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肛泰胶囊内镜案例
亲述做胃镜肠镜检查的经历

亲述做胃镜肠镜检查的经历前言:相信很多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想去进行检查,却畏惧于传说的胃镜、肠镜痛苦过程而继续隐忍下去。
本人也是一样,徘徊于传说与理性间,挣扎不已。
最终横下一条心,去医院做了这两种检查。
以下为本人亲身经历,仅供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首先介绍下本人吧。
本人,男,80后一枚,已过而立,尚未不惑,求生存于企业,辗转奔波于城市间。
单位每年有个福利,就是组织员工进行体检,早几年体检出有胆结石,当时本着一劳永逸的想法把胆囊给摘了,现在想来也真是年轻胆太大,这个是导致我后来一直痛苦的源头,当时也曾从网上了解过胆囊手术后吃油腻东西容易拉肚子,但没想到这么厉害和持久。
油腻、受凉等都很容易导致拉肚子,陆陆续续持续了好几年了。
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在老家,父母看拉肚子这么厉害,很担心,非让去检查下。
其实公司每年都组织体检,包括红外线热成像等等高逼格的检查项目,但也只能查隐患,而不确定是否具有疾病,所以一直不敢确认。
传统胃肠镜与胶囊检查。
下定做胃肠镜前还有个插曲。
因为也是听说做胃镜和肠镜特别痛苦,所以上网研究了下,听说有那种胶囊胃镜,带摄相头,胶囊外形,吃下去即可,没有痛苦。
于是特地咨询体检机构。
确实有这种胶囊,内置摄相头,吃下去后,会顺着体内消化线路进行走动拍摄,从胃到肠都可以拍到,所拍摄的照片会上传到穿着的一个特殊马甲口袋里,约有一万多张照片。
胶囊可在七八小时后排出,将马甲等物交给医院分析即可。
(这部分因为是和体检医院沟通了解到的,因未亲身做过,可能会略有出入)。
做胶囊胃肠镜的优点在于:人没有痛苦,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活动,促进肠胃蠕动,方便拍摄。
缺点:摄相头受体内粘液等影响会造成拍摄不清,另外肠道内不能360度拍摄,且只能根据蠕动速度判断在哪个位置出现问题,不是特别精确,尤其受影响的是如肠内有息肉,常规肠镜可以直接取下即活检,而胶囊拍出有息肉也只能进医院再次进行检查去除。
最后就是费用相对要贵,据我咨询的两家体检机构,均是烟台地区的知名机构,连锁店。
胶囊内镜病例报告

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何利平 梁玮 郑晓玲
胶囊内镜的历史
• • • • •
1985年Iddan发明微型照相机---初步构想 1993年Iddan和Swain同期开始研究 1999年以色列Given影像公司研制成功 2001年8月CE(M2A)美国FDA批准临床应用 2004年国产胶囊OMOM上市
胶囊内镜的结构
• 胶囊内镜
• 无线接收记录仪 • 工作站
临床病例报告
我院自2006年4月引进国产胶囊内镜,已行12例胶 囊内镜检查(如下)
检 查 原 因 人 数 消化道 出 血 5 腹 痛 待 查 4 结肠多 发息肉 2 体 检 1
胶囊内镜检查阳性结果
病例一:黄陶 女 68 岁 消化道出血 胃镜及结肠镜示多发毛细血管扩张 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多发多发毛细血管扩张如图
• 钡灌肠未见异常 • 胶囊内镜示1小时44分小肠检查完毕提示肠道蠕动
较快
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检 查 原 因
人 数 阳 性 结 果
消化道 出 血
5 2
腹 痛 待 查
3 2
结肠多发 体 检 息肉
2 0 1 0
胶囊内镜图象
小肠息肉
钩虫病
Hale Waihona Puke 静脉瘤讨论1.胶囊内镜是目前小肠疾病的较好检查手段 2.视野有限,在小肠近端胶囊通过速度较快,存在 一定的漏诊率;不能精确定位;不能进行活检和 组织学检查;不能进行治疗 3.价格昂贵
病例二:林气江 男 48岁 排鲜血便
• 胃镜:慢性胃炎 • 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 胶囊内镜:回肠下段见血管发育不良
病例三:陈宗突 男 56岁 脐周疼痛待查
• 胃镜及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 剖腹探查未见明显异常 • 胶囊内镜示小肠多发溃疡(Chron`s病可能)
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分享和心得体会

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分享和心得体会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结节状的腺体组织增生性病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肠息肉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进,越来越多的肠息肉患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位肠息肉患者的成功治疗案例,并总结其治疗心得体会。
