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6-10分解

合集下载

《测绘学概论》课程标准

《测绘学概论》课程标准

《测绘学概论》课程标准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测绘学概论》是高职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了解测绘学有哪些主要内容,要学习哪些理论和技术,它有怎样的学科地位和社会作用,对测绘学有个概括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测绘专业的信心,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从思想认识上打下稳固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

一是教学组织项目化,将课程内容分为11大模块;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启发引导法、真实体验法、循序渐进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大测绘方向的兴趣爱好;三是建立考核体系,采取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完善的动态考核、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测绘学的范围和内容,使学生了解测绘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了解以后要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测绘专业知识的兴趣。

同时培养好同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与人沟通的能力。

具体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1.专业能力:(1)能说出测绘学所涉及的所有的方向。

(2)能说出测绘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相关概念。

(3)能说出测绘学各个分支的应用。

(4)能说出测绘学各个分支的发展和展望。

(5)理解测绘学各个分支方向中的部分方法。

2 .方法能力:(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会进行主动思考并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 .社会能力:(1)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培养学生与人协助工作的良好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园林测量学分解

园林测量学分解

例2. 对一个三角形观测了其中 、两个角,测角中误差分别为
m 3 .5 ,m 6 .2 ,按公式 1800求得另
一个角 。试求 角的中误差 m 。
解: 根据上表第2式有:
m r m 2 m 2 3 .5 2 6 .2 2 7 .1
谢谢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m z X f1 2m 1 2 X f2 2m 22 X fn 2m n2
利用上式可导出下表所列简单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
函数名称
函数式
中误差传播公式
倍函数 和差函数 线性函数
Z AX ZX1X2 Xn Z A1X1A2X2 AnXn
mz Am mz m12 m22 mn2 mz A12m12 A22m22 An2mn2
D = l- X
现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217个三角形,计 算出217个内角和观测值的真误差。再按绝对值大小, 分区间统计相应的误差个数,列入表中。
真误差绝对值大小统计结果
误差区间 0″~3″ 3″~6″ 6″~9″ 9″~12″ 12″~15″ 15″~18″ 18″~21″ 21″~24″ 24″~27″ 27″以上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黄海平均海水面
hAB A
HA′
HA
B
HB′ HB
假定高程起算面
铅垂线
铅垂线
大地水准面
高程和高差
A、B两点的高差为:
hAB= HB-HA 当hAB为正时,B点高于A点;当hAB为负时,B点低
于A点。B、A两点的高差为:
hBA= HA-HB A、B两点的高差与B、A两点的高差,绝对值相等
三、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大学测量学(第二版)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大学测量学(第二版)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 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 AC )。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B.y 轴,向东为正C.x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1-7、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A 28B 29C 27D 30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B 等距离投影C 等角投影D 等长度投影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第2章 水准测量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测量学第六章到第十二章复习

测量学第六章到第十二章复习

测量学第六章到第十二章复习第六章地形图测绘1、名词: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称为比例尺。

2、名词:比例尺的最大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D,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3、何谓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等高线是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叫做等高距;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4、试述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2)闭合性。

等高线为连续闭合曲线。

(3)非交性。

除了悬崖和绝壁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相切。

(4)正交性。

山背和山谷处等高线与山背线和山谷线正交。

(5)密陡疏缓性。

同一幅图内,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坡度愈缓。

5、碎部测量中经纬仪测绘法有哪几个主要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

第七章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1、数字化测图系统硬件的组成由哪些?数字化测图系统硬件主要有计算机、全站仪、GPS、数据记录器(电子手簿)、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及输入输出设备等。

2、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数字化测图软件是数字化测图系统的核心,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2)数据输入功能;(3)编辑处理功能;(4)数据管理功能;(5)整饰功能;(6)数据的输出功能。

3、地图原图数字化通常有两种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第八章地形图基本知识1、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哪些?我国规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2、地形图为什么要分幅与编号?我国地域辽阔,测制地形图时不可能将其全部测绘在一张有限的图纸上。

