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古诗词PPT

合集下载

化用古诗词

化用古诗词

而那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 音的佳句,那种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的韵律,也早已零 落成泥碾作了尘土,于沉沉 暮霭中遁于无形;那兰舟催 发的桨声,也早已在千里烟 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
(2007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季节》结 尾片段)
梧桐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 梧桐叶落时。” 李清照《声声慢》:“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灿烂,一 阵繁华过后,谁会在秋雨 中等待梧桐叶落?铺满残 花的路上,谁又在黄昏独 自数着点点滴滴的细雨。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月光洒向大地,映在松间 的小路上,清泉淌过石板,潺 潺的水声划破寂静的夜晚,空 灵得就像清晨那颗晶莹的露珠。 倘若此时有人声,那定是竹林 深处浣衣归来的女子。
引用、化用古诗词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声律,节拍、用韵、 平仄,造就了古典诗歌的音乐美;遣 词造句中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色彩和 情感变化,使诗歌又具有情韵美。 在作文中穿插引入古诗句;也可以 对古诗文进行化用,转化成自己的语 言运用到作文中去;甚至还可以仿用 古诗的语言和结构,写出自己需要的 内容。
引用: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 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 照彩云归。
曾经,想要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 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在落花中独 立,看微雨中飞燕,绿柳如烟中墨 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 上留下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 经,也想学易安凄柔幽婉,随手斟 杯青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 页间曼曲轻歌,便能道尽万古痴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ppt古诗词三首统编版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ppt古诗词三首统编版PPT

谢谢观看
Thank You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近 诗 人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至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著有《石湖居 士诗集》《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
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 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梅子金黄
杏子肥
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是“ 山外青山楼外楼 ”强中自有强中手。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象。 5、“ 它在花盆里摔跤 , 抱着花枝打秋千 , 所过之处 , 枝折花落。”这句话体现了猫的 淘气 , “你见了 , 绝不会责打它 , 它是那么生气勃勃 , 天真可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猫 的喜爱 。 3.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14.“近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的谜底是山水画 亲爱的同学们: 2.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难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相信到时会有办法的。(填谚语) 2、拟人句 十六、写出诗句中的民族英雄 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 ”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2)称呼:顶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2.古人告诉我们“与其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的富有哲理的话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比喻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入手的句子是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写作文的古诗词化用

写作文的古诗词化用

写作文的古诗词化用一是化用诗词;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话题“乐观”片段;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面对选择》片段;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美丽一次》片段;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

比如下面这些语段: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话题“悲观”片段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挑选了冷静;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挑选了无罪。

显露了华服,你挑选了荷叶新制的衣裳;赶出了京城,你挑选了汨罗江的波涛。

——《面对选择》片段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

——《直观》片段天空中一丝云儿划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真的真不好,这就是语文;余晖的朝阳光芒万丈,你真的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例如血的残阳腾空而起半边天,使人无穷眷恋,别忘了这也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那巍巍昆仑,就是那草叶上久久不敢凝结的露珠,就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就是那无声的冷月,就是那静谧的荷塘,就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踢渔船,就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就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冷香飞上语文》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

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

诗句的引用和化用课件

诗句的引用和化用课件
艺术风格。
引用和化用诗句的优秀作品推荐
总结词
通过阅读引用和化用诗句的优秀作品,可以深入了解这种手 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 作水平。
详细描述
推荐阅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引用和化用,以及余光中、席 慕蓉等现代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对古诗词的巧妙运用 ,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性。
直接引用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 或情感,或者为了增加文采和说
服力。
直接引用需要注意引用的完整性 和准确性,避免断章取义或误导
读者。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是指对诗句 进行改写或转述,而 不是直接引用原文。
间接引用需要注意保 持原意不变,同时也 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 和表达力。
间接引用可以避免直 接引用带来的局限性 ,如版权问题、语言 差异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古代诗词的引用和化用
总结词
古代诗词的引用和化用是文学创作中的常见 手法,通过对古诗词的巧妙运用,能够赋予 作品更深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详细描述
古代诗词语言精练、意蕴深远,通过直接引 用或间接化用,能够使作品语言更加优美、 含蓄,同时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时代背 景。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引用 了大量前人的诗句来描绘音乐和情感,增强 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总结词
尊重原意与创意结合是引用和化用诗句的核心要求,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表达。
详细描述
在引用和化用诗句时,首先要尊重原意,即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意境;其次要结合创意,通过合理 的想象和语言的艺术处理,将引用的诗句与文中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独特的表达效果。同时, 要注意避免对原意的歪曲和误解,以及过度引用和化用导致文意的混淆。