这位患者是一名55岁的男性,近几年经常感到腹痛和排便不畅,经过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肠息肉。
在经过详细的咨询和讨论后,他决定采取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前一天,他需要进行规定的禁食和清洁肠道,以确保手术进行时的肠道清晰。
此外,他还接受了相关的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水平测定等,以确保身体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随后,患者进行了内镜手术。
手术进行时,医生利用内镜和相应的器械进入消化道,找到了肠息肉的位置,并进行了切除。
在手术中,医生非常小心和精细地操作,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内镜手术,患者的肠息肉被完全切除,手术过程相对简短,并且几乎无痛苦和创伤。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和恢复期。
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计划。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术后数天内接受特殊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规定的药物治疗。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并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通过与这位患者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对于肠息肉治疗的心得体会。
首先,他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他表示,医生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其次,他非常重视术后的康复和恢复,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巩固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患者还强调了术后的复诊和随访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最后,他建议其他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总结而言,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医学技术和医生经验的重要性。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51例

胶 囊 内镜 诊 断 小 肠 疾 病 5 1例
自由活动 , 避免剧 烈运 动 , 检查 结束 但 待
彭 文梅 6 30 6 00云 南 文 山 州 人 民 医 院 消化 科
t e t r lHe tl 2 0 1 r n e o pao , 0 8: 9 o
便 血 、 便 4例 , 便 不 规 律 、 状 改 变 、 黑 大 性
高 。胶囊 内镜可观 察到小 肠黏 膜及 m I
管 的异 常 , 血 管 畸 形 , 膜 糜 烂 、 疡 , 如 黏 溃 小 肠 息 肉样 增 生 , 清 晰 显 示 小 肠 寄 生 虫 可
腹泻、 消瘦 1 0例, 腹部不适 8例。大部分 腹痛患者部位 以脐周 为主 , 或不 固定 , 阵 发性发作多见 , 可伴 有腹胀 , 程 3个 月 病
讨 论
入组标准 : 明原 因 的消化 道 出血 , 不
经 L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 阳性发 现者 ; 各
种 炎 症 性 肠 病 , 不 含 肠 梗 阻 及 肠 狭 窄 但
小肠疾病 的诊断 目前 仍 是临床 实践
中 的一 个 难 点 。双 气 囊 小 肠 镜 提 高 了 检
者; 无法解释 的腹痛 、 泻 、 腹 消瘦 ; 小肠 肿
瘤 ; 明 原 因 的 缺 铁 性 贫 血 。 共 入 组 5 不 1
查全小肠的成功率 , 因其操作技术要求 但
高 、 在 一 定 风 险 , 小 肠 检 查 成 功 率 存 全
图2
例, 2 男 7例, 2 女 4例 , 龄 2 年 l~8 ( 6 平均
5 . ) 。腹痛 3 , 胀 1 , 35 岁 6例 腹 1例o :0时 和检查 当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护理

