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合集下载

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饱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伟大祖 国的怀抱,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里程碑。 国的怀抱,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里程碑。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以基本法的形式, 民代表大会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的基本制度: 的基本制度: 第一, 第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 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 府。 第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第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 港”。 第三, 第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 策,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年不变
1982年 月以后, 一国两制” 1982年9月以后,“一国两制”构想在实现的 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1982年12月公布的 月公布的《 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 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 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3年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 邓小平在《 统一的设想》的谈话中,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六 统一的设想》的谈话中, 点构想。 点构想。
二、澳门顺利回归 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 月签署了《 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关于澳门 1987 问题的联合声明》 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3年 199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顺利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此后对台又提出许多重要原则
• 周恩来:一纲四目 周恩来: • (一纲四目是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我党的对台湾政策 一纲四目是1963年 的归纳。也是“一国两制”的前身。) 的归纳。也是“一国两制”的前身。)
•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 四目: 四目: • (一)、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 )、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台湾统一于祖国后 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 (二)、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 )、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 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 亿美元); 付(注: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 亿美元 ; 注 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 • (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协商决定后进行; 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 (四)、双方互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 )、双方互不派遣特务 双方互不派遣特务, • (注:毛泽东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 毛泽东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 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会改变目前的对台政策)。 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会改变目前的对台政策)。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
关于海峡两岸的关系我们 一直提到一个词语“ 一直提到一个词语“台湾问 那到底“台湾问题” 题”,那到底“台湾问题”实 际指什么呢?它的由来是什么? 际指什么呢?它的由来是什么? 实质又是什么? 实质又是什么?
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
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准备解放 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 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 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 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 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马克思主义原理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1.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2. 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一)、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二)、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注: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四)、双方互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3.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一个中国。

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5.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威胁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逐步强占。

6.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界的三大任务推动现代化建设(核心)、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7.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势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有力地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 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 的爱国主义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 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十二章
教学重点难点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 解决台湾问题的必然性长期性复杂性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 国主义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 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第一, 一国两制” 第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祖国的和 平统一 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香港、 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香港、澳 门问题,并希望以此解决台湾问题, 门问题,并希望以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和繁荣,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全统一和繁荣,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坚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 湾独立”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的言行, 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 我们都坚决反对。 我们都坚决反对。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历史向人们昭示:中华民族统一 远多于分裂,统一定战胜分裂。 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的
具体表现:
坚决维护民族 团结,反对分 裂卖国。 勇敢抵抗外来侵 略和压迫,捍卫 祖国的领土完整 和主权尊严。
古代历史画卷
为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
认识解决台湾 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决 问题、实现祖 国完全统一的 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 极端重要性, 心,把握建国50多年来我 学习掌握“和 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 平统一、一国 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到 两制”构想在 新形势下的坚 “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 持和发展。 历史过程; 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 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 的重大推动作用;
成果 展示
将领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多 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并顺 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 回归,有力地维护了祖 国的统一,使爱国主义 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 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和展 示。
成果 展示
香港回归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任务之一
把握两点
访尼 华克 松
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却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 法”,并由美国总统签署生效 截至2000年底,在21年间美国向台湾出售的高性能武器的 军费交易有40多种,高达400多亿美元。仅在1994年至 2000年的短短六年间,台湾就从美国进口了高达150多亿美 元的武器装备,占同期世界军火销量的11%
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广大人民的艰
苦奋斗,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维 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 用,作出重大贡献。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性 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 国家的内部问题;为解决国际争端 和历史遗留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湾宝 岛 台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分裂,反 对“台独”活动,维护祖国统一
高度重视对台湾人民的工作,贯彻“寄 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 构想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 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 不容许外国干涉。
二、建国后对台方针的改变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
“一国两制”就是在坚持一个中 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 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 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强调