化用古诗词的标题

化用古诗词的标题

化用古诗词的标题1.岂因位卑忘忧国化用了陆游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示即便身份卑微,也依然心忧天下,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写“爱国”、“家国情怀”、“青年与祖国”等话题的作文,表达自己关心天下大事,热爱祖国的主题,就可以用“岂因位卑忘忧国”为标题。

2.今年花胜去年红引用了欧阳修的诗词,表面的意思是: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璀璨。

更深层的意思是:新的事物,要比旧的事物更有生命力。

写作文遇到“创新”、“发展”、“变化”等主题,可以用“今年花胜去年红”做标题。

3.无限风光在险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毛泽东的一首诗。

写作文时,可以用“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做标题,表达这样的主题:唯有经受磨砺,战胜挑战,才能攀上高峰,看到优美的风光。

4.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非常出名的两句毛泽东诗词。

写作文时,可以引用“而今迈步从头越”做标题,表达这样的意思:纵然前面有千般挑战,万种困难,我们也毫不畏惧,而是坚定往前走,一步步去翻越坚实如铁的山峰。

5.一蓑烟雨任平生引用了苏轼的诗词,表达的意思是: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

也就是内心大度豁达,不惧外在风云变化。

写作文遇到“豁达”、“乐观”、“豪迈”等主题,可以用“一蓑烟雨任平生”做标题。

6.一事能狂便少年出自王国维先生的《晓步》: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意思是:一年四季之中,最可爱的是春天;一生之中能够张狂的,便是少年时代。

写作文要讴歌青春,赞颂少年,可以用“一事能狂便少年”做标题。

7.都作连江点点萍出自王国维先生的《采桑子》: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意思是:人生就像风中的飞絮,无论悲欢,都会四处飘零,最终化为水面之上的点点浮萍。

写作文时,可以用“都作连江点点萍”,表达离别的悲伤。

还可以反用其意,也就是虽然每个人都很渺小,状若浮萍,但也可以成为一道小小的风景,装点壮阔的江面,为天地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

诗词化用

诗词化用

诗词化用诗词化用一般有五种方法:1、照搬法。

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依晴空,山色有无中。

”用王维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晏几道的《临江仙》“微雨燕双飞”用的是五代人翁宏的原句。

2、减字法。

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化用韩琮“晓风残月正潸然”。

秦观《满庭芳》“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化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3、增字法。

李白《送友人》“萧萧斑马鸣”,源自《诗经小雅》“萧萧马鸣”。

秦观《满庭芳》“谩赢得青楼薄幸名”源自杜牧《遣怀》“赢得青楼薄幸谩”。

4、改写法。

苏轼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分别源自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5、冶炼法。

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将陆游诗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吴融句“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张良臣句“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熔于一炉,加上自己的独到体会,冶炼出千古名句。

许多诗文名句出于化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源自李白诗“春风已绿瀛洲草”。

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源自强彦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源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句子,源自《世说新语》“山不高则不灵,水不深则不清”。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化用孔颖达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苏轼诗“淤泥生莲花”。

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谙香浮动月黄昏”,源自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鲁迅的“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源自对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台湾作家琼瑶,谙熟中国古典文学,她的小说中有许多地方巧妙的引用,化用了古典诗词。

引用化用古诗词---上课用

引用化用古诗词---上课用

5、可用作结尾段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 如:“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 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 坚”,这是一种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一种人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 更是一种人格。人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 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人格是人的 灵魂,它让人有了重量;人格是人的脊梁, 它让人有了高度。(《人格的魅力》)
(二)、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 1、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 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 • 例如《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 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 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 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 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 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应该欣 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方文山能以现代文,写出如 古典诗歌般的隽永味道,将征 人与妻子两地相思的不眠夜晚 如一幅画卷般展现,堪称佳作!
明 月 松 间 照 清 泉 石 上 流
化诗入文
——引用、化用古诗词 照 来提高作文的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
学会在作文中准确引用、生动化用古诗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20~17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二等 (16~12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三等 (11~7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四等 (6~0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 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欣赏以下文句,说说分别化用了哪些古诗词
• 那润物的小雨,可 曾抚淡了锦官城的 浓艳。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ppt上课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课件 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ppt上课用


