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故急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应急救护常识PPT课件

应急救护常识PPT课件

地震急救是指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救助受伤者,以减少人员伤亡。
总结词
寻找掩护物
保持冷静
救助受伤者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坚固的掩护物,如桌子、床等,以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在地震发生后,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和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对于受伤者,应迅速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骨折等,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婴儿呛奶的应对: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可能出现呛奶情况。此时应迅速将婴儿侧卧,轻拍其背部,帮助其吐出呛入呼吸道的食物,如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感谢观看
THANKS
使用方法
其他常用药物
05
预防与预警机制
总结词
家庭急救箱是应急救护的重要工具,应准备齐全的药品和器具。
详细描述
家庭急救箱应包括消毒用品、止血物品、包扎材料、止痛药、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消炎药、急救包等基础药品,以及镊子、剪刀、消毒纱布、消毒棉球等器具。
家庭急救箱的准备
VS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学习并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总结词
了解当地的预警系统和疏散路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反应。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关注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了解所在地区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也要关注预警信息的更新和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熟悉当地的预警系统与疏散路线
06
特殊人群的应急救护要点
窒息风险
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容易误吞食异物,如纽扣电池、小珠子等,导致窒息。如遇此类情况,应迅速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并立即就医。

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 PPT课件

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 PPT课件

现场紧急救护 (二)检伤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头部:皮肤和颅骨的完整,有无血肿和凹陷。
眼部:有无受伤、充血或出血、视力障碍。
鼻部:有无损伤、血性分泌物或脑脊液自鼻孔流出。 耳部:有无血性分泌物或脑脊液流出,听力有无损伤。 口腔:有无损伤,有无牙齿脱落。
胸腹:壁是否损伤、出血或畸形;胸腹腔脏器有无受伤。

分为四组:
恶性交通事故的救护
(一)组织分工
检伤分类组:主要负责病情判断、伤员分类。 现场救护组:负责实施现场急救,处置一般创伤。 巡回检查组:负责再次检查伤情,以免漏诊误诊。 转运组:负责将伤员安全送往医院。
现场紧急救护 (一)脱险
方向盘后:伤员轻靠座椅,固定颈部,前臂横于胸前,
抢救者从背后抓住伤员的前臂,保证头、颈和躯体在一 条轴线上,配合用力,向上、侧拖出。 躺在座位上:摆正体位,伸直腿,身体同时向一侧翻转, 将木板从背部放于座位上,翻转身体仰卧于木板上,搬 出。 躺在地板上:放木板在座位上,抓住伤员的腰部、臀部 和大腿部的衣服,勿抓胳膊,同时用力提起伤员放在木 板上,然后搬出。 汽车侧翻:原则上在伤员没有移出汽车时,汽车不要扶 正,由抢救者进入汽车内搬运伤员。
第十五章 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
(First aid at disasters scene)
教学内容
概述
城市火灾
恶性 交通事故
集体 食物中毒
灾害事故的概念
灾害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火灾、洪 涝灾害、交通事故、工矿生产事故以及其 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突然发生、影响面广、后果严重)
灾害事故的分类
火灾事故:50%火灾与乱扔未灭烟头有关。 交通事故:机动车出现交通事故的频率较高。 食物中毒: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工伤事故:沼气和锅炉等爆炸事故、倒塌事故、 气体中毒事故。 化学事故:化学物品的污染、泄漏、爆炸等。 其他事故:药物中毒、电气事故等。

《应急救援课件》课件

《应急救援课件》课件

城市交通事故
探讨城市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常见类型 及救援难点,介绍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 法。
化学品泄漏案例分析
总结词
化学品泄漏案例分析介绍了化学品泄漏 事故的特点、危害、救援难点和成功经
验。
美国德州化工厂泄漏事故
介绍美国德州化工厂泄漏事故的发生 经过、危害及救援措施,学习其应急
处置和环境保护的经验。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总结词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介绍了不同类型交通事 故的特点、救援难点和成功经验。
货车事故
介绍大型货车事故的特点、危险性及救援 难点,学习其安全驾驶和紧急救援经验。
高速公路事故
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常见原因 及救援难点,分享成功救援案例及安全行 车建议。
校车事故
关注校车安全问题,分析校车事故的发生 原因、影响范围及预防措施,强调校车安 全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火灾
探讨城市火灾多发的 原因、常见类型及扑 救难点,分享成功救 援案例及城市防火措 施。
工厂火灾
分析工厂火灾的危险 性、常见原因及扑救 难点,介绍预防措施 和成功救援案例。
家庭火灾
介绍家庭火灾的常见 原因、预防措施及应 急处理方法,强调家 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
地震案例分析
总结词
地震案例分析介绍了地震灾害的特点 、救援难点和成功经验。
体协同能力。
演练流程规范
严格按照应急救援流程 进行演练,确保参与人
员熟悉操作。
资源保障到位
确保演练所需的器材、 装备和场地等资源得到
充分保障。
培训与演练评估与改进
评估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对培训和演练的效果 进行客观评价。
数据分析应用
对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课件)PPT课件

