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球表面(包括空中、地面和海底)点位关系的一门科学。

工程建设三阶段: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1) 地形测图,亦称测定(测绘)它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地面上局部区域的地物和地面起伏得形状、大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测绘成地形图,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服务。

(2) 施工放样,亦称测设(放样)它是将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尺寸测设于地面,作为施工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工程进度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3) 变形测量对于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要定期进行变形观测,了解其变形规律,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确定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在测量工作中,是用地面点在基准面(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位置坐标和该点沿投影方向到基准面(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来表示的。

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在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2)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当距离为100m 时,在高程方面的误差就接近1mm ,这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即尽管距离很短,也不能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四、测量基本工作: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五、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其目的是: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量精度;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把碎部测量划分成几部分来进行,可以加快测量进度。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水准面:设想由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曲面上处处和铅锤方向相垂直,这个静止的海水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海水受潮汐影响,时涨时落,所以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中点位投影和计算点位高度得基准面。

工程测量第一章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工程测量第一章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图1-6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至此便完成了椭球面向平面的转换工作。在此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 线经投影面展开成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纵轴,即x轴;赤道是一条与中 央子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O, 就组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图1-6b所示。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如图1-10所示,A、B为地面上的两个点,HA、HB为A、B至大地水准面的铅 垂距离,即为A点和B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高。如图所示,地面点A、B到任 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图中,H'A、H'B为相对高 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hAB为地面点A与B之间 的高差,其计算公式为 hAB=HB-HA=H'B-H'A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三)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小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测区半径小于10km)时,可以将大地水准面当做 水平面看待,即可直接在大地水准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沿铅垂线投 影地面点位。为使坐标系内的点位坐标不出现负值,可在测区的西南角以 外选定坐标原点。过原点的子午线即为x轴;通过原点并与子午线相垂直 的直线即为y轴,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后,可假定测区西南角A点的坐标 值为:xA=1000m,yA=2000m。这样,整个测区的假定坐标均为正值,以便于 使用。
图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任务一 工程测量概述
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是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差来确定的,所以距离测量、 角度和高差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工作。
1.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地物、地貌按其形状和大小均可看做是由一些特征点的位置所决定的,这类特征 点又称为碎部点。 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控制测量,如图1-3所示, 先在测区内选择若干具有控制作用的点A、B、C……,作为控制点,并精确测出这 些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不仅要求测量精度高,而且要经过统一严密的数 据处理,在测量中起着控制误差累积的作用。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工程测量)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 2.主轴线的测设 3.方格网点的测设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4 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将P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图坐 标,其公式为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4 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若将P点的测图坐标换成施工 坐标,其公式为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5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已知水平角度、已知水平距离、已知高程、已知点位 的测设方法。
掌握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一般放样法 1)钢尺放样距离 2)电磁波测距仪测设距离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7.31.4 测设已知点位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在控制
点上测设一个角度和一 段距离来确定点的平面 位置。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4 测设已知点位
2.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
直角坐标原理进行点位 的测设。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 方向线交会法是根据两条互
思考练习
计算分析题
1.设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A(156.356, 576.482)、B(208.056,485.432),欲根据A、B两点测设P点的 位置,P点设计坐标为P(185.021,500.150),试说明其测设方 法。
计算分析题
思考练习
2.某建筑场地上有一水准点A,其高程为HA=140.000 m, 欲测设高程为139.450 m的室内±0.000 m标高,设水准仪在 水准点A所立水准尺的读数为1.034 m,试说明其测设方法。

工程测量课程知识点总结

工程测量课程知识点总结

工程测量课程知识点总结一、测量仪器的概念及使用1.测距仪:测距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包括激光测距仪、光学测距仪、仪表测距仪等。

测距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建筑物的长度、高度、宽度等。

2.经纬仪: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理位置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地面上点的方位角和高差。

经纬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水准仪: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在建筑测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准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面的高程,为建筑物的修建提供了重要数据。

