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历史沿革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前身为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紧锣密鼓,冶金系统技术人才紧缺,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1960年2月,经原国家冶金部批准创办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由株洲硬质合金厂(以下简称601厂)代管,为部属厂管学校,校址在601厂内。
创办之初,学校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迎难而上,被冶金部评为大庆式学校。
2006年合并为湖南工业大学。
更名1962年,学校中专停止招生,技工部停办。
1964年下学期,学校恢复招生,改为半工半读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止招生,大部分教师下放601厂劳动,校舍变成了厂房仓库。
1969年7月,冶金部下文将学校管理权下放湖南省冶金局,仍由601厂代管。
1971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批准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株洲粉末冶金学校。
1978年8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新办和调整十所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湘革发〔1978〕93号)规定株洲粉末冶金学校由601厂代管改为由湖南省冶金局和株洲市委双重领导,以冶金局为主,行政业务管理工作由省局领导,党的关系在株洲市,学校更名为株洲冶金工业学校(县团级)。
同年,学校部分专业开始开办大专班。
专业课程1980年,学校共设置冶金电气、冶金机械、粉末冶金、粉有金属冶炼、冶金财会、工民建6个专业,共有学生1237人。
1984年,学校属湖南省冶金厅和株洲市双层领导,以省冶金厅为主。
1989年,学校由湖南省冶金总公司和株洲市双层领导,党的关系在株洲市,干部配备、计划招生、经费拨付、劳动工资等行政管理由省冶金总公司主管。
师资力量1994年全校教职工总数为487人,开设大专教学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钢铁冶金、机电工程、压力加工、工业财务会计。
同年10月,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为全国十所首批试办五年制高职学校之一,学校最初开设有色冶金、钢铁冶炼、冶金机械三个高职专业。
1983全国高等院校介绍

1983全国高等院校介绍
在1983年,全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高等教育规模开始快速扩大,全国各省市相继设立了新的高等院校,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
学科专业设置也日趋完善,不仅涵盖了理工科、社科、文科等传统学科,还出现了一些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此外,教学改革创新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探索,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
同时,开始推行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华中工学院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高等学府。
它是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机械系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成立的。
自建院以来,华中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26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已成为我国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1983年的教育类书籍或文献,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简称工程学院,是湖南工程学院的一个学院,致力于培养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院特色和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进行介绍。
一、历史沿革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XX年,当时为了满足湖南地区建筑工程人才的需求,学院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并逐渐发展壮大。
后来,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学院相继增设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并于20XX年正式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
二、专业设置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拥有一流的专业设置,包括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这些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不同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三、师资力量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既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养。
同时,学院还邀请了一些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行业经验。
四、学院特色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独具特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和实践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生们可以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参加各种设计竞赛和实地考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未来发展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
学院将加强与建筑企业的合作,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推动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同时,学院还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工程学院将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最好10所大学_有什么大学

湖南最好10所大学_有什么大学湖南最好10所大学是什么湖南最好10所大学是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
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大学,同时也是中央部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是一所公立的军事类本科大学,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学校的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的实力是全国第一。
二、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是一所985、211、双一流大学,同时学校也是中央部署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是一所公立的综合类本科大学,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学校的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和护理学三个学科的实力是全国第一。
三、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是一所985、211、双一流大学,同时学校也是中央部署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是一所公立的综合类本科大学,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学校的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5个学科的实力在全国前5%—10%。
湖南省大学排名前十1.国防科技大学,位于全国第14位(长沙)2.中南大学,位于全国第26位(长沙)3.湖南大学,位于全国第30位(长沙)4.湖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第52位(长沙)5.湘潭大学,位于全国第98位(湘潭)6.湖南农业大学,位于全国第111位(长沙)7.长沙理工大学,位于全国第133位(长沙)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位于全国第173位(长沙)9.湖南科技大学,位于全国第191位(湘潭)10.南华大学,位于全国第197位(衡阳)排名仅供参考。
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1、参考往年高校录取的平均分和位次大学录取分数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录取的最高分、录取的最低分以及平均分。
一般来说我们参考平均分就可以了,通过我们成绩与平均分对比,看看你是否有机会被录取,一般来说每年的录取分数是有变动的,但是总的来说变动是不会很大的,我们还可以综合该高校前三年录取平均分数线来作为高考志愿填报重要的参考依据。
了解高校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的重要性

