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合集下载

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冲积扇横剖面 泥石流沉积 筛积物
泥石流天然堤沉积 河流河道沉积 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
冲积扇沉积物分布
干盐湖、湖、泛滥平原、砂丘 扇根 扇中 冲积扇辐向剖面
扇端
冲积扇地貌剖面及沉积物分布(据斯皮林,1974)
我国西北地区沿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地带发育有一系
列的冲积扇,它们相互叠接沿绵长达数千km,极为壮观! 我国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广为发育,这些盆地多受燕山期断裂构 造控制而形成断陷盆地,在临近断裂带一侧几乎都有大小规模不等 的冲积扇沉积体发育(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drift boulder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
包括水道、片流、筛析三种沉积。
•水道(Channel flow): 主要发育冲积扇的中上部。半旱
-旱地扇上的水道多为间歇性的辫状水道,主要沉积作用发生在雨 季短暂的洪水期。 砂岩组成的透镜层,成层性不好。砂层具平行层理和粗糙的板状和
(非限制性流体)的席状洪流,在水道的末端活动,为高流态的暂 时水流。片流沉积主要组成是分选较好的砂层,具平行层理和逆行 沙波层理以及其它槽状交错层理。
•筛析作用(Sieve deposition):当洪水流经高渗透砾石区
时,水流大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沉积物填积 在大砾石层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层。
pebblefloodstreampore10冲积扇地貌剖面及沉积物分布冲积扇地貌剖面及沉积物分布据斯皮林据斯皮林19741974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泥石流天然堤沉积河流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冲积扇横剖面冲积扇沉积物分布冲积扇辐向剖面干盐湖湖泛滥平原砂丘1112苏格兰红老砂岩冲积扇沉积物中的四种砾石相a

冲积扇

冲积扇

冲积扇一.冲积扇概念: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又称洪积锥或洪积扇。

简单概括:是一种洪水在山口处堆积的扇形粗碎屑沉积体。

二. 1.基本特征:(1)地理位置:通常发育与地势起伏大且沉积物补给丰富的地区。

(2)形态特征: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

楔状体:远离山前沉积物变薄或尖灭。

发育构造背景:反映山脉的升降,主要发生在冲积扇沉积作用之前。

楔状体:在临近山前地区较薄,远离山前沉积突然增厚。

发育构造背景:发育在构造活动趋于稳定的地区。

该薄层带主要发育漫流沉积。

透镜体:向山前和远离山前沉积厚度变薄。

发育构造背景:沉积作用发生时期山脉不断连续上升。

表面坡度:扇根出可达5°-10°,远离山口的扇中和扇端变为2°-6°。

可以出现单个冲积扇,但普遍是多个冲积扇沿山麓重叠分布呈带状或裙状。

2.影响冲积扇的形成条件因素:受构造环境、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及母岩区岩石性质的影响。

(1)构造条件:冲积扇常和正断层及地堑、半地堑有关,或与造山后期、或与裂谷作用和早期裂谷作用有关。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中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有利。

(3)地形:地形坡度的突变是形成冲积扇的重要因素。

(4)母岩性质:母岩的性质差异直接影响扇积物的岩相类型。

3.冲积扇的特点:(1)发育位置:冲积扇可以单个出现,更多的是沿山麓组成延伸很长的宽阔的扇裙地带,沉积厚度巨大。

(2)气候条件: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的最为有利,岩石常具有红色色调。

(3)物质组成:常含有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有关的膏盐沉积、方解石沉积,呈结核状或薄层状产出。

