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及危险区的划分

合集下载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的区域划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的区域划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的区域划分1. 引言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存在可能导致爆炸的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在许多行业中,如石油化工、化学实验室和煤矿等,存在着爆炸性气体的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需要对爆炸性气体环境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管理。

2. 区域划分的目的和意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划分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内不同区域的安全性。

通过划分不同的区域,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减少爆炸事故的风险。

区域划分还有助于指导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和操作,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区域划分标准3.1 依据气体爆炸性质划分根据气体的爆炸性质,可以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Zone 0:爆炸性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长时间存在; - Zone 1:爆炸性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能偶尔存在; - Zone 2:爆炸性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会连续、长时间存在,仅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短暂存在。

3.2 依据爆炸性气体浓度划分根据爆炸性气体的浓度,可以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 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爆炸性气体的浓度低于LEL时,无法引发爆炸; - Upper Explosive Limit (UEL):爆炸性气体的浓度高于UEL时,无法引发爆炸; - Explosive Range:爆炸性气体的浓度在LEL和UEL之间,能够引发爆炸。

3.3 划分区域的标识和警示在各个划分的区域内都应设置相应的标识和警示,以提醒人员注意危险。

标识和警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包括以下内容: - 区域划分的编号或名称; - 相应的爆炸性气体类型和浓度; - 注意事项和防护要求; - 禁止或限制的行为和操作。

4. 区域划分的管理措施为了确保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监测和检测; - 采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控制气体浓度; - 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爆电器; - 培训员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建立应急预案和紧急撤离程序。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 17269-2003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2-12-15 08:34:34)转载▼标签:杂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 26 9 - 20 0 3代替G B 172 69 - 19 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03-04-17发布2003-11-01实施本标准 5.2 .2 ,5.2. 6 ,8.3 .3 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根据我国铝镁粉加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美国防火协会NFPA480(镁颗粒、镁粉贮存、处理、加工》标准(1998年版)和NFPA651《铝切削、抛光及铝粉生产、处理》标准(1998年版)编写而成。

本标准代替GB 17269-19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 1726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部分章、节结构做了调整(1998年版的6,7,8,9,10分别对应本版的7,8,10,9,6);—一根据我国的生产实践增加了部分条款(本版的7.3.7);—根据NFPA480( 1998年版)和NFPA651(1998年版)删除了部分条款(1998年版的6.3.4)0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东北轻金属粉业公司、北京鑫利华镁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豪、于永芳、邓煦帆、昊长海、王洪进、李晓飞、才安。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

GB 17269- 2003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镁粉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铝镁粉加工厂(车间)的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情形说明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情形说明

筑物内,或者粉尘爆炸危险场 所内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 办公室、休息室等人员聚集场 所的;
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 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是空气) 的场所。
多层建 (构)筑物内。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设置了 可能存在人员聚集的员工宿舍、 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等。
(二)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 (1)混合后可能发生加剧爆炸危 (1)因生产工艺原因,同一部位可
(3)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防火分区 的除尘系统设置了锁气卸灰装置 通过输灰管道互相联通的。 (4)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防火分区 的除尘系统风机后共用一个排气 烟囱的。
2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情形说明
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 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
自2023年5月15日起施行
施。
(3)已采取控爆措施的两级及以
(3)干式除尘系统采取气体惰 上于式除尘系统,用于收集较大
化措施时,未采取氧含量在线监 颗粒粉尘的一级旋风除尘器。
测报警措施。
(4)干式除尘系统采取抑爆措施
时,抑爆装置所使用的抑爆剂不
适用于所处理的粉尘。
(四)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
(1)铝、镁、锌、铁等金属或者
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 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
自2023年5月15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30日发布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说明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情形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 除外情形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 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 置。 (十)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 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 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及危险区的划分

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及危险区的划分

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及危险区的划分一、铝镁制品机械加工存在铝镁粉尘的粉尘层、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应被视为可能形成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在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1. 存在铝镁粉尘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

