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6年考博拟录取名单

湖南⼤学化学化⼯学院2016年博⼠研究⽣拟录取名单公⽰
现将化学化⼯学院2016年博⼠研究⽣拟录取名单公⽰如下,请被拟录取考⽣将报名系统中打印出的申请表于5⽉10⽇前交⾄湖南⼤学1舍104。
序号考⽣编号姓名考试⽅式录取类别录取专业导师姓名综合成绩1105326101100325何嘉轩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谭蔚泓331.00 2105326101100326桑吉龙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李永军332.00 3105326101100327袁婕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袁林333.00 4105326101100328李军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李继⼭327.00 5105326101100329郭靖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曾泽兵332.00 6105326101100330郁林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谭泽343.00 7105326101100331陈晨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王双印340.00 8105326101100332张鲁凤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陈卓337.00 9105326101100333陶李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余刚346.00 10105326101100334吴礼军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汪秋安342.00 11105326101100335蔡齐勇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David Robert Walt*340.00 12105326101100336张良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陈卓338.00 13105326101100339黄⾚申请审核制⾮定向化学Chad Alexander Mirkin*348.00
14105326101100340张正伟申请审核制⾮定向T : 5 p x ; P A D D I N G -R I G H T : 5 p x ; P A D D I N G - : 0 p x " > S f[ / T D >。
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703 学科级别:一级一、学科简介湖南大学化学一级学科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五个二级学科,并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目前,本学科有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湖南省重点学科,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8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本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余项。
我校化学学科通过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方法,基于纳米尺度和单分子水平的生物分析化学,仿生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合成等研究方向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界面物理化学与化学电源,无机功能材料与配位化学,功能高分子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等研究领域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二、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掌握本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系统的先进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独立解决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际问题;成为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四、学制与学分1、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至4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五、课程设置注:跨学科攻读的硕士生,须根据本人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生骨干课程2门六、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七、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817 学科级别:一级一、学科简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和生物化工等五个二级学科。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之十一-课程中心-湖南大学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之十一课程中心湖南大学一、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课程编号:MAT1001学时:48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简介:材料科学导论是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1. 材料科学的定义、发展历史和现状2. 材料科学的分类和特性3. 材料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加工方法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关系5. 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6. 材料科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70%,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课程目标:1. 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了解材料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
5.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名称:材料力学课程编号:MAT1002学时:48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简介:材料力学是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材料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 材料力学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4.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5. 材料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研究生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量以及为我院学科建设-湖南大学化学化工

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年终奖金发放办法(讨论稿)一、年终奖金包含教学、科研工作量奖金和单项奖金两类。
二、教学、科研工作量奖金用于奖励本院教职工完成所聘岗位考核任务之外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单项奖金用于为我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为学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本院教职工。
三、教学奖金含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及管理和服务三项,由院长办公会议根据本年度经费情况确定奖金配额实施分配。
教学科研系列人员都有完成岗位教学任务的义务。
教学科研系列人员只有在岗位教学任务之外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工作量才能参加教学奖金分配;非教学科研系列人员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全部参加教学奖金分配。
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参照附件一执行。
四、科研奖金按照学院当年科研经费提成的100%发放,其中50%返回科研经费获得者个人,50%用于奖励科研工作量。
计入科研奖励的项目内容,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以化学化工学院(如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学院可为第二单位)作为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我院教职工应为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研究生排名第一作者(含毕业留校人员在研究生期间投稿)的论文,成果归通讯联系人填写;全年所有科研经费以学院名义进入学校;教授奖励国际SCI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副教授奖励SCIE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讲师奖励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
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参照附件二执行。
五、管理和服务奖金由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奖金配额,从教学奖金中单列,用于奖励教辅及行政工作人员。
分配方案分别由院办公室和实验中心根据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制订,由主管院长批准执行。
六、学院全部本科教学工作量奖金分配,由主管教学院长负责;学院全部研究生教学工作量奖金分配,由主管研究生院长负责;学院全部科研工作量奖金分配,由主管科研院长负责。
各类奖金最终分配方案由学院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执行。
七、学院单项奖金用于奖励学校和学院范围内组织评比的各类先进个人,学校承包考核优秀单项及其他标志性成果的获得者。
化学类高校考研参考书目汇总——物理化学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化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科所、化学所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南昌大学理学院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北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院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2010年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理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07年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科院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工学院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专业各校考试科目汇总

