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专题复习之探究

合集下载

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

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

酸雨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更为显著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一。

什么是酸雨?通常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

它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一、酸雨的形成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于是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首先提出了“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酸雨在当时即被定义为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对大气降水成分的明显影响,这与社会工业化有关。

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齐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

遗憾的是,煤含杂质硫约1%,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燃烧产生的高温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

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同时,含氮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也是使大气酸化的原因之一。

二、酸雨的现状及危害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三大酸雨区,一是以德、法、英等国家为中心,涉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二是50年代后期形成的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千米。

我国在70年代中期,酸雨区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千米,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区面积虽小,但发展扩大快,降水酸化速率高。

科学家粗略估计,在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我国化石燃料增加了30倍。

究其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耗煤量的增加,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长,污染了大气,扩大了酸雨区。

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有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酸雨还能使有毒金属被动植物的组织吸收,人类食用后对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说,酸雨对人体的健康以至整个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226):酸雨的危害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226):酸雨的危害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酸雨
• 酸雨的危害: • 酸雨的危害,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人健康直接产生危害,硫酸雨和硫酸 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 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使人 致死;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 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破坏土壤、 植被、森林;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 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6、[得出结论] 酸雨对绿豆发芽有不利的影响。
(二)探究酸雨对小金鱼生长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小玻璃盆2个,小金鱼4条,另 外收集雾霾下雨天后的一盘雨水,pH为5;再 装一盆pH约为7的自来水。 (1)把2条小金鱼放在1号小玻璃盆里、再把另2 条小金鱼2号小玻璃盆里 (2)在1号小玻璃盆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5的雨 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阳台;在2 号小玻璃盆里注入适当的pH值约为7的自来水 ,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阳台。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酸雨对动物的危害
二、实验过程
• 1、【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及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作用。 •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小盘子2个,海棉2块, 绿豆100粒,另外收集雾霾下雨天后的一 杯雨水,pH为5;再装一杯pH约为7的自 来水。
• 实验过程: • (1)把绿豆分别放在1号小盒的海绵上 、2号小盒海绵上,每小盒的海绵上各50 粒; (2)在1号小盒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5的 雨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 方;在2号小盘里注入适当的pH值约为7 的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 的阳台; (3)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
四、结论
酸雨严重影响植物生长,酸雨的pH越小, 即酸性大,对生物生长不良影响就大。 长期处于酸雨频繁的环境不仅会使植物 (绿豆)遭受毒害,还会污染地下水和 江河 湖泊,从而严重危害到其他生物( 小鱼)的生存。所以我们在促进经济发 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自 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了我们的世界 ,给青山添一片绿,给河湖添一份清!

酸雨的形成和影响实验探究

酸雨的形成和影响实验探究

酸雨的形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自然因素如土壤、植被和降水等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燃料燃烧和火力发电的排放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排放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酸雨的影响
酸雨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酸雨导致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汇报人:XX
酸雨的形成和影响实验探究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影响
酸雨的实验探究
酸雨的防治措施
添加章节标题
酸雨的形成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畜牧业等
自然来源: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
工业生产:如冶金、化工、造纸等
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
酸雨会腐蚀植物的表皮,导致植物枯萎
酸雨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生长
酸雨会污染水源,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酸雨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酸雨可能影响建筑物和文物的保存
酸雨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
酸雨可能影响饮用水质量
酸雨的实验探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理:酸雨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排放过多,导致降水pH值降低形成的
酸雨使水体中的营养盐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酸雨对水体的酸碱平衡造成影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酸雨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平衡,导致土壤酸化
酸化土壤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
酸雨还会腐蚀土壤中的矿物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酸雨还会污染地下水,影响水质和人们的健康

+第五章——实践与探究测定雨水PH及酸雨防治++教学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实践与探究测定雨水PH及酸雨防治++教学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组,拟用如图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3)通入空气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
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用是__

