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V与220V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线路的区别
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

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电压是电能传输和使用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
通常,我们使用标准化的电压来供电,以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错误连接或其他原因,设备可能会接收到与其额定电压不匹配的电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有趣的情况,即将一个额定为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
我们将讨论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关于电压的基础知识。
电压,也称为电势差,是单位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它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每个电器设备都有一个额定电压,这是设备设计时所考虑的最佳电压。
当我们将一个额定为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时,会发生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灯的工作原理。
灯通常使用一种称为灯丝的材料来产生光。
这个灯丝通常是由一种称为钨的金属制成的,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电阻。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它会使灯丝发热并发光。
当我们将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时,实际上是给灯供电的电压下降了一半。
这会导致灯丝发热的温度明显降低。
由于灯丝的电阻是固定的,较低的电压将导致较低的电流通过灯丝。
因此,灯的亮度将降低。
除了亮度降低外,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由于灯丝的温度下降,其寿命可能会延长,因为灯丝的易损性减少。
另一方面,灯丝的较低温度可能导致其寿命缩短。
此外,灯光的颜色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灯丝的温度和光谱特性发生变化。
那么,当我们面对将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时,有哪些解决方案呢?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更换灯泡,使用适配110V电压的灯泡。
这样可以确保灯泡能够在正常电压下工作,并获得预期的亮度和寿命。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变压器来调整电压。
变压器是一种设备,可以将电压从一种值转换为另一种值。
通过使用适当的变压器,我们可以将110V的电压转换为220V,以适应灯的额定电压。
总之,将220V的灯接在110V的电压上会导致灯的亮度降低和其他一些问题。
关于BALLAST(镇流器)的概况

镇流器(BALLAST)的概况照明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指标。
一般而言,文明程度越高的城市或国家,照明的使用量就越大越普遍。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及节能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合理用电。
因此,在此就照明上使用的几种镇流器(BALLAST)做一些粗浅的分类介绍。
一. 电感式镇流器这是一款最典型传统的镇流器,原理简单,制作容易,线路稳定性佳,安全性高,但功效转换率低,电能损耗大,而且点灯频率为市电频率,只有50Hz或者60Hz,所以光效很低,约为40Lm/W。
由于近年来矽钢材料飞涨,再加上其本身的光效低,能耗较大,其使用已经被大部分先进国家设定时限,将于2009-2010之间走入历史。
二. 传统电子式镇流器基本上是针对电感镇流器的缺点做改进。
电子镇流器主要是由电源管理电路,点灯驱动电路构成,其原理是:将原来的交流电(110V60Hz / 220V50Hz)经整流电路变成直流电后,再由驱动电路控制功效管(开关管)产生高频的交流电点亮灯管,点灯的频率由原来的50Hz/60Hz提升到20KHz以上,大大提高了光效。
一般可达到70Lm/W甚至更高,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电路以无源的方式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0.98。
但是由于驱动电路一般是由触发器,磁环,电感等离散性比较大的分离元器件组成,所以开发难度较大,生产的一致性比较差,生产过程中返修率较高,而且温度稳定性也比较差,致使温度变化时点灯频率漂移比较大,造成电源管理的功率因数补偿能效较差,最后会影响镇流器的整体性能。
于是有厂家开始研究出功率因数校正的集成(积体)电路(PFC IC),再进一步研发出点灯专用驱动的集成电路(LAMP DRIVE IC)。
三. 集成化智能电子镇流器针对传统电子式镇流器生产时的一致性不佳和功率因数校正不稳定的缺陷,很多国际半导体商家相继投入研发这方面的集成电路。
PFC IC方面有意法半导体的ST6561,ST6562等等和Fairchild的7527,DRIVE IC 方面有国际镇流器的IR2156,IR2520等,飞利浦的UBA2014,2015等等,昶龙国际光电亦推出DRIVE ICEV0108系列和PFC IC SG6808系列这些集成电路,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传统的电子式镇流器开发及生产的缺陷及其产品的不稳定性提出飞跃性的改善措施,具体表现如下:在分离器件跟IC的应用电路上就有很大的差别。
节能灯和电子镇流器介绍