因此对大须臾的地形图需分块测量,拼接使用,这就需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对地形图进行分幅与编号。

儿童分解用什么方法

儿童分解用什么方法

儿童分解用什么方法儿童分解是指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小的数的相加,或者将一个形状分割成几个小的部分。

儿童分解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有助于儿童学习数的概念和数的运算。

儿童分解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分解方法。

一、分解数的方法1. 十进位分解法十进位分解法是将一个两位数分解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相加。

例如:将56分解成50和6。

2. 十分位分解法十分位分解法是将一个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位数的相加。

例如:将56分解成30和20。

3. 平分法平分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例如:将30平均分成3份,每份为10。

4. 等差分解法等差分解法是将一个数按照等差数列进行分解。

例如:将10分解成1、3、5、7、9。

5. 分段相加法分段相加法是将一个数按照规定的分段进行分解。

例如:将15分解成10和5。

二、分解形状的方法1. 分解整体法分解整体法是将一个形状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再将这些小部分分别加起来。

例如:将一个矩形形状分解成两个小的矩形。

2. 分解面积法分解面积法是将一个形状分解成几个小的形状,再计算小的形状的面积,最后将这些面积相加。

例如:将一个三角形形状分解成两个小的三角形。

3. 分解长度法分解长度法是将一个形状的边长分解成几个小的线段,再计算这些线段的长度,最后将长度相加。

例如:将一个长方形形状的边长分解成两个小的线段。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学习分解数和形状,也可以用于教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分解运算,并且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分解的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数学能力来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简单的数的分解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同时,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欲望,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儿童进行分解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儿童分解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来确定,分解数可以使用十进位分解法、十分位分解法、平分法、等差分解法、分段相加法等方法,分解形状可以使用分解整体法、分解面积法、分解长度法等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分解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学习分解,幼儿可以理解数字的组成和运算的本质。

本文将以幼儿园大班数学6的分解为题,探讨分解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分解分解是指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数的加法。

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学生来说,数学6的分解即将数字6拆分为两个数的和的形式,如3+3。

二、分解的重要性1. 帮助理解加法进行分解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概念。

将数字6分解为两个相等的数,如3+3,可以让幼儿明白加法代表的就是合并两个数的过程。

2. 打下算术基础分解是幼儿学习更复杂运算的基础。

在后续的学习中,幼儿将会遇到更多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些运算都可以通过分解来解决。

因此,掌握分解的方法能够帮助幼儿打下算术学习的坚实基础。

3. 培养逻辑思维要完成分解,幼儿需要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

通过分解练习,幼儿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分解的教学方法1. 图形分解利用图形辅助分解的方法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分解的概念。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形卡片,上面标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小球或者积木。

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物品数量,然后将其分解为两部分,比较分解前后的数量变化。

2. 数字线分解数字线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分解的概念。

教师可以在黑板或者纸上绘制一条数字线,将数字6标在上面,然后引导幼儿找到数字6的分解形式。

同时,可以让幼儿通过在数字线上划分来展示分解过程,加深理解。

3. 游戏分解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以用来辅助分解的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解的游戏,如给幼儿一些小球,让他们将其分为两部分,并数出数量。

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分解的概念。

四、总结通过学习分解,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运算的本质,打下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形分解、数字线分解和游戏分解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分解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测量学简答题分解

测量学简答题分解

测量学简答题分解简答题1、⼯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程测量是⼀门测定地⾯点位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测图、⽤图、放样(放图)。

2、测量上所采⽤的平⾯直⾓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的直⾓坐标系统有何不同?答:测量上所采⽤的平⾯直⾓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但坐标轴互换,x轴的正向朝北,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地⽔准⾯?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地⽔准⾯上?为什么?答:1)通过平均海⽔⾯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准⾯称为⼤地⽔准⾯。

2)不能。

3)因为⼤地⽔准⾯表⾯是⼀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烦。

4、测量选⽤的基准⾯应满⾜什么条件?为什么?答:条件:1)基准⾯的形状和⼤⼩,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2)要是⼀个规则的数学⾯,能⽤简单的⼏何体和⽅程式表达。

