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人物分析之芈姝
2024年《芈月传》观后感_9

2024年《芈月传》观后感2024年《芈月传》观后感1(约1144字)芈月,因郑晓龙导演的古装大剧《芈月传》,日渐在公众之间被熟悉和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饱经岁月沧桑,见证更迭朝堂,耗尽一生追求,终成一篇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毋庸置疑,芈月才是华夏的第一天后,也从此开启了封建王朝时代中,女人对权力和爱情的追求与抗争,所以称《芈月传》为“第一天后传奇”,也并不为过。
电视剧《芈月传》的播出无疑会掀起一场古装剧迷的狂欢。
《芈月传》是郑晓龙团队的心血之作,因为采用了4k高清拍摄,舞美道具尽善尽美,妆化服装等细节呈现上,也是达到了电影拍摄的更严标准,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据导演介绍,后期每个特效都精细到胡子和头发,让人强烈感受到《芈月传》在拍摄、制作上的用心。
《芈月传》阵容强大,孙俪、刘涛、黄轩、马苏、方中信、高云翔等等大牌云集,在台前幕后上演一出出飙戏大战,可算过瘾,而孙俪饰演的楚国公主芈月,更是用尽一生经历了群雄纷争、大秦一统的历史变迁,其中既有国破家亡、疆土争夺,又有宫廷缠斗、姐妹反目,所以说《芈月传》是一部以女性的眼光,去看待曾经历史天空的风起云涌,视角新颖,故事精彩。
《芈月传》中,娘娘孙俪这一次进阶为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芈月,故事也不仅仅限于宫闱之中,而是纵横战国七雄,饱览华夏河山,见证大秦兴衰,尝尽爱恨滋味,总是百转千回的历史篇章,偏又得以被呈现于荧屏之上,成为穿越古今漫漫长河的光轮,这或许也是古装戏的魅力所在,忆古思今,借古喻今,古今之间,有剧中芈月一袭长袍指点万里江山,这是大格局之下的小人物“升职记”,以一名观众的身份成为历史见证者,这种感觉很微妙而愉悦。
印象最深的,是芈月在剧中的一段念白,更是能道尽这个风云女人的一生感悟:“我虽出身王族,却一直被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这不仅是出现在剧情中推动故事,更似芈月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与归纳,观众也容易就此解读出她这一生,如何从一位楚楚动人的纯真公主,逐渐蜕变为千古太后第一人“宣太后”的传奇经历,却也是在枪林剑雨、尔虞我诈中的非人式成长。
芈月传讲的什么故事

芈月传讲的什么故事
芈月传是一部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剧,讲述了春秋末
期楚国公子充国与芈姝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部剧通过展现芈姝从一
个无权无势的女子逐渐成为楚国后宫的一位威严的女王的过程,展
现了她的坚韧、智慧和勇气。
同时,也通过充国与芈姝之间的爱情,展现了两个人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
在剧中,芈姝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子,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慧、果敢。
在与充国相识后,她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世而退缩,反
而在充国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芈姝的
坚韧和智慧使得她在楚国后宫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楚国的女王。
而充国则是一个有着抱负和理想的年轻人,他不满于自己的身世,希望能够改变楚国的现状,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与芈姝
相识后,他们共同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始终相互扶持,
共同成长。
最终,充国成为了楚国的君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芈月传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成长和奋斗的故事。
通过芈姝和
充国的爱情,观众可以看到两个人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
过程,这种坚定的爱情和相互支持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启示。
