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19年12月在线作业答卷
土壤治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土壤治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C. 生活垃圾D. 所有以上2.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活动?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建筑施工D. 交通运输3. 土壤治理中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了哪种生物?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真菌4. 土壤治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A. 翻土B. 灌溉C. 施肥D. 热处理5. 土壤治理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恢复土壤生态平衡C. 增加土壤产量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土壤污染的防治需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措施。
7.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_________来降解。
8. 土壤治理中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9. 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10. 土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描述土壤治理中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
13. 阐述土壤治理中物理修复方法的优缺点。
14. 讨论土壤治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土壤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6. 论述土壤治理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C4. D5. B二、填空题6. 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修复措施7. 微生物降解8. 添加化学物质9. 食物链污染、地下水污染、直接接触10. 恢复土壤生态功能三、简答题11. 土壤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
12.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来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
土壤污染控制工程试卷答案

POPs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回地球的偏远极地地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学污染物质。
土壤环境背景值:指未收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土壤的自净作用: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改变,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危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共降解(共代谢)是指微生物利用一种容易降解的物质作为支持生长的营养基质,而同时降解另一种物质。
土壤原位修复:在不破坏土壤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污染土壤不经搅动或移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进行的修复。
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微生物矿化: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1、土壤污染: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加到土壤中,使某种有害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土壤污染类型: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2.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吸收(1)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吸收与它们的亲水性有关(2)有机物按照亲水性来分:亲水性和憎水性(3)污染物的吸收:植物吸收、动物吸收。
3、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基本容量:若以土壤环境标准作为土壤环境容量的最大容许极限值,则该土壤环境容量的计算值,便是土壤环境标准值减去背景值,即上诉土壤环境的基本容量。
静容量:土壤环境基准减去土壤背景值。
动容量:净容量加上这部分土壤的净化量。
4、微生物共降解(共代谢):①共降解是指微生物利用一种容易降解的物质作为支持生长的营养基质,而同时降解另一种物质。
农田土壤污染监测与防治考核试卷

B.生物堆肥
C.植物修复
D.热脱附
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农田土壤污染监测结果?()
A.采样方法
B.分析仪器
C.监测人员技能
D.土壤类型
8.以下哪些做法可以有效预防农田土壤污染?()
A.合理规划农田灌溉
B.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C.推广有机农业
D.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
9.农田土壤污染防治考核中,以下哪些内容是重点?()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农药污染、化肥污染、重金属污染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砷、铅、镉
4.优化施肥、控制农药使用
5.土壤污染指数、农产品污染指数
6.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
7.采样、分析
3.重要性: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状况,制定防治措施。问题:监测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改进: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技术水平。
4.影响:降低产量,影响品质,破坏生态平衡。建议:加强源头控制,实施综合防治,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农田土壤污染只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任何地区的农田土壤都可能发生污染。()
3.生物修复是治理农田土壤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4.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无需政策干预。()
5.只有重金属污染才会对农田土壤造成严重影响。()
A.污染源控制
B.污染监测
C.防治效果评估
D.公众满意度
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土壤保护考核试卷

1.土壤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等。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表现为:影响土壤肥力和结构,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2.农业土壤保护重要性在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措施包括合理施肥、休耕轮作、控制农药使用、防止水土流失等。
A.合理施肥
B.休耕轮作
C.控制农药使用
D.防止水土流失
5.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A.钠离子
B.氯化物
C.硫酸盐
D.重金属
6.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以下哪些?()
A.环保
B.成本低
C.可美化环境
D.适用于大面积污染
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
A.土壤类型
B.气候条件
1.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
A.重金属污染
B.有机物污染
C.石油污染
D.病原体污染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土壤污染的检测?()
A.土壤采样分析
B.地下水检测
C.植物检测
D.大气沉降检测
3.土壤污染治理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A.生物降解
B.物理隔离
C.化学稳定
D.植物修复
4.农业土壤保护的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C.地下水流动
D.人类活动
8.农业土壤污染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些方面?()
A.农药使用
B.化肥施用
C.农膜残留
D.畜禽粪便
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
A.植树造林
B.种植覆盖作物
C.改良土壤结构
D.增加化肥使用
10.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土壤?()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法律法规实践考核试卷

