
传统点火系统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点火系统是利用机械或电子方式,在发动机的紧缩行程中产 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的一种点火装置。
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初级线圈通 电后产生磁场,次级线圈感应产生高电压。
特点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 接影响点火效果和发动机性能。
分电器
80%
作用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分配给 各缸火花塞。
100%
工作原理
分电器由配电器和断电器组成, 配电器负责将点火线圈的高压线 分配给各缸火花塞,断电器则控 制点火线圈的通电与断电。
未来发展
智能化控制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点火系统将实现更加智能化 的控制,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和车辆行驶状态自动调整点 火参数。
高压点火技术
高压点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点火技术,能够提高点火能量 和燃烧效率,未来有望在汽车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合动力系统应用
在混合动力系统中,需要精确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间,以 实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因此未来点火系统将 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传统点火系统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价格较为亲民,有利于降低整车 的成本。
维护方便
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维 修保养方便,且维修成本也相对较 低。
缺点
点火能量单一
传统点火系统的点火能量较为单一,对于某些特殊需求的发动机 可能无法提供最佳的点火效果。

汽车点火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经典课件

汽车点火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经典课件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广泛应用于电控发动机,主要有两种形式:带分 电器的计算机点火系、不带分电器的直接点火系(DLI点火系统)。
⒈ 有分电器式(机械配电) ⑴ 组成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主要包括与点火有关的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 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如下图所示。
⑵ 微机控制点火系的控制内容 ①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即为: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 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汽车点火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经典课件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传统点火系 ● 电子点火系 ● 微机控制点火系
点火系按照初级电路的控制方式来分可分为:传统点火系、 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三种。
一.传统点火系(也称蓄电池点火系)
传统点火系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等组成,如图所示。 分电器主要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 断电器由触点和凸轮组成,其作用是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 配电器(分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断电器凸轮和分火头装在同一轴上,一般由发动机配气机构凸轮轴上 的斜齿轮驱动,四冲程发动机转速与分电器转速比为2 :1,即曲轴每转 两圈分电器转一圈。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触点间的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 寿命,提高次级电压。 点火提前机构由离心点火提前机构和真空点火提前机构组成,用来随 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
双缸同时点火是指一只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气缸点火。这种方式要 求一只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火花塞点火,同时点火的两个敢缸工作相位 相差360°曲轴转角,这样当一缸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另一缸必然 在接近排气行程上止点,若此时点火,两个气缸的火花塞将同时跳火。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得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电控点火系统得类型1.汽油机点火系统得类型汽油机点火系主要有:传统点火系统与计算机控制得点火系统两大类型。

传统点火系统又可分为磁电机点火系统与蓄电池点火系统。

(1)磁电机点火系统:电能就是由磁电机本身提供得,其结构复杂,低速时点火性能差,一般只用于无蓄电池得机动车上。

(2)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有触点点火系统,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蓄电池点火系统得主要缺点:1)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

2)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

3)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

(3)微机控制得点火系统:系统中使用模拟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主要优点:1)在各种工况及环境条件下,均可自动获得最佳得点火提前角。

2)在整个工作工程中,均可对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通电时间与电流进行控制。

3)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得临界状态。

2. 电控点火系统得类型:可分为有分电器与无分电器式。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基本组成电控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ECU 、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与火花塞组成。

电控点火系统得基本组成电源:一般由蓄电池与发电机共同组成,主要就是给点火系统提供所需得电能。

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为 ECU 提供点火控制所需得信号。

ECU:就是电控点火系统得中枢。

点火器:电控点火得执行元件点火线圈:储存点火所需得能量,并将电源提供得低压电转变为足以在电极间产生击穿火花得15 ~20KV 得高压电。

分电器:根据发动机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得高压电依次输送给各缸火花塞。

火花塞:利用点火线圈产生得高压电产生点火花,点燃气缸内得混合气。

2.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 ECU 根据接收到得各传感器信号,按存储器中存储得有关程序与数据,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与通电时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

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得导通与截止。

图解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

图解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

图解点火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功能点火系统的功能就是在最适当的时间,在汽缸内产生电火花,点燃汽缸内的空气燃油混合物。

点火系统都有三个主要功能:① 必须能够生成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火花,该电火花具有足够的热量,能够点燃燃烧室中的混合气;② 能够使该火花维护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③ 必须给每个汽缸都提供点火火花,以保证燃烧过程能在压缩行程的适当时刻开始。

分电器点火系统分电器具有下列功能:■ 按正确顺序将次级线圈的高压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上。