患者纳入标准 : ①胃肠出血经常规检 查找不到 原因 , 疑似 小肠出血 者 ; ② 其 他影 像 学检测怀疑病 变在小肠者 ; ③怀疑小肠的炎 症性肠病 , 但 不含肠 梗阻者 ; ④无 法解释 的 腹泻 、 腹痛 , 经 上、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 发现 , 疑似小肠 病变 者; ⑤ 小肠肿瘤 ( 良性 、 恶性及类癌等 ) ; ⑥原因不明的消瘦 ; ⑦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 贫血; ⑧肠 营养吸收不 良综 合 征( 乳糜性 腹泻或炎性腹 泻) 。患者排除标准 : ① 胃肠道梗 阻、 消化道畸形 、 狭窄 、 穿孔 或 瘘管 ; ②急性肠炎 、 放射性肠 炎; ③严重的 缺血性肠 病 ; ④ 体 内植人心脏 起搏器 者 ; ⑤ 妊
3. 3 . 3饮 食 护 理 告知患者吞服胶囊 6~ 8 h内需禁饮食 , 6— 8 h后可进少量 干性食物 , 如面包 、 蛋糕等 少许流质 , l O h 后遵 医嘱予正常饮食 。1 例患者吞服胶囊 6— 8 h 后 因未进食 时间过长且 心理过于紧张 的原因 , 出现轻 度低血 糖反 应 , 在进食 饼 干后症状 缓解 。所有 患者 无腹 痛、 恶心 、 呕吐等现象发生 。 3 . 4检 查 后 护 理 宣 教 告知患者远送 、 持放、 自行拆除设 备及冲撞 、 阳光照射 会造成 某些数 据丢 失。强调
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 的智能胶囊 , 借 助消化道 蠕动使之 在消 化道 内运 动并拍摄 图像 , 医师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 的整个 消化道情况 , 从 而对 其病情作 出诊断 , 在小肠疾 病中应用广泛… 1。我科 自2 0 1 0年 8月 ~ 2 0 1 1 年1 2月共 1 6 例患者行胶囊 内镜检查 , 现将诊治中的护理汇报如下 :
胶囊内镜报告

胶囊内镜报告
病人信息: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
就诊日期:2021年5月1日
入院原因:
患者自述腹痛1月余,常伴有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曾在外院做过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
CT检查提示可能为小肠疾病,遂转入我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检查前准备:
禁食8小时以上,禁止进食高脂肪、易产气食物、酒类等。
检查过程:
患者口服胶囊内镜胶囊后,保持安静状态,禁止进食和活动。
检查时间为8:30-11:30,共计3小时。
检查结果:
胶囊内镜检查显示:
小肠壁粘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多发小溃疡,大小约1-3mm,边缘光整,底部呈灰白色凹陷。
结论:
小肠黏膜炎伴有小溃疡形成。
医生建议:
1. 根据病情,给予抗炎治疗和消化道保护治疗。
2. 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3. 必要时进行复查。
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进食高脂肪、辛辣等易刺激消化道的食物。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
4. 若出现呕吐、腹痛加剧等情况,及时就医。
报告医生:李医生
报告日期:2021年5月2日
以上是关于患者张三胶囊内镜检查的报告,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荣昌肛泰”广告创意之道

“荣昌肛泰”广告创意之道•行业:药品/保健品•案例类型:创意•媒体类型:电视•策划执行单位:昌荣传播机构•实施时间:2008•实施地点:全国性•案例来源:实战广告案例第四辑-创意及互动营销卷•文件类型:DOC文档案例简介广告主:烟台荣昌制药实施时间:2008年实施范围:全国核心策略:巧妙融合产品特点与社会热点,借势媒体焦点提升广告传播效果创新点:打破药品广告传统的功效诉求模式,围绕产品的独特优点生发创意大创异大创意——“荣昌肛泰”广告创意之道昌荣传播机构中国医药广告文化相比中国整体广告行业,显得有些初级、稚嫩,习惯了被人们冷嘲热讽。
“铺天盖地”、“生拉硬拽”、“名人乱飞”、“专家乱飞”、“功效乱飞”、“药盒子乱飞”……难道医药广告,不能好看点吗?不能有点品质吗?不能成熟些吗?归结原因不是广告人水平有限,而是受许多其它方面的限制。
首先是政策法规紧箍咒太紧。
一句“不得出现消费者,不得展现症状”就减少了很多创意空间;其次是消费特点。
药品不像其他消费品,消费者没病不注意广告,有病就认功效;再次是竞争对手的相互影响。
市场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只能急功近利,拼知名度和广告频次,哪怕恶俗也无所谓。
昌荣传播做过很多医药广告,对其中的缘由和机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也始终在倡导创新传播,积极为中国医药广告行业的发展做着贡献。
荣昌肛泰就是一个可喜的见证,从1995年至今,昌荣传播服务荣昌制药14年,伴随其品牌的成长,也看到了中国医药广告的发展和未来。
1996年产品创异就是广告创意荣昌肛泰品牌的诞生,首先来自产品的创新。