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作都是在地球表⾯进⾏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可能地⽅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准仪必须满⾜哪些条件?答:1)⽔准管轴平⾏于视准轴;2)圆⽔准器轴平⾏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字丝必须满⾜⽔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致相等的地⽅?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误差、地球曲率误差、⼤⽓折光误差等对⾼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答:尽可能地避免⼤⽓折光的影响。

8、转点在测量中起何⽤?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下⼀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答:起传递⾼程的作⽤。

若发⽣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程的作⽤。

选择转点⾸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致相等,⼀般应选在质地⽐较坚硬的地⾯上。

9、⽤经纬仪照准在同⼀竖直⾯类不同⾼度的两个点⼦,在⽔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样?在⼀个测站,不在同⼀铅垂⾯上的不同⾼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是不是所测得的⽔平⾯?答:⼀样。

测量学02分解

测量学02分解
• 1里=150丈=1500尺=15000寸 • 1m=3尺
角度单位
60进制单位
度(d)、分(m)、秒(s)
100进制单位
将圆周
新度(g)、新分(gm)、新秒(gs) 分为
1g=100gm=10000gs
400份
1g=0.9d 1c=0.54m 1cc=0.324s 弧度单位
一园周=2、=57.3=3434=206265
乐镇。
长半径 a=6378137m 短半径b=6356752m 扁率f=(a-b)/a=1/298.257
WGS84系统
1980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a=6378140m f=1:298.257
由于地球的扁率很小,接近于圆 球, 因此在要求精度不高的情况 下,可以近似地将其当作一个圆球 体,半径6371km。
两点间沿铅垂线方向距离。
思考题:
• 1.已知某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为XP=2050442.5m, YP=18523775.2m,则该点位于6度 带的第几带内?位于该6度带中央子 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
• 2.上题中,P点所在6度带的中央子 午线为多少度?当采用3度分带时, P点所在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为多少 度?
六、高程系
密位单位
360°=6000密位
• 面积单位
国际采用的面积主单位是平方米(㎡)我国大面积 单位可用平方公里(K㎡)、公顷(h ㎡ )。农业 上习惯用市亩、分、厘作面积单位。
1 K㎡ =100 h ㎡ =1000 000 ㎡ =1500市亩 1 h ㎡ =10 000 ㎡ =15市亩 100 ㎡ =0.15市亩 1=10分=100厘;1市亩=60平方丈=666.6 ㎡
第三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 测量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 的位置,在测量工作中,通常采 用地面点在基准面(如椭球面) 上的投影位置及该点沿投影方向 到基准面(如椭球面、水准面) 的距离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试卷六一、填空题1.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其自然值是。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1);2);3)。

4.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87.213米和87.226米。

则观测结果为米,相对误差为。

5.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2);1);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和。

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和。

7.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8.某图图幅的编号为F-48-127,其比例尺为,若编号为J-50-107-(3),则其比例尺为,若其编号为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9.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和。

10.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位置,以确保管道按和敷设。

二、选择题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B)20C)21D)22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B)传递距离C)传递高差D)A和C3.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A)视准轴误差B)照准误差C)竖轴误差D)对中误差4.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5.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左角∠ABC的值为80°52′16″,则BC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A)191°11′08″B)91°11′08″C)271°11′08″D)1°11′08″6.已知用DJ6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A)±17″B)±6″C)±12″D)±8.5″7.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A)等高距越大B)地面坡度越陡C)等高距越小D)地面坡度越缓8.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A)24.77mB)24.94mC)25.00mD)25.06m9.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32°40′00″,前视读数为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A)51°14′33″B)102°29′06″C)153°43′39″D)204°58′12″10.已知路线的转角为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T,L,E,D分别为()。

A) 6.19m;13.57m;150.71m;78.45mB)13.57m;150.71m;78.45m;6.19mC)78.45m;150.71m;13.57m;6.19mD)150.71m;13.57m;78.45m;6.19m三、名词解释1.水准测量:2.直线定线:3.比例尺精度:4.坡度比例尺:5.龙门桩:四、问答题1.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2.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3.等高线有什么特性?五、计算题1.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2.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

