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取卵”的三点管理启示
杀鸡儆猴读后感

杀鸡儆猴读后感
《杀鸡儆猴》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则寓言故事,常用来比喻通过惩罚一个轻微的错误来警示他人,达到震慑和教育其他人的目的。
这个故事主要揭示了管理和教育中的“以小见大”、“惩一儆百”的策略。
1. 教育警示作用:在实际管理或教育过程中,《杀鸡儆猴》的故事提醒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具体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向所有人展示规则不可侵犯、违法必究的决心,以此来增强全体成员对于规则与纪律的敬畏感,提高整体的遵纪守法意识。
2. 公平公正的重要性:然而,在运用这一策略时,必须保证公平公正,不能因人而异,随意选择“鸡”进行惩罚,否则可能引起更大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同时,作为领导者或教育者,应当注重平时的预防教育和沟通引导,避免仅仅依赖于严厉惩罚。
3. 反思与改进:从更深层次来看,《杀鸡儆猴》也启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除了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外,还要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善环境和机制,创造一个使大家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
《杀鸡儆猴》这个故事虽然强调了严明纪律和威慑力的作用,但也提示我们在实践中要审慎使用,注重平衡公正与威慑的关系,并且结合正面引导和制度建设,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和教育的目的。
杀鸡取卵的故事

杀鸡取卵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蛋。
农夫觉得每天只有一个蛋太少了,于是他决定杀了母鸡,取出所有的蛋。
他觉得这样一来,就能一次性得到更多的蛋,省去了每天等待的时间。
然而,当他杀了母鸡后,却发现里面并没有更多的蛋,反而失去了每天的产量。
他后悔莫及,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杀了母鸡就意味着失去了持续的产蛋能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贪图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意识到长远的损失。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不顾后果,最终却得不偿失。
在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等,这些行为看似能够带来一时的好处,却会破坏企业的信誉,最终导致企业的长期发展受到影响。
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一时的享受,可能会放弃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暴饮暴食、过度消费等,这些行为看似能够带来快乐,却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长期的伤害。
因此,我们要学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考虑长远的利益。
我们要懂得“杀鸡取卵”的道理,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失去长期的利益。
我们要注重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眼前的利益。
另外,我们也要学会尊重生命,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伤害他人。
母鸡虽然只是一只动物,但它也有生命,有权利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长远的利益。
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考虑长远的利益;要学会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长远的利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

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1我看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杀鸡取卵》,故事中讲到有一对夫妻日子过的很贫穷,一天丈夫外出见草丛中有一只又肥又大的母鸡捉虫吃,他趁四周无人把母鸡抱回了家。
妻子见丈夫抱回了一只母鸡,非常高兴。
妻子很想吃鸡蛋。
妻子却发现母鸡下的是金蛋。
这对夫妇用金蛋换钱。
日子过得越好。
渐渐地,夫妻俩开始不满母鸡一天只下一个蛋。
他们心想:既然这只母鸡会下金蛋,那就说明它肚子里一定藏着很多金蛋。
这对夫妇杀了鸡,取出了所有的金蛋。
最后鸡被杀了,蛋也没了。
通过这个寓言,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贪图眼前的一点小利而损害长远利益。
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最终只会失败。
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2早上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杀鸡取卵》,说的是有一个人养了一只老母鸡,鸡每天给他下一个蛋,中午炒炒吃了。
有一天他忽然想:每天一个鸡蛋太少了,不够吃,要是能把鸡肚子里的蛋全部掏出了多好啊!于是他就把鸡杀了,结果傻眼了——鸡肚子里没有他想得那么多蛋,以后每天连一个蛋也吃不成了!这个人真是个傻子。
鸡下蛋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下子做完。
有时候,不讲方法,急于求成,什么都做不了。
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3从前,有一对又穷又懒的夫妇,他们不想靠劳动致富。
他们想每天向上帝祈祷。
上帝答应给他们一只母鸡,第二天,这对夫妇看到母鸡下了一个金色的,沉重的金蛋。
夫妻俩抱一会儿,我摸一会儿。
最后,卖了金蛋后,母鸡做了最舒适的窝,给他最好的食物,母鸡每天给他们一个又大又重的金蛋。
就靠着一天一个金蛋,他们发了大财,买了肥沃的田地,雇了许多佃户为他们耕作,又盖起了大洋房。
丈夫想:把鸡杀了把所有的金蛋拿出来不行吗?他就问了他的妻子。
妻子点点头,他就把鸡杀了,两人一看,哎呀!哪里有什么金蛋呀!只有一肚子鸡粪。
这对夫妇再也没有金蛋了,和以前一样,他们终于耗尽了所有的财产。
像以前一样过着贫穷的生活。
村里人一点也不同情他们,谁让他们又贪心又懒惰,为富时有不仁不已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利欲熏心、不仁不义的人,必定会遭到报应小学杀鸡取卵读后感4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杀鸡取卵》。
杀鸡取卵重利轻义

