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合集下载

预先危险性分析报告(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报告(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一)定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也可称为危险性预先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前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防范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的方法。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力求达到4项基本目标:(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一切主要危险、危害。

在初始识别中暂不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2)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3)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和鉴别对人体及系统的影响;(4)将已经识别的危险、危害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分级标准如下:工级――安全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Ⅱ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并且可能排除和控制;Ⅲ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Ⅳ级――破坏性的,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及系统报废。

(二)分析步骤(见图9―6)(三)基本危害的确定系统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基本危害有:(1)火灾;(2)爆炸;(3)有毒气体或蒸气、窒息性气体不可控溢出;(4)腐蚀性液体的不可控溢出;(5)有毒物质不加控制地放置;(6)噪声、粉尘、放射性物质、高温、低温等危害;(7)电击、淹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基本格式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

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表9―7、表9―8为两种基本的格式。

(五)应用示例例1某乙烯厂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在役装置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按表9―8的形式,对EO/EG装置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9―9。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以得知,本装置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高温灼伤的危险、危害因素,但主要危险为火灾、爆炸,其危险等级为Ⅳ级(破坏性的)。

引发火灾爆炸的主要因素是环氧乙烷、乙二醇等物料故障泄漏。

例2某新建化工码头安全预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对某新建化工码头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对码头装卸作业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分析结果见表9―10。

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

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

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1 预先危险性分析1.1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方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军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

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区域等进行分析,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力求达到以下4个目的:(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2)鉴别产生危险原因;(3)预测事故发生对人员和系统的影响;(4)判别危险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1.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须分析系统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6)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见图3-1图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图1.3预先危险性分析要点(1)划分危险性等级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3-1。

表1-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Ⅰ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Ⅱ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Ⅲ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Ⅳ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2)考虑工艺特点列出危险性和危险状态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应考虑工艺特点,列出其危险性和危险状态:1、物料;2、操作环境;3、装置设备;4、设备布置;5、操作活动(测试、维修等);6、系统之间的连接;7、各单元之间的联系;8、防火及安全设备。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9罗茨鼓风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1机(泵)电机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3空压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4设备检修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5触电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6电气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7化验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18登高作业预先危险表
表6-3-19机械伤害事故预先危险性表
表6-3-20物体打击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1起重、吊装等作业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2噪声危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3机动车辆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4汛期危害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5机床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6刨床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7手持电动工具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8电焊、气割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29砂轮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30皮带运输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31破碎机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表6-3-32仪器设备检修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锅炉作为生产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在现代工业、电力及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而燃气锅炉以它优质、环保、清洁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安全、自动化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已经采用了燃气锅炉作为其加热设备。

但由于各种原因,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它不仅在经济方面造成大量损失,严重的使人们在身心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

所以研究燃气锅炉爆炸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燃气锅炉及其应用1.1燃气锅炉结构简介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

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

锅炉本体就是借助燃烧设备提供的热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汽,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湿度)的蒸汽。

整个锅炉生产过程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相应数量的空气送入炉内燃烧,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在定压下汽化而形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蒸汽。

1.2燃气锅炉的应用燃气锅炉作为一种产生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及宾馆、居民区采暖供热等方面。

我国北方城市由于需要采暖供热,在用锅炉数量更大。

燃气锅炉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周围。

2.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燃气锅炉运行中出现的事故大致可分为三类:(1)特大事故:锅炉中的主要受压部件——锅筒、管板等发生破裂爆炸的事故,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破坏和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2)重大事故:燃气锅炉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被迫停炉的事故,如缺水事故、炉膛爆炸事故等。

这类事故虽不象特大事故严重,但也常常造成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并使燃气锅炉被迫停运,导致用汽部门局部或全部停工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在运行中可以排除的事故或经过短暂停炉即可排除的事故,其影响和损失较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日期:2013.3.15分析人员:危险因素形成原因触发事件形成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预防措施二硫化碳气体泄漏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反应炉密封不好,二硫化碳气体泄漏;2.反应炉进出管线损坏;3.加硫、脱硫处液封高度不够。