(4)岩性特征:整个层序中,砾岩、砂岩和泥岩都有发育,砾岩占有很大的比例,粒度分布多于一个众数。

三.冲积扇的沉积作用类型:冲积扇上主要包括泥石流沉积物和水携沉积物两种类型,分别形成于泥石流爆发期和泥石流停歇期。

17-冲积扇相n

17-冲积扇相n

六)垂向相序及沉积相组合 沉积相组合: 沉积相组合 冲积扇---干盐湖 冲积扇 干盐湖 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 冲积平原 冲积扇----河流 冲积扇 河流
五.与油气关系
储集层,其次为盖层 储集层,其次为盖层
2.形态 2.形态
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 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 氧化条件下由 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 河流所携带的粗粒沉积 所携带的 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 山谷出口处堆积而 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扇形沉积体 空间上: 空间上:锥体 顶端: 顶端:指向山口 锥底: 锥底:向平原延展
2.形态 2.形态
平面: 平面: 扇形 纵向: 纵向: 楔形、 楔形、 凹透强烈的构造运动—地形高差大, 强烈的构造运动—地形高差大, 河流能量增强, 河流能量增强,剥蚀作用增强 干旱、半干旱的气候— 2、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碎屑物质 保存,季节性暴雨形成— 保存,季节性暴雨形成—季节性河 流 山口外地形坡度突然变缓3、山口外地形坡度突然变缓-流速 降低, 降低,沉积 保存条件: 4、保存条件:相对沉降的构造条件
沉积物: 沉积物:砾、砂、泥混杂 结 构:分选极差 块状\ 构 造:块状\直立砾石 沉积位置: 沉积位置:冲积扇上部
钱斜5-X21 2105.17 泥石流沉积
(二)河道沉积 指暂时切入冲积扇内的河道的充填沉积. 指暂时切入冲积扇内的河道的充填沉积. 特点: 特点: 1)扇根河道直而深 扇中\扇端变浅, 扇根河道直而深, 1)扇根河道直而深,扇中\扇端变浅,多为辫状河道 2)平面一般窄而长 2)平面一般窄而长 3)砾石 砾石\ 分选差,层理不发育,多块状; 3)砾石\砂,分选差,层理不发育,多块状;有时发育不明显的单向斜层 斜层理,倾角10 15° 具叠瓦状构造、冲刷--充填、 10--充填 理, 斜层理,倾角10-15°,具叠瓦状构造、冲刷--充填、暴露构造 4)河道沉积横向上 透镜状,具底侵蚀,周围是过渡为泥石流\ 河道沉积横向上: 4)河道沉积横向上:透镜状,具底侵蚀,周围是过渡为泥石流\漫流 沉积

2024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讲解:冲积扇+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讲解:冲积扇+课件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 河道的过程。(6分) 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 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 道演变为双汊型。
洪积扇:由突发的、季节性山洪作用而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地 表多碎屑物发育;降水量不大,但多暴雨,山洪短暂而猛烈,水流的携带能力强,沉 积物颗粒一般较大(如砾石),磨圆度差、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扇面上水系不多。
第二部分:Q2,冲积扇≠洪积扇
第二部分:Q2,冲积扇≠洪积扇
已经形成之后,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可分为湿扇和旱扇 湿扇:湿扇受常流河(常年性)的堆积作用,面积一般较大,多见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旱扇:发育旱扇的水系,时令河较多,堆积作用较小,发育面积较小,多见于干旱、半 干旱地区。
第三部分:真题重做
【2021湖南卷】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 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 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 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
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 (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 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第三部分:真题重做

《冲积扇河流湖泊》PPT课件 (2)

《冲积扇河流湖泊》PPT课件 (2)
实际情况要比 理想的湖泊沉积模 式复杂得多。
ppt课件
55
1、湖成三角洲亚相
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 便在河口处堆积下来,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 上呈透镜状的沉积体,称湖成三角洲。
ppt课件
56
1、湖成三角洲在形成过程中,河流作用居于主导地 位,沉积类型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碎屑沉积作用
1)深水沉积作用: 以悬浮方式为主,同时有 密度流;
边缘的沉积作用: 集中在河口的周围,包括 悬浮负载、底负载。
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
1)高纬度地区的湖泊:沉积作用可能是由于 细菌或藻类活动造成的。
2)温带地区的湖泊: 清水条件下,碳酸钙 沉积比较发育。
ppt课件
53
二、陆源碎屑湖泊沉积模式
⑵漫流沉积 洪流沉积、片流沉积:砂、粉砂和砾石质 的沉积物,分选中等。
⑶筛状沉积
主要由次棱角
状的粗大砾石组成,
分选较好,其间充填
物较少。
ppt课件
10
⑷泥石流沉积
当水流携带的砾石和泥砂沉积物达到足够量 时,就形成了密度大、粘度高、呈可塑性状态的流 体,称为泥石流。
特征:
泥石流经常发育在扇体的上部;
ppt课件
8
三、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亚相划分
1、沉积类型
起因于暂时性水流形成的 冲积扇上的搬 牵引流搬运沉积作用 运和沉积作用 起因于泥流、泥石流等
陆上重力流作用
河道沉积
水携沉积物 漫流沉积
冲积扇上 的沉积物
筛状沉积
泥石流沉积物
ppt课件
9
⑴河道沉积 河床充填沉积、槽流沉积:主要由砾、砂 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差。
河流相砂体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