即肛泰贴剂这种“贴肚脐就能治痔疮的全新方式”,明显的区别于传统治疗痔疮的口服药和肛门局部外用药。
相比肛门局部用药,更方便、无痛苦;相比口服药,避免了肝脏、胃肠对药物成分的破坏,药效更直接。
所以,荣昌肛泰当时的广告任务就是把“贴肚脐,治痔疮”这种全新的治疗方式,灌输给消费者。
我们使用“登陆央视,名人代言”的策略,以最快速的传播方式,用“名人讲解、消费者体验、幽默集一身”的广告创意,大声喊出了“贴肚脐,治痔疮”。
肛泰说明书

肛泰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肛泰汉语拼音:gang tai【成份】地榆(炭)、盐酸小檗碱、五倍子、盐酸罂粟碱、冰片【性状】本品为暗绿色或绿褐色圆形药片,置方形医用无纺胶布中间;气芳香【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
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
用温水洗净脐部,擦干,将药片贴敷脐部。
一次1片,一日1次。
【不良反应】无纺胶布对极少数患者有轻度刺激,贴敷后脐部周围皮肤出现轻微红、痒,停药后即可消失,亦可改用其它医用胶布固定。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口服。
3.本品放置过程中,药片有时会析出白霜,系基质所致,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疗效。
4.本品仅对痔疮合并有少量便血,肿胀及疼痛者有效,如便血量较多,内痔便后脱出不能自行还纳肛内,需到医院就诊。
5.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此药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贮藏】30摄氏度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有效期】18个月【执行标准】部标WS3-196(X-186)-98(Z)【注意】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肛泰医院胶囊内镜案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间行胶囊内镜检查共136例,男84例,女52例,平均年龄(49±16.6)岁。
1.2 国产胶囊内镜系统?包括一次性胶囊内镜、OMOM数据记录仪、OMOM胶囊内镜影像工作站、图像记录仪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冲电器。
1.3 操作方法?
(1)受检者穿戴图像记录仪,按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要求,检查和调整天线单元图。
(2)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开启图像记录仪。
(3)登录影像工作站软件,建立受检者信息档案,下载所使用胶囊的序列号及通道号,核对图像记录仪资料。
(4)从包装中取出胶囊,此时胶囊LED应闪烁,图像记录仪的ACE灯应同步闪烁,操作者手持胶囊在影像工作站的实时监视界面,可观察到胶囊所拍摄的图像。
(5)将胶囊放入口中,在实时监视功能中可观看到口腔内的图像。
(6)用一杯水送服胶囊。
(7)根据需要调整胶囊运行的相关参数,比如图像的亮度、闪光的强度、采样频率等参数。
(8)断开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的连接,受检者即可离开,离开后医生向其强调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成功。
(9)8 h后,当图像记录仪ACE指示灯停止闪烁10 min后,结束检查,关闭记录仪,交还给医生。
(10)打开图像记录仪,登录影像工作站软件,导出图像记录仪保存的图片数据到影像工作站硬盘中。
2 护理
2.1 检查前护理
2.1.1 详细查看和询问病史,正确掌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胶囊内镜检查属于无创性侵入性检查方法,胶囊吞入后是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全消化道内移动,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其他传统检查提示小肠影像学异常;慢性腹痛、疑是小肠器质性疾病所致者;慢性腹泻;了解克罗恩病及乳糜泻的累及范围;观察小肠手术吻合口情况;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等。
所有妨碍胶囊正常通过的消化道病症都是使用胶囊的禁忌证。
如消化道梗阻或假性梗阻为胶囊内镜检查的绝对禁忌证,消化道运动障碍(如严重胃瘫痪),怀孕,已经或可疑的狭窄和瘘,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医用电子装置的患者,有大的憩室或较多憩室、Zenker憩室、广泛克罗恩病,先前有过盆腔或腹腔手术的患者为胶囊相对禁忌证。
2.1.2 心理护理?
