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来了》1-4章试题
一年级《阅读理解》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阅读理解》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池塘(节选)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1)这段话一共________句话。
(2)这段话讲了天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倒映在________里的样子。
【答案】(1)4(2)白云;太阳;月牙;星星;水里【考点】语段阅读,青蛙写诗【解析】2.阅读理解人有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考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这首儿歌一共有________句。
(2)人有两件宝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会做工,________会思考。
(3)做事情要用________又用________,这样才能________。
【答案】(1)六(2)双手;大脑;双手;大脑(3)手;脑;有创造【考点】大还是小【解析】3.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好。
(1)把下划线字的音节按顺序填在后面的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儿歌中没有出现的小动物是()。
A. xiǎo ɡǒuB. xiǎo tùC. xiǎo māo【答案】(1)tù;tù;le;bù;nǐ(2)C【考点】拼音,dtnl【解析】【分析】第一小题选音节填空,只要能正确拼读出每个音节,对号入座即可解答,第二小题拼读出三个音节词,与儿歌内容对照,答案即可明了。
【点评】本题考查短文听读能力和音节的拼读情况。
4.想一想,填一填。
我有一个布娃娃,可漂亮啦!那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
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

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阅读知识竞赛试卷答案1、《第七条猎狗》猎狗主人的孙子是谁?( A)A 、艾孙孙B、艾苏苏C、孙艾艾2、《第七条猎狗》第一条猎狗(B),撵山追不到麂子,被牵到街子上卖掉了; 第二条猎狗( D),第三条猎狗( A ),第一次狩猎时被豹子咬死,第四条猎狗(C)长大后被一条公狗拐走了,第五条猎狗(E ),第六条猎狗(F)踩上猎人铺设的铁夹子。
一个猎人,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就像骑兵没有匹好马一样。
A、长得笨头笨脑B、狗腿长的短C、是母的D、刚满五岁就胖得像头猪E、糊里涂涂 F、满身疥疮3、《第七条猎狗》在这本书中,第七条猎狗成为过豺狗的( A)A 、首领B、下手 C、朋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A )。
A.《方德诺小伯爵》B.《红字》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 )史诗让海伦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
A.《伊索德》B.《伊利亚特》 C 《圣经》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A )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A.《圣经》B.《麦克佩斯》C.《李尔王》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 B )。
A.《欧洲史》B.《世界史》C.《中世纪》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没有( A )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卡内基B.赫顿C.马克·吐温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00年,海伦考取了哪所大学?(A )A.哈佛大学B.牛津大学C.剑桥大学D.加州大学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几岁时,曾信誓旦旦地说:“将来,我要考取哈佛大学。
”( C )A.10岁B.11岁C.12岁D.13岁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大学时,海伦意外地成为了哪本杂志的撰稿人?( B )A.《少年时代》B.《淑女书报》C.《萌芽》D.《美国时代》1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893年的夏天,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在谁的带领下,参观了世界博览会?( C)A.泰戈尔B.怀特老师C.贝尔博士D.摩洛博士1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888年5月,海伦前往了哪里,在那段时期,她感觉童话故事变成了现实?(A )A.波士顿 B.纽约 C.巴黎 D.伦敦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看那些帮助过她的人,第一个要见到的人是谁?(C)A.贝尔博士B.怀特老师 C.莎莉文老师 D.卡内基先生15、《青铜葵花》把葵花从小木船上“救”下来的人是( B)。
一年级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