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构想
•“一纲” :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 四目: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 排由蒋介石决定。 •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 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 定 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和 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 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 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 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 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悠 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 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 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 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 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 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 为本、为民谋利。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 方针政策法律化。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 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 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 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 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 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以和 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就需要通过谈判解 决问题。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 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 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3、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波茨坦公告》
规定 :“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 实施。” 同年十月,同盟国中国战区 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 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 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 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本节主要内容: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 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 形成和确立
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 内 容和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基本内容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
解决台湾问题要有个时间 表,这是战略考虑,各方 面都要加强工作,做好解 决台湾问题的充分准备。
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丰富和发展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放台湾 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 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 容
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题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 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 容
具体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 容
具体内容: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 义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 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 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习题训练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 台湾问题D. 西藏问题2.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A.外交问题B. 国际政治问题C. 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3.“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A.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祖国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5.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B.以武力争取台湾统一C.防止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D.对付台湾人民6.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有()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B.立法权、司法权C.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行政管理权、司法权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叶剑英8.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A.《告台湾同胞书》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D.《告台湾南同胞书》10.台湾同胞是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依靠的基本力量。

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得到台湾大多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与此相关,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项重要方针和基础性工作是()A.寄希望于两岸谈判B.寄希望与台湾当局C.寄希望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D.寄希望与台湾人民二、选择题II: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一国两制”构想()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2.祖国统一是()A.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夙愿的集中体现B.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C.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D.中国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全面继承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A.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C. 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回归祖国享有高度自治权。

D. 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4.我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主要有()A.坚持“一个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完全自治C.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D.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我国党与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B.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C.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6.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A. 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遭受殖民侵略的百年国耻B.“一国两制”构想切实可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C.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可重要的一步D.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纪元7.江泽民同志1995年春节期间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A.是党和政府按“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进一步阐述了“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构想C.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又一个新构想D.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8.台湾问题是()A.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障碍C.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的内政问题9.关于台湾那问题,下列那些提法是正确的()A.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B.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我国对台湾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D.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10.“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11.贯彻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就要大力推动两岸的交流一合作,主要指“三通四流”,即()A.直接通商B.直接通航C.直接通邮D.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12.台湾统一后保持原有制度不变,具体是指()A.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B.台湾的生活方式不变C.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及民间交往不变D.台湾的民主制度不变三、分析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早在1998年,李登辉在其《台湾的主张》一书中就提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具有国家的主体性,也就保持了主权的独立。

台湾与中共的关系早已超过所谓的‘内政问题’,而成为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交往问题,”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

为了落实李登辉“两国论”的讲话,台湾当局动作频频。

台湾一家报纸报道说,台湾当局将进一步推动修改相关的法律,诸如“国家安全法”、“两岸关系条例”、“国籍法”等涉及两岸关系定位的法律名称与条文等都将作重大修改。

台湾地区有关大陆地区的用语可能成为历史名词;“两个政治实体”等用于也将修正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两个“国家”并提的说法。

——摘自郭泰文的《分裂闹剧背后》《人民日报》1999年7月18日[材料2] 1999年7月18日晚,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通了电话,重申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江泽民指出,最近,李登辉公然将两岸关系说成是“国与国关系”,这是他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走出的十分危险的一步,是对轨迹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进一步暴露了他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本质。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绝对不容分割。

鹜哦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自然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我们一直在积极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争取两岸直接“三通”,推动两岸进行政治谈判。

但是,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原因很清楚,台湾岛内和国际上都有一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势力。

如果出现搞“台湾独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决不会坐视不管。

——摘《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人民日报》1999年7月19日[材料3] 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

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做出选择。

中国人民不怕鬼、不信邪。

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

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

但是,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中台办、国台办授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人民日报》2004年5月17日请回答:(1)分析材料1中披露的言论违背了什么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的意义何在?(2)结合材料2,说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3)结合材料2、3,说明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答案:一、1-5CCCAC 6-10CCDDD二、1.ABCD 2.ABC 3.ABC 4.ACD 5.ACD 6.ABCD7.ABD 8.BCD 9.BCD 10.ABCD 11.ABCD 12.ABC三、[答案要点] (1)李登辉及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言论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

是海峡两岸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离开“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就成了无本之木。

而李登辉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江两岸关系定位于“特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是明目张胆地分裂祖国的行径。

(2)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束分裂,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和共同愿望。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能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台湾独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的时候经济制度比变,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一种战略考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靠保证。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博得,而是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在国际上有外国势力干涉。

总之,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说到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平统一,避免使用武力。

中国政府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如果李登辉坚持分裂,执意要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搞“台湾独立”,我们也就别无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