碰撞、摩擦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财产损失III级1.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严守操作规程;2.确保设备密封,发现泄漏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3.定期检查、修复或及时更换;4.检修前必须进行彻底置换、吹洗,动火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动火。

易燃液体泄漏设备、管线等损坏,造成易燃液体泄漏。

碰撞、摩擦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

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财产损失III级1.加强设备维护管理;2.严守操作规程;3.定期检查,修复或及时更换;4.保证安全质量,确保设备密封,发现泄漏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违章动火 1.动火前未作动火分析;2动火手续不齐全,不办理动火证,违章动火切割、补焊。

违章动火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财产损失III级1. 动火前未作动火分析;2.要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等相关手续,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管道破裂泄漏1.输送易燃液体、气体的管道、管件、阀门、法兰等部件腐蚀、变形、移位和破裂;2.超压;3.静电积聚。

管道腐蚀、变形,超压,振动,管道内易燃液体、气体流速过快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财产损失III级1.输送易燃液体、气体的管道、管件、阀门、法兰等部件应保证无腐蚀、变形、移位和破裂以及保温层完好;2.应定期检查管道,腐蚀严重的管道应及时更换;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不得超过设计压力运行,严禁强烈振动;4.消除管道静电、控制流速。

未与生产系统隔绝1.不与生产系统隔绝动火;2.检修前后未按规定抽堵盲板或盲板质量不合格;3.检修后未及时抽调盲板而造成运行中超压。

动火时未与生产系统隔绝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财产损失III级1.动火前与生产系统隔绝;2.所用盲板质量应符合要求;3.检修后按规定抽堵盲板。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来源:菏泽巨野消防大队时间:2008-9-4作者:宋聚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锅炉作为生产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在现代工业、电力及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而燃气锅炉以它优质、环保、清洁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环境、安全、自动化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已经采用了燃气锅炉作为其加热设备。

但由于各种原因,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它不仅在经济方面造成大量损失,严重的使人们在身心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

所以研究燃气锅炉爆炸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燃气锅炉及其应用1.1燃气锅炉结构简介燃气锅炉包括燃气燃烧设备和锅炉本体两个系统。

燃气燃烧设备主要指炉膛和燃烧器,也包括其他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空气通入燃烧设备中,通过可燃气体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给锅炉本体提供持续的热能。

锅炉本体就是借助燃烧设备提供的热能将水转化为水蒸汽,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湿度)的蒸汽。

整个锅炉生产过程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和相应数量的空气送入炉内燃烧,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在定压下汽化而形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蒸汽。

1.2燃气锅炉的应用燃气锅炉作为一种产生热能和动力的工艺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及宾馆、居民区采暖供热等方面。

我国北方城市由于需要采暖供热,在用锅炉数量更大。

燃气锅炉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周围。

2.燃气锅炉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燃气锅炉运行中出现的事故大致可分为三类:(1)特大事故:锅炉中的主要受压部件——锅筒、管板等发生破裂爆炸的事故,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破坏和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2)重大事故:燃气锅炉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被迫停炉的事故,如缺水事故、炉膛爆炸事故等。

这类事故虽不象特大事故严重,但也常常造成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并使燃气锅炉被迫停运,导致用汽部门局部或全部停工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立志当早,存高远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一、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定义和目的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筒称PHA),又称为初步危险分析、初步危害分析,是指在每一项工程活动之前,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的后果作一概略的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是尽量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

它的特点是把分析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主要危险源上,并提出控制这些危险源的措施。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比较经济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可作为系统综合评价的依据,还可作为系统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和设计说明书中的内容。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步骤(一)调查、确定危险源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

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

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进行。

(二)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

(三)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危险等级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I 级:可忽视的。

它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

2、Ⅱ级:临界的。

它能降低系统的性能或损坏设备,但不会造成人员伤害,能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发生。

3、Ⅲ级:危险的。

它能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

4、Ⅳ级:灾难性的。

它能造成人员死亡、重伤以及系统严重损坏。

(四)制定危险预防措施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格式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结果可列成一种表格。