分子化学
成
配位化学
有机化学(一)
综合化学 有机合成
物理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一)/高 聚合物结构表征/有机合
分子化学
成
二级学科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与物理
化学生物学 化学(方
向:01-03) 化学(方
源材料 分析化学/物 二级学科 理化学/环境 化学/食品安 全与药物化
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A) 物理化学
二级学科 材料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含结构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高分子物 理及化学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专业知识综合(分析) 专业知识综合(有机) 专业知识综合(物化)
化学与生物 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化学学院 化学与环境
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
院 环境与化学
工程学院 六盘水师范 学院联合培
养项目
化工学院 (主校区)
招生方式 专业名称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复试科目
一级学科 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综合
化学(方
向:01无机
化学/04物理 化学)
化学(方
一级学科
向:02分析 化学)
学 哈尔滨师范大
学 海南师范大学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 系
生物医学研 究院
化学化工学 院
化学与药学 学院
化学与化工 学院
2010届录取汇总表

南京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06材化
21
冯刚
男
354
64
61
90(综合)
139(物化)
北京理工大学
化学专业
06材化
已录取
22
龚洁
女
366
52
64
124(物化)
126(有机)
南京邮电大学
有机化学
06材化
已录取
23
吴世昌
男
285
30
64
57(数学)
134(材科)
四川大学
材料学
06材化
化学化工学院2010届考研成绩汇总表
53
71
微生物与生物化学
190药学综合
第四军医大学
药学
06材化
已录取
3
徐玉红
女
307
54
68
74(数学)
111(有机)
合肥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
06材化
已录取
4
桂清文
男
364
49
70
134(有机)
111(物化)
湖南大学
有机化学
06材化
已录取
5
刘皓
男
363
63
67
100(物化)
133(分析)
中科大
分析化学
06材化
华东理工大学
有机化学
06化(2)
已录取
4
江强
男
286
46
72
57(数学)
111(物化)
上海工程科技大学
能源化工
06化(2)
已录取
5
方丽
工业催化专业排名