应急救援(课件)PPT课件

应急救援的重要性
01
02
03
减少人员伤亡
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能够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降低财产损失
迅速响应和正确处置能够 降低财产损失,维护社会 经济稳定。
社会稳定
应急救援工作是维护社会 稳定的重要保障,能够增 强社会安全感。
应急救援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古代的救火、救灾到现代的综合性应急救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救援合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验分享
积极开展国际间应急救援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先 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联合演练
组织跨国联合演练,提高跨国应急救援的协同作 战能力。
资源共享
加强国际间应急救援资源共享,共同应对跨国灾 害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救援技术培训与演练
对救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 高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对救援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其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素 质。
通过培训和演练,使救援人员 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救援技术和 器材的使用方法。
04
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案例一:地震救援
总结词
地震救援需要快速反应、科学组织和有效执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经验教训
对整个应急救援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 应急救援能力。
03
应急救援技术与方法
救援装备与器材
救援装备
包括消防器材、医疗急 救设备、通讯设备等, 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
保障。
救援器材
包括切割工具、破拆工 具、支撑工具等,是救 援人员实施救援的重要
工具。
救援车辆
包括消防车、救护车、 工程车等,是快速到达 救援现场的重要交通工

公共安全教育紧急避险及应急事件处理PPT课件

公共安全教育紧急避险及应急事件处理PPT课件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危机(地震)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危机(地震)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胡同等危险地方停留。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急救措施
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并暂时不要让伤者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若伤者丧失意识,应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应让其就地平卧,松开内外衣扣及腰带,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或停止者,应立即做心肺复苏。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火灾)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火灾)
02
防烟封火
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时,应立即跑到未着火的室内,做好防烟封火工作,以待救援。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用浸湿的棉被等物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口鼻。
显示求救信号
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以红、橙色做好)不断摇晃;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或敲击脸盆、锅碗等。
妥善处理伤口
他救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危机(地震)
首先快速清除压在伤者头面部、胸腹部的沙土和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缺氧窒息。轻拉伤员双足或性。从瓦砾中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遇颅脑外伤、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大出血等危急重症时,应优先救护,尽快转送医院。外伤、骨折给予包扎、止血、固定;脊柱骨折者要正确搬运。

应急救援知识PPT课件

应急救援知识PPT课件

提前做好救援准备,包括人员、物资和设 备的储备,以及培训和演练等。
信息沟通
优先保障生命安全
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之 间的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在救援过程中,应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 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财产安全和环境安 全。
03
常见灾害的应急救援措施
火灾的应急救援措施
总结词:火灾的应急救援需要迅速反应,掌握 正确的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巧。
若遇到被困人员,应保持冷静,利用合 适的工具进行救援,并及时拨打急救电 话。
待震动停止后,尽快撤离到开阔的安全 地带。
详细描述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坚固的桌子、 床等家具下方躲避,避免掉落物砸伤。
水灾的应急救援措施
详细描述
总结词:水灾发生时,应迅 速采取措施避免被淹,并尽
快撤离到安全地带。
01
02
救援实施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救 援措施,如灭火、搜救、医疗 救治等。
接警
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迅速确 认信息并作出初步判断。
现场勘查
对现场进行初步勘查,了解事 故原因、范围和危险程度。
现场撤离
在确保人员安全和危险解除后, 组织撤离现场。
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充分准备
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静,迅速作 出判断和决策。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应急救援正向着更 加专业化、综合化和国际 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展望
未来应急救援将更加注重 预防和预警,加强国际合 作,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和水平。
02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与流 程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快速反应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救援队伍应迅速 到达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难救援ppt课件

灾难救援ppt课件
任务

现场救治

紧急处理
救 维持生命体征

保证安全转运
任二
早期治疗
级 (灾区附近医院 )

在3-6小时内
务 治 需要实施的紧急手术

专科治疗
级 (后方医院 )
救 专科治疗和确定性手术
治 综合性处理、康复治疗
第二节 灾难院前救护
心肺复苏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功能支持


