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省助)

合集下载

2014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的通知

2014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的通知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文件渝院研字[2014]3号关于做好2014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通知校属各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制度”的规定,现就我校2014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简称“省级教改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省级教改课题的立项范围与重点今年我省的省级教改课题立项仍以教学一线人员、青年教师为主体,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立项范围主要是围绕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开展研究与实践项目。

立项重点应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先进理念,采用现代化手段,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卓越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推广价值,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体现较高理论水平、涌现理论成果的研究课题。

鼓励教师将有较好基础的教研成果和卓越人才计划、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实训中心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力争形成具有普适意义的教改成果。

二、申报省级教改课题的要求省级教改课题实行课题申请人负责制,课题主持人仅限1人,参研总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课题主持人一般应是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参加过省部级课题研究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

副高以下职称人员申报主持项目,须由2名教授推荐,推荐函应说明主持人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对申报项目的研究成果预测等内容。

在研省级教改课题的主持人不得申报;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一般不得同时作为其他项目成员;项目组成员至多同时作为2个项目的成员。

学校申报省级教改课题,应向教学一线人员、青年教师倾斜。

教学一线人员、青年教师的申报项目数应占上报项目总数的80%以上。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作者: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0098)收稿日期:2015-05-05作者简介:王焱(1981—),女,江苏沭阳人,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讲师.董增川(1963—),男,山西芮城人,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刘平雷(1975—),男,江苏盐城人,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周林(1981—),男,贵州贵阳人,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讲师.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ZZ14_022 );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4~2015)研究课题“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基本要求与实践能力评价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ZDn-09).摘要:“双导师制”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它打破了研究生以往只以专业学习为主、忽略实践活动的局面,更加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双结合,提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分析了双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海大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我国自1990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培养力度不断加强,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这过程中,构建和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双导师制”的实行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提升了培养质量,又推动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科研项目的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一、“双导师制”的重要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

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立项公示

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立项公示
附件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
课题批准号 AFA140001 AGA140002 AJA140003 AHA140004 AIA140005 AFA140006 AFA140007 AHA140008 ACA140009 BAA140010 BAA140011 BAA140012 BAA140013 BAA140014 BAA140015 BAA140016 BAA140017 BOA140018 BOA140019 BOA140020 BOA140021 BOA140022 BOA140023 课题类别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课题名称 教育现代化的动态监测及政策调适研究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 途径和政策研究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及实现高质量就业 路径研究 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研究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选送研究 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战 略研究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保障研究 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研究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格研究 中国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国民性培育的学校教育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的学术传统研究 生命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 基于甲骨文史料的商代教育史研究 中国近代教育转型中的心态问题研究 中国幼儿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 政治、宗教与教育:马相伯研究 教育“右转”的抵制:批判教育研究的历史及其 理论建构研究 从边缘到中心:美国精英大学群体的崛起 (1875-1945) 姓名 陈国良 范国睿 杨 进

江苏省2014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名单

江苏省2014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名单
李鑫
南京农业大学
欧名豪
49
苯胺嘧啶类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NSCLC活性研究
韩春
中国药科大学
彭司勋
张奕华
50
仿生病毒纳米凝胶用于肿瘤深层递药的研究
鞠曹云
中国药科大学
张灿
51
近红外光触发的上转换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光学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崔思思
中国药科大学
顾月清
52
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
贺昊宁
南京大学
王祥玉
11
长三角地区土壤——小麦系统微量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王成
南京大学
季峻峰
12
植物免疫受体激酶作用机理研究
刘自旭
南京大学
田兴军
13
几种铁电存储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温峥
南京大学
吴迪
14
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的研究
李宇峰
南京大学
周志华
15
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的环境调查、致毒机制及其基于芳烃受体活性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孙会彬
南京邮电大学
黄维
62
含磷光铱配合物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史慧芳
南京邮电大学
黄维
63
利用数值预报场和GPS掩星资料对风云三号微波温度探测仪资料进行质量评估和在轨校准
王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邹晓蕾
64
南亚高压的生成和形态变异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刘伯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何金海
吴国雄
65
耐高温纤维水解酶的研究
时号
南京林业大学
王飞
66
杨生褐盘二孢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构建及转录组分析

探索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探索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基金项目: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YJG2014Y_07,YJG2015Y_09);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5_026,JGZZ_057);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2016)。