高考地理中的冲积扇

高考地理中的冲积扇

1.成因在山区用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摆脱侧向山体约束,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流水携带的泥沙大量在山麓地区(出山口)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2.分类(1)在形成之初,根据不同的水流状态,可分为冲积扇和洪积扇:冲积扇由河流冲积而成,沉积物的颗粒一般较细小,分选性好;洪积扇由突发的、季节性山洪作用而成。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烈,地表多碎屑物发育;降水量不大,但多暴雨,山洪短暂而猛烈,水流的携带能力强,沉积物颗粒一般较大(如砾石),磨圆度差、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扇面上水系不多。

(2)已经形成之后,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可分为湿扇和旱扇湿扇:湿扇受常流河的堆积作用,面积一般较大,多见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旱扇发育旱扇的水系,时令河较多,堆积作用较小,发育面积较小,多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3.特征冲积扇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

①从土壤条件来说,扇缘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发育条件较好;②流水沉积物具有典型的分选性的特征,即大颗粒先沉积,小颗粒后沉积。

从扇顶至扇缘,沉积颗粒物逐渐变小,颗粒之间的孔隙逐渐变小,透水性变差,保(蓄)水性越好。

③从水分条件来说,扇缘地下水埋藏浅,可能出露地表,水分条件较好;④干旱地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同时会有大量渗入地下,由于扇顶颗粒物较大,孔隙度高,地表水容易下渗,转化为地下水。

扇顶的地下水埋藏较深,当地下水流到扇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埋藏较浅,容易自然出露。

(地表水转成地下水,再出露成泉)由此可知,扇缘地区水土俱佳,往往成为早期农业生产的选址地。

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就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的扇缘。

