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新版)苏教版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新版)苏教版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新版)苏教版范文大全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格列佛游记》教学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时代风貌独具个性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作者简介】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内容主题】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智马国等地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在小人国里,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1/12,格列佛在那有如一座大山。

到了大人国,格列佛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宠物”。

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的国家。

如描写小人国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实际是挖苦英国两党之争;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向国王介绍英国却遭连串质问;在马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阅读感受】① 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② 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③ 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第课时苏教版_8

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第课时苏教版_8

《朝花夕拾》
结合《朝花夕拾》和我们读过的鲁迅作品,说说鲁迅有着怎样的童年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情不显
的审美评价。

这样的往事如果很有意思,很有趣味,或者刻
每篇作品的主要内容)
可以多样化,可以辩论,可表演,可对话,可复述等)名称。

《藤野先
》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两件
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
B
《朝花夕拾》第 1 教时
课前预习
3、虽然环境和条件不同,但童心是相通的,都渴望爱,渴望关怀,也关怀别人,探求新鲜的事物(东西)……达成:拉近我们(学生)和鲁迅的距离。

4、重在说明:鲁迅珍惜童年的生活→对美的向往→曲折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苏教版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苏教版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并交流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能简单说说小说的结构特点。

课前学习:通读全书。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了解并交流全书内容
10

第二块:探究小说结构特点
学生

课后学习:阅读书本上推荐的两个精读篇章,尝试独立回答文后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赏析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
课堂学习:
的语言概述情节。

(每片段用时约
:探究小说艺术特点
物描写、或情节安排的赏析,如
细细品味的经典篇章。

老师通
吗?
课后学习:1、继续对更多精彩篇章的阅读,进一步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
2、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以合作的形式选择完成“水浒故事表演”、“水
浒人物谈”、“水浒小说电视对比赏析”中的任何一项,形式不限。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展示、交流,进一步熟悉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小说中的人物、主题和现实的社会、人生有新的
领悟。

课堂学习:
实的社会、人生。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金色年华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研讨课教案_7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金色年华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研讨课教案_7

“《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专题分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享、交流,逐步了解汤姆在历险过程中的成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分享阅读体验,初识汤姆的快乐和自由1、同学们最近在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是一本关于一个男孩的冒险经历的故事。

在同学们读过的1到8章里,你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为什么?——第一章里,“游戏,打架和逃跑的汤姆”汤姆与“姨妈”的斗智斗勇,体现出他的调皮,淘气,聪明。

他与“新人”打架:看不惯他的穿戴整齐,想教训他。

厌恶所谓的模范儿童。

第二章里,“辉煌的粉刷匠”粉刷匠的聪明机智,成功的变惩罚为快乐,让所有的小伙伴心甘情愿的争先恐后的为他刷墙,而他却因此收获了许多的东西。

并自以为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伟大准则。

”——“要让大人或孩子渴望一个东西,只要让那东西难于到手就行。

”第三章,“”忙于战争与爱情他看到了心仪的女生,他的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曾经喜欢的另外一个女孩——爱梅。

劳伦斯。

现在已经“消失”,正说明了他的孩子气的天真。

在窗户底下的等待,也印证了他多情。

他渴望得到这个女孩的回应。

无果。

第四章,“在主日学校大出风头”用9张黄票,9张红票,10张蓝票换来一本圣经。

第五章里,“铁鳌甲虫和它的手下败将”在小教堂里,“铁钳甲虫”与那只流浪的狮子狗的战斗,令人忍俊不禁。

“他认为只要神圣的布道活动能有点变化,多少也可以令人满意”第六章里,“汤姆遇见蓓琪”周一不想上学,他为了不上学,找出一个“疼痛的脚指头”作为借口,结果反被姨妈拔掉了“痛的要命”的牙齿,并因此获得了男孩的“羡慕”。

与哈克贝利的相遇,两人讨论死猫如何可以治好瘊子,并用自己的真牙换得了哈克的扁虱。

好奇,天真。

向蓓琪示爱,并因此“翻江倒海的快活”。

第七章里,“扁虱之战和伤心之事”“两个灵魂浑然忘却了其他的一切”沉浸在扁虱之战里,被老师揍了。

和蓓琪玩“订婚”的游戏,结果却说漏了嘴,引起蓓琪的不满,两人不欢而散。

第八章里,“彼大胆的未来海盗”汤姆和贝琪闹了别扭,来到了密密的丛林里,幻想着自己要去当海盗,可以凯旋归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的文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他写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真正使他扬名的是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在这篇故事中他讽刺和抨击了英国各教派的虚伪和无耻.此后他又写了《布商的信》(1724—1725,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货币政策)、《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讽刺英国对爱尔兰人民利益的压榨和情感的欺侮)等等。