■ 在适当时间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流。

■ 根据发动机工况(负荷、转速等)控制点火正时。

分电器点火系统基本结构见下图▼维修提示:分电器由凸轮轴驱动,因此转速只有发动机转速的1/2。

分电器点火系统回路及解析(一)▼解析:如上图所示,发动机启动时,电流传递。

初级电路:电瓶→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正极接线端→点火线圈负极接线端→分电器的断电器触点→接地。

分电器凸轮旋转,触点开启,初级回路的磁场强度减弱。

次级电路:次级线圈绕组里感应产生高压,并从线圈的中心接线端输出→分电器盖→分火头→分电器盖火花塞导线接线端→火花塞导线→火花塞→接地。

分电器点火系统回路及解析(二)▼解析:如上图所示,如果发动机已经熄火,但分电器断电器的触点如果正好处于闭合的情况下,点火线圈就会通电,这时加装整流电阻可以保护点火线圈,防止过热。

电瓶→点火开关→镇流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线圈正极接线端→点火线圈负极接线端→分电器断电器触点→接地。

电控点火系统1—点火开关;2—蓄电池;4—火花塞;3—带点火器的点火线圈;5—发动机ECU ;6—凸轮轴位置传感器;7—曲轴位置传感器图解如上图,点火系统由电源(蓄电池)、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点火系统在高电压下产生火花,在最佳的正时点燃在汽缸内的压缩混合气。

根据所收到的由各个传感器发来的信号,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实施控制,达到最佳的点火正时。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结论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结论

传统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结论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点火开关闭合:当驾驶员转动钥匙或按下按钮时,点火开关闭合,将电流从车辆电池发送到点火控制单元。

2. 点火控制单元工作:点火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点火开关的电流后,会开始工作。

它会检测引擎的转速和其他参数,并根据需要控制点火时机。

3. 点火线圈充电:点火控制单元会通过一个开关控制电流流向点火线圈。

当电流通过点火线圈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并将电能储存在线圈中。

4. 点火开关打开:点火控制单元会断开电流,使得线圈中的磁场崩溃。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个高电压脉冲,在走线圈的高压线上引起电火花。

5. 火花产生:高电压脉冲通过点火线圈的高压线传输到火花塞。

火花塞将电压转化为电火花,然后将其传递到燃烧室。

6. 燃烧开始:电火花在燃烧室中引燃混合气体,使得燃烧开始。

燃烧产生的能量会推动活塞向下,带动曲轴转动,从而驱动车辆运动。

因此,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点火开关闭合后,点火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将电能存储在点火线圈中,
然后通过点火开关打开产生电火花,将其传递给火花塞,在燃烧室中引燃混合气体,从而推动发动机工作。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点火系统的功用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1)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

(2)点火线圈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给的12V、 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直流电。

(3)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

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4)断电器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

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

(5)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

分电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分火头安装在分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

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6)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7)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第四节汽车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第四节汽车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第四节汽车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一、传统点火系基本组成·基本组成传统点火系组成示意图如图5-24所示,主要由一组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包括配电器和断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1)电源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供给点火系所需电能,一般电压为12V。

2)点火开关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点火系一次电路。

3)点火线圈它就是一个变压器,将12V低压电转变为15kV~20kV的高压电。

它有两个绕组,导线较粗的一次侧绕组和导线较细的二次侧绕组。

4)分电器它包括配电器和断电器,作用是接通和切断低压电路,使点火线圈及时产生高压电,按发动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送至火花塞。

5)电容器与断路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路器触点断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提高点火线圈的高电压。

2、高低压电路传统点火系的低压回路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一次侧绕组、分电器断电器等构成,工作回路为:电流从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一次侧绕组N1→断电器触点K→蓄电池负极。

在图5-25中用实线表示一次侧电流I 高压电路由点火线圈二次侧绕组、分电器配电器、火花塞等构成,工作回路为:点火线圈二次侧绕组N2→附加电阻→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火花塞旁电极、中心电极→配电器旁电极→分火头→点火线圈二次级绕组N2。

在图5-25中用虚线表示触点打开时二次侧高压电流。

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

它把蓄电池发电机的12V低压电转变为15kV~20kV的高压电,同时按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经过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点燃混合气。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凸轮受驱动而旋转交替将触点闭合或打开。

接通点火开关后,在触点闭合时一次侧绕组内有电流流过,并在绕组铁芯中形成磁场。

断电器触点打开时,一次侧绕组电流被切断,使磁场迅速消失。

在一、二次侧绕组中均产生感应电动势。

二次侧绕组匝数多,因而可感应出高达15kV~20kV的高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