A.植物修复
B.微生物修复
C.动物修复
D.电解修复
20.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A.土壤类型
B.水文地质条件
C.污染物性质
D.人类活动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降水量对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没有影响。()
10.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长期效应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分析。()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0分)
2.描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和主要考虑因素。(10分)
3.论述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10分)
C.开展施工期监测
D.完成项目验收
14.以下哪个指标不适用于评价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
A.土壤污染浓度
B.土壤肥力
C.污染物去除率
D.经济效益
15.以下哪种土壤修复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
A.植物萃取
B.化学稳定
C.生物降解
D.热脱附
16.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的选择?()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土壤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控考核试卷

16.以下哪种污染物可以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
A.农药
B.重金属
C.有机污染物
D.所有上述污染物
17.下列哪种做法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土壤污染?()
A.大量使用农药
B.合理使用化肥
C.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施肥
D.一次性施用大量化肥
18.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
A.降低农作物产量
8.下列哪种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能力较强:______。()
9.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方法中,热脱附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______污染。()
10.下列哪种做法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土壤污染只会影响农业生产,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13.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
A.过量使用氮肥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不合理灌溉
D.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14.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A.生物多样性降低
B.食物链污染
C.生态平衡破坏
D.气候变化
15.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方法?()
A.热脱附
B.土壤置换
C.生物降解
D.水洗法
1.土壤污染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生活污染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生物多样性降低、食物链污染、土壤功能退化等。
2.防治措施:①源头控制,如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②传输途径阻断,如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标准;③末端修复,如生物修复技术。优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迁移。缺点:成本高,修复周期长。
3.影响有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应对策略包括推广无污染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检测标准等。
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土壤污染监测网络考核试卷

B.混合修复
C.多技术联合
D.单一技术治理
15.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
A.重金属
B.有机氯农药
C.多环芳烃
D.硝酸盐
16.土壤污染的生物通风技术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污染物?()
A.挥发性有机物
B.半挥发性有机物
C.重金属
D.砷化合物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土壤污染的修复效果?()
A.生物降解
B.物理隔离
C.化学稳定
D.以上都是
8.我国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主要有哪些?()
A.《土壤污染防治法》
B.《环境保护法》
C.《农药管理条例》
D. A和B
9.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降低农作物产量
B.增加农作物病虫害
C.影响农产品品质
D.所有以上选项
10.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农业土壤污染监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7.预防土壤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使用_______和_______,改进灌溉技术等。
8.土壤污染的生物通风技术主要适用于处理土壤中的_______和_______等污染物。
9.以下属于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的是_______和_______。
10.我国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A.化学淋洗
B.化学氧化
C.化学稳定
D.物理修复
1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A.工业排放
B.农业生产
C.城市生活污染
D.自然因素
13.在农业土壤污染监测中,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样品的前处理?()
A.机械研磨
B.化学消解
土壤污染治理与土地利用规划考核试卷

19.以下哪些是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
A.减少污染物浓度
B.恢复土壤功能
C.降低生态风险
D.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A.国土资源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地方政府意愿
D.公众参与程度
请在此处继续完成剩余题目的编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A.减少化肥使用
B.增加农药使用
C.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D.限制农业生产
17.以下哪个部门负责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A.国土资源部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C.农业部
D.环境保护部
18.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
A.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B.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发生变化
C.土地资源条件发生变化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生产和生活垃圾等,对生态环境影响深远,如影响土壤质量、水质、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治理如滇池污染案例,通过治理,恢复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体现了治理的重要性。
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包括综合效益、资源保护、环境和谐等。通过合理规划,如控制污染企业布局、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可预防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土壤污染只会影响土壤质量,不会对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高、效率低的环境治理方法。()
3.土地利用规划只需要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无需关注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与防治(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半衰期较短,生物蓄积能力较小的有机污染物被称为()?
A.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C.以上都不是
答案:A
当施加一个直流电流于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时,液体就产生相对静止的带电固体表面的移动。
当表面带负电时,液体向阴极移动是指()
A.电迁移
B.电解
C.电渗透
D.电泳
答案:C
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是()。
A.排土
B.换土
C.客土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移动是指()
A.络合物迁移
B.离子迁移
C.电迁移
答案:C
向土壤添加黏结剂而引起石块状固体形成的过程是指()
A.稳定化技术
B.玻璃化技术
C.固化技术
答案:C
农药残留期是指土壤中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
A.75%-100%
B.50%-75%
C.50%
D.100%
答案:A
农药残留期是指土壤中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所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