照明电光源发展简况
类 第一代 别 灯 种 开 发 年 代 1879 60~70 光效 (Lm/w) 9~34 20~50 平均寿命 (小时) 500~ 1000 优 缺 点 应 用 室内外 热辐射 光 源 白炽灯 卤钨灯 光线柔和、稳定,成本 低;光效低、寿命短
荧光灯
第二代 气体 放电 光源 第三代 低压钠灯 高压汞灯 大功率氙灯 细管径荧光灯 (T8、T5) 紧凑型荧光灯 高压钠灯 金属卤化物灯 新光源 耦合放电 高频无极灯 螺旋一体灯 陶瓷金卤灯 介质放电 表面放电 紫外光源 平面荧光灯 微波金卤灯 微波放电 场致发光 微波准分子灯 微波硫灯 场致发光屏 发光二极管
13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电子镇流器基本电路介绍-2
• 整流滤波电路 (1)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适合110V/220V电压工作 (2)倍压整流滤波电路 适合110V电压工作 主要由四个二极管和电解电容组成,为了解决电 流谐波含量高,线路功率因数低等问题,必要时还加 入一些电感电容等器件。
14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5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公司主流产品
• 紧凑型荧光灯(电子 • 细管径荧光灯(T8、 节能灯) T5)电子镇流器
6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产品组成
一个基本的节能灯 是由灯头、塑壳、 镇流器、荧光灯管 等组成的;
独立式的电子镇流器 则是由铁壳、 内装镇流器等组成的。
7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镇流器部分
• 电子镇流器部分是 由一些电阻、电容、 电感、晶体管组装 在线路板上构成的。
8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关键电子元器件介绍-1
• 功率晶体管(双极晶体管或场效应管 )
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电子镇流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流和保护电路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将电源电压转换为适合负载的电流,并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部份、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组成部份电子镇流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 输入电源:电子镇流器需要接受来自电网的交流电源,通常为220V或者110V的电压。
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它通常由整流桥或者整流二极管组成。
3.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平滑直流电源,以减小电流波动。
它通常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监测负载电流,并根据需要调节输出电流。
它通常由微控制器或者集成电路组成。
5.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调节后的电流提供给负载。
它通常由功率晶体管或者MOSFET组成。
二、工作原理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电源接入:将电子镇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到电网,使其接收交流电源。
2. 整流转换:交流电源经过整流电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源。
3. 滤波平滑:直流电源经过滤波电路,去除电流波动,使其更加稳定。
4. 控制调节:控制电路监测负载电流,并根据需要调节输出电流。
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微控制器或者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出电流的精确控制。
5. 输出供电:调节后的电流通过输出电路提供给负载,以满足其需求。
三、应用电子镇流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照明:电子镇流器可以用于LED灯具、荧光灯等照明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延长灯具寿命。
2. 电子设备:电子镇流器可以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电子设备的电源供应,保护设备免受电压波动的影响。
3. 工业控制:电子镇流器可以用于工业设备的电源调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电流保护。
4. 太阳能发电:电子镇流器可以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电网使用。
总结:电子镇流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通过将电源电压转换为适合负载的电流,并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保护电路和延长设备寿命。
节能灯镇流器工作原理

节能灯镇流器工作原理
节能灯镇流器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电路和元件,将市电的高电压(通常为220V或110V)转换为适合节能灯工作的低电压(通常为30-100V)。
下面是节能灯镇流器工作的主要原理:
1. 开关电路:节能灯镇流器内部有一个开关电路,它的作用是将市电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开关电路通常由MOS管、二极管等元件组成,其中MOS管用于开关电路的开关控制,二极管用于整流和反向电流保护。
2. 非绝缘型开关电源:节能灯镇流器采用非绝缘型开关电源,即输出端与输入端没有电气隔离。
非绝缘型开关电源通常由电容器、电感器等元件组成,能够实现市电电压的降压和稳定输出。
3. 电流限制电路:节能灯镇流器内部还有一个电流限制电路,用于限制节能灯的工作电流,防止过电流对节能灯的损坏。
电流限制电路通常由电阻和电感器等元件组成。
4. 温度保护电路:节能灯镇流器还配有温度保护电路,用于监测节能灯和镇流器的工作温度。
当温度过高时,保护电路会自动断开电路,以避免发生过热损坏。
总的来说,节能灯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开关电路将市电电压转换为适合节能灯工作的低电压,并通过电流限制和温度
保护电路对节能灯进行保护,实现安全、稳定和高效的节能灯工作。
220v节能灯的工作原理

220v节能灯的工作原理
节能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子器件来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发光效果。
下面是详细的工作原理:
1. 节能灯的核心组件是电子镇流器,它通过转换电路将交流电源的电能转换为适合节能灯工作的直流电能。
电子镇流器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
2. 当交流电源接通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滤波电路会将转换后的电流进行平滑处理,以确保输入到逆变电路的电流稳定。
3. 逆变电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
这样做是为了激发节能灯中的荧光粉,使其产生发光效果。
逆变电路中的开关元件通常采用三极管或场效应管。
4. 高频交流电驱动荧光粉发光。
节能灯的荧光粉包覆在灯管内表面,当高频交流电通过荧光粉时,荧光粉会吸收电能并转化为可见光。
不同的荧光粉会发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具有不同颜色的光。
5. 节能灯的灯管内有一对电极,当高频交流电经过灯管时,电极产生电场,促使气体放电。
放电时,气体中的电子与汞蒸汽碰撞,激发汞蒸汽的原子和离子,从而产生紫外线。
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并且透过灯管的荧光粉发射出可见光。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节能灯可以在较低的功率下产生较大的发光效果,从而实现能效的提升和节能的目的。
110V与220V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线路的区别