2. 存在足以点燃铝镁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高温、静电放电或能蜀辐射,或者存在使到铝镁粉尘混合物遇水受潮产生白燃。

二、铝镁粉尘爆炸环境1. 铝镁粉尘爆炸环境由粉尘释放源而形成。

粉尘释放源应按铝镁粉尘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续级释放源:铝镁粉尘云持续存在或预计长期或短期经常出现的部位。

(2) 一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地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3) 二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不经常地并且是短期地释放。

2. 存在铝镁粉尘的粉尘云、粉尘层、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应被视为形成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

三、铝镁粉尘爆炸危险区1. 铝镁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应根据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划分:(1) 20区: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2) 21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3) 22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铝镁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

2.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铝镁粉尘的粉尘量、粉尘云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

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1) 安装有良好铝镁粉尘除尘效果的除尘装置,当该除尘装置停车时,工艺机组能联锁停车。

(2) 设有为铝镁粉尘环境服务,并用墙隔绝的送风机室,其通向铝镁粉尘环境的风道设有能防止铝镁粉尘混合物侵入的安全装置,如单向流通风道及能阻火的安全装置。

⑶区域内产生铝镁粉尘的量不大,且在排风柜内或风罩下进行操作,除尘排风系统完全吸除机械加工产生的粉尘。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铝镁等金属粉尘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事故案例案例一:松岗“11.20”粉尘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年11月20日10点40分左右,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社区信新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正在进行打磨、抛光作业。

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伴着大火覆盖了车间,玻璃被震碎,车间内7名工人被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打磨、抛光作业产生的铝粉尘,在抽排过程中因采集管道内的铝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极限后,遇静电火花引发爆燃。

案例二:平湖“11.24”镁粉火灾、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年11月24日上午,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嘉瑞镁粉厂发生金属镁粉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造成了4名工人烧伤。

(二)事故原因:装有镁粉的包装物存放在镁粉加工车间的门旁,因事故发生前期,深圳为多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地面潮湿,且下雨时有雨飘进车间,致使镁粉受潮、包装物内渗进雨水,从而造成镁粉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易燃的氢气,放出大量的热,引起火灾(自燃)和爆炸。

二、铝、镁粉火灾、爆炸的成因及危害从近期深圳市发生的多起金属粉尘生产安全事故可以得出:铝、镁等粉尘爆炸、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比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要严重得多。

因此应引起我区同类企业高度重视,以此为教训,对镁、铝粉尘场所应采取相应防火防爆措施。

1. 粉尘爆炸的原因1.1粉尘爆炸的条件铝、镁粉粉尘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铝、镁粉粉尘在与足够的空气混合后,并在一定的火源(明火、电气短路、静电火花等)作用下,任何超细固体燃料粉尘都会发生爆炸。

而且,空气中悬浮的铝、镁粉粉状可燃物完全可能发生扩散型二次爆炸。

一般粉尘颗粒越小,越易发生燃烧。

1.2粉尘爆炸的机理铝、镁粉具有遇湿易燃特性,其爆炸极限范围小,爆炸压力危害大,是导致铝、镁粉加工行业潜在危害的重要因素。

铝、镁粉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一个气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它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爆炸危险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爆炸危险区域概述与安全措施
01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与分类
爆炸危险区域的定义及成因
爆炸危险区域是指存在潜在爆炸危险的场所
• 爆炸物质的存在,如气体、粉尘、液体等 • 爆炸环境的形成,如高温、高压、静电等 • 爆炸能量的释放,如化学反应、物理过程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
• 佩戴防爆头盔,保护头部安全 • 穿戴防爆防护服,保护身体安全 • 使用防爆工具,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爆炸危险区域的个人防护培训
• 开展个人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 制定个人防护规定,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防护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责任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如救援车、救援器材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方案
• 制定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应急处置责任和措施 •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爆炸危险区域的应急处置演练
• 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 分析应急处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救援
• 制定人员疏散计划,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 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明确的图案 • 标识应易于识别和理解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措施
• 设置警示标识,如警示带、警示牌等 • 采取隔离措施,如护栏、警戒线等 • 制定安全规定,如进入许可、操作要求等
爆炸危险区域的警示宣传教育
• 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爆炸事故的能力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其内部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休息室等场所。

