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34张PPT)

赀 拟 王 公
猗 顿
猗顿用盬盐起
《史记•货殖列传》
驰 名 天 下
注目山西
范 蠡
子 贡
定居齐国的范蠡
卫国端木子贡
放眼全国
郑国弦高
商 鞅
重农抑商
国之所以兴者, 农战 农战也。……其境内 之民,皆事商贾,为 技艺,避农战,如此 亡国则不远矣。
《史记·商君列传》
二、秦汉商业
秦 始 皇
汉 武 帝
全国大势
放眼全国
产生于四川的纸币 交子,流通范围由四 川扩大至陕西,河东 (山西)。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放眼全国
宋代商业发展得这么好, 以后的商业还有没有进一步发 展的空间呢?
山西省政区
第三探访地: 平遥
在这里,我们 将体会明清商业的 辉煌。
太 原
平 遥 运 城
我国现存最完 整的县级城池。城 内外有各类遗址、 古建筑300多处, 有保存完整的明清 民宅近4000座。
二、秦汉商业 ——艰难前行
汉 代 盐 官 、 铁 官 分 布 图
全国设盐官共 三十六处,解州盐 官为全国之首。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是不是商业从此就被限制在 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了呢?
山西省政区
第二探访地: 太原
在这里,我们 将探寻唐代、宋代 商业的重大发展变 化。
太 原
运 城
三、唐代商业——初步发展
炭重乌银争晓市,蔬挑翠羽荷邻家。 ——王之道 红灯焰焰三更市,从此吴江不值钱。 ——郑侠
你注意到了第二组材料中的哪些关键词?这 些关键词说明宋代商业活动比之于唐代出现了什 么明显变化?
放眼全国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临街的商铺
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33张)

发展
展起来
隋唐 (2)交通便利: ___大__运__河___ (2)为商业服务的 ___柜__坊___和飞钱相继问
开通
世
宋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历
史
必
修 ②
元代 交通发达
人 教 版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交__子___” (3) ___商__税___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习反馈】
1.(判断)宋朝时,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
2.(思考)《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民
居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
晓即散,谓之鬼市子。”这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
和晋商。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习反馈】
1.(判断)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秦汉时期。
(×)
2.(判断)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3.(思考)“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唐代
诗人姚合的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ຫໍສະໝຸດ 返回导航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

子。看完这则故事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太傻了,脚就长在身
上,何必再跑一趟?其实,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 代有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市的经营时间是有限制的,交易 时间主要在上午,午则渐散,至夕而罢。否则,这个郑国人 也不会买不到鞋。
你知道这种局面是从什么时候才被打破的吗?中国古代 商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
行的流通制度。
5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 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2.秦汉以来——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商 (2)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______
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柜坊 和飞钱。 ③出现了________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规律总结: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 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
一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货币的发展是商业发展
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市 ,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 ①特定的位置设_____ 市令 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 ②设________ 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行的流通制度。
5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 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2)宋朝及以后 坊市 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①_________ ②“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官府 的直接监管。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________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长安 、 洛阳 、 开 封、 临 (1) 重要 大城 市 : 古代 的 _________ 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秦汉以来——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商 (2)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______
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柜坊 和飞钱。 ③出现了________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想买鞋子的 郑国人,他在家先用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到了集市后, 他才发现忘记带量好尺寸的绳子。等到他拿上绳子再次来到 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最终他没买到鞋
人教版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3张PPT)