同
时,剧中也展现了芈姝和充国在各自领域中的努力和奋斗,他们不满于现状,希望能够改变周围的环境,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总的来说,芈月传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成长和奋斗的故事。
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气,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部剧不仅展现了古代人物的人性,也给现代观众以很多启示,让人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古代陪嫁媵妾制是怎么回事 从芈姝陪嫁媵妾说起

古代陪嫁媵妾制是怎么回事从芈姝陪嫁媵妾说起古代陪嫁媵妾制是怎么回事从芈姝陪嫁媵妾说起电视剧《芈月传》热播,从后来成为秦国王太后的情节看,电视剧女主角芈月的原型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据说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太后”称号的女人。
“芈八子”,在历史上有著名的两条记载,相当有趣。
电视剧以她为原型,当然很有看点。
她的两个著名故事,一则是,她在朝廷上争论国家大政的时候,举的例子是她和已经去世的前国王交欢的时候,大王把一条腿压在她身上,她就受不了,而大王把整个身材压在她身上,她反而很受用。
另一则是,她宠爱一个叫做魏丑夫的人,她要求她死后由魏丑夫殉葬。
不必以后的电视剧有没有这样的情节。
电视剧中说楚国的公主芈月,是作为她姐姐的媵侍来到秦国,成为秦王的妃子,也就是妾。
电视剧多次说到媵,媵侍和媵妾,那么,这里赶时髦凑热闹也说说这个媵制或者媵妾制。
“媵”,是一个生僻字,现在很难见到,只有在涉及周朝历史文化婚姻外交的时候会遇到,它的读音同“硬”,据说是古代中国的一项婚姻习俗,盛行于周代,鼎盛于春秋时期,但芈八子所在的战国中后期已经不存在这样的习俗或制度了。
那么,“媵”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保存到现在的先秦典籍如《春秋》《左传》等对于媵制有记录,但资料并不丰富。
现在流行的观点,其实是汉朝的儒家们提出的。
按照汉儒们的说法,古代贵族女子出嫁的时候,还要以自己的侄女或妹妹做陪嫁,一同嫁到婆家去。
这样,陪嫁的侄女或妹妹,就叫做“媵”,她的地位属于妾,低于正妻,生下的孩子也是庶出,与嫡出的地位大不相同。
据说,当年的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大女儿娥皇是舜的正妻,而二女儿女英则是媵。
按照这种说法,在远古的尧舜时代,就有媵妾制了。
《左传》中有一些妹妹跟着姐姐嫁给同一丈夫的事例,因此有人认为这就是当时的媵妾制。
有人统计过,《左传》所记妹妹从媵的记载有四十起,而姪女从媵的有三例。
按照汉儒的说法,媵妾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一个特点是,诸侯嫁女,同姓的两个诸侯也要派女儿陪嫁,即“从媵”。
秦武王的母亲是谁?她是魏国人还是楚国人?

秦武王的母亲是谁?她是魏国人还是楚国人?之前看过一部剧,挺火的,叫做《芈月传》,讲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月的故事。
剧中,芈月是楚国王室之女,但是一直都过得不好,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以男孩的身份在生活。
芈月有一个姐姐,但是她们的母亲不是一个人,芈姝的母亲是楚王的王后,而芈月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卑微的婢女。
芈姝和芈月的感情很好,楚王在一众的青年才俊中仔细挑选,他心中自然是有中意的女婿的,他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国家的实力不能低于楚国太多,否则怕公主到了那边要吃苦,但是也不能太好,否则公主也要受苦。
楚王没有想到,自己在担心女儿的婚事的时候,女儿心中却已经有人了。
了善良的本性,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将来也一定是一位好妻子。
她和芈月到宫外玩耍,突然遭到一伙人的袭击,芈月和芈姝都以男子身份示人,但是秦王身边的人还是推测出了她的身份。
秦王比芈姝大了很多岁,但是芈姝在被秦王所救之后,一直记着秦王的救命之恩。
秦王的谋士希望秦王把握住机会,赢得公主芈姝的芳心,说不定就会成为楚王的女婿,使秦国和楚国联姻,保秦国不灭。
但是历史上秦武王的母亲是一个魏国人,正因为她是魏国人,所以在她来到秦王宫以后,还被唤为魏夫人。