4.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高、测角、测距和计算坐标。

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建筑物的各种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5.三角测量仪:三角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垂直与倾斜角度。

三角测量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角度,为建筑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以上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工程测量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利用测量技术对建筑现场的地貌、地形、地势等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

1.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主要包括了野外测量和室内数据处理两个部分。

野外测量主要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包括了测距、测高、测角等;室内数据处理主要是将野外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编辑、计算等工作,得出地形测量的成果图、报告及相关数据。

2.地形测量的仪器:地形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了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这些仪器在地形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

3.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地形测量所得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仔细的处理和计算,包括了平面坐标计算、高程计算、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图绘制等。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与概念测量是指使用测量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地面或空间位置的确定、距离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和角度的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活动。

它是指以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获取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物理量信息等的活动。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指用来描述和表示空间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系统。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坐标系统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中用来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常见的测量单位有米、毫米、公顷、立方米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它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事实值之间的关系。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二、地面测量1.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来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方法。

它是地面测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 电子全站仪测量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测角仪、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仪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测量、计算和图形输出等多种功能。

3. GPS测量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它在地面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表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形图、地形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活动。

5.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的垂直位置进行测定和比较的活动,它常常使用水准仪、高山测量等方法来进行。

6.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地界、地形和地表特征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它是保障土地权益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三、建筑测量1. 建筑物测量建筑物测量是指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轮廓、体积等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2.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位置、高程、水平、尺寸等进行测定和监督的活动。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就像是工程的眼睛,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和可靠的依据。

无论是修建高楼大厦、桥梁隧道,还是铺设道路、开发矿产资源,都离不开工程测量的支持。

那么,什么是工程测量?它又包含哪些基础知识呢?工程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和技术,获取地面点的位置、高程、角度、距离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所需的各种数据和图纸。

一、测量仪器要进行工程测量,首先离不开各种测量仪器。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 GPS 接收机等。

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地面点的高程。

它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进而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水准仪的精度通常以每千米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来表示,如 DS3 水准仪,表示每千米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

经纬仪则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经纬仪通过测量这些角度,可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并自动计算出待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 接收机则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测量的仪器。

GPS 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精确地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GPS 接收机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测量方法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等。

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要在两点之间设置若干个水准点,然后通过水准仪依次测量相邻两点之间的高差,最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在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等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包括测量的定义、分类、常用仪器以及测量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和校正方法等内容。

一、测量的定义和分类测量是指通过仪器和设备对待测对象进行观测、记录和处理,以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工程测量主要分为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大类。

平面测量主要是测量地面上的各种线段、角度和面积等,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导线测量等。

高程测量则是测量地面上或建筑物内部各个点的高程,常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放射测量等。

二、常用仪器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综合型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因此在工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2. 经纬仪: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方位角和垂直角的仪器,可以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线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并根据这些角度计算目标点的坐标。

3. 水准仪:水准仪是用来测量地面各个点高程的仪器,通过测量水平线与目标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进而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4. 钢尺:钢尺是一种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一般用于测量较短的距离。

5.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小尺寸和精度较高的物品的工具,它具有精确度高、读数方便等优点。

三、测量误差和校正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常见的校正方法有以下几种:1. 内部闭合环校正:通过在测量过程中设置闭合测量,即用同一仪器在同一线路上反复测量,然后将测得的各个结果求和,如果结果不等于零,说明存在误差,则可以通过调整仪器或改正数据来减小误差。

2. 观测值平差法:观测值平差法是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数学处理,将误差分布到各个观测值上,使得各个观测值的误差分布均匀,从而减小整体误差。

测量的基础知识

测量的基础知识

测量的基础知识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 勘察设计阶段:地形图,提供设计依据;(2) 施工阶段:施工前放线;施工中轴线(斜)控制、高程(层高)控制;竣工测量的竣工图;(3) 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监测;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分类二、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起伏最大值/地球半径≈20/6371很小;如图1-1所示。