胶囊内镜是一个新的消化道检查手段,患者对检查方面知识缺乏,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因此在检查前需详细告诉患者胶囊内镜的工作原理、检查步骤、检查过程及方法。
介绍中要注意强调胶囊内镜检查的简便、安全、无创和无痛的优点,另外国产胶囊内镜还有一个优点是吞服后直接连接判断是否进入胃内还是否到达小肠内。
但同时也要向患者说明胶囊内镜的不足,如不能进行小肠的病理活检,更无法进行镜下介入治疗如电凝、喷药等,对食管、胃、大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等。
如果胃肠道有潜在的狭窄和(或)憩室,有造成肠梗阻或胶囊掉入憩室内不能排出的可能需手术解除梗阻,并取出胶囊。
使患者充分了解并以消除不良情绪,配合检查顺利进行。
2.1.3 检查费用和签订知情同意书?
胶囊内镜检查为自费项目,不列入医疗保险范围,给患者充分的选择,在其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此项检查。
如果患者同意进行检查并知情同意选择,就请其签订知情同意书[1]。
2.1.4 检查前患者的准备?
检查前一天进食半流质并予20∶00后口服泻药清洁肠道(常用恒康正清2盒加水至2 000 ml于2~3 h内服完),检查前禁食10~12 h,4 h禁饮水,检查前2 h 内不能服任何药物。
对于行走不便或高龄老人还有小孩,要通知其家属在检查当日陪同且协助日常生活,避免摔倒、碰撞记录仪。
2.1.5 检查前用药?
为减少气泡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吞服胶囊内镜前30 min服用祛泡剂(常用柏西15 ml,规格30 ml/瓶)。
2.2 检查中的护理
2.2.1 吞服“胶囊”前的提示?
操作人员将接收记录仪系好在患者腹部后,检查患者的吞咽情况,确保无异常。
再提示患者,“胶囊”一旦启封即开始工作,要尽快吞服,不可咬嚼,嘱吞咽时动作要放慢以免误吸、呛咳。
如吞服不成功勿吐出到地上,以免打碎胶囊[1]。
2.2.2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可以自由活动,期间不要随意移动背包、电线、记录仪开关等。
嘱患者每15 min查看记录仪顶部的指示灯是否闪烁,如停止闪动及时记录下停止的时间并通知护士和医生。
在检查开始后2 h方可饮水,4 h后可吃少量简餐(如面条、蛋糕、面包等),检查全部结束后,即可正常饮食。
从服用胶囊内镜到排出前,应避免患者接近任何强力电磁源区域,如MRI或无线发射台[3]。
特别强调胶囊内镜未被确认排出期间,决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
另外,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在胶囊内镜检查期间还要注意观察解大便时是否排出胶囊。
2.3 检查后的护理?
胶囊内镜排出后或吞服胶囊8 h后,告诉患者应返回内镜室拆卸记录装置。
胶囊为一次性,不能回收,排便中注意便中有无胶囊。
合肥肛泰医院20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