全国工业催化专业研究生实力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天津大学A+ 4 清华大学 A 7 北京化工大A 学2 大连理工大A+ 5中国石油大A 8 南昌大学 A学学3 华东理工大A 6浙江工业大A 学学B+等 (13 个) :南京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B 等 (13 个 ) :长春工业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烟台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别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工业催化实力也特别强。
2002 年在全国高校要点学科评审中,天大有 13 个学科被评为国家要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化学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 个学科的通信评估结果在一级学科中排名全国第一,生物化工、工业催化 2 个学科在二级学科中排名全国第一,化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学工程、生物化工等学科的水平已靠近国际先进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是从 1974 年开始建设,是我国较早展开分子筛催化的学科点。
1988 年建立工业催化硕士点, 1993 年建立工业催化博士点, 2007 年被评为国家要点学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催化学科的前身是于1953 年建校之初设置的石油炼制工学专业,在原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及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室基础上组建。
设有催化新资料与催化剂制备新技术、石油加工催化剂、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催化反响工程等四个石油石化特点鲜亮的研究方向,具备实行催化材料-催化剂-工艺-工程集成化研究开发的能力。
工业催化是国家要点培养学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重要方向(二级学科)。
工业催化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职工 23 名,此中“ 973”首席科学家 1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取者 1 人,校青年拔尖人材 4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含制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本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敏锐的分析思辨能力,熟练的化学研究与应用技能,能从事应用电化学和材料表面工程领域或制药和精细化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能源、信息、材料、冶金、环保、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制药、食品、医药、农药和化妆品等行业部门从事应用电化学、材料表面精饰与工程、金属腐蚀与防护、制药、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和生产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分两个专门化方向:应用电化学与表面精饰方向和制药方向。
应用电化学与表面精饰方向注重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电子学等多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开展材料表面科学、应用电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等相关理沦和应用的研究。
制药方向注重化学与生物、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强调化学与化学工程的结合,开展新型药物、新型制药技术与工艺等相关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科学研究综合素质的训练,强化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1.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2.可授予理学或工科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五、学分要求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一)通知教育平台(86.5学分)1.全校通识教育课程46.5学分
●“两课”:必修6门11.5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 1.5学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分
法律基础2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5学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5学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1.5学分
形势与政策 3.5学分
●军事理论与体育课:必修2门共6学分
军事理论2学分
共40课时,其中24课时与军事训练同步进行。
体育4学分
第1学期体育(I)为必修;体育(2)~体育(4)为特长班限选。
●外语课:必修1门(16学分)
按照外语教学改革方案,实行分级教学,四学期共16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限选3门,6学分;任选4门,7学分,共13学
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限选,2学分
文史哲名著选读组限选,2学分
环境与生态科学2学分
限选,2选1
化学与人类社会2学分
生命科学导论2学分
大众传播学1学分
公共关系学1学分
经济学基础2学分
管理学基础2学分
现代市场学1学分
2.学科门类通识课程(40学分)
●A组课程(限选25学分以上,多选学分可以冲抵B组课程学分)
大学物理(中英文限选)7学分
大学物理实验(1、2) 1.5学分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FORTRAN选1) 3.5学分
高等数学A(上)6学分
高等数学A(下)5学分
线性代数A 2学分
电磁学 4.5学分
●B组课程(不少于15学分)
计算机文化基础2学分
工程图学B 4学分
Internet基础2学分
电子技术A 3学分
量子力学基础2学分
计算机图形学2学分
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
(二)专业大类平台课(40.5学分)
●A组(不少于30学分)
物理化学I 6学分
无机化学I 3.5学分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3.5学分
有机化学I 5学分
生物化学(含实验)I 3.5学分(实验0.5学分)化工原理(含实验)I 6学分(实验1学分)
高分子化学 2.5学分
普通生物学(含实验)5学分
●B组(不少于10.5学分)
基础化学实验(1)1学分
基础化学实验(2)I 7学分
结构化学 2.5学分
(三)专业课程(25学分)
●A组课程(不少于15学分)
(1)应用电化学与表面精饰方向
电化学原理3学分
金属腐蚀与保护理论3学分
专业实验I 2.5学分
涂料与涂装 2.5学分
电镀工艺学2学分
(2)制药方向
药物化学3学分制药工艺学2学分制药工程2学分专业实验II 2学分药理学2学分药剂学2学分生物技术导论2学分●B组课程(不少于10学分)
新型化学电源2学分现代表面工程2学分防锈与缓蚀剂技术2学分功能涂料 1.5学分氧化与磷化技术 1.5学分耐蚀材料 1.5学分表面分析方法 1.5学分功能电镀 1.5学分腐蚀试验方法 1.5学分功能纳米材料概论2学分有机电合成导论2学分药物设计与合成2学分天然药物化学2学分
制药分离工程2学分
生物制药技术2学分
生物技术药物2学分
药物分析2学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1.5学分药事管理 1.5学分
组合化学2学分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2学分
药学基础2学分
基因工程2学分
化工安全与环保 1.5学分
药用高分子材料 1.5学分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 1.5学分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2学分
(四)集中实践环节35学分
1.军训2学分
2.公益劳动1学分
3.社会实践1学分
4.金工实习2学分
5.电工电子实习2学分
6.专业综合设计4学分
7.认识实习1学分
8.生产实习2学分
9.毕业实习2学分
10.毕业论文17学分
(五)综合素质教育平台(6学分)
含平台达标4学分,其它2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达标学会2学分
通识教育平台达标学分的获得,必须已获得规定的通识教育平台学分并通过以下程序:(1)综合考试;(2)综合设计或论文:对所学的知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今后学习的计划。
此部分需要通过答辩。
专业大类平台达标学分2学分
必须在获得专业大类平台规定学分后,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前进行,具有要求由院系确定。
共计193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