作者简介:郑尚(1983—),男,汉族,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演化及挖掘。

0绪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的不断攀升,非洲国家的相继独立与中非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也随之有了较大的进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开始接受非洲来华留学生,随着我国对非洲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和培养方式的政策调整,留学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较好地实现了为非洲培养人才和促进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双重目的[2]。

留学生教育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融入世界的重要措施[3]。

因此,近些年中国政府开始向非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和资助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研究生来我国进行进一步深造和学习,因而非洲研究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然而从当前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很少关注留学生的个体需求,采用了与中国研究生“趋同式”的学术型培养,培养模式基本照搬本国研究生的固有模式,缺乏针对性,没有做到应“因材施教”。

因此留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不能很好地适应,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来华留学的积极性[2]。

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来华非洲留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学术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受其所在国家与我国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影响,与我国研究生有较大差距[4]。

1“分层次培养模式”教学的内涵由于来华非洲留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并且我国高校的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和目标缺乏明显的广度和深度的层次差异,因此,为了做好对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工作,本文根据非洲留学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与中国高等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对“分层次培养模式”留学生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名单(省助)

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名单(省助)
方玥
机构改革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人文社科
硕士
83
中国药科大学
李伟霞
基于因子分析的社区药房药学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人文社科
硕士
84
南京师范大学
曲晶春
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人文社科
硕士
85
南京师范大学
周嬉东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比较研究
人文社科
硕士
86
南京师范大学
方惠敏
基于跨学科思想的中学生命教育探索及校本课程开发
57
南京理工大学
尹威华
弹底压力与弹丸过载加速度一体化测试装置研究
自然科学
硕士
58
南京理工大学
夏光志
上转换复合光催化纳米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自然科学
硕士
59
河海大学
洪盛祥
超薄磨耗层技术在西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
硕士
60
河海大学
王超
面向水利信息目录集成与服务的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自然科学
硕士
61
硕士
35
东南大学
闫丽
江苏省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估
自然科学
硕士
36
东南大学
周洋
儿童手足口病继发脱甲症流行病学研究及病原学分析
自然科学
硕士
37
东南大学
王昕祎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经济后果研究
自然科学
硕士
3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韩泽茹
基于语料库的民航英语中关联词的汉译研究
人文社科
硕士
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省立省助)(100项)