通常包括9 列。

第1 列,被分析的系统设备或性能元素的名称。

第2 列,在。

锅炉风险辨识表

锅炉风险辨识表
1、效益下降,财产损失,
1-2级
1、提高运行人员技能,2、经常检查、冲洗水位计
系统:锅炉子系统:风烟系统
状态:运行中
编号:003日期:2012.11.5
预先危险分析表(PHA)
制表者:刘建平
制表单位:热动分厂锅炉专业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发生条件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备注
高温、高压热风泄漏
高温、高压热风从热风管道内喷出、
系统:锅炉子系统:制粉系统
状态:运行中
编号:001日期:2012.11.5
预先危险分析表(PHA)
制表者:刘建平
制表单位:热动分厂锅炉专业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发生条件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防范措施
备注
制粉系统爆炸
煤粉、粉尘爆炸
煤粉、粉尘、系统内产生明火、制粉系统不严密
1、粉尘浓度2、空间氧量3、着火源4、人员误操作
高温、高压热风、烟道不严密向外冒烟
1、管道焊口破裂,
1、锅炉效率降低,财产损失,可能致人中毒。
1级
1、经常检查管道
烟气泄漏
烟气从引风机不严密处泄漏,引起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烟气
引风机不严密处泄漏
1、可能引起人员中毒。
1级
1、经常检查引风机密封性
系统:锅炉子系统:燃烧系统
状态:运行中
编号:004日期:2012.11.5
高温、高压汽水喷出
高温、高压汽水,管道腐蚀、磨损
1、阀门盘根泄漏,2、管道焊口破裂,
1、效益下降,财产损失,可能伤害到人员。
2级
1、经常检查阀门和管道焊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统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充水水质应符合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循环水经处理各格后回系统进行循环使用。
5.配备防止锅炉炉膛压力过高或过低的泄压措施和装置。
6.锅炉的高温部位应进行设计有效的隔热处理;工作人员在高温部位操作时应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防止烫伤。
7.加强管理和培训、持证上岗,严格工艺纪律,增强工人安全保护意识和职业技能。
触发条件二
1.泄漏的高温物料溅及人体;
2.给水故障;水位表故障;切换装置失效;在用泵和备用泵故障;操作失误;
3.点火不当,熄火后炉膛内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再点火或遇引爆能量。
4.压力表控制失灵,安全阀失灵,管材或焊接缺陷,受热面腐蚀。
5.系统水质量差;补充水质量差;循环回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效果不好。
锅炉预先危险性分析

潜在事故
灼烫、火灾、爆炸、触电
危险危害因素
蒸汽、天然气、锅炉本体、控制电气
触发条件一
1.锅炉缺水;
2.炉膛点火等操作不当;
3.超压爆管;
4.结水垢,风机连锁损坏,腐蚀;
5.高温部位Βιβλιοθήκη 露;6.接地不良或缺失;7.锅炉操作间内无降温措施。
发生条件
高温物料溅及人体,飞出的物件接触人体,火源、火焰和电等与人体接触或间距过近。
防范措施
1.保证水位报警器、低水击联锁保护装置灵敏可靠;设可靠的自动切换装置;水泵选型合理,并设备用泵;水源应可靠;制定应急措施,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2.锅炉点火前,应对炉膛进行吹扫,检测炉膛内可燃气体浓度不在爆炸极限内再点火。
3.确保仪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及阀门完好;按标准要求设计锅炉各部分;合’理选材,确保各部分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制造、安装时应符合规范要求;烘炉应按要求进行;应定期保养,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处理;加强锅炉的定期检验,要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锅炉风机由于意外原因停止工作,风机联锁保护系统失效炉膛正压力过高或负压力过大.造成炉瞠爆炸。
7.锅炉的高温部位没有进行隔热处理,或隔热处理措施不当,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触及到锅炉的高温部位.发生高温烫伤。
事故后果
导致人员灼烫伤、部件飞出打击伤害、电击伤害,火焰烧伤等,财产受损
危险等级
Ⅳ级
危险程度
灾难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