4.对人类活动影响(1)冲积扇之上的山地,地形较陡,原生林木较多,不应开垦,可以种植生态或用材林。

(2)冲积扇顶部,土层瘠薄,十分干燥,含大量砾石粗砂,连乔木都难以生长,人们一般不会在此经营种植业,而是任由原生的耐旱灌木,野草生长。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冲积扇体系 (Alluvial Fan)
一.概述(instruction) 定义:山谷出口处由分选差的粗碎屑构成的扇状沉积体。
在我国地貌学和第四系地质学界又习惯称为“洪积扇”。 包括“旱地扇”、“湿地扇”两种类型。
类型 指标
干旱型 冲积扇 较小 陡 碎屑流
潮湿型 冲积扇 较大 缓 阵发性水流 碎屑流
规模 沉积坡度 沉积作用
•形态 (Morphology) 平面上(In plane): 扇状 或舌状,半径为: 几十米到100km。 剖面上(In profile):在纵 剖面上呈表面下 凹,远离物源方 向坡度逐渐变缓; 在横剖面上呈透 镜状。
扇根
冲积扇横剖面 泥石流沉积 筛积物
泥石流天然堤沉积 河流河道沉积 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
加积扇(Aggrading Fan):旋回性不明,反映物
源供给和盆地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典 型 冲 积 扇 沉 积 序 列
西班牙北部石炭系中的冲积扇大层序柱状图
现代和古代大的冲积扇通常发育在边缘断层的下 降盘一侧,伴随着边缘断层的活动,冲积扇不断迁移、 退缩或推进,形成厚度巨大、结构复杂的粗碎屑沉积。 我国西北地区沿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 地带发育有一系列的冲积扇,它们相互叠接沿绵长达 数千km,极为壮观! 我国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广为发育,这些盆地多受 燕山期断裂构造控制而形成断陷盆地,在临近断裂带 一侧几乎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沉积体发育。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
•水道( Channel flow ):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中上部。半旱-旱 地扇上的水道多位间歇性的辫状水道,主要沉积作用发生在雨季短 暂的洪水期。水道充填物一般厚度不大(数十cm 到数m ),由分选 不好的砾、砂岩组成的透镜层,成层性不好。砂层具过渡流态和高 流态的平行层理和粗糙的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砾石常具叠瓦状排 列。冲积扇上的水道很不稳定,经常迁移改道,老的水道充填沉积 物常被以后的片流沉积物所覆盖,构成向上变细的旋回。 •片流(Sheet flood):洪水期漫出水道在扇面上大面积流动(非 限制性流体)的席状洪流,在水道的末端活动,为高流态的暂时水 流。片流沉积主要组成是分选较好的砂层,并常具小型透镜状砾石 夹层和冲刷构造。砂层具平行层理和逆行沙波层理以及其它槽状交 错层理,衰退的洪流可以产生向上变细的层序。 •筛析作用透砾石区时, 水流大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沉积物填积在大 砾石层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层。

冲积扇_精品文档

冲积扇_精品文档

密西西比河河三角洲 8
2021/10/10
9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之
2021/10/10
1
问题探究1:冲积扇的分布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河流出山口
思考:河流出山口为什么会形成冲积扇?
活动: 模拟实验
课堂讨论
2021/10/10
2
问题探究2:分析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思考:河流出山口为什么会形成冲积扇?
形成过程: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坡度变缓,河道变宽,
沉积物的颗粒从顶部到边缘 由粗变细,
2021/具10/1有0 分选性;厚度从顶端到边缘逐渐降低。
4
问题探究4:冲积扇的环境特征
思考1:①②③④地中哪些区域是冲积扇? 思考2:绿洲最可能形成于②、③地当中的哪地?
山区
戈壁
绿洲
冲积扇
沙漠
(本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2021/1境特征
冲积扇的环境特征
地形平坦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课后思考:冲积扇的这种环境特征对聚落、交通有什 么影响呢?
2021/10/10
6
知识结构
地形变缓

扇状分布
地形平坦

因 地势较平坦


河道变宽

堆积物颗粒
水源充足 境



流速变慢

顶粗缘细 顶厚缘薄
特 征 土壤肥沃
能力提升
1、通过观察景观图,归纳冲积扇的分布特征;
河流分汊,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导致大量碎石
2和021泥/10/1沙0 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
3
问题探究3:冲积扇的形态、结构 思考:冲积扇具有什么形态、结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砾石很少呈平行或叠瓦状排列;板状或长条状飘砾垂直定向排 列、在泥基中漂浮状产出或突出在层面之上等现象——泥石流沉积 的特征标志。
drift boulder
舟曲泥石流现场,从上到下是三眼峪 口、月圆村、城关镇和白龙江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
一.概述(instruction)
定义:山谷出口处由分选差的粗碎屑构成的扇状沉积体。在我国
地貌学和第四系地质学界又习惯称为“洪积扇”。包括“旱地扇”、 “湿地扇”两种类型。
类型 指标
规模
干旱型 冲积扇
较小
潮湿型 冲积扇
较大
沉积坡度 沉积作用
陡 碎屑流