2.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连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取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控爆措施。

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规范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采用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泄灰装置,或未及时清卸灰仓内的积灰。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立筒仓、收尘仓、除尘器内部等20区未采用
符合要求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8.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产生机械火花的工艺,未规范采取杂物去除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9.未规范制定粉尘清理制度,未及时规范清理作业现场和相关设备设施积尘。

10.铝镁等金属粉尘的收集、贮存等场所未采取防水防潮、通风、氢气浓度监测等防火防爆措施。

1涉爆粉尘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1涉爆粉尘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附件11涉爆粉尘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参考标准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及危险区的划分
一、铝镁制品机械加工存在铝镁粉尘的粉尘层、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应被视为可能形成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在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
1.存在铝镁粉尘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

2.存在足以点燃铝镁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高温、静电放电或能量辐射,或者存在使到铝镁粉尘混合物遇水受潮产生自燃。

二、铝镁粉尘爆炸环境
1.铝镁粉尘爆炸环境由粉尘释放源而形成。

粉尘释放源应按铝镁粉尘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级释放源:铝镁粉尘云持续存在或预计长期或短期经常出现的部位。

(2)一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地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3)二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不经常地并且是短期地释放。

2.存在铝镁粉尘的粉尘云、粉尘层、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应被视为形成铝镁粉尘爆炸危险环境。

三、铝镁粉尘爆炸危险区
1.铝镁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应根据铝镁粉尘爆炸环境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划分:
(1)20 区: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
(2)21 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
(3)22 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铝镁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铝镁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

2.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铝镁粉尘的粉尘量、粉尘云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
(1)安装有良好铝镁粉尘除尘效果的除尘装置,当该除尘装置停车时,工艺机组能联锁停车。

(2)设有为铝镁粉尘环境服务,并用墙隔绝的送风机室,其通向铝镁粉尘环境的风道设有能防止铝镁粉尘混合物侵入的安全装置,如单向流通风道及能阻火的安全装置。

(3)区域内产生铝镁粉尘的量不大,且在排风柜内或风罩下进行操作,除尘排风系统完全吸除机械加工产生的粉尘。

4.为铝镁粉尘环境服务的排风机室,应与被排风区域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相同。

四、铝镁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1.应评估铝镁制品机械加工产生铝镁粉尘释放源形成级别所引起的铝镁粉尘爆炸环境,确定铝镁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2.爆炸危险区20 区的范围应包括:
(1)铝镁粉尘云连续生成的除尘排风系统的管道、除尘器的内部。

(2)持续进行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抛丸喷砂的作业部位。

(3)铝镁制品机械加工设备内部的粉尘收尘系统及装置。

3.爆炸危险区21 区的范围与一级释放源相关联,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存在铝镁粉尘的粉尘云、粉尘层、沉淀和堆积的场所。

(2)存在铝镁粉尘云的作业区:
非持续进行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的作业区域;
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的作业部位没有按照GB/T 16758的要求设置吸尘排风罩,除尘排风系统不能完全吸除磨削、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的区域;
除尘系统管道、除尘器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
铝镁制品机械加工设备的粉尘收尘系统及装置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
释放源周围2m 的距离(垂直向下延至地面或楼板水平面)。

(3)如果铝镁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4)铝镁制品机械加工车间通排风系统没有按照GB 50016的规定设置全面及局部通排风,存在铝镁粉尘飘散,应将整个厂房划为21 区。

4.爆炸危险区22 区的范围,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铝镁制品机械加工一般不可能产生粉尘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
间也是短暂的二级释放源。

(2)超出21 区3m 及二级释放源周围3m 的距离(垂直向下延至地面或楼板水平面)。

(3)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4)在同一厂房内存在两处(含两处)以上的22 区,且区内的粉尘扩散未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等)的限制,应将整个厂房划为22 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