循环功能支持

创伤急救
第三节 病人的转运
可以回答简单问题, 挂黄色标志
第二节 灾难院前救护
3 分拣分区
收容区
急救区
太平区
后送区
第二节 灾难院前救护
病人的分级救护
连续继承
分级救治前后紧密衔接,逐步完善 准确传递病人伤情及处置信息
及时合理
1. 10分钟内—现场急救 3小时内—紧急救治 6小时内—早期治疗 12小时内—专科治疗
2. 现场抢救 3. 积极后送 4. 勿使滞留 5. 救治前伸高效 6. 尽可能多的救治病人
现场
现场急救
院前转运
最大限度的缩短转运时间 提高转运质量
减低病人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医院
院内救治
第三节 病人的转运
转运原则 优先级别实施院间转运
保持通讯畅通
转运安全评估 遵循NEWS原则 是否必要(necessary) 治疗是否充分(enough) 治疗是否有效(working) 转运是否安全(secure)
呼唤能够行动病人 到分拣者指定区域 挂绿或黄色标志
检查呼吸
有自主呼吸且 6≤R≤30(次/分)
检查脉搏 或末梢再充盈时间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ppt课件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ppt课件

ppt课件
25
3.对中毒人员的急救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完好、
无淋水和通风正常的地点。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唾液、血块和碎煤(岩)除去,并解开
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靴。
(3)用衣物覆盖伤员身体以保暖。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以及伤员神志等情况,初步判断伤员伤
情的轻重。
门,放出新鲜空气,供被困人员呼吸。
ppt课件
13
(6)注意避灾时的身体保暖。 (7)注意节省矿灯的能量。若多人同在一起避灾,只使用一盏矿灯照明。 (8)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遇险人员少饮或不饮不洁净的水,以免中毒。 (9)在被围困期间,遇险人员可以在积水边放置一大块煤矸石或其他物 件作为标志,随时观察积水水位的变化,了解水情。 (10)被透水围困的人员一定要镇静,相信矿领导和其他工友们一定会千 方百计地抢救自己,避免体力的过度消耗。 (11)当矿救援人员到来时,遇险人员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第六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 第一节 煤矿伤亡事故及现场紧急处置 ❖ 第二节 避 灾 方 法 ❖ 第三节 自 救 器 ❖ 第四节 创 伤 急 救 ❖ 第五节 典型事故救援案例
1
第一节 煤矿伤亡事故及现场紧急处置
一、煤矿伤亡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和死亡人数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含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49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灾害现场的特点 二、实施救护三个阶段 三、灾害现场救护原则
一、灾害现场的特点:
现场混乱 条件艰苦 伤员众多 伤情复杂 交通不便
二、实施救护三个阶段
现场抢救 后送伤员 院内救护
遵循现场救护原则 安全转运原则 快速救治原则
三、灾害现场救护原则:
先救命,再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 有救;先分类,再后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 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作完者 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 骨折已固定确实者 体温在38.5℃以下者
②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
●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 ●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 ●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 ●胸、腹部术后病情不稳定者 ●骨折固定不确定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治疗因灾致病患者 指导特殊人群的保健
淹溺的急救
淹溺死亡的原因:(吸入水量2ml/kg时出 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 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 ⑴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 ⑵血液电解质变化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⑶急性肺水肿
淹溺的急救
在现场急救时首先强调互救:急救者应游 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 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溺水者的头, 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急救者防溺水 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
二、救护原则
(一)报警 (二)扑救 (三)撤离
外匍 匐 前 进 , 逃 出 门
正确撤离
记住逃生路线!!! 掌握灭火方法
1 、一灭 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
本原则。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 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如附 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切不 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 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3.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和吸氧。在运输 中也不能停顿,坚持数小时至更长,判定 好转或死亡,才能停止。
4.用手导引人中、涌泉等穴。
5.有条件时,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可 拉明0.25g,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6.溺水者苏醒后要禁食,用抗生素防感染。
第三节人为灾害
火灾 交通事故矿难 急性放射性损伤
二、现场急救:着重处理伤员的出血、窒息、休 克等严重问题,在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注射 强心剂、呼吸兴奋剂后,要在保护生命和减轻伤 残的原则下尽快转运。
三、医疗运输:借用救护车运送,有条件的还可 采用直升飞机等。
院内急救
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置导尿管、心电血 压监测
全身体格检查,评估伤情 重症患者按损伤控制原则处理
一般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 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转归也具有一定的 规律性 2.公共属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及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 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 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3.危害的严重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 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 严重影响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表现为 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 即时性损害。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例 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 产生影响
(四)复合伤伤员急救现场救护原则
1.准确判断伤情 2.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 3.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4.对连伽胸患者,立即予以加压包扎
第二节自然灾害
地震 洪灾淹溺
地震
一、概述 二、救护原则 三、现场救护 四、院内抢救
一、 概 述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强度大 的地震在瞬间就会造成严重灾害。1976年7 月28日03时42分(北京时间),我国唐山发生 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直接经济损 失就达百亿元,震后恢复重建又花了近百亿 元
切不能等待医务人员的来到或转送,贻误 抢救时机。
淹溺的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 吐物等。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 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 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控水(倒水)。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 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 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②急救者从 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 能使水倒出来。
三、现场救护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建立通风孔道 (三)保护脊柱 (四)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并立即作相应的处理 (五)预防猝死 (六)防止余震袭击 (七)危重伤员的救护
1.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肺复苏
2.休克伤员取平卧位,对伴胸腹外伤者,要迅 速转至医疗单位
3.对严重的、开放性的、污染的创面,要除去 泥土秽物,用干净物或无菌敷料覆盖