110V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的设计关键字:EB(电子镇流器或电子安定器),倍压电路。
通常设计110V的EB比220V的EB难度要高点,尤其是高功率因数的,下面以几副常规的原理图引领大家进入文章的主题.图1 220V通用线路图2 100-110V倍压线路图3 100-110V直接驱动线路A图4 100-110V直接驱动线路A为何110V的EB比220V的EB难度要高,最直接的影响是灯的启动问题,尤其是整灯在高温低压时,容易出现灯管不能成功启动,只有两边灯丝发红。
原因是在高温时磁环和三极管的驱动能力降低,以至灯启动电压和灯启动电流供应不足而不能使灯管成功引燃。
灯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供应不足也影响低温低压时灯的启动。
另外,要想EB输出相同的功率,110V的EB的输出电流自然要比220V的输出电流大一倍,输出电流受控的关键点是EB的输出电感(也称扼流圈),此电感的选值太大,输出功率不足。
选值太小,便会引至EB的工作频率严重超标,三极管的开关损耗会上升,引至管子发热。
在线路的拓朴上,以上四副原理图是一样的,都是串联谐振正反馈电路,只是有一些巧妙的地方和元器件的数值选取不同。
此电路的最佳工作状态,必须符合:式1式中:Fw为工作频率。
Fo为整个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
以简单的词语说明就是:工作频率与输出电感和谐振电容的固有频率要相等,电路才能工作于最佳状态,此时负载电路等效于一个电阻,可提高整个EB 的效率,降低热损耗,整机性能上升。
图1是常规的220V原理图,图2是110V经过倍压的原理图。
图3为110V双谐振电容直接驱动原理图,图4是双谐振电容与灯丝交叉的直接驱动原理图。
图1不适宜用在110电路当中,何解?是因为要维持确定的功率,输出电感L2必须选得很小,要符合上式,谐振电容C6将要选取得很大,而C6不能选取得太大,因为太大了,启动电压将降低。
原因是:设有一高频电流流过灯丝,C6增大,等效于C6的电阻减小,C6两端的电压便下降,输出电感和灯丝的压降便上升,C6两端的电压下降,等于灯管电压下降,便很容易出现前文所述的高温不能启动问题。
电子镇流器的几种类型对比-基础电子

