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指导与考试指南(文彬,刘钧,李祖茂主编)思维导图
病理学实验考试

病理学实验考试
病理学实验考试通常是病理学专业的学生或医生必须参加的一
门考试,考试内容通常包括实验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验分析能力。
考试形式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用法等。
2. 理论知识:涉及病理学基本概念、病因和病机、病理形态学特征、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
3. 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病理学实验的最佳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解释实验结果。
在准备病理学实验考试时,建议参考相关课本、实验室指南和参考书籍,并进行反复练习和模拟考试。
此外,还可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寻求指导和建议。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 含》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4
第五章 临 床实验室认 可
06
第七章 临 床实验室质 量管理体系
05
第六章 临 床实验室质 量管理概论
第八章 质量管理文 件编写
第九章 分析前质量 保证
第十章 检测系统、 溯源及不确定度
第十一章 临床检验 方法评价
第十三章 室间质 量评价
第十二章 室内质 量控制
第十四章 分析后 质量保证
第七篇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 规范与医学伦...
02
第三章 细 菌的生理与 遗传变异
03
第四章 细 菌感染的病 原学诊断
04
第五章 抗 菌药物敏感 性试验
06
第七章 革 兰阳性球菌
05
第六章 细 菌的分类与 命名
01
第八章 革 兰阴性球菌
02
第九章 肠 杆菌
03
第十章 不 发酵革兰阴 性菌属
04
第十一章 其他革兰阴 性菌属
05
第十二章 弧菌科
06
03
第四章 血 细胞化学染 色的临床应 用
04
第五章 血 细胞超微结 构检查的临 床应用
06
第七章 贫 血概述
05
第六章 血 细胞染色体 检查的临床 应用
01
第八章 溶 血性贫血的 实验诊断
02
第九章 红 细胞膜缺陷 性贫血及其 实验诊断
03
第十章 红 细胞酶缺陷 性贫血及其 实验诊断
04
第十一章 血红蛋白异 常所致的贫 血及其实 验...
02
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 验
04
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和 免疫检验
目录
05 第五篇 微生物学和微 生物学检验 第七篇 医疗机构从业
思维导图在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杨丞,陈明净,吴文婷(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海口570102)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在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在病理专业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利用思维导图应用于小讲课、过程管理、临床病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病理知识板块的构建,实现资源共享,为住院医师寻找学习资源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4-0146-02卫生职业教育卫生行政管理临床病理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周期长[1],培训期间需要阅读大量的基础和临床书籍,全身每个系统每个器官的各种疾病都需掌握或熟悉,才能成长为合格的临床病理医师。
病理住院医师学习压力繁重,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并熟练运用于临床病例的诊断,对带教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带教教师忙于日常临床诊断工作,甚至还担任教学及科研工作,如何有效统筹全科室的培训,达到带教的基本同质化,合理且有规律地应用带教教师的时间,也是不少专业基地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寻找一个适合教师和学员的工具以及学习方法便可迎刃而解。
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模式和思维方法可以将知识点或关键词进行综合和总结,并且目前已有开发成熟的软件可进行快速编辑,是一款高效的思维和管理工具,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
1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Buzan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强化记忆的笔记方法[2]。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第30期(总第234期)教学实战思维导图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广西河池市卫生学校 胡利萍 刘 钢【摘 要】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以“友善用脑思维导图”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需要为导向,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友善用脑,应用思维导图来完成《病理学基础》的学习任务,探究科学的教学推广模式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病理学基础 学习任务一、思维导图的含义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
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个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
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
它可以使你能够计划你的前进路线并做出选择,让你知道你要到哪里,你已经到达哪里;使你获得和掌握大量信息,让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你成为高效人士;让你快乐地看和阅读,大脑活跃地思维和轻松地记忆,吸引和把握你的眼睛和大脑,让你同时既总揽全局又关注细节。
”二、思维导图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一)个性化原则友善用脑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但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思维特点、学习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
因此,学生友善用脑思维导图总结的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自己轻松高效地记忆。
同理教师的思维导图是教师自己的想法,教师与学生大脑是独一无二的,面对同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们画出的思维导图也是充满个性的,不应该是相同的。
我在友善用脑的《病理学基础》课堂上曾经做过重复的试验,同一内容、同一情景、同一班级的学生,从没有画出过一幅相同的思维导图,每一幅图都表现出学生极大的个性。
教师应当不断地在图中体味和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赞叹和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意,用思维导图阅读和理解学生,同时用思维导图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
(二)形象性原则《病理学基础》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是医学基础科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梁学科。
因此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有很多需要记忆、思考的内容,而思维导图是思维和记忆的辅助工具,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求将记忆和思考的内容同表达的形式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思维或需要记忆的内容。