4.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 俗的约 束而无 所畏惧 ,而这 种约束 对于大 多数成 年人而 言通常 似乎又 很难超 越。

5.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 世界, 这时同 母亲的 关系就 失去了 一部分 休戚相 关的重 要性, 而同父 亲的关 系开始 重要起 来。
❖பைடு நூலகம்
6.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 在宴会 中表现 得体代 表一个 人的修 养。胡 司德认 为在这 些方面 剑桥大 学的正 式高桌 晚宴和 中国的 宴会很 相像。
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 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 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3.古诗词三首
六年级 上册
生字学习
[dé] [què] [chán] [dào]
德鹊蝉稻
词语学习
道德 喜鹊 寒蝉 稻谷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 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 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 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 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 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 低,月与人亲”这些画面给你留下的什么 印象和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9
13
化用诗词的一般技巧:
二、词句重组法 1、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拉来
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
2、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 露。
2020/4/9
14
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2020/4/9
15
化用诗词的一般技巧:Fra bibliotek2020/4/9
19
友情是什么?友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去阳关无故人”的关切,是“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挚,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 宽慰。友情恒久,历经岁月沧桑而不变; 友情博大,超越地域界限而犹存。
2020/4/9
20
请同学们参照上述三种方法,选择一个主题, 即兴抒写一句话,在这句话中化用到下面任何一个诗
句。美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深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壮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020/4/9
17
学以致用
2020/4/9
18
练习 : 以友情为话题写一段话,要
求直接引用诗句,表现出丰富的意 示蕴例。: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 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是“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思 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的守候。世间最无私的,无过于亲情; 世间最博大的,无过于亲情。
《用旁观的眼神》
2020/4/9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 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生 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 么颜色呢?
《生命的色彩》
2020/4/9
4
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患 得患失后,深谙自己的心跳。是“荣辱不惊,看 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 潇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用旁观 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 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 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用旁观的眼 神,就成了哲人心中的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 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用旁观的眼神》
2020/4/9
21
以化用古诗词的手法写一段关于李白的
议论性文字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 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 且歌且行的 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 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 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 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 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三、画面想象法 1、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
园外春意亦正浓。
2、夕阳映红的古道上,斜长的一抹, 是被西风吹瘦的马的影子。
2020/4/9
16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 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 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 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 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 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 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 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彼岸,灯火阑珊》
2020/4/9
7
在生命的纵横阡陌,踽踽而行, 或见落花翩跹衰草盘桓,或经流水人 家榆柳娉婷,或恍然听见悠远山谷中 传来的黄鹂声声清啼,或一路尘满客 袍。在行途的终止,我站定身子,蓦 然回首,曾经的舟车劳顿原来是用以 抵化一个明媚的春颜,红了樱桃,绿 了芭蕉。 《只待蓦然回首》
2020/4/9
10
欣赏以下文句,说说分别化用了哪些古诗句
那润物的小雨,可曾 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
那飘逸的太白,可愿 为我拉来九天的银河, 千尺的飞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 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杜甫《春夜喜 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李白《望庐 山瀑布》)
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 花红,可知园外春意 亦正浓
2020/4/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杏出墙来”(叶绍翁《游
园不值》)
11
化用诗词的一般技巧:
一、取词摘句法
1、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 的浓艳。
2、沏上一杯菊花茶,来听一曲巴山夜 雨的倾诉。
2020/4/9
12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洒,秦淮 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 黯然伤怀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 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 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 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8
古诗文的化用与引用
引用:直接 化用:将诗 摘取诗词原 词句加工并揉
句插入文中。 和到现代白话
语言中。
2020/4/9
9
化用充满着创造的才情, 是对他人智慧再次镀金后散发的美 丽。把诗词的矿石扔进自己思维的 熔炉,锻烧后流出来的是智慧的金 子。化用其实就是将一颗草变成春 天的过程 。
2020/4/9
2020/4/9
5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 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幸福是什么》
2020/4/9
6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 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妙用古诗,巧铸佳文
——让你的文章饱含诗 情画意
2020/4/9
1
目标
1、掌握古诗文的化用的技巧
2、培养结合语境欣赏诗歌,并将 其诉诸文字的能力
2020/4/9
2
走进缤纷的书简,捡拾先行者前 行的脚步;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 挚的泪滴。是谁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又是谁悲吟"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切的悲喜交错,似乎都在 诉说:请用旁观的眼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