阵发性水流 碎屑流
现代和古代大的冲积扇通常发育在边缘断层的下降盘一侧,伴随着 边缘断层的活动,冲积扇不断迁移、退缩或推进,形成厚度巨大、 结构复杂的粗碎屑沉积。
筛析作用(Sieve deposition):当洪水流经高渗透砾石区时,水流大
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沉积物填积在大砾石层 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层。
苏格兰红老砂岩冲积扇沉积物中的四种砾石相
a:泥石流沉积的副砾岩;b:片流沉积的砾岩; c:水道沉积的槽状交错层理砂砾岩;d:水道沉积砾岩(据Bluck, 1976)
2. 扇中(Midfan): 辫状水道沉积物,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
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局部片流沉积物,分选较好的 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 扇端(Lower fan):水道
不发育,以片流活动为主,发 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 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 交互。
四、垂向序列
冲积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沉积速率、盆地沉降速率的变化,使 冲积扇体发生进积、退积或侧向移动。 进积扇(Prograding fan): 呈反旋回序列,即扇根叠置在扇 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端之上。 退积扇(Retrograding Fan):呈正旋回序列,即扇端叠置在 扇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根之上。 加积扇(Aggrading Fan):旋回性不明,反映物源供给和盆地 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1、泥石流(debris flow);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包括水道、片流、 筛析三种沉积。
Flash flood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1、泥石流(debris flow)
扇根
扇中 冲积扇辐向剖面
干盐湖、湖、泛滥平原、砂丘 扇端
冲积扇地貌剖面及沉积物分布(据斯皮林,1地带发育有一系 列的冲积扇,它们相互叠接沿绵长达数千km,极为壮观!
我国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广为发育,这些盆地多受燕山期断裂构 造控制而形成断陷盆地,在临近断裂带一侧几乎都有大小规模不等 的冲积扇沉积体发育(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冲积扇上的水道很不稳定,经常迁移改道,老的水道充填沉积 物常被以后的片流沉积物所覆盖,构成向上变细的旋回。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片流(Sheet flood):洪水期漫出水道在扇面上大面积流动(非限制
性流体)的席状洪流,在水道的末端活动,为高流态的暂时水流。 片流沉积主要组成是分选较好的砂层,具平行层理和逆行沙波层理 以及其它槽状交错层理。
典 型 冲 积 扇 沉 积 序 列
西班牙北部石炭系中的冲积扇大层序柱状图
Thanks for your cooperation!
三、沉积相构成(Facies Architecture)
1. 扇根(Fanhead or Upper fan):泥石流沉积物,基质支撑的混
杂堆积,颗粒大小混杂且粒度相差悬殊的块状构造(副砾岩); 主水道沉积物,由分选不好的砾、砂岩组成的透镜层,砾石呈叠瓦 状排列,发育粗糙的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 筛析沉积物,砂砾岩。
•形态
(Morphology)
平面上(In plane): 扇状 或舌状,半径为: 几十米到100km。
剖面上(In profile),在纵 剖面上呈表面下 凹,远离物源方 向坡度逐渐变缓; 在横剖面上呈透 镜状。
冲积扇横剖面
泥石流沉积 筛积物
泥石流天然堤沉积 河流河道沉积
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
冲积扇沉积物分布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 Facies
冲积扇体系 Alluvial Fan
Prof. Wang Jiahao Petroleum Department, Resource Institud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2012.11
为沉积物与水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高密度、高粘度的塑性流体。 条件:在植被稀少、突发性洪水和陡峻的坡度以及大量的碎屑
物供应的条件下,泥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因含大量的泥基, 流体强度很大,可以搬运巨大的飘砾。当流速减慢时,迅速将大小 不一的负载同时堆积下来,形成分选很差的砾、砂、泥混合的沉积 物。
沉积特点:几乎没有内部构造的块状层,颗粒大小混杂,粒度 相差悬殊(从粒径可达数m的飘砾到极细的泥质)。
包括水道、片流、筛析三种沉积。 水道(Channel flow):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中上部。半旱-旱地 扇上的水道多为间歇性的辫状水道,主要沉积作用发生在雨季短暂 的洪水期。
水道充填物一般厚度不大(数十cm到数m),由分选不好的砾、 砂岩组成的透镜层,成层性不好。砂层具平行层理和粗糙的板状和 槽状交错层理,砾石常具叠瓦状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