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 全国各地物理试题汇总14套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答案及解析:14.【答案】AD【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17.【答案】B【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答案】0.010;6.870;6.860【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23. (10分)【答案】连线如图所示。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3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3-3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4(2012全国理综).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内悬浮粒子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有个成语是“见微而知著”,对布朗运动而言,是“见著而知微”。

【答案】BD13(2012广东卷)、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答案:D14(2012广东卷).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答案:B36(2012山东卷).(8分)【物理3-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 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20l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

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10h cm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075p cmHg =)○1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 ”做单位) ○2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有详细解析)-新课标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物理有详细解析)-新课标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2高考大纲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 附详细答案

2012高考大纲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 附详细答案

2012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答案】B 、D 15.23592U 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20782Pb,则A .m =7,n=3B .m =7,n =4C .m =14,n =9D .m =14,n =18 【答案】B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 .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 .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答案】A 、C17.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 .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 .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 .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答案】A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 、o 、b 在M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c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

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答案】C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推荐下载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推荐下载

A.N1 始终减小,N2 始终增大 B.N1 始终减小,N2 始终减小 C.N1 先增大后减小,N2 始终减小 D.N1 先增大后减小,N2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
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 1900 匝;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 S 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 D 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
细沙质量 m1。 ③闭合开关 S,调节 R 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
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 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 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2)重新处于平衡状态;电流表的示数 I;此时细沙的质量 m2;D 的底边长度 l;
原线圈为 1100 匝,接在有效值为 220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详解)

B y 许亮老师 Q Q/W e c h a t :28498182882012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第Ⅰ卷(必做,共87分)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顿最早通过理想斜⾯实验得出⼒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15. “神舟十号”⻜船与“天宫一号”⽬标⻜⾏器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的轨道.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则v 1v 2等于( )A .R 31R 32B .R 2R 1C .R 22R 21D .R 2R 116. 将地⾯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运动至最⾼点的过程中,v -t 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 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2 s 内货物只受重⼒作⽤C .前3 s 内与最后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3 s 末至第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17. 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 1、OO 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的水平轴O 、O 1、O 2转动,在O 点悬挂一挡板重物M ,将两相同木块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的大小,F N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 1、O 2始终等⾼,则( )A .F f 变小B .F f 不变C .F N 变小D .F N 变大B y 许亮老师 Q Q/W e c h a t :284981828818. 图甲为某燃⽓炉点⽕装置的原理图。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

2012年全国各省市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共14套)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4.BD 【解题思路】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 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 错,选项D 正确。