4、 四包 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
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 医院处理。
三、现场救护
(一)迅速移出伤员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三)防窒息 (四)气体中毒的救治 (五)防创扎,尽 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严重烧伤者不 需要涂抹任何药粉、药水和药膏,以免给 入院后的诊治造成困难。伤员口渴可饮淡 盐水。
(二)放射复合伤的防护
核武器损伤可以防护 防护的动作:伏卧、闭眼、保护皮肤 穿戴防护器材 沾染区的防护措施:禁饮、禁食、禁烟、
少停留
矿难急救
主要形式有: 瓦斯爆炸 矿井透水 矿井塌方 煤矿井下烧伤
瓦斯爆炸
瓦斯有毒 爆炸应背向卧倒,湿毛巾捂口鼻 通风、断电 抢救CO中毒患者 心肺复苏
(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 护区标志
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
插表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
I 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显示; Ⅱ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显示; Ⅲ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显示; 0 类伤救护区插黑色彩旗显示。
(三)伤员的安全后送(转运):
①下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 :
灾害期
⑴掌握灾区信息和疫情动态 ⑵在高地建立临时医疗救护和防疫点 ⑶认真做好水源消毒工作,做好粪便处理,预防肠
道传染病(痢疾、伤寒等)以及血吸虫病、钩端 螺旋体病的传播流行,进行预防性服药 ⑷提高群众性的防病治病保健知识 ⑸保障医疗器械药品供应,尽早恢复重建医疗机构
灾害后期
重点是灾后防疫及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爆 发
4.衍生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具有次生和衍生特性
传染病具有传播特性
化学品事故常造成环境污染
根据发生原因分: 1.自然灾害 2.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3.意外事故 4.食物中毒 5.有毒有害因素污染群体中毒 6.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
预警
无警-----绿色 轻警-----蓝色 中警-----黄色 重警-----橙色 特警-----红色
火灾
一、概述 二、救护原则 三、现场救护
一、概 述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现代社会使火 灾的原因及范畴大大地拓开,家庭使用的电器、 煤气、电线等,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大批危险品都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火灾的分类
A类 B类
C类 D类
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引起的火灾; 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 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 沥青、石蜡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 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 铝镁合金发生的火灾。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 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 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众健康的事件。
分类
根据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分: 1.自然灾害 2.人为因素 3.社会动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1.突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
四、院内抢救
迅速纠正低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营养。
对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障碍强调尽早 开始透析疗法。
积极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
洪涝灾害的医疗救援及防疫
灾害前期 ⑴ 组建防汛救灾医疗队 ⑵动员民众储备必要的食物、药品和应急生 活用品 ⑶宣传水灾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⑷对灾区医疗机构和人员做好应急与转移地 点的准备
(一)自救互救 (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三)伤员转送 (四)复合伤伤员救护原则
(一)自救互救
紧急呼救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先分类再后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必要的创伤救护 注意自身防护 保护事故现场
灾害事故急救
概述
灾害(disaster)是指客观条件突然巨变而造成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灾害医 学是研究为受灾病员提供紧急医疗卫生服务的科 学。
突发事件 1.自然灾害 2.人为灾害 3.公共卫生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基本要求
组织要求 技术要求 设备要求
第一节 灾害现场的救护原则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 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 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 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 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二氧化 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 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
地震致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头面部伤 和颅脑损伤,骨折一般是多发性的,腹部 伤易造成内脏大出血而致死亡、挤压综合 症。地震后几天内,因严重的厌氧细菌, 伤口极易受感染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导 致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