但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即通常所说的《格列佛游记》,这部书完成于1726年。

)四、指导读法1。

讨论:你认为阅读小说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明确:在内容上,一要弄清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二要弄清故事情节,这是重点;三要揣摩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四要感受作家的情感。

在形式上,一要揣摩作品的艺术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想像、讽刺等等);二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境界:“吞”(泛读)、“啃”(精读)、“品”(悟读)。

教师出示“读书三境界"资料: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编号:029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重点引导明确:①小人国游记:格列佛乘坐的“羚羊号”在太平洋上遇风暴,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

岛上的人很小,风俗也奇特,国王用跳绳的方法选拔官吏,谁跳得高便可做大官.佛林奈浦跳得最高,做了财政大臣。

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一个政党穿的鞋跟高些,一个政党穿的鞋跟低些,两个政党仇恨很深.利立浦特常和邻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战争的起因是利立浦特国王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是先磕破鸡蛋大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鸡蛋小端.②大人国游记:格列佛乘坐“冒险号”前往北美,在布罗卜丁奈格岛找淡水时被巨人抓获当作小怪兽展览.格列佛与国王一起讨论许多政治问题:格列佛讲述英国近百年发生的大事,国王认为全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流放;格列佛建议帮他制造枪炮火药来巩固国防,国王很反感,认为发明杀人武器的人是“人类的公敌",并说“谁要能使本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来,谁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就更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说课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说课标

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两个人 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 个故事。《水浒传》 《西游记》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山东) 所选名著: 人物: 故事情节: 阅读感受:
中考链接
考核内容 名著阅读 (4分) 2015·江苏常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3.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 分)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 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 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 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 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 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1.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 答: 2.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 了什么病
知识和技 能的立体 式整合 教学建议 说教材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说建议
课程总目标
研 说 流 程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长征之歌
横向比较
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阿里山纪行 美丽的西双版纳 蓝蓝的威尼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与环境
爱国情怀
至爱亲情
背影 甜甜的泥土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
知识和技 能的立体 式整合 教学建议
说教材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总目标
研 说 流 程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评价建议
考察学生概 括人物形象 对作家、作 品、故事情 节的了解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目标预设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4、在“推荐、阅读”“思考、交流”“写作、活动”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任务,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2、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准备:借或买好《汤姆.索亚历险记》,课外进行整体略读。

教学建议
一、利用活动课、阅读课,共安排5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教学过程教师可灵活安排)
二、通过课堂上介绍性阅读,引发学生阅读作品全文的兴趣。

三、有条件的可观看据原著编后的影视作品。

四、引导学生写情节介绍,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精读三个精彩片段,思考交流文中提出的问题。

六、借助想象用文字为汤姆.索亚“画”一副肖像画,表现自己独到的阅读感受。

七、组织一次题为“成长的烦恼”的讨论会,交流阅读感想,可写一篇自由性的随笔,激发学生“我手写我口”的创作激情。

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第二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共16张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第二单元 名著推荐与阅读(共16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2021/9/142021/9/142021/9/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42021/9/14September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
佛林奈浦(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 诈。相关情节:格列佛因仁慈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帝 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大为恼 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 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 公正诚信
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 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 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 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 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 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 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 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刍议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成为一种创新。

如何把“名著推荐与阅读”板块教学的实效突出,进行了两大方面的尝试。

首先从理论上进行追本溯源,其次从实践中探索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背景中、在深化领悟中、在观看影视中、在复述情节中、在个性解读中,思维得到发展,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了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名著推荐与阅读;领悟评价;个性解读;独到批注
“名著推荐与阅读”学习板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之处,它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选择了多部优秀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

但是这一板块的设计也大都是理论阐述多,具体指导少。

其实这个板块有着和其他普通课文、专题等不一样的特点。

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教学容量非常大。

教材中推荐的每一部作品的字数都很多,如果全部让学生课下阅读,学习效果不好检查,要求容易落空;如果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教学时间实在不够。

其次,考查要点比较多。

由于内容丰富,名著名篇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思想倾向等知识点更是千头万绪。

第三,学生重视程度低。

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名著。

久而久之,学生对其也就不太重
视了。

第四,课堂教学时间紧。

对于老师来说,就《语文课程标准》上的要求,一个初中生毕业时,必须要有400万字的阅读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打了相当大的折扣的。