病理学(第九版)思维导图

病理学(第九版)绪论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分类(研究和诊断⽅法)⼈体病理学(⼫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总论第⼀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免疫适应定义: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产⽣的⾮损伤性应答反应萎缩——肾压迫性萎缩病理变化: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减⼩,重量减轻,实质细胞内物质和实质细胞数⽬减少,⾊泽变深可出现脂褐素颗粒(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残体)类型⽣理性萎缩:胸腺⻘春期萎缩、⽣殖系统某些器官更年后萎缩-——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数⽬减少病理性萎缩:按发⽣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化和损伤性萎缩(最先消耗脂肪组织)肥⼤——⼼肌肥⼤病理变化:肥⼤的细胞体积增⼤,核肥⼤深染,细胞功能增强;功能代偿作⽤是有限度的;假性肥⼤(实质细胞萎缩,间质脂肪细胞增⽣)类型⽣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举重运动员肌⾁)和内分泌性肥⼤(妊娠期⼦宫平滑肌增厚)病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切除⼀侧肾、左⼼室部分坏死)和内分泌性肥⼤(甲状腺亢奋)增⽣病理变化:胞有丝分裂活跃⽽致增⽣,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形态正常或稍增⼤,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间质的重要适应性反应类型⽣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海拔地区⾎红细胞增多)和内分泌性增⽣(⻘春期⼥性乳房和⼦宫内膜腺体增⽣)病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创伤愈合)和内分泌性增⽣(激素过多、⽣⻓因⼦过多)增⽣与肥⼤的关系:原因类似。
细胞分裂增殖能⼒活跃的组织器官的肥⼤可以是肥⼤和增⽣的共同结果,⽽细胞分裂增殖能⼒较低的组织器官的肥⼤仅仅因为肥⼤所致(⻣骼肌、⼼肌)化⽣定义:⼀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细胞转分化的结果类型上⽪组织的化⽣:包括鳞状上⽪化⽣(吸烟者的⽀⽓管假复层纤⽑柱状上⽪)、柱状上⽪化⽣(胃粘膜上⽪转化为肠上⽪化⽣、胃窦胃体由幽⻔腺取代-假幽⻔腺化⽣等)间叶组织的化⽣:⻣或软⻣化⽣等(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在损伤后可转变为成⻣/软⻣细胞)意义: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减弱黏膜⾃净能⼒,引起恶变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包括缺氧、⽣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营养失衡、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遗传性缺陷和社会⼼理因素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细胞可逆性损伤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称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可逆性损伤的特征细胞⽔肿⼜称⽔变性凡是能引起细胞液体和离⼦内稳态变化的损害,都可导致细胞⽔肿、线粒体受损,ATP⽣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内红染细颗粒状物(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等细胞器),严重时表现为⽓球样变-病毒性肝炎,细胞质⾼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肿胀⾁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包膜紧张、切⾯外翻、颜⾊变淡脂肪变⽢油三酯蓄积于⾮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油三酯合成过多;脂蛋⽩、载脂蛋⽩减少)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中出现⼤⼩不等的球形脂滴,⽯蜡切⽚中呈空泡状,冷冻切⽚中可⽤苏丹Ⅲ、苏丹Ⅳ等特殊染⾊进⾏区别⾁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淡⻩⾊、切⾯油腻感常⻅于肝、⼼、肾(近曲⼩管):脂肪肝、⻁斑⼼(与脂肪⼼不同,其为⼼肌脂肪浸润)肝细胞脂肪变病变区慢性肝淤⾎-⼩叶中央区磷中毒-⼩叶周边带严重中毒和传染病-全部肝细胞玻璃样变⼜称透明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质蓄积(蛋⽩质合成的先天遗传障碍或蛋⽩质折叠的后天缺陷)病理变化细胞内玻璃样变:均质红染的圆形⼩体,位于细胞质内,如Rusell⼩体、Mallory⼩体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增粗变宽,其间少有⾎管和纤维细胞,⾁眼呈灰⽩、质韧、半透明细⼩动脉玻璃样变:⼜称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弱(熟悉)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内淀粉样蛋⽩质和黏多糖复合物蓄积,具有淀粉染⾊特征病理变化淡红⾊均质状物沉积于细胞间质、⼩⾎管基膜下或沿⽹状纤维⽀架分布刚果红染⾊为橘红⾊,遇碘为棕褐⾊、再加稀硫酸便呈蓝⾊(熟悉)黏液样变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质的蓄积病理变化可形成特征性的黏液⽔肿(熟悉)病理性⾊素沉着⾊素增多并积聚于细胞内外含铁⾎⻩素:⼼衰细胞脂褐素:⽼年斑⿊⾊素:酪氨酸胆红素:⻩疸(熟悉)病理性钙化⻣和⽛⻮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病理变化:镜下呈蓝⾊颗粒状⾄⽚块状,⾁眼呈细⼩颗粒或团块,触之有沙砾感或硬⽯感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细胞死亡坏死基本病变细胞核的变化-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三者并不⼀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胞质嗜酸性增强出现较晚,间质崩解液化成⽆结构物质类型凝固性坏死:蛋⽩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解作⽤较弱时,坏死区呈灰⻩、⼲燥、质实状态,轮廓清晰---⼼肝肾脾液化性坏死:细胞组织坏死后发⽣溶解液化(脑软化)纤维素样坏死:坏死呈细丝状、颗粒状或⼩条块状⽆结构物质⼲酪样坏死:结核病时,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状似⼲酪;镜下为⽆结构颗粒状红染物,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脂肪坏死: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属液化性坏死范畴(急性胰腺炎)坏疽(局部组织⼤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性坏疽: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时发⽣,坏死区⼲燥皱缩呈⿊⾊(凝固性坏死)湿性坏疽:多⻅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发⽣于动静脉均阻塞时,坏死区肿胀呈蓝绿⾊,界限不清(液化性坏死和凝固性坏死的混合物)---肺、肠管、⼦宫、胆囊⽓性坏疽:属于湿性坏疽,常⻅于深达肌⾁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坏死区有⼤量⽓体⽽呈捻发感结局凋亡形态学和⽣物化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质凝聚、凋亡⼩体形成(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标志)、质膜完整凋亡与坏死的⽐较(了解)细胞⽼化遗传程序学说——端粒酶错误积累学说第⼆章损伤的修复概述再⽣细胞周期(cell cycle)含义:指细胞从⼀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