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6和7的图文应用题》__课件
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杨林完小肖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6和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卡片智慧星贴画(板书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美丽的秋姑娘也给咱们每个小组送来了一份礼物呢?(出示算式卡片)2、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都用到了哪些知识呢?(生齐:6和7的)加减法)师: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好,现在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复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为后面的学习应用做铺垫】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把看到的内容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继续观察图画,把你看到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组长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在相互交流中,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做到知识共享,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各小组代表分别说出本组的疑难问题。
对这些问题,先由学生解决,教师做适当补充讲解。
4、教学大括号和问号:①师:图中有哪些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复习一下昨天所学习的内容)②找几名同学结合图画内容试着说说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2、情感目标: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6颗红枣、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一幅森林的挂图。
学具准备:7个小圆片,6颗豆子。
说教学过程:一、准备(小游戏)师:咱们已经学习了5的加减法,现在玩个小游戏好吗?生:好!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4。
(打出四的手势)生:我出1。
(打出一的手势)合:4+1=5。
师:下面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看合作得最好的是哪一桌。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复习5的加减法,使学生口、手、脑并用一起锻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这一课的游戏打电话做好辅垫。
)二、探求新知1、活动一:变戏法师:(突然一举手)瞧,老师这有几个好吃的,是什么呀!生:红枣。
师: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谁来说说加法算式?生:3+3=6。
师:看,老师再变!谁能说加法式子?生1:2+4=6。
生2:4+2=6。
师:小朋友都很能干,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老师的戏法也躲不过你们的眼睛。
还可以怎么变?请小朋友拿出豆子也来变一变,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
(变戏法,记算式)师:谁来说说自己再记下的算式?生1:1+5=6。
生2:0+6=6。
生3:6+0=6。
生4:5+1=6。
(设计意图:首先从变戏法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并在动手实践中掌握6的加法。
)师:刚才咱们列出了那么多算式,(伸手比划一下)是不是有点零乱呢?你能不能整理一下,给它们排好队,使它们变得有规律呢?(1)引导学生观察并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基本为零。
他们在生活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计数能力,但对于数字6和7的认知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6和7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会进行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会进行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实物、卡片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引入数字6和7的认识。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如用小棒、石头等物品表示数字6和7,并进行大小比较。
3.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数字6和7的数位和加减法运算。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填空、连线等,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数字6和7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成员数量、物品数量等。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6和7的意义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数字6和7的认识。
可以设计如下:•数位:个位、十位•大小比较:6 < 7•加减法运算:6 + 1 = 7,7 - 1 = 6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6和7的认识说课稿6和7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拟它们的大小。
“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
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42页主题图的作用。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屡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理论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事先找到年龄分别为5、6、7岁的三个学生,让他们来比拟年龄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详细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一年级上册《6和7的图文应用题》__课件

法 大田实小
连小英
精选
1
学习6目和标能:7看的懂图加意,减并能正确表 法 达,会列大式田计实算小。 连小英
精选
2
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1+6= 5+2= 3+4= 0+7= 7-5= 6-6= 6-3= 7-2= 7-6= 7-1= 5+1= 4+2= 3+3= 1+5= 0+6= 6-5= 6-4= 6-0= 7-7= 7-4=
7只
7 — 3﹦4
精选
13
?只
7只
7 — 4﹦3
精选
14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
?只
?只
4+2=6
7只
7 7- 2 = 5
精选
15
脑筋转转:
?个
7个
精选
16
3 3
3+3 6
7 3
精选 7 - 3 4
17
6-4 2
2+5 7
精选
18
你会做吗?
3+
4=
7
4
+
3
=
7
7
-
4
=
3
7
-
3
=4
3+ +
精选
3
3+4=7 7–3=4
4+3=7 7–4=3
精选
4
1.图里有什么? 2.请完整地把图意说一说。 3.这道题怎样解答?
4.4、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只
表示求一共 有几只。
4 + 2 = 6(只)
精选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幻灯片课件演示文稿

第7页,共9页。
原来有17根香蕉 ,拿走一些后还 剩下8根,拿走 了多少根呢?
17 – 8 = 9(根)
第8页,共9页。
我和哥哥一 共有11辆玩 具汽车。
我有5辆, 弟弟有多 少辆?
11 - 5 = 6(辆)
第9页,共9页。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幻灯片课件 演示文稿
第1页,共9页。
(优选)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幻 灯片课件
第2页,共9页。
有13人来画画,我们4
人已经画完了,还有几 人没有画完?
1、13-4=9(人) 2、13-4=9 3、4+9=13(人)
第3页,共9页。
1、4+8=12(棵)
我们要种12棵树,已2、12-4=8(棵)
经种了4棵,还要种
多少棵?
3、12-8=4(棵)
第4页,共9页。
学校买来8个足球,9个篮球,一共买来 多少个球?
8 + 9 = 17(个)
第5页,共9页。
学校共买来足球和篮球17个,其中足球8个,买 来篮球多少个?
17 - 8 = 9(个)
第6页,共9页。
你能提数学问题 了吗?
学校共买来足球和篮球17个,其中篮球9个。 买来足球多少个?
《6和7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和7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6和7的认识》,这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知识点。
我们将会通过学习,了解6和7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我要明确一下教学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6和7,并且能够运用6和7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6和7,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数字卡片和计数器,学具则是大家的练习本和铅笔。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6和7的基本性质,比如6和7的数位,6和7的写法等。
我会用PPT和实物展示给大家讲解,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在讲解完基本性质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大家通过例题来加深对6和7的理解。
比如,我会让大家计算6加1等于几,7减2等于几等。
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板书,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6和7的概念。
板书会包括6和7的数位,6和7的写法等内容。
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作业会包括6和7的识别,6和7的简单运算等。
通过这次教学,我希望大家能够对6和7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识别和书写6和7,并且能够运用6和7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次教学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大家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
我会通过数数、点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数字6和7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数字6和7的奇偶性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字6和7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我认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6和7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是重点,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数字6和7的奇偶性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则是难点。
(完整版)一年级图文应用题

(完整版)一年级图文应用题
1、
4、
2、
□○□=□ □○□=□
3、
棋盘上有( )枚白棋子,( )枚黑棋子,
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
4、 小红做了7朵花, 小红和小芳
做的朵数同样多。
两人一共做了
多少朵?□○□=□
5、 小明的妈妈准备
了10个饭碗,够吗?(先计算,再在正确的答案的旁边
画√)
□○□=□
够□ 不够□
6、
这队小朋友一共有( )人
□○□○□=□
7、图书角原来有15本《格林童话》,已经借走5本。
还有多少本?
还有几盆花没有浇?□○□=□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已经浇了3盆 ?个 6枝
(完整版)一年级图文应用题□○□=□
8、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5辆面包车,大客车和面包车一共有多少辆?□○□=□
9、小兰有5张画片,小娟有7张画片,小军有6张画片。
(1)小军和小兰一共有多少张?□○□=□
(2)小兰和小娟一共有多少张? □○□=□
10、下面的金鱼有两盆是小红家的,小红家最少养了( )条金鱼,最多养了( )条金鱼.
最少□○□=□最多□○□=□
11、
12、
原来有9个17个
吃了4个10个
现在有( )个()个6条7条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