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省立省助)(100项)
徐翠华
99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省级党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王庆五
100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党的建设案例教学研究
董连翔
张万红
89
中国矿业大学
面向基层应用型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机制研究
李威
90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过程培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温晓慧
91
中国矿业大学
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煤炭行业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查振高
92
江苏师范大学
校际协作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顾明亮
93
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生英语差异化培养模式研究
王保云
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四双”聚力,接轨升级:研究生思政课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李北群
周显信
4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证研究
郭照冰
何亚群
4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研究
郭岩
张新厂
4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生招生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证分析
多元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吴晓红
58
南京体育学院
书生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
王斌
59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学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程教改探讨
夏燕靖
60
南京艺术学院
影视专业研究生“项目化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沈义贞
61
江苏大学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最终成果(限3项)
实践成效(限3项)
(七)完成研究与实践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附件4-4-1: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主持人:
单位名称:
申报类型:□重点课题□一般课题
江苏省学位委员会
制表
江苏省教育厅
二O一四年四月
一、课题组基本情况
主持人单位
行政职务
专业领域
专业技术
职务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课题组成员情况
姓名
专业技术
职务
工作单位
专业领域
项目组中的分工
注:允许跨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联合申报课题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注:本表可附页
(三)研究与实践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四)研究与实践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注:本表可附页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实践成效
三、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以赴
重点
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张卓
重点
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嵌入式技术为例
陈则王
王友仁
一般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Kano模型的留学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陈其霆
一般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产学研深度融合条件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孙智
隋艳伟
一般
111
江苏师范大学
中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王高峰
梅良勇
一般
112
江苏师范大学
地方高校理工类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研究与实践
魏明生
沈德元
一般
113
江苏师范大学
文科类研究生培养研究
任平
委托
114
江苏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进展研究
徐福敏
JinyuSheng
一般
25
河海大学
科教结合,产学联动,创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
姚纬明
高雪梅
重点
26
南京农业大学
学术学位研究生全英文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陈杰
重点
27
南京农业大学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础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实证分析
朱中超
张阿英
一般
28
南京农业大学
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研究
一般
66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教育与临床专科护士培养衔接的研究
徐桂华
王会梅
一般
67
南京财经大学
财政学专业实验与实训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
黄斌
毛翠英
一般
68
南京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衔接研究与实践
殷华方
一般
69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类、大文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程永波
委托
70
南京审计学院
骆英
一般
79
江苏大学
基于“G-U-E-C”模式研究生培养研究
李晓波
一般
80
江苏大学
中日韩研究生团队式创新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宋余庆
一般
81
江苏大学
医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施卫东
委托
82
江苏科技大学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及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温华兵
杨兴林
一般
83
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南京工
业大学
交流中心
特色项目
50
南京邮电大学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及学位论文标准研究与实践
蒋国平
宋建新
一般
51
南京邮电大学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础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登银
赵莎莎
一般
52
南京邮电大学
全面质量观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杨庚
王昆
一般
53
南京邮电大学
社会需求视角下江苏省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贸易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与实践
孙文远
一般
71
南京审计学院
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基础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王家华
一般
72
南京体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讨——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例
白宝丰
一般
73
南京体育学院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体育硕士(体育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模型建构
胡恩华
马先辉
委托
17
南京理工大学
理工高校研究生国际化立体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廖文和
孙东平
一般
18
南京理工大学
国际视野下“图像分析与理解”课程群螺旋式递进探究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肖亮
一般
19
南京理工大学
军工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学功
王炅
一般
20
南京理工大学
顾姗姗
朱建达
一般
98
南通大学
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与东亚文明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周建忠
一般
99
南通大学
基于多元权力协调机制的省优势学科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
吴国庆
许慈晖
一般
100
南通大学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绩效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研究
朱广华
钱颖赟
一般
101
扬州大学
以国际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研究与实践
张东恩
童志伟
一般
119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科研单位研究生培养研究
左其华
委托
120
南京工程学院
服务电力行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础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仰飞
郝思鹏
一般
121
江苏理工学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校企合作企业为视角
贝绍轶
崔伟
一般
122
淮阴工学院
双导师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化工过程自动化方向专业硕士为例
地方高校协同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实践与研究
刘拥军
交流中心
特色项目
107
中国矿业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衔接机制探索与实践
范孟豹
李威
一般
108
中国矿业大学
智能控制国际化课程改革与立体教学平台建设
张勇
一般
109
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MOOC)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边和平
一般
110
黄红富
赵林度
一般
9
东南大学
基于研究生培养视域下的南京高校服务社会机制研究
冯建明
崔琳
一般
10
东南大学
工程类、建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沈炯
委托
11
东南大学
长三角研究生论坛江苏省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崔一平
交流中心
特色项目
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机制探讨与构建
丰俊东
黄巧华
刘京
委托
115
徐州医学院
全日制药学专业研究生UCH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印晓星
汤道权
一般
116
徐州医学院
神经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块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高殿帅
姚瑞芹
一般
117
淮海工学院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模式研究——近海滩涂自走式贝类采收机的研究与开发
申屠留芳
孙星钊
一般
118
淮海工学院
新增硕士单位化工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边霞
华桂宏
委托
4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式特色化系列活动
南京师
范大学
交流中心
特色项目
43
南京师范大学
长三角“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与质量提升”研究生论坛
南京师
范大学
长三角研究生论坛项目
44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优势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模块构建及路径研究
高兵
一般
45
南京工业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研究
薛建辉
徐新洲
一般
58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下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研究与实践
张晓琴
一般
59
南京林业大学
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对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作用研究
苏倩
陈金慧
一般
60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临床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肇毅
黄华兴
一般
61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研究与实践:一项“过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陈进华
一般
93
苏州大学
研究生培养单位绩效评价研究与实践
刘京
吴荣先
重点
94
苏州大学
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曹健
刘洋
一般
95
苏州大学
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及其监控体系研究
熊思东
委托
96
苏州科技学院
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市政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机制研究
黄天寅
吕晓辉
一般
97
苏州科技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为例
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培养的模式与实践研究:以外语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为例
倪传斌
一般
38
南京师范大学
导师组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在数学学科中的实践
王雨顺
一般
39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的实践研究
黄峰
刘自团
一般
40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研究
华桂宏
委托
41
南京师范大学
文、教、法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杨晖
重点
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