2012年 各地高考真题

2012年 各地高考真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一、选择题(2012·福建理综·T29(2))如图,质量为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 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A.0m v v M + B.0m v v M - C.00()m v v v M ++ D.00()m v v v M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1)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2)规定正方向.【解析】选C.以向右为正方向,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 m v mv Mv '+=-+,解得()00m v v v v M '=++,故选C.二、填空题1.(2012·天津理综·T9(1))质量为0.2kg 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 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 kg·m/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N.(取g=10m/s 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 动量、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计算时要注意正方向的选取(2) 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除了受地面的作用力外,同时受到重力的作用【解析】取向上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碰撞前的动量为:11()0.2(6)/ 1.2/P m v kg m s kg m s =-=⨯-⋅=-⋅小球与地面碰撞后的动量为:220.24/0.8/P mv kg m s kg m s ==⨯⋅=⋅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量为:212/P P P kg m s ∆=-=⋅由动量定理得:()F mg t P -∆=∆, 所以:20.210120.2P F mg N N N t ∆=+=+⨯=∆【答案】2 122.(2012.山东理综T38(1))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12n E E n=,其中E 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1;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2,则12v v = . 【解析】(1)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241E E hv -=,当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时:122E E hv -=,而2144E E =,2122E E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4121=v v . 【答案】14三、计算题1.(2012·安徽理综·T24)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2 kg 的小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u=2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曲面,质量m=1 kg 的小物块B 从其上距水平台面高h=1.0 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l=1.0 m.设物块A 、B 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 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取g=10 m/s 2.(1)求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如果物块A 、B 每次碰撞后,物块A 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B 第n 次碰撞后的运动速度大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物块B 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一部分损失在传送带上,一部分损失在A上(2) 由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必须验证物块B 与A 碰撞后是否能滑到传送带右端(3) 物块B 每次与A 发生弹性碰撞时的情景相似,故可求出每次碰后速度的表达式【解析】(1)对B ,自开始至曲面底端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2B B B m gh m v = ○1 22101/25/B v gh m s m s ==⨯⨯= ○2 设B 在传送带上速度减为2m/s 时经过的位移为x , 则:2222(25)24220.210B v v x m m g μ--===⨯⨯>1m ○3故B 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减速运动,设B 到达传送带左端时速度大小为'B v ,由22'2B B v v gl μ-=得:'B v = ○4 此后B 以4m/s 的速度滑向A,即物块B 与物块A 第一次碰前的速度大小为4m/s(2)设B 与A 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B v 、1A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1'B B A A B B m v m v m v =- ○5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211111'222B B B B A A m v m v m v =+ ○6 由以上两式解得:128'/33A B v v m s ==,114'/33B B v v m s == ○7 即第一次碰撞后,B 以4/3m s 的速度滑上传送带,设B 向右减速为0时经过的位移为x : 则:2214()43'220.2109B v x m m g μ===⨯⨯< 1m ○8 所以B 不能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3)B 第一次碰撞后在传送带上向右减速为0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左加速,到达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大小等于1B v ,以后B 每次与A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均等于从传送带左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即B 每次与A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均等于下一次B 与A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设A 与B 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2A v 、2B v ,则由○7式得: 121221()'333A B B v v v ==⨯,22111()'33B B B v v v == ○9 所以第n 次碰撞后B 的速度大小为:14()'/33n Bn B n v v m s ==【答案】(1)4m/s (2)不能(3)4/3n m s2.(2012·天津理综·T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高为h 的平台,台面上有固定的光滑坡道,坡道顶端距台面高也为h,坡道底端与台面相切.小球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水平光滑的台面后与静止在台面上的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共同沿台面滑行并从台面边缘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恰好为台高的一半.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A 刚滑至水平台面的速度v A ;(2)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m A ∶m B .【解题指南】小球滑至水平台面的速度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得;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平抛运动的规律可求得两球的质量之比【解析】(1)小球从坡道滑至水平台面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212A A A m gh m v =解得:2A v gh = (2)设两球碰撞后共同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A A A B m v m m v =+粘在一起的两球飞出台面后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则在竖直方向上有: 212h gt =在水平方向上有:2h vt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1:3A B m m =【答案】(1)2gh(2)1:33.(2012·广东理综·T36)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紧靠滑杆(A、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做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v0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的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到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 p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寻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对于碰撞问题需从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两个方面进行求解.分类讨论时要注意临界条件的选择,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解析】(1)由题知,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v o=ωr设A 、B 碰后的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o =2m v 1A 与B 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220111222E mu mv ∆=-⨯解得 2241ωmr E =∆ (2)AB 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 在PQ 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得:ma mg 22=⋅μv1=at1112v x t =由题知x l ≤ 联立解得140l rt ω<≤即0<r gl μω22≤12r t g ωμ= (3)AB 能与弹簧相碰211222mgl mv μ⋅<⨯ 不能返回道P 点左侧2112222mg l mv μ⋅⋅≥⨯ω<≤AB 在Q 点的速度为v2,AB 碰后到达Q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22211122222mgl mv mv μ-⋅=⨯-⨯AB 与弹簧接触到压缩最短过程,由能量守恒22122p E mv =⨯解得22(8)4p m r gl E ωμ-=【答案】(1)ωr 2241ωmr (2)0<r gl μω22≤12r t g ωμ= (3)224gl gl r r μμω<≤ 22(8)4p m r gl E ωμ-=4.(2012.山东理综T38(2))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 、B 、C,质量分别为m A =3m 、m B =m C =m,开始时B 、C 均静止,A 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A 与B 碰撞后分开,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 与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大小.【解析】设A 与B 碰撞后,A 的速度为vA,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为vB,B 与C 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 、B 木块:m A v 0=m A v A +m B v B ①对B 、C 木块:m B v B =(m B +m C )v ②由A 与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v A =v 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065B v v = ④【答案】065U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一、选择题1.(2012·天津理综·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物理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只有对这些知识有准确的记忆,且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解答.【解析】选B.元素的半衰期由元素本身的性质决定,不能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A错;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B对;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穿透能力,C错;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D错.2.(2012·北京理综·T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解题指南】本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玻尔理论能级的概念.(2)玻尔理论跃迁规律.【解析】选B.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能级越高对应的能量越大,当氢原子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减少.3.(2012·北京理综·T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 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值可能为( ) A.2h e B.2ehC.2heD.12he【解题指南】本题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电磁波的频率、普朗克常量、能量之间的关系.(2)电压、电量与能量的关系.【解析】选B.电磁波的频率ν、普朗克常量h 、能量E 之间的关系νh E = ,因为kU =ν,所以hkU E =;电压U 、电量q 与能量E 的关系是qU E =,由题意知e q 2=,所以h ek 2=4.(2012·广东理综·T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3241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32411120H H He n +→+是β衰变 C. 2351144891920563603U n Ba Kr n +→++是核裂变反应D .2351140941920543802U n Xe Sr n +→++是α衰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核反应基本知识,主要考查衰变与其他的核反应的区别.【解析】选A 、C.两个轻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核的反应为核聚变反应,故A 对B 错.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并放出若干个中子的反应为核裂变反应,故C 对.原子核放出α或β粒子后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反应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衰变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故D 错.5.(2012·福建理综·T29(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120H H He n +→+中, 10n 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三点:(1)分清原子、原子核、核子.(2)理解光电效应方程.(3)玻尔的量子观念.【解析】选D.α射线是氦原子核,A 错;10n 表示中子,B 错;据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 w =ϒ-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不成正比,C 错;玻尔的量子观能解释氢原子光谱,D 对.6.(2012·江苏物理·T12·C (1))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λγγch E ==∆,,可知E hcch E ∆===∆γλγ,,能级差越大,波长越小,所以a 的波长最小,b 的波长最大,答案选C.7.(2012·海南单科·T19(1))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 .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 C . 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D . 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E . 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 k 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解题指南】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表明,E k 与入射光的频率ν成线性关系,而不是成正比,且与光的强弱无关,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各省市物理试题汇总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4.BD 【解题思路】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 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错,选项D正确。