国内商业:
对外贸易:
朝代 商 春秋战国 秦汉 唐 宋 元 明清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国内商业
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国内商业:虽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却依然不断发展;
对外贸易:从开放走向萎缩。
朝代
国内商业
对外贸易
商
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
食官)
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被打破,商人地位提 高,商业繁荣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表现:
城市、市场、商品、商人、货币、商路……
研究商业之“城市”的材料:
教材 文献典籍 考古遗存 口述证词 史家研究 文艺作品……
一、“城中之市”:城即城,市即市 ——从史料读古代商业(宋代以前)
东汉东门市画像砖
一、“城中之市”:城即城,市即市 ——从史料读古代商业(宋代以前)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
——《礼记》
“市,买卖之所也。”
——《说文》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
而退,各得其所。(日中:太阳当头)
——《易经.系辞》
郑人有欲买履者,……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
一、“城中之市”:城即城,市即市 ——从史料读古代商业(宋代以前)
练习:
1.古代文人常以诗词来描绘丰富的商业活动。下列诗词中, 描绘的内容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草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D.“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练习:
2.《中国经济史纲要》中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 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 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 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 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 ) 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共28张PPT)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表现: 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2、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1 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两段:汉至 唐,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和 非洲一些国家交往;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 产性和商业性。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 商”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 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时期
对外贸易发展况
西汉
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外贸逐渐发展 起来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外贸
两宋
同亚非几十个国家贸易,外贸税收为南宋重要财 源
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占据主导地位, 这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 进步有很大的关联。
(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
南宋发行纸币最初是起源于民间。绍兴年间, 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于1160 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 南名路发行“会子”,面额分一贯、二贯、 三贯三等,后来又增印了二百文,三百文, 五百文三种票面,与铜钱同时流通。
知识拓展
形状逐渐规范
贝币-商
刀币-战国时
半两钱-秦
由文书重量期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六典》卷二十
• 探究问题:宋朝前后城市有何变化?
宋朝以前
宋朝时
县治以上城市设 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
空间 市,坊、市严格 乡村的草市更普遍,出
分开
现四大商业名镇
表现: 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2、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1 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两段:汉至 唐,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和 非洲一些国家交往;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 产性和商业性。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 商”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 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时期
对外贸易发展况
西汉
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外贸逐渐发展 起来
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外贸
两宋
同亚非几十个国家贸易,外贸税收为南宋重要财 源
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占据主导地位, 这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 进步有很大的关联。
(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
南宋发行纸币最初是起源于民间。绍兴年间, 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于1160 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 南名路发行“会子”,面额分一贯、二贯、 三贯三等,后来又增印了二百文,三百文, 五百文三种票面,与铜钱同时流通。
知识拓展
形状逐渐规范
贝币-商
刀币-战国时
半两钱-秦
由文书重量期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六典》卷二十
• 探究问题:宋朝前后城市有何变化?
宋朝以前
宋朝时
县治以上城市设 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
空间 市,坊、市严格 乡村的草市更普遍,出
分开
现四大商业名镇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 (共42张PPT)

• 旁白:一个外地商人带着他的货物,风尘 仆仆地从城外赶来,途中经过东京繁华的 街道,一时找不着方向,于是向路边的一 杂货店老板问路。
• 外地商人:请问这位店家,宣德楼应该往 哪里走?
• 杂货店老板:哟,敢情您是第一次来东京
吧。连宣德楼在哪都不知道,顺着这条街,
202穿0/10/过20 市场向左拐就到了!
37
• 外地商人:谢啦!我还真是第一次出来做 买卖,这里太大了,真热闹啊!
• 杂货店老板:是啊,这可是全国最大的做 买卖的地方了,各地商品应有尽有,要不 您看看,这有什么您需要的东西,我这有 波斯的地毯,大食的珠宝,还有各色瓷器。
• 外地商人:我看看。(拿起一件瓷器,仔 细端详)这件不错!
• 杂货店老板:您啊,眼光真不错,这可是 官窑烧制的上等瓷器。
客 墓
州碑
摩尼教石像
蕃客墓地
印 度 教 石
日 本 教
像
2020/10/20
31
2020/10/20
“贸易之巨,无人 能言其数”。泉州 是元代对外贸易的 重要港口,经常有 百艘以上的海船在 此停泊,外国旅行 家誉为“世界第一 大港”。元政府在 这里设有市舶使, 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联合国考查证明这 里也是海上丝绸之 路的起点。
通于黄河中游 的三晋两周地 区 2020/10/20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 (共42张PPT)
2.刀币柄端有环,
可以穿绳。 主要 流行于齐,燕赵 则刀布并行。
3.圜钱楚国外的
所有先秦诸国发 展到后期时使用。
15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 (共42张PPT)
二、典型表现 1、货币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 (共42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7张ppt)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 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 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 ,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 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 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安徽绩溪湖里村“红顶商人” 胡雪岩。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1.布局的变化 (1)坊、市分立: ①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 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 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②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区称作坊。 (2)坊、市界限被打破: ①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明清时期,汉口镇、 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②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
补充:宋朝时,坊市界限、现。
2.功能的变化 (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 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 移等,催生了一批批纯商业性质的城市,扬州、成都等一批 南方城市兴起,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
4.宋元时期 ①两宋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 现在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等方面。 ④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⑤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
①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 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 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 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 行"。明清时期,广州的对 外贸易全属官营,而以牙 行经纪这些事情,所以开 设牙行的多半都能获厚利 ,赚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