秦武王死后,没有子嗣,秦惠文后要想保住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就必须找一位自己人来接替儿子的王位。
她看中了公子壮,是另一位嫔妃的儿子,她本想将公子壮送上王位,但是没有成功。
宣太后和朝中的魏冉交好,魏冉又掌握着秦朝的实权,他拥立谁,谁就最有可能成为秦王。
他不想让公子壮继位,想让在燕国做质子的公子稷继位,为此,他还摆脱了赵国的赵王,请求他想办法接回秦国的公子。
就这样,公子稷从赵国方向回到秦国继位,他的母亲芈月,也就成为了宣太后。
由于公子稷的年龄还小,于是就由宣太后把持朝政。
芈月芈姝《芈月传》总结

看好多人将芈月芈姝姐妹的不同命运归结于她们不同的性格,我想试图讲得再清楚些:一个孩子形成性格除天资外,后天的环境影响极为重要,若要了解芈月、芈姝两姐妹为何性格有差异,请观察一下她们不同的成长环境:1、母亲。
母亲(抚养人)应该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关系。
芈月的生母虽然出身卑微,但性情温柔,爱孩子,顺从孩子的天性,然最后宁死也要报仇的情节体现这个貌似柔弱的女性性格中快意恩仇的一面;4岁以后芈月即不能和生母生活,7、8岁生母便离世,她的4岁后的事实抚养人其实是葵姑,葵姑爱芈月、在任何困境下无条件支持她,陪伴她,葵姑虽然没文化,但处事不争有原则,很有几分智慧,因此对孩子而言这是个非常称职甚至出色的继任抚养人。
反观芈姝,虽然威后也是爱孩子的,但经常是盛气凌人不由分说的架势,对于孩子的行为模式多为训斥指责,少有理解温情,传授的价值观就是血统论一套,对孩子的生活更愿意包办代替,而不是尊重孩子本人意见。
当然,威后本身的行为模式就有问题,有一套不合理的逻辑,因此尽管芈姝天性纯良,但母亲行为模式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可谓深入骨髓的。
2、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式。
芈月受教育颇有几分野路子的味道,见什么学什么,见谁有本事就向谁拜师傅,但这样学习方式其实有个莫大的好处:学习自己爱学的,有用的,因此于她,学习不是负担而是快乐。
这世界可学的东西太多了,因此能自行分辨并拿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就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由于完全出于主观能动,学习过程特别愉快,掌握知识特别迅速、牢固,而且学习内容不拘一格(从家务、针线、中医到圣贤典籍,各种类型),融会贯通。
反观芈姝,这个帝王家的嫡女,学习过程和内容都是被别人安排的,对典籍的理解都须符合价值观标准,这样的受教育过程貌似无以复加的正规,但实质是剥夺了她选择学习什么的自由,削弱了她学习的积极性。
3、户外活动。
芈月是野孩子,有大把户外活动的时间,甩软鞭、掏鸟蛋,辨野草,各种野地里疯跑。
芈姝当然就是规规矩矩做好王家嫡公主,所有行为当符合仪轨,所谓芈月在野外的各种疯以及伴随的各种畅快淋漓和遐想对于这个闺门大小姐简直是一种奢侈。
【最新推荐】楚威王的嫡公主芈姝的生平如何_芈姝的个人资料介绍-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楚威王的嫡公主芈姝的生平如何_芈姝的个人资料介绍-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楚威王的嫡公主芈姝的生平如何_芈姝的个人资料介绍芈姝是《芈月传》中的人物,是芈月姐姐。
可是你知道芈姝生平如何吗?芈姝的原型又是谁?下面就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芈姝的个人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芈姝的角色简介芈姝是楚威后所生的嫡女,后为秦惠文王后,芈月同父异母的姐姐,也是芈月从小到大的对手和情敌。
她曾经是芈月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宠爱备至的母亲,这些都是芈月所没有的。
芈姝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五次要置芈月于死地。
她自恃聪明,被赢驷很容易就掌控和利用了她的感情,她与魏琰宫斗中处处失败,芈月处处帮她却让她更加嫉恨。
她曾深爱赢驷却因为自己的举止失措而失宠,最后她的爱只能归于对儿子的无尽溺爱,但对母族楚国的偏袒又让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先后被丈夫和儿子无视。
本来应该相扶相帮的两姐妹,却因为芈月得到赢驷的宠爱,芈姝逐渐视芈月为大敌。
这一切让她渐渐变得扭曲,更在玳瑁死后迅速黑化,一次次用尽极狠毒的手段欲致芈月母子于死地。
芈姝在秦惠文王死后,当着芈月的面烧毁了对芈月儿子嬴稷的册封遗诏,并发往燕国为质。