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一、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1.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聪(cōng)明的公鸡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暗(àn)暗高兴,想吃掉公鸡。
狼问:“好朋友,你上哪儿去?”公鸡说:“看朋友去。
”狼又问:“咱们两个一起走,好吗?”公呜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只狗呢!”狼一听,赶快转身走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狼为什么“暗暗高兴”?(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A公鸡的后面真的有狗吗?________①有②没有B“狼一听,赶快转身走了”,是因为________①狼很害怕狗。
②狗来了,公鸡就被狗吃了。
(4)你想对公鸡说些什么呢?【答案】(1)5(2)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暗(àn)暗高兴,想吃掉公鸡。
(3)②;①(4)公鸡太聪明了。
【考点】语段阅读【解析】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爱玩的太阳娃娃天上的太阳娃娃喜好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的,朝着身旁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
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块儿滚进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亮的白浪花。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太阳娃娃都把白云吹成了什么?找一找,圈出来。
(3)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
(4)太阳娃娃还会把白云吹成什么呢?赶紧写一写吧。
【答案】(1)4;2(2)小白兔,荷花,白雪公主,白浪花(3)一对长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
(4)略【考点】语段阅读【解析】3.按课文填空。
《四季》cǎo yájiān jiān草芽尖尖,tāduìxiǎo niǎo shuō他对小鸟说:wǒshìchūn tiān“我是春天。
一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和答案一、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1.我会背课文,也会填。
______ ______ ______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______下,日月照今古。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我能写出课文里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答案】(1)一;二;三;上(2)上;下;古;今【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解析】2.课内阅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1)找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一片片 ________ ________(3)“一片片”是说()A. 只有一片叶子B. 有许多叶子(4)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感情是()A. 热爱秋天B. 不喜爱秋天【答案】(1)黄、蓝(2)一座座;一颗颗(3)B(4)A【考点】秋天(天气凉了……)【解析】3.阅读理解人有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考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这首儿歌一共有________句。
(2)人有两件宝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会做工,________会思考。
(3)做事情要用________又用________,这样才能________。
【答案】(1)六(2)双手;大脑;双手;大脑(3)手;脑;有创造【考点】大还是小【解析】4.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做题。
小燕子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衔来泥,衔来草,在我家屋檐下忙个不停。
哎哟!一冬不见,你就学会垒窝啦,是哪个泥瓦匠爷爷教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呢喃呢喃!”在电线上唱个不停。
真乖!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多新歌,也是幼儿园的阿姨教的吗?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衔来了一个春天。
还在小河边,田野上,用小剪子剪着柳条,剪着春光……(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前加上序号。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阅读《荷花淀》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
A.填鸭式教育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与之相对的是启发式教育B.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C.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导D.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答案】 C2、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向子,下列合适的是()。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 B3、学习文言课文时,学生对其中一些句子的特殊结构很感兴趣,教师借机为学生讲解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为帮助学生加深对特殊句式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归纳相同的文言句式。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为降虏于蛮夷B.夫晋,何厌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沛公安在【答案】 A4、某教材必修(2)第四单元选文为《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这个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A.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B.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C.注意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D.体会作品的情感力量,揣摩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答案】 B5、某教师在教学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前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引导学生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B.引导学生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C.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D.引导学生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答案】 B6、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
同时,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
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摘编自《国务院发话:领导干部们,该戒烟了!》,《民生周刊》2019年7月18日)材料二:过去十年(36~2015),种种控烟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不降反増。
对此,《事实说报告》随机调查10万在线用户,用理性的数据描绘中国人的吸烟现状和控烟态度。
(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回答14岁以下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8.7%,70后占3%,80后占9.0%,90后占12.4%;回答14到18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20.3%,70后占28.3%,80后占34.6%,90后占45.0%;回答18到22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41.5%,70后占22.2%,80后占17.5%,90后占7.0% (二)控烟后,您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会怎么做?总体情况是:16.5%回答没有见到,72.5%默默离开,7.1%劝阻他人不要吸烟,3.9%告诉了工作人员。
高中文学类阅读:小狗顾东升第一次见到这只狗是在五楼白老师家的门口。楼道很窄,它看到我时神情有些惶

高中文学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楼道里的小狗顾东升第一次见到这只狗,是在五楼白老师家的门口。
楼道很窄,它看到我时神情有些惶恐,左躲右闪,我有点好奇,却也并没有太在意。
随后-连几天都看到它,才从妻子那里得知了一些缘故,这只流浪狗是白老师带着“嘟嘟”遛弯时遇到的,大概是因为对“嘟嘟”的神采过于钦慕,便一路跟来且不愿离去。
和白老师一样,妻子不仅不撵走这小狗,而且时常喂给它一些食物。
我没有反对,只是叮咛注意卫生,别带回家里来。
要说这小狗也的确有些乖巧,它总是安安静静的,除了一只受伤了的眼蜻有些骇人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妨碍,甚至如果没有眼睛的缺陷,它几乎可以说是漂亮的。
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黑白相间的毛色,虽然缺乏梳理,却也不像大多数流浪狗那样邋遢糟乱。
它总是小心翼翼地蹲卧在那里,好像知道只有如此才会得到人们的宽容,在这块狭小的空间里长久地寄居下来.由于大家的友好相待,小狗表现得越来越放松,逐渐显露出活泼顽皮的本性。
每当妻子下班回家时,它便早早地听出了脚步声,以最快的速度冲下楼,摇头摆尾地迎接自己心中的“主人”。
待到上班时,它便尾随其后。
如果遭到驱赶,就装作不相干的样子闻闻这儿,嗅嗅那儿,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跟屁虫。
看到妻子蹲下身去拍摄地上的落叶,它便立时来了精神,连蹦带跳地跑过来用嘴巴抢夺那些叶子,恣意嬉戏在洒满秋色的草地间。
与流落街头相比,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安逸的。
尽管仍然被拒之门外,但毕竟有了食物的保障,也有了来自人有限的关爱,小狗身上渐渐地散发出光彩。
可是有一天,妻子对我说小狗好像遇到了点麻烦。
当它又像往常一样跟在后面伴行时,有几个小男孩迎面走了过来。
小狗看到后立刻夹起尾巴一溜烟逃到了很远很远的墙后,并不停地伸出头来张望。
那体如筛糠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遇到了天敌一样。
妻子反复描述小狗的惊惧样时,我不由联想起它受伤的眼睛,也似乎看到了那些唔知顽童的恶行。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留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亵渎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一般的谋生方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珍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亵渎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干脆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淌而发生的。
干脆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信任,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夫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务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淌,我信任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淌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夫是聚村而居的,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