3.如图所示,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αCB=124°15′,求αBA和αCA。

4.已知交点的里程为K3+182.76,测得转角αy=25°48′,圆曲线半径R=300m,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测量学试卷七一、填空题1.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和。

2.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采取或观测进行检查。

3.设盘左读数为L,盘右读数为R,指标差为x,则盘左正确读数为:,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4.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2×10-6D)mm,则固定误差为比例误差为。

5.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1);2);3);4)。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和。

6.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和等测量方法。

7.地形图上的线和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关的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8.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4′30″,北纬为28°36′17″,则该点所在1︰5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10.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和。

二、选择题1.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系是()。

A)大地坐标系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平面直角坐标系2.下列误差中,利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不能消减的是()。

E)对光透镜运行误差F)标尺零点误差G)地球曲率影响H)大气折光影响3.水平角测量中,哪项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观测方法消除()。

A)照准部偏心差B)整平误差C)视准轴误差D)横轴误差4.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 t=30.000-0.003+1.2×10—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

A)–0.010mB)–0.007mC)+0.005mD)+0.007m5.已知直线AB间的距离为29.146m,用钢尺测得其值为29.134m,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A)+0.012mB)–0.012mC)+0.006mD)–0.006m6.已知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1KM往返的高差中误差为±3mm,则往测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A)±2 3LB)±L3C)±L3D)±L27.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A)直接相交通过B)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C)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D)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8.对于等高线而言,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C)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9.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方法。

A)高差法;视线高法B)高差法;高差法C)视线高法;高差法D)视线高法;视线高法10.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A)两点直线形B)三点直线形C)三点直角形D)四点丁字形三、名词解释1 望远镜视准轴:2 端点尺:3 系统误差:4 等高线:5 填挖边界线:四、问答题1 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2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得。

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3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工作步骤。

五、计算题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的内业计算辅助计算:fh=fh允=±12N=精度评定:2.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3.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HO=65.349m,量得仪器高i=1.457m,测点为P点,观测得:视距读数为0.492m,中丝读数为1.214m,竖盘读数为95°06´(顺时钟注记),竖盘指标差为+1´,计算平距和P点的高程。

4.如图,已知点1(56.241,31.021)m,点2(78.149,69.473)m,D23=112.230m,β2=112°25´06 ",β3=109°24´54 ",β4=89°54´30 ",试求: α23、α34、α45、及点3的坐标。

5.已知M、N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点为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M点为测站点,N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试:(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β、D;(2)简述测设的步骤;测量学试卷八一、填空题1.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和来实现的。

2.珠穆朗玛峰高为8844.43米,其含义是:。

3.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使之。

其目的是使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4.称为直线定向。

5.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6.在小三角测量中,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的图形称为三角锁,而各个三角形连成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7.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或来判断。

8.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123°-4410.00-48.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经度为123°,图幅西南角的坐标,X= KM,Y= KM。

9.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和。

10.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1.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I)38、(2467.78,15525833.20)J)15、(38246.78,25833.20)K)38、(-497532.22,15525833.20)L)15、(38246.78,525833.20)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M)竖轴竖直N)视准轴水平O)十字丝横丝水平P) A & B & C3.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LL⊥VVB)CC⊥HHC)HH⊥VVD)CC⊥L′L′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米,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A)64.748mB)64.812mC)64.821mD)64.784m5.中误差反映的是()。

A)一组误差离散度的大小B)真差的大小C)似真差的大小D)相对误差的大小6.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之处在于()。

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C)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D)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7.加粗等高线是指()。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肋曲线8.编号为B-46的图幅,其正西边的图幅编号为()。

A)B-47B)A-46C)B-45D)C-469.在中平测量中,转点的高程等于()。

A)视线高程+后视读数B)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C)视线高程-前视点高程D)视线高程-前视读数10.桥梁三角网一般不布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