15. 23592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20782Pb,则()A.m=7,n=3B.m=7,n=4C.m=14,n=9D.m=14,n=1815.B 【解题思路】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7次α衰变;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发生了4次β衰变,B项正确。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16.AC 【解题思路】光的干涉现象中,条件间距公式λdl x =∆,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

红光波长大于黄光波长,选项A 正确;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选项B 错;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选项C 正确;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选项D 错。

17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C.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D.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7.A 【解题思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qB p qB mv R ==,。

已知两粒子动量相等,若21q q =,则它们的圆周运动半径一定相等,选项A 正确;若21m m =,不能确定两粒子电量关系,不能确定半径是否相等,选项B 错;由周期公式qBmT π2=,仅由电量或质量关系,无法确定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否相等,选项C 、D 错。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 、o 、b 在M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c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

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8.C 【解题思路】由安培定则可知,两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均竖直向下,合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选项A 错;由安培定则,两导线在a 、b 两处产生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下,由于对称性,电流M 在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N 在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同时电流M 在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N 在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所以a 、b 两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B 错;根据安培定则,两导线在c 、d 处产生磁场垂直c 、d 两点与导线连线方向向下,且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等,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选项C 正确。

a 、c 两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下,选项D 错。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 ) A.3.9×10-4度 B.5.5×10-2度 C.7.8×10-2度 D.11.0×10-2度19.B 【解题思路】根据电流的变化情况,分段计算求电功J 1096.3J 600102203.03111⨯=⨯⨯⨯==Ut I W ,J1028.5J 600102204.03222⨯=⨯⨯⨯==Ut I W J 10056.1J 600402202.04333⨯=⨯⨯⨯==Ut I W则总功J 105.5J 1098.124321-⨯=⨯=++=W W W W ,选项B 正确。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a )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 )和图(c )分别是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A. 1m 3B. 2m 3C.1mD. 4m 320.BD 【解题思路】图(b )所示质点在t=0时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图(c )所示质点在t=0时,m 05.0-=x ,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结合波形图找到对应的点,如图所示,,若图(c )所示质点若为图中左侧波峰上的点,则两点距离为m 34,选项D 正确;若图(c )所示质点若为图中若侧波峰上的点,则两点距离为m 32,选项B 正确。

21.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21.AD 解题思路】 两球在碰撞前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2103mv mv mv +=;又两球碰撞是弹性的,故机械能守恒,即:2221203212121mv mv mv +=,解两式得:2,20201v v v v =-=,可见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选项A 正确;因两球质量不相等,故两球碰后的动量大小不相等,选项B 错;两球碰后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故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另摆长相等,故两球碰后的最大摆角相同,选项C 错;由单摆的周期公式glT π2=,可知,两球摆动周期相同,故经半个周期后,两球在平衡位置处发生第二次碰撞,选项D 正确。

第Ⅱ卷 22.(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和3。

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Ω。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第22题(1)图(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______Ω。

22.【解题思路】(1) 因为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之和等于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所以2为中间的结点,又因为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差等于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的一半,故2、3之间有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每个电阻均为1Ω,连接方式如图所示(2)将1、3用导线相连后,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2之间的等效电阻Ω=6.0R 【参考答案】(1)(2)Ω=6.0R 23.(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22题(2)图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 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s 2,…。

求出与不同m 相对应的加速度a 。

⑥以砝码的质量m 为横坐标,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 a -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a与m 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