芈姝也和她母亲一样,溺爱儿子秦武王嬴荡,令得嬴荡荒唐到举鼎压死。
她又为了保住权力,扶助赢壮登基,与儿媳秦武后魏颐各引母国的兵马,展开长达三年的内战,令得秦国几近毁灭。
最终她败给芈月,被软禁清凉殿,孤独终老,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姐妹恩怨。
芈姝的外貌个性出场年纪从七岁到四十多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的外貌美艳,如桃花般灿烂得意。
她从小就喜欢打扮,能分辨几十种衣料纹饰,衣服偏桃红、朱红以及大红饰金色。
因过于娇惯讲究吃穿,从奢糜的楚国到艰苦的秦国而处处不适应,也招致周围人的反感。
芈月传女性智慧与权谋的历史传奇

芈月传女性智慧与权谋的历史传奇芈月传:女性智慧与权谋的历史传奇芈月,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而又神秘的女性,她以其机智、智慧和权谋而闻名于世。
她不仅成为秦朝的仪贵人,还影响了整个秦朝政治局势。
本文将从芈月的个人魅力、政治手腕和影响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她作为一位女性的智慧与权谋。
一、芈月的个人魅力芈月出生自齐国贵族家庭,她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美貌。
她以温婉大方的形象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青睐,成为他的宠妃之一。
芈月的美貌不仅令秦王倾心,也使其他人对她产生了敬畏之情。
她以她的外貌和气质吸引了秦王的目光,并最终成为他切实依赖的人。
二、芈月的政治手腕作为秦王的宠妃,芈月并不满足只是身份的象征。
她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以及确保她的子嗣有权继承秦朝天下,积极参与朝政。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运筹帷幄,为自己家族争取更多的权力。
芈月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人和资源,与其他宫廷女子构建联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三、芈月的影响力在秦朝建立初期,政治风起云涌。
芈月以她的智慧和权谋才智,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她通过影响秦王的政策,帮助秦国迅速统一六国,并在秦政权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
芈月还通过她的智慧和谋略解决了宫廷内部的争斗,并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总结芈月传是一部描写芈月崛起和对秦朝影响的历史传奇。
以芈月的个人魅力、政治手腕和影响力为核心,展示了她作为一位女性所具备的智慧和权谋才能。
她凭借机智和勇气打破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偏见,成为历史上令人敬重的女性之一。
芈月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不分性别,只要有决心,就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成就非凡事业。
通过芈月的传奇,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历史上女性的智慧和勇气为世人所称道和推崇。
最新芈月传性格总结

芈月传性格总结精选昨天我分析了一下《芈月传》中的芈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女二号芈姝。
芈姝与芈月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她是当时最牛逼的楚威王的嫡公主。
但是,出身卑微的芈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而且是垂帘听政的;而她却弄得晚节不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
大彻之后才有大悟,有的人只有大彻,没有大悟!比如说先生我今天说的芈姝。
成功的人不仅在自己大彻后有大悟,在别人大彻后仍然有大悟!!!所以我们要从芈姝的身上学点东西。
那么,这位富二代的做事糊涂在哪里?为什么好的出身没有好的结果?值得我们好好看一下。
首先看一下教训:1.富二代并不代表什么,如果后天不好好努力,混的可能没有穷二代好。
出身高低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向上的心!芈月和芈姝命运的对比,可见一斑。