那么,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寻求“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的突破呢?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现将我的体会和做法小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理论上找寻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其中,概括起来的关键词是“欣赏”“领悟”“评价”“体验”“品味”等等,笔者认为核心就是一个词:“领悟”。

学生阅读这本作品关键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能真正将自己的人生与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的生平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以获得间接的人生体验。

至于后面几句,“评价”“体验”“品味”在教学中应该不难落实。

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教材的编排体例。

“名著推荐与阅读”的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安排各种读书的活动,注意养成学生读书的方法和习惯,这样不仅把“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要求
落到实处,而且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为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创设了学习情境和条件。

“名著推荐与阅读”版块的教学更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

二、实践中探索方法
通过理论上的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个版块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在于把读整本书引入课堂,打破了历来课堂上只能读单篇文章的惯例,让学生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

其次,教学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展开,教师应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后,只要能达到上述两个目的,就可以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尝试。

1.链接名著背景,拓宽学生视野
因为课本上的精彩片段基本都是大部头作品的节选,那么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家的全部生平就是在学习内容之前必须
解决的问题。

我采取的做法是:通过多媒体搜集名著的背景知识,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筛选,在课堂中投影给学生,要求学生务必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而且,看完之后,要求学生进行现场简单复述。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记笔记的习惯,又锻炼了口语表达,也掌握了作家的基本生平,可谓“一石四鸟”,效果非常好。

2.赏析精彩片段,拟写独到批注
要让涉世不深的初中学生根据一个“名著推荐与阅读”,采取让学生对教材中所选的精选片段进行赏析,并拟写独到的批注。

比如
在《西游记》“美猴王”中有一段:“那猴在此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润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貂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蜂洞之中。

”我写的批注是:“勇敢机智、身手敏捷、交友广阔、活泼机灵,他不为王,谁人为王?”以下是学生写的部分旁批,很不错,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在《西游记》“美猴王”中有一段:“石猴端坐上面道……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何不拜我为王?”学生写道:“敢作敢为,充满自信,当仁不让,此乃真英雄也!”
3.引入影视资料,丰富感性认识
影视资料比起文字来说一般是占有优势的,因为它齐聚了光、电、声、影,丰富多彩,而文字显得有些苍白。

我为了增加“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借助电子白板教室的优势,引入了精选的影视资料,丰富学生对文学名著的感性认识。

比如在学习《西游记》的时候,我精选了影视剧《三打白骨精》片段,让那经典的一组组镜头,配合名著中的文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后来的读后感中表示,名著阅读的课堂让我又一次地重温了幼时的欢乐,同时对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4.复述故事情节,再现经典瞬间
学生在阅读完名著之后,对名著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这时我
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时间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自己所喜爱的精彩片段讲给大家听。

如在教学《西游记》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故事十分感兴趣,比如“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等,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这些故事进行了加工和再创造,然后以课本剧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把作品中的一些经典瞬间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解读和再现,效果极佳,课堂气氛也极其的活跃,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深化读后领悟,鼓励个性解读
阅读的目的,不仅是了解作品的内容梗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去理解并评价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因此,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根据自己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角度,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评价。

比如学生在学习《水浒传》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辨证客观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他做得对,勇敢,见义勇为;有的认为他聪明,粗中有细;也有的认为他暴力,没有法制观念……可以说得上是众说纷纭,都有理有据,课堂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

从他们的激烈讨论中可看出学生对原著进行了认真地阅读,并进行了深入地领悟,我觉得这些个性化的解读是难能可贵的,应该加以鼓励。

这就是孔子所云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网络纸质互补,阅读与时俱进
现在处于信息化的社会,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这对于纸质媒
体的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我采用以下的具体做法:第一步:学生利用两节课在龙芯多媒体教室,利用网络查找各项资料;第二步:回家后继续完善,同时准备简单的发言提纲,向同学介绍喜欢的一部名著;第三步:课堂脱稿演讲,限时5分钟,要求讲述时“点面结合”。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名著阅读和社会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与时俱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运用和享受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我们只有深刻领悟新课程精神,真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巧妙设计教学流程,才能在语文之旅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吕达.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j].人民教育,2001(6).
[3]王深根,毛建华.新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春华.走进经典,坚守本色阅读:“名著推荐与阅读”处理方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
[5]殷杰.浅谈“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j].时代学习报,2010(1).
[6]李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7]李世英.“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教学思路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