(2)地球表面71%的都是水。

图 1-1 地球的形状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可用悬挂垂球的细线方同来表示;水平线:与铅垂线正交的直线;水平面: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不受风浪和潮汐影响的静止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点的空间位置(三维)=该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球面或平面)的位置(二维)+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维)。

如图1-2所示。

图 1-2 三维空间2.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

如图1-3所示。

图1-3 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 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

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 平面直角坐标象限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需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量工作在施工生产中作用
• 由于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增多,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地 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应用于工程建设上,其任务 共分三项:测图;放样;监测。测图工作是设计和测绘部 门的主要任务,我们只需了解一些概念即可。监测可理解 为监控测量,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和 地形变化情况进行监视。例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 岩受敛情况及拱顶下沉情况进行观测,以及其它大型建筑 物和高路基或地质不良地段需要经常地观测它们的变形情 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行车的 安全。对于我们施工单位而言,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 放样,因为测量放样工作贯穿着工程的全过程。放样亦称 测设,就是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各种建筑物按设计要求测设 到地面上,并用一定的标志表示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⑷.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 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控 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的。
平面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组成。 高程控制网:国家高程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⑸.小区域(15km2以内)控制测量 平面:国家或城市控制点——首级控制——图根控制。 高程:国家或城市水准点——三、四等水准——图根点高程。
的地区。
⑶.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⒈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处,便于扩展加密控制和实测
碎部。
⒉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利于测角量边。
⒊导线点应选择在土质坚硬处,便于长期保存和安置仪器。
⒋导线点应尽量接近线路中线布设,在较大的桥址两岸、隧道口附近 要设置导线点,以供放样使用。