2.凡事不要畏畏缩缩,从小就要有外向的性格,要大胆,不要什么都不敢,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尝试,趁年轻多犯错误没什么事,年轻人犯错误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去做,以后就没机会了。
如果因噎废食那就更不对了!小芈月有胆量和父王打闹,深的父王喜爱。
而小芈姝怕父王,得到父王的喜爱就少了。
甚至楚威王都很少到芈姝母后那里去了。
3.不要太多的.依赖父母,从小要养成独立的能力,父母的保护是有限的。
威后过于溺爱芈姝,结果她有点笨手笨脚,初到秦宫,离开了母亲的保护,受到魏夫人的言语挑拨,还好当时有芈月帮衬,否则面子就丢了。
4.不要幻想什么好东西都会围着你转,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你不努力,我估计三年就够你折腾的。
芈姝在楚国是楚威王的嫡公主,是当时是老大的女儿,但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帝王家的一些必备杀手锏,幻想着荣华富贵陪她一辈子,还想永远保护芈月,结果后来有些东西后来她并没有拥有。
这也告诉我们:达,才可兼善天下。
如果穷,还是独善其身吧。
当然表面的达,并不是达,穷也亦然。
5.不要想着有一个好朋友,我可以保护她一辈子,因为我有钱,有地位。
我可以告诉你,你有钱有地位,如果没本事,早晚都得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明志看《芈月传》(2)
昨天我分析了一下《芈月传》中的芈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女二号芈姝。
芈姝与芈月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她是当时最牛逼的楚威王的嫡公主。
但是,出身卑微的芈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而且是垂帘听政的;而她却弄得晚节不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
大彻之后才有大悟,有的人只有大彻,没有大悟!比如说先生我今天说的芈姝。
成功的人不仅在自己大彻后有大悟,在别人大彻后仍然有大悟!!!所以我们要从芈姝的身上学点东西。
那么,这位富二代的做事糊涂在哪里?为什么好的出身没有好的结果?值得我们好好看一下。
首先看一下教训:
1.富二代并不代表什么,如果后天不好好努力,混的可能没有穷二代好。
出身高低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向上的心!芈月和芈姝命运的对比,可见一斑。
2.凡事不要畏畏缩缩,从小就要有外向的性格,要大胆,不要什么都不敢,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尝试,趁年轻多犯错误没什么事,年轻人犯错误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去做,以后就没机会了。
如果因噎废食那就更不对了!小芈月有胆量和父王打闹,深的父王喜爱。
而小芈姝怕父王,得到父王的喜爱就少了。
甚至楚威王都很少到芈姝母后那里去了。
3.不要太多的依赖父母,从小要养成独立的能力,父母的保护是有限的。
威后过于溺爱芈姝,结果她有点笨手笨脚,初到秦宫,离开了母亲的保护,受到魏夫人的言语挑拨,还好当时有芈月帮衬,否则面子就丢了。
4.不要幻想什么好东西都会围着你转,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你不努力,我估计三年就够你折腾的。
芈姝在楚国是楚威王的嫡公主,是当时是老大的女儿,但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帝王家的一些必备杀手锏,幻想着荣华富贵陪她一辈子,还想永远保护芈月,结果后来有些东西后来她并没有拥有。
这也告诉我们:达,才可兼善天下。
如果穷,还是独善其身吧。
当然表面的达,并不是达,穷也亦然。
5.不要想着有一个好朋友,我可以保护她一辈子,因为我有钱,有地位。
我可以告诉你,你有钱有地位,如果没本事,早晚都得败。
俗语说‘忠厚传家远’,现在必须再加一条:能力。
比如芈姝想袒护芈月一辈子,但是后来芈月比她牛逼。
这件事还可以说明四点:第一,你在你家牛逼不是真牛逼,你在别的地方牛逼才是真牛逼。
就像俗语说的一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第二,朋友能帮你一时,帮不了你一时,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