杀鸡取卵重利轻义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利益与道义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杀鸡取卵这个看似平常的民谚,恰恰揭示了一种价值观念: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有些人往往忽视了道义的重要性,以及因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杀鸡取卵重利轻义的现象。
首先,商业环境中存在着许多杀鸡取卵的例子。
当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产品质量、客户利益或者员工权益时,就可以说是杀鸡取卵。
这种行为往往是为了迅速获取利益,但却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个企业如果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不注意维护声誉和客户的长期认同,那么它的生命力注定会短暂。
此外,员工也可能被迫在利益面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从而失去做事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政治领域也存在着杀鸡取卵的现象。
有些政客或官员为了个人权力或利益而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公共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公正与公平原则,严重侵犯了民众权益。
这样的情况,在一些腐败严重的国家尤为突出,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对政府的失去信任。
政治腐败不仅破坏了社会基本价值观,也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隐患,长远来看是行不通的。
此外,杀鸡取卵现象还在生活中存在着。
一些人为了图一时的便利或个人利益,可能不顾他人感受,甚至违法犯罪。
比如,某人在公共场所随意乱扔垃圾,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伤害他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道德规范,也导致了社会治安的恶化。
这些行为都是因为个人利益的盲目追求而忽视了与他人共同生活和相处的基本道德原则。
然而,杀鸡取卵并非永远都是负面的。
在特定情况下,追求利益而稍微忽视道义也并非完全不可取。
例如,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保证生计可能不得不牺牲一些道义的原则,权衡利益和道义,这种情况下有时是无法彻底避免的。
但是,这种权衡应该是一种例外而不是常态,不能成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底线的借口。
在现代社会,对于利益与道义的取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意识到,权衡利益和道义需要从长远出发,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未来带来的负面影响。
杀鸡取卵的贪心

杀鸡取卵的贪心贪心,是指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态在很多时候会导致短视行为,即杀鸡取卵。
杀鸡取卵的意思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导致长期利益的损耗。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贪心行为的危害性,并给出一些建议去避免这种短视的行为。
一、对个人的伤害从个人角度来看,杀鸡取卵的贪心行为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伤害。
首先,贪心是一种短期利益的追求,往往忽视了长期利益的发展。
比如,一个商人为了追求眼前的利润,可能会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虚假宣传。
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利益,但一旦被揭穿,将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长期发展的道路将变得困难重重。
其次,贪心行为容易使个人陷入道德困境。
贪心往往意味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公平。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变得冷漠、自私,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互信关系,这无疑是对个人精神价值的破坏。
二、对社会的危害贪心的个人行为不仅对自己有害,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贪心往往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贪心的人往往想尽办法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而这往往会剥夺其他人的机会和权益。
这种不公平现象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脆弱,长远来看,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其次,贪心行为容易滋生腐败。
在贪心的心态下,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的利益,这就打开了腐败行为的大门。
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腐败行为都是贪心的结果,这些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三、走出贪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容易被贪心的情绪所左右。
然而,如果我们想要避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就需要学会如何克制自己的贪心,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贪心往往源于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我们应该明白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要培养自己对精神、道德价值的追求,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其次,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贪心的行为往往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致,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控制和节制,不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是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管理哲理故事