JD= DK48+168.110
-)T -342.150

ZH= DK47+825.960
+) +60.000

HY= DK47+885.960

+) L/2- +272.524

QZ= DK48+158.484

+) L/2- +272.524

YH= DK48+431.008

+)
+60.000
⒉归化法。步骤如下: ①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 过渡点P。 ②精确实测<AOP,得角值 ,并测量 OP长度为S。 ③计算归化值。 ,式中 。 ④从P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 值,得P终。
4)高程的测设
⒈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水准点(BM)和待放样高程点P中间位置附近 架仪,后视BM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 Hi=HBM+a,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i-HP, 并沿尺底画线,得P点。
五、道路中线测量
例:某圆曲线半径R为1500m,转向角α为20°30′40″,JD的里程为DK15+108.086,计算圆曲线各主点的里 程。
根据公式计算而得:T=271.394;L=536.980;E=24.354;q=5.809。 则:
JD= DK15+108.086
-)T -271.394
⑶.目标偏心误差 目标偏心误差是由于仪器所照准的目标点不是观测标志中心而引起的测角误差。为了
减少此项误差,在较近距离测角时应尽量观测目标底部,亦可直接照准垂球线,减少目 标偏心的误差。
⑷.观测误差 ⒈照准误差
影响照准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望远镜的放大倍率、目标的亮度与清晰度、视差消除的程度、 人眼的分辨能力等。
2)极坐标法
⒈适用:在施工现场较 开阔,无方格控制网时 可根据控制点利用极坐 标法进行平面位置测设。 如图,A、B为建筑物附 近的控制点,1、2为某 建筑物的两个端点,其 坐标值已知,用极坐标 法可以测设1、2点的位 置。
⒉方法:(见图)
四 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观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误差与注意事项
3)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4)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⑶.控制测量分类 1)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2)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3)按方法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4)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⑴.仪器误差 经纬仪受制造精度所限产生的误差、检验校正不完善等残留的误差,都会影响到测角
精度。仪器误差主要有水平度盘的偏心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等。
⒈水平度盘的偏心误差
水平度盘的偏心误差是由于水平度盘的中心与照准部的旋转中心不重合造成的。取同一 方向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可消除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ZY= DK14+836.692
+)L/2 +268.490
QZ= DK15+105.182
+)L/2 +268.490
YZ= DK15+373.672 ⒉圆曲线主要点测设(在JD处设站时) ①将经纬仪安置在交点JD上,瞄准Ⅰ直(切)线方向上的一个转点ZD1,在视线方向上丈量出切线长T,即
⒉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称为测设工作三要 素)。
2)水平距离的测设 ⒈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
样的水平距离,得B点。 ⒉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3)水平角的测设 ⒈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得ZY点(我们将ZY至JD的切线称为Ⅰ直线,另一直线称为Ⅱ直线)。 ②再瞄准Ⅱ直(切)线方向上的一个转点ZD2(或者由Ⅰ直线方向拨180±α亦为第Ⅱ直线方向),沿视线方
向丈量切线长T,得YZ点。 ③将望远镜从切线方向拨 的角值,定出方向线,量出E的长度,即得QZ点。QZ点应从两个切线方向定出。
2)测水平角 导线转折角(左角、右角)及连接角采用全测回法或方向观测法观测,
测角精度及标准参照规范执行。
3)量水平边长 导线边长一般采用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进行,观测标准及精度要求
参照规范执行。
三 小三角测量
基本概念 1)三角点:测区内的控制点组成相互连接的而成三角网,网中各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 2)小三角测量:在小范围内布设边长较短的小三角网,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各内角,并丈量起始边长,用近似方法进
测量的实际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内容,其外业工 作(放样工作)即为测量地面上各点之间的角度、水 平距离和高差,测量成果的好坏亦取决于这三项工作 的质量;内业工作包括资料计算、现场放样记录、成 果整理复核等。
⑴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1)测设工作的概念
⒈定义: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构筑物各特 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 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按20m的间距依次量距,至QZ点后与已测设的QZ点符合,当闭合差不大于下 列误差时视为满足精度要求:
横向误差 ±0.1m; 纵向误差 1/3000 当精度符合要求时,可将仪器搬到YZ点,用上述方法测设另一半曲线。
⑵ 加缓和曲线后的测设
例某曲线JD里程为DK48+168.110,根据上例推算五大桩里程。
⒊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圆曲线一般每20m设置一个点,此时可在ZY(YZ)点设站,采用偏角法和切 线支距法(直角坐标法)两种方法进行测设。
①偏角法测设圆曲线
圆曲线上的切线与弦线间的夹角δ称为弦切角或偏角。由几何原理知,偏角δ 为该弦所对圆心角α的一半。
δ= = ( -弧长) 由ZY点后视JD,拨δ角,量20m距离,定出第一点,依次拨2δ、3δ…由第一点
行平差,然后应用正弦定律算出各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已知点坐标,求出各三角点的坐标。 小三角测量的布设形式与等级 1)布设形式 ⒈单三角锁 ⒉中点多边形 ⒊线形三角锁 2)等级 ⒈一级小三角 ⒉二级小三角 ⒊图根小三角 ⑶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2)建立标志 3)测量起始边 4)观测水平角 ⑷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 1)绘制计算略图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边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4)三角形边长计算 5)计算各三角点的坐标
⒉由于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校正不够完善,而仪器尚有残余误差时,会影响水平角的 成果,给测角带来误差。采用测回法取盘左、盘右测角的平均值;或者用方向观测法, 一方向取盘左、盘右测角的平均数,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的影响。
⒊横轴误差:由于横轴在装调时有一定的误差,因此,横轴对竖轴的垂直有一定的影响, 当竖轴垂直时横轴不水平,会给测角带来误差。采用测回法取盘左、盘右测角的平均值; 或者用方向观测法,一方向取盘左、盘右测角的平均数,可以消除横轴误差的影响。
二 导线测量
⑴.导线的定义 1)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
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⑵.导线布设形式 根据测区情况和要求,导线布设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导线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2)附合导线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一般不宜超过2个,仅作为补设导线点时使用。 4)此外: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和精度要求较高
⑵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1)直角坐标法 ⒈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⒉方法: O点架仪,瞄准A,量取y,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A,反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