第三,在职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第四,不要口口声声说保护别人,你要分清保护别人的能力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给你的。
6.芈姝对秦王一见钟情固然重要,但是秦王更多的是处于政治目的,打破当时诸国对秦国的威胁。
单纯的芈姝被秦王骗了。
这也告诉我们,有能力的男人不仅有自己的爱情,还有自己的事业。
7.既然离开父母就应该多结交朋友,并且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好自己的决定。
比如芈姝刚进秦国时,面对后宫的事情,没有很好的想法,而是听芈月的,这就让自己的身份打了折扣。
很多事情都是芈月出头,这就显得芈姝很不行,显然把芈姝架空了,但是芈姝还木麻不觉。
这还说明好朋友在有些时候也是分彼此的。
如果当时芈姝不听芈月的,多给魏夫人送些东西,说不定芈姝和魏夫人可能就成为
好朋友了呢!(我只是说可能,其实没有芈月,芈姝可能死在魏夫人的手里,这样对芈姝来说可能好点,因为在芈姝骨子里看芈月还是很低贱的)这可以说是芈月为芈姝树敌,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奠基。
有人会说,此时芈月并不想在秦宫呆着呀!这只是表象,实际上她真不想吗?看官可以想一下,当时黄歇已死,她能做什么,她一个弱女子真能周游列国?反正先生我不信。
所以很可能她是在为自己做打算,我们在昨天已经说了,芈月进了秦宫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而且喜欢欲擒故纵。
8.不要受父母教育自己方式的形象,要分清父母教育我们方式的对错,然后有针对性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芈姝就过于宠爱自己的孩子,比她母亲惠后有过而不及之势。
我敢断言,嬴荡被大鼎压死和芈姝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联系的。
9.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不要夸下海口,即使是做戏,也要认真准备,否则事情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芈姝巧妙的让秦惠文王赢驷在花园巧遇嬴荡,但是由于准备不周到,没有考虑到意外事情的发生,结果成全了芈月母子。
这也说明,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做的,还得看机缘。
10.有时候消灭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自己变得强大,有些时候强大的敌人才能成就强大的自我。
在秦惠文王赢驷去世后,芈姝没有选择强大自己,而是选择灭掉自己的敌人赢夫人,这就是个错误。
如果当时嬴荡能像赢驷那样伟大,谁能撼动他呢,毕竟当时嬴稷还小。
当然,性格决定命运,嬴荡想成为赢驷那样,几乎不可能。
11.在复杂的面前一定要果断的判断形势,重要的事情有时候并不需要三思,有些事情本身就没有对错。
在嬴荡死后,芈姝没有正确的判断形势,没有果断的下结论,结果造成了外逃的窘况。
12.平时没事要多结交一些靠的住的朋友,结交朋友不要看出身,要看能力。
芈姝的朋友屈指可数。
只有樗里疾,和甘相。
起初樗里疾和芈姝走的近,是因为芈姝有嫡长子,要知道樗里疾是很有封建思想的一个人,比较遵守周礼,后来樗里疾看到嬴荡成了昏君就伤心了,离开了芈姝。
如此就只有甘相一人了,这个甘相也是极其贪慕虚荣,爱财如命的一个人,而芈姝在嬴荡去世后依赖甘相岂有不败之理!
13.在性命攸关是时候不要考虑太多个人利益,要和患难的朋友结成同盟,否则会青山不在,柴火没有。
在芈姝和嬴华自立小朝廷的时候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结果兵临城下了才想到团结,又有何用?
在我看来,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姝是个反面教材,但是反面教材也有他的闪光点,先生我就看出了几点:
1.首先儿时芈姝就有一点优点,当时她和芈姝的友情是一点杂质也没有,因为当时毕竟都是小孩子。
儿时芈姝对朋友好,就一心为她着想,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赞赏。
2.大胆的追求爱情,当时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而且是地位很高的楚国嫡公主,为了自己的爱情勇于向赢驷表白,在当时看来是没天理,但是现在看来这是妇女思想解放的先河呀!
3.不服命运的安排,挑战命运,追求自己伟大的目标。
在芈月得宠,自己逐渐失势的情况下,敢于拼搏。
虽然方法不当,但是精神还是可嘉的。
任明志
2016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