我给大家聊聊吧,聊聊认识高校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的重要性先举个例子,有个学生本来要学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但因为喜爱上海,就轻率报了华东理工大学,岂不知华东理工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其要点学科是化工类专业再举个例子,有个学生喜爱学电气,依据分数他本来能够报华北电力(保定),最次也可选河北工业大学,但因为听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很好,就盲目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岂不知西电的强势专业是通讯和电子信息工程一类的,不是电气每年这样的状况好多。
等到进了大学一段时间他们才认识到这样选是不对的,但已经晚了。
所以提早认识院校特点很重要、很重要特点是什么呢?特点就是独具个性的、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东西。
比方一说建筑,我们就想起老八校;一说电气,就想起二龙四虎;一说财经,就想起两财一贸,一说电子,就想起两电一邮。
为啥呢?这就是院校的特点决定的如何判断一个院校以什么为特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院校的历史背景、历史沿革比方,同是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而天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工为特点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为西安矿业学院,所以它以地矿为特点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所以它以重型机械为特点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所以它以钢铁冶金为特点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为山东矿业学院,所以它以矿业为特点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为青岛化工学院,所以它以化工为特点河南科技大学的前身为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以机械类专业为特点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船舶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业”命名的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天津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轻工为特点南京工业大学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归并组建而成,所以它以化工、建筑为特点大连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所以它以轻纺为特点;安徽工业大学的前身为马鞍山钢铁学院,所以它以冶金为特点湖北工业大学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归并组建,所以它以粮食、农机专业为特点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械学院(机械四小龙之一),所以它以机械为特点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所以它以粮油食品为特点湖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株洲大学(属中国包装总企业管理),所以它以包装为特点沈阳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沈阳机电学院,所以它以电机为特点再比方,同是以“工程”命名的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哈军工,哈军工解体后,海军工程系和原子工程系、海军系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舶),也就是此刻的哈工程,所以它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大海工程、核能应用)为特点武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武汉化工学院,所以它以石油化工为特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所以它以气象为特点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西北纺织工学院,所以它以纺织服饰为特点安徽工程大学的前身为安徽机电学院,所以它以机电为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为阜新煤矿学院,所以它以煤矿为特点每所高校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有其必定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
2015年回访母校PPT

二、学校建设发展概况
(一)概况
学校设有23个学院 64个本科招生专业 教职工近4300人 专任教师1950余人 教授、副教授1270余人 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0余人
金融与统计学院
本科生20800余人
研究生14000余人
化学化工学院
校园占地面积2304亩 校舍建筑面积1699.9亩 二个校区:南校区、北校区 三个学生园区:天马园区、
湖南大学2015年优秀学生 回访母校宣传报告会
内容概要: 1.视频资料展示 2.官方正式宣传 3.个人学习体会 4.寄语总结
官方正式宣传:
一、学校历史沿革
二、学校发展概况
三、各省录取分数线
四、就业情况
一、学校历史沿革
(一)起源:
湖南大学由岳麓书院衍续至今
办学校址:一直没变
办学思想:传承延续
就业有特点的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 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 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 程等。
校园拍摄
个人学习体会
产出=投入*效率
投入: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 效率:学习方法(时间分配,做题选择等)
• 最理想的情况是投入和效率同时提高。但 是实际情况下这两者提高到某一水平时会 相互制约。 • 当产出较低的时候,建议先加大时间投入, 因为这样操作性比较简单。
合并大会
2002年原湖南省计算机专科 学校并入湖南大学
北校区校园
湖南大学是:
教育部直属高校(72所)—1998年 “211工程”高校(121所)—1998年 “985工程”高校(39所)—2001年 正式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56所)—2004年 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的高校—2005年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
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师范学校;1979年株洲基础大学创办。
1985年更名为株州大学。
1989年更名为株洲工学院;2001年。
2004年。
湖南城市建设学校。
湖南省财会学校先后并入株洲工学院;2006年2月。
株洲工学院。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合并。
升格为湖南工业大学。
截至2016年9月。
学校共有2个校区。
占地面积3388亩;共有专任教师1874人。
全日制学生30728人;设有22 个教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
68个本科专业。
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涵盖5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中文名,湖南工业大学。
英文名,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湖南工大·HUT。
创办时间,1979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株洲。
现任校长,谭益民。
知名校友,周伯华。
刘镇武。
张永双。
洪涛。
李晟。
卢正雨等。
主管部门,湖南省人民政府。
硕士点,56。
博士点,1。
博士后流动站,1。
校训,厚德博学。
和而不同。
校歌,《湖南工业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学校代码,11535。
校庆日,9月28日。
历史沿革。
1979年4月。
株洲基础大学创建。
1985年3月。
株洲基础大学更名为株洲大学。
1986年9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
在原株洲大学的基础上筹建中国包装工程学院。
1987年12月。
筹建中国包装工程学院。
隶属于中国包装总公司。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内景截至2021年12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个省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城乡规划
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学
截至2021年12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采用课程包的形式协同多门课程,形成综合性的专业训练,已经 形成“实体建构”、“绿色高层”、“数字大跨”等多门特色专业课程包;设计课程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 师以工作坊模式进行小班教学,并设置大量实践环节;开设英文课程班;开设“开放课程”及国际联合工作坊、 设计竞赛工作营,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参与国际交流。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截至2021年12月,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拥有1个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校级研究所,以及3个研究中心。