(断4通)已入知,酸:5性SO高2+2锰M酸n钾O溶4+2液H2颜O=色==逐=5渐S变O浅24直+2至Mn褪2++色4H,+说。明随S着O2空具气有的不 ________________性。
2019人教版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研究与实践 雨水PH测定及酸雨防治选择
学习目标
1.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 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为了持续打好环保战,柳州市政府推广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大力支持当 地清洁车辆的生产与使用。如使用纯电动汽车,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汽车 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气体有哪些?造成的主要环境危害有哪些?
提示: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气体为CO、NO、NO2等,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有光 化学烟雾、酸雨等。
160 bc g 32 bc
5aL
a
答案:(1)SO2有漂白作用 (2)Ba2++ SO24====BaSO4↓ (3)气密性检查 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SO2的充分 吸收 (4)还原 (5) 32 bc
a
素养评价
1.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产、生活中 简单的化学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节约成本、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观 念。

“酸雨”网络探究教学设计

“酸雨”网络探究教学设计

“酸雨”网络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刘建新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523962摘要本文就“酸雨”这一内容的网络探究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酸雨网络探究生物教学1.教学对象本设计针我校的高二级学生而设计。

使用时间:高二下学期。

现实条件:首先,我校的高二学生在高一年级时已学过《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已具备一定的电脑使用技能和相关的网络知识,会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所以这节课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太大。

其次,我校供学生使用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有4个,有计算机300多台,全部接入互联网,且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均向学生开放。

2.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酸雨区的分布的现状。

2、了解我国酸雨产生的原因。

3、了解酸雨的危害(对房屋、动植物、机械、车辆等有何危害)。

4、提出酸雨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3.学习任务(1)上网收集有关酸雨的图片和资料,认识酸雨是什么。

(2)通过上网收集新闻有关于我珠三角地区的酸雨报道,通过上网调查了解酸雨对房屋、动植物、机械等的影响,查询我市历年的机动车拥有量、工厂数量数据与当年的雨水P H值对照。

(4)上网查阅有资料,了解当今世界各国面临酸雨时所采取的对策及预防酸雨的办法。

(5)最后完成以下课堂作业(每人选2项完成即可,其中①为必选)①什么是酸雨?②引起酸雨的原因有哪些?③酸雨有什么危害,是通过哪些途径产生危害的?⑥酸雨在广东省共发生过多少次,造成了哪些危害?⑦面对酸雨我们应该怎么办?请你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整治酸雨的措施。

(4)课外作业(以电子作业的形式,每组任选一项即可)。

a 酸雨网页、b 预防酸雨的战略企划书、c 一份学习心得体会、d 一份关于酸雨的powerpoint课件、e 利用photoshop制作的酸雨宣传招贴画、f 一篇关于保护大气、预防酸雨的论文。

4.学习过程4.1导言:这一段时间经常有雷阵雨,单车棚已经放满,我新买的自行车只能停在单车棚外面。

淋了雨的单车很快就生锈了。

而在同一天买的其他人的单车还是亮丽如新。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 1 实验 材料 .
食 用 白醋一 瓶 、 酸溶 液 、 硫 小麦种 子
50 、 米 种 子 5 0 、O0 0 g玉 0 g l0 mL烧 杯 、 养 皿 ( 号 ) 普 培 大 、
通花盆 、H试纸 、 p 吸水 纸 、 子、 土 、 镊 泥 小型 喷雾 器 ( 花 鸟市场有售) 直 尺等 。 、
4 浏 览 观 鸟 网 站
及所观测 的鸟种和 数量记 录 下来 , 将观 测对 象的行 并
为特 征 和 食 性 做 简 单 的记 录 。
37 对 学生所 掌握 的知识 给 予相应 的评价 .
例 如可
教师可 以指 导学 生 在 课余 时 间浏 览 一 些 观鸟 网
站, 分享 其他 观 鸟 爱好 者 的 观 测 成 果 , 强 鸟 类 知 识 和 增 观 鸟 技 巧 , 如 可 以登 陆 以下 网站 : 例 中国 观 鸟 网 络 :t :/  ̄vciai ntog ht / w .h br e r p n d .
1 问题 的提 出 值约 等 于 4 ;
2 0世纪以来 , 人类创造了空前 的物质财 富 , 与此 同
时, 随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污染 物 的 大 量 排 放 导 致 了 全球
() 3 正常雨 水模拟 液 在 l0 mL烧 杯 中用 白醋和 O0
自来 水 配 制 约 l0 m O0 L酸 液 , 过 p 试 纸 调 节 p 值 通 H H
2 活 动 目的
取上述酸液各 5O l装 于三 只小型 喷雾 器 中, 0r a 剩 余酸液保存备用 。 3 3 实验分 组 . 将本班学生分成 8个小组 , 每组 4人 ,
其 中 四个 小 组 探 究 酸 雨 对 植 物 种 子 发 芽 率 的影 响 , 四 个小组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1、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知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探究问题: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探究假设: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实验步骤: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5、4、3、2。