管理哲理故事管理哲理故事众所周知,无论是对家庭对企业还是对国家,管理的好坏对其中的影响极其重要,管理哲理故事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家庭、企业、国家。
以下是几则与管理相关的哲理故事。
管理哲理故事一一只公鸡早晨叫早,主人起来后,把它提出来杀了。
第二天早上,又有一只公鸡叫早,又被主人杀了。
邻居看见了,觉得奇怪,便问他:“公鸡叫早是它的天职,你把它杀了干吗?”“我需要的是让母鸡生蛋的公鸡,不需要它叫早,再说谁让它那么早就叫的,我起的晚,它那么早叫,反倒吵着我睡觉。
”他说。
“你就不能早点起来?也不能想点别的办法吗?”邻居又问。
“我几十年都这样了,难道我还会为了公鸡而改变?别的办法太麻烦,杀了它一了百了。
”他一边说一边把用脚踢着还在地上扑腾的公鸡。
邻居摇摇头回去了。
他依然每天杀公鸡,直到一只都没剩下。
道理:往往大人物只消做出一点点的让步就可以解决的矛盾,却要小人物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生命。
如果你是一只“公鸡”,那就试着迟点叫早或者干脆别叫了吧!管理哲理故事二在靠近森林的一个牧场上生活着三头肥壮的公牛。
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吃草、喝水、睡觉,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有只狮子早就对他们垂涎三尺了,但是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因为他们总是团结一致,从不分离。
一直没能得逞的狮子最后想出了一个主意:对公牛们挑拨离间,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然后趁三头牛独处的.时候,一个个地将他们吃掉,这样就会轻松许多。
一天,狮子慢慢地接近一头稍微远离伙伴的公牛,对他说:“朋友,你应该留心你的两个伙伴。
他们想要霸占这块草地,决定联手干掉你呢,你看他们正在窃窃私语,而且还不时地瞟你”那头公牛回头一看,觉得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从此以后便和自己的伙伴越来越疏远了。
狮子对每一头公牛都说同样的话,结果三头公牛渐渐地形同陌路,彼此不相往来。
狮子的计谋得逞了。
当他扑向第一头公牛的时候,在远处的两头公牛都在想那是他应该得到的报应。
可是这样的“报应”很快也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第二天,他们就都成了狮子的腹中物。
杀鸡取卵短视的行为

杀鸡取卵短视的行为作为一种短视的行为,杀鸡取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
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一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却对社会和个体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道德等角度探讨杀鸡取卵行为的危害,并强调保护鸡的生存和福祉的重要性。
一、经济方面的危害在经济层面上,杀鸡取卵行为虽然会带来瞬时的经济利益,但却牺牲了长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鸡是农业中重要的资源,它们能够提供稳定的产蛋量,并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食物。
然而,如果我们过度杀鸡取卵,短时间内可能能得到更多的鸡蛋,却会导致鸡的数量减少,最终减少了产蛋量。
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将导致农民无法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甚至可能造成农场的倒闭。
因此,从经济的角度看,杀鸡取卵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环境方面的危害除了对经济产生影响外,杀鸡取卵也对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鸡蛋的产生需要鸡类的正常生理过程,其中包括鸡的饲养、卵的孵化等。
然而,杀鸡取卵行为打乱了这个生态平衡,使鸡无法正常生活和繁殖。
这不仅对鸡的福祉造成了伤害,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鸡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它们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维持着生态平衡。
如果过度杀鸡取卵,将打乱这种平衡,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存活和繁衍。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杀鸡取卵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道德方面的危害除了经济和环境危害外,杀鸡取卵也涉及到道德层面的问题。
鸡与人类建立了长期的共生关系,人们依赖鸡提供的蛋和肉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然而,如果我们滥杀鸡取卵,不仅忽视了鸡的基本权益和福祉,也破坏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道德意识的缺失使得杀鸡取卵行为成为一种利益至上的行为,从而对我们自身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从道德角度看,杀鸡取卵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违背了对动物福祉的基本尊重。
综上所述,杀鸡取卵作为一种短视的行为,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带来损失,还对环境和道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杀鸡取卵损人不利己