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校社共建基地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地方建筑科学与技术基地 研究中心:”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心、建筑技术研究中心、风景园林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湖南大学城市建筑研究所、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下设2个教学系,开设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 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
历史沿革
刘敦桢设计的湖南大学第二院1929年,刘敦桢在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创立建筑组。 1934年,原苏州工专建筑科创始人柳士英应邀到湖南大学任土木系教授,主持建筑学教育。 1947年,柳士英筹建湖南克强学院建筑系,任系主任。 1949年,湖南克强学院建筑系并入湖南大学土木系,设立湖南大学建筑专修科。 1952年,增设湖南大学建筑系。 柳士英设计的湖南大学老图书馆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3至1957年,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有营造建筑系、铁道建筑系、铁路建筑专修科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修科等。 1958年,湖南工学院时,设铁路建筑系。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设立铁路建筑系。 1960年,铁路建筑系调出,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但同时土木系增设了建筑学、建筑材料两专业。 1984年,在土木系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大学建筑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学院历史沿革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人机工程学的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对在活动(含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生存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并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而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我校于1984年在国内首家开设《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1984年,我校欧阳文昭教授自编了讲义《人—机工程概论》,并对首届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1982级)讲授。
此讲义仅介绍了人体尺寸测量、人的反应特征、人体生物力学概况及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1984年底,欧阳文昭教授在国内第一个提出“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学术观点,并于1985年在全国第二届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体系的探讨》一文,依此体系扩展教学内容,在《人—机工程概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力学与人的生理测量部分,增加了不同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的反应时间与反应速度及与显示器设计的关系,补充了人体生物力学内容,所形成的讲义署名为《安全人机学》,在1986年春季为83级安全工程专业授课时使用。
1986年秋,对《安全人机学》作了大量的补充与修改,署名为《安全人机工程》(讲义),增加了人的安全心理学和人机匹配方面的内容。
此讲义作为84级安全工程专业与工业卫生工程专业学生的“安全人机工程”课程教学之用。
1987年秋再做一些修改后铅印成书,署名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内部发行),该书获1989年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1988年至1990年,在《安全人机工程学》(内部发行)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的可靠性、机的可靠性、人机系统可靠性、人的传递函数等内容,并修改了学科体系方面的内容,侧重介绍了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工效学的相互关系,于1991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安全人机工程学》教材。
40多所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选用该书作教材,数百个单位选为安全干部培训教材,国内一些权威性的图书馆选为藏书。
自1984年在国内首设《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历时八年,六易其稿,完成了由讲义→教材→教科书的转变。
1991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的《安全人机工程学》一书中,中国劳动保护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刘潜教授在序言中写道:“当我提笔为《安全人机工程学》这本书写序的时候,作为该书编著过程的见证人,在本人的脑海中立即显现出一幅确立这一书名前后的情景,应该说这是一番创造过程”。
1997年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安全人机工程学”为该专业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并推选欧阳文昭教授为该课程统编推荐教材编写组的牵头人,以我校为主,东北林业大学的王述洋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勇毅副教授参编的《安全人机工程学》教材,2002年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不少本科学校选作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甚至作为硕士和博士生教材或入学考试指定用书。
为了充分反映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适应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需求,2006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安全人机工程学》纳入“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体系重新编写,并向全国高校公开招标组成教材编写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该教材编写组由湖南工学院张力教授、廖可兵副教授、刘爱群讲师、河南理工大学景国勋教授和首都经贸大学王勇毅副教授组成,张力和廖可兵担任主编。
由北京理工大学王保国教授主审。
该书已于2007年8月由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课堂理论讲授外,还开设了实验课程和为期2周的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实验室未建立起来之前,主要是到南华大学(原中南工学院)人机工程实验室做实验,1990年建立了校内实验室,2003年加大了投入,更新了一些实验设备,特别是2005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先进的虚拟操控仿真系统实验室,使实验条件更先进,能够同时满足研究开放性、实践教学性、可展示性和可扩展性四个方面的要求。
不仅为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提供很好的条件,也为老师进行创新性研究提供很好的场所。
目前,本课程已经形成4名主讲教师、3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其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都较合理。
课程负责人张力教授在人因工程与安全工程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将人因工程应用在安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详
见佐证材料)。
1986开始,他就一直在南华大学从事人因工程学的教学,主讲工效学、人因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从南华大学调来我校后,主要担任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的主讲教师。
1986年秋,欧阳文昭教授在对《安全人机学》作补充与修改之时,廖可兵、刘爱群就作为助教直接参与了一些工作,1987年秋,廖可兵协助欧阳文昭教授讲授《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1988年开始独立主讲该门课程。
2002年欧阳教授退休前,刘爱群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主讲该课程,2004年王淑云副教授在张力教授的指导下也开始主讲该课程,由此形成了本课程目前有四位主讲教师讲授的格局。
2004年和2005年胡鸿和牛美玲分别毕业来校工作,为该课程作助教和专职实验指导。
2004年底,我们聘请了留美回国博士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实验室主任张伟副教授担任我校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主任,加强了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
我校是继首都经贸大学 (原北京经济学院)之后在全国第二所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在安全工程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不少后来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纷纷向我校索取相关资料,还接纳了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的进修培训任务。
本课程在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不断适应学科发展的步伐而前进。
目前,本课程以国家精品课程指标作为参照标准,对照不足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