2)取5个相同的培养皿,并标号,在培养皿中放入吸水纸,分别用清水,pH为2、3、4、5的模拟酸雨湿润吸水纸。

3)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青菜种子500颗,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颗。

4)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数量探究结论: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其余试验:调查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讨论人口增长趋势、听力测试、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和对策、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测定学习时间、膝跳反射、脊髓的.结构(标本)、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讨论尿液的形成(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是肾的过滤作用)、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调查食品安全、观察小肠结构上面对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内容的讲解知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哦。

2、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

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1.酸雨(1)酸雨的含义。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 小于5.6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被叫做酸雨。

而在自然环境里,雨和雪呈弱酸性,其pH 不小于5.65。

(2)酸雨形成的原因。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燃油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3)酸雨的危害。

①酸雨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②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的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③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造成严重损害。

【例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酸雨属于水污染 ②酸雨对农作物有严重影响 ③酸雨腐蚀建筑和文物 ④酸雨是自然现象 ⑤酸雨可毁坏森林 ⑥酸雨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A .①③⑥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②④⑥解析: A × 酸雨属于大气污染,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所以酸雨不是自然现象;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江河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饮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成片死亡;酸雨还腐蚀建筑物。

B ×C √D × 答案:C2.控制酸雨的措施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或者研发一些新型的燃料等都可以达到控制酸雨产生的目的。

【例2】下列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 .安装净化装置B .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C .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D .减少污水排放A × 根据酸雨产生的原理,控制酸雨产生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即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雨专题复习之探究
发表时间:2015-02-09T14:06:41.9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1月总第168期供稿作者:王宇[导读]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

王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中学校628100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

随着工业革命到来,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

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

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能力、推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一切酸雨问题。

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4)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网络图书馆)、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

与大家讨论,共同确定子课题:(1)酸雨具体含义;(2)酸雨的形成原理;(3)酸雨的危害;(4)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5)根据(1)(2)(4)知识点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2.学生按子课题(1)、(2)、(4)分组行动。

3.集中交流与讨论。

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由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

(1)(2)(4)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并且下载了大量的有关酸雨的含义、原理、形成等资料。

(3)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积极动手收集实验药品,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硝酸、混凝土、石头、活鱼、盆景、水、钢。

操作:1.用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2.用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3.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有以下危害:1.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造成危害;2.使土壤酸化、贫瘠化;3.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4.对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造成腐蚀;5.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面对大家已得到的结论,笔者马上给出练习:
1.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如何减少酸雨?
3.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
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自己探究知识所得到经验,大多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

五、研究成果与收获
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学生系统的了解了酸雨的危害,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查阅,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

3.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1)(2)(4)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收集到相关资料很多,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特别是(3)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动手做实验,从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

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及时给出相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4.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不适应性和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方便性,体会到这样教学的难控制性和课堂的随意性。

六、研究体会
通过这节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自己研究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知识,紧接着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根本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下课后,开始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动手设计新的方案,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高三综合科化学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

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赢得了学生的友谊。

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增加老师的知识含量,培养老师的研究热情,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