杀鸡取卵损人不利己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会用到一些比喻性的语言来形容某种行为给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而自己却无法从中获益。
其中有一种比喻就是“杀鸡取卵损人不利己”。
这个比喻源于民间谚语,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谋取短期的利益而破坏了长期的利益,不仅给他人造成了损失,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后果。
这个比喻的来源来自于养鸡生鸡蛋的现实情况。
鸡蛋是可以作为可贵的食品供人们食用或者出售获取经济利益的,而鸡是产生鸡蛋的源头。
如果一味地追求获得鸡蛋,而忽视了对鸡的养护和保护,最终可能导致鸡的死亡或者产蛋能力减弱,从而失去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这个比喻告诉人们要注重长远的利益,不要只看眼前的获利,要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择手段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会损害到他人的权益和福祉。
比如,某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来降低成本或者增加利润,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次品或者有害产品。
这样的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经济利益,但是却给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利益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害。
此外,政府机关或者官员为了谋取个人或团体利益,可能会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国家的法治建设受到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侵蚀,最终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个人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个比喻的影响。
一些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离道义,以欺骗他人、偷窃他人财物、侵犯他人权益等不正当手段来追求个人目标,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会最终导致个人的信誉和声誉受到损害,带来长远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牢记“杀鸡取卵损人不利己”的道理,不要为了片刻的利益而失去了长远的利益。
无论是企业经营者、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的公民,都应该把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追求正义、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
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我们要懂得权衡利弊,明辨是非,遵循道义规范,做出正确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鸡取卵”的三点管理启示
有一对夫妇,生活很贫困,家中有一只老母鸡。
突然,有一天,这只老母鸡下了一只金蛋,而且,以后每天下一只。
这对夫妇从此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他们认为太慢了,既然这只鸡每天都能下一只金蛋,那么,肚里肯定有好多的金子,不如把它杀掉,从肚里把所有的金子取出来。
于是,他们杀了这只鸡,剖开肚子一看,哪里有金子啊。
寓言点评:
可见,这对夫妇的想法是愚蠢的,他们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金蛋的价值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产生错误的想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管理启示:
启示一、用人不在取,而在育
寓言中,假如这对夫妇能够很好的利用这只鸡,给它喂最好的的饲料,很有可能一天会下两个或更多的金蛋。
很多企业在用人上,的确是在重复着这对夫妇的错误,他们希望人才从入职开始,就能贡献出全部力量,甚至是无所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具大的价值,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一个人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时,需要从接触到熟悉,从认识到认知,从简单到复杂,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自身的工作技能也随之提高,不断的胜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所要做的就是:
1、培养他,去提升他的技能。
这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比金钱更为贵重的激励,这是一个企业能够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只有员工的技能不断的提升,才能不断的胜任更高难度的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
2、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物资、鼓励和人员配备等。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环境,员工的培养才能真正的落实。
启示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寓言中,假如这对夫妇能够懂得,这只鸡是金蛋的载体,没有鸡就没有蛋,就不会出现这么巨大的损失了。
管理者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甚至是整个企业
的成败。
有句俗语说:眼光要看到整个森林,不要盯在一棵棵小树上.也就是说,看问题时,往往先从长远处着眼,切莫被眼前的小利迷惑,而忽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是得不偿失的。
企业管理,战略上要从大处着手,战术上要从细节上下功夫,是一个先大后小的过程。
所以,决策要思维开阔,目光保持居高临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在部署战术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启示三、欲速则不达
寓言中,这对夫妇想迅速致富,结果却落得鸡飞蛋打一场空。
企业经营中,一口想吃个胖子的企业,最终往往扮演的是一个失败者的角色。
急于求成,势必会考虑不周,冲动冒进,还没有和对手竞争时,就已经先输了一步。
经营,首先要考虑产品,然后是市场和终端客户。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产品的定位,受众群体有哪些,哪些是可以开拓的市场,终端服务如何去做,危机公关如何解决?明白了这些,基本达到了知己;了解竞争对手的资料,掌握对手的动态,熟悉对手的产品,这样基本达到了知彼.只有做到这些,才有足够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