电子镇流器的几种类型对比-基础电子导读:电子镇流器是指采用电子技术驱动电光源,使之产生所需照明的电子设备。
本文主要对电子镇流器的原理、特性及电子镇流器的几种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1.电子镇流器知识简介电子镇流器是使用半导体电子元件,将直流或低频交流电压转换成高频交流电压,驱动低压气体放电灯(杀菌灯)、卤钨灯等光源工作的电子控制装置。
与之对应的是电感式镇流器(或镇流器),目前应用广的是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现代日光灯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镇流器,轻便小巧,甚至可以将电子镇流器与灯管等集成在一起,同时,电子镇流器通常可以兼具起辉器功能,故此又可省去单独的起辉器。
电子镇流器还可以具有更多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提高电流频率或者电流波形(如变成方波)改善或消除日光灯的闪烁现象;也可通过电源逆变过程使得日光灯可以使用直流电源。
电子镇流器分:荧光灯电子镇流器、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
由于采用现代软开关逆变技术和先进的有源功率因数矫正技术及电子滤波措施,具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降低了镇流器的自身损耗。
2.电子镇流器的主要特性(1)节能它的自身功耗为电感镇流器1/4,工作电流为1/3,功率因数高,无功损耗低。
发光效率较电感镇流器提高15%,所以输入功率比标称功率下降5%左右,其照度不变。
综合计算比电感镇流器节电不小于25%,能够低电压或低温启动。
(2)无频闪灯管内荧光粉在高频20KHZ以上工作时发光稳定,光线柔和,消除了“频闪”,启动无需启辉器、无闪烁、有利于保护眼睛视力。
(3)无噪音而电感镇流器工作发出的令人烦躁的轰鸣声,不利于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4)灯管寿命长灯管启动无需启辉器,不被反复冲击、闪烁、不会使灯管两端过早发黑。
启辉,延长灯管寿命3倍,大大减少维修更换灯管的工作量。
总之,高性能电子镇流器对电网的阴抗表视为容性,功率因数高减少无功率损耗,减少供电设备的增容和线路中的铜铁损。
3.电子镇流器的三种启动类型(1)热启动:欧洲地区又叫做柔性启动、暖性启动、或者北美地区又叫可程式启动,此种设计方式系于灯管启动时,先给予灯丝预热或者加温,其特色为不受灯管开关点灭次数的影响,减轻灯管黑化现象,可以延长灯管的寿命,适合开关频率高的使用场所,或者维修困难的场所,如果配合使用调光电子镇流器,更必须使用含有预热式启动功能的电子镇流器,换而言之,预热启动式的电子镇流器对灯管的保护提供的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V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的设计
关键字:EB(电子镇流器或电子安定器),倍压电路。
通常设计110V的EB比220V的EB难度要高点,尤其是高功率因数的,下面以几副常规的原理图引领大家进入文章的主题.
图1 220V通用线路
图2 100-110V倍压线路
图3 100-110V直接驱动线路A
图4 100-110V直接驱动线路A
为何110V的EB比220V的EB难度要高,最直接的影响是灯的启动问题,尤其是整灯在高温低压时,容易出现灯管不能成功启动,只有两边灯丝发红。
原因是在高温时磁环和三极管的驱动能力降低,以至灯启动电压和灯启动电流供应不足而不能使灯管成功引燃。
灯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供应不足也影响低温低压时灯的启动。
另外,要想EB输出相同的功率,110V的EB的输出电流自然要比220V的输出电流大一倍,输出电流受控的关键点是EB的输出电感(也称扼流圈),此电感的选值太大,输出功率不足。
选值太小,便会引至EB的工作频率严重超标,三极管的开关损耗会上升,引至管子发热。
在线路的拓朴上,以上四副原理图是一样的,都是串联谐振正反馈电路,只是有一些巧妙的地方和元器件的数值选取不同。
此电路的最佳工作状态,必须符合:
式1
式中:Fw为工作频率。
Fo为整个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
以简单的词语说明就是:工作频率与输出电感和谐振电容的固有频率要相等,电路才能工作于最佳状态,此时负载电路等效于一个电阻,可提高整个EB 的效率,降低热损耗,整机性能上升。
图1是常规的220V原理图,图2是110V经过倍压的原理图。
图3为110V双谐振电容直接驱动原理图,图4是双谐振电容与灯丝交叉的直接驱动原理图。
图1不适宜用在110电路当中,何解?是因为要维持确定的功率,输出电感L2必须选得很小,要符合上式,谐振电容C6将要选取得很大,而C6不能选取得太大,因为太大了,启动电压将降低。
原因是:设有一高频电流流过灯丝,C6增大,等效于C6的电阻减小,C6两端的电压便下降,输出电感和灯丝的压降便上升,C6两端的电压下降,等于灯管电压下降,便很容易出现前文所述的高温不能启动问题。
因为这样,人们便研究出了如图2所示的倍压整流电路,D1,D1,C1构成倍压全波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的电压可用下式表示:
式2
式中:V o为输出直流电压,Vin为输入交流电压。
此电路的缺点是在120V以上的线路当中难以被采用,如127V的电子节能灯,原因?你可以按上式算一算120V的节能灯,在正110%的电压环境132V交流电压供给的情况下整流滤波后的电压有多高,耐压差一点的三极管受得了吗?还得提醒你:三极管在高温时它的最高耐压值比常温耐压值是会有小许下降的。
当供电电压超过三极管最高耐压值,三极管便出现二次击穿,引起集电极和发射极短路。
图3中比图1增加了补偿电容C0,可有效的符合谐振公式(式1),令EB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启动性能也大为提高,是较为理想的直接驱动电路。
此电路的磁环材料宜选用BS温度曲线较为平坦的2K或2.5K材料。
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和放大倍数β宜大些。
此电路也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当灯工作了一定时间后,灯管阴极完全老化,灯丝开路,EB电路因C0的接入仍然构成串联谐振正反馈电路,线路仍然工作,线路功率会比正常时大一倍,若此时EB不损坏,灯管两端发红,温度很高,足可以将固定灯管的塑料件溶掉。
图4是比图3更理想的直接驱动电路,采用双谐振电容与灯丝交叉的方法取得更好的启动性能,工作频
率与固有频率更为贴近。
图1和图2整流滤波后的电路对电流要求不高,并且供电电压比价高,故负反馈电阻(也即发射极电阻)可选得大些,以15W的EB为例,可选用2.2欧姆的。
但图3和图4中反馈电阻适宜小点或甚至直接不用。
电解电容的选取,必须保证灯的电流波峰系数小于1.7,保证这个参数的前提条件是增大电解电容的容量,增大电解电容的容量以后会导致输入电流总谐波的提高,有些国家或地区是对电流总谐波有要求的,例如我国的台湾地区,节能灯的输入电流总谐波不能高于120%,有时为了使两者都符合要求,一般在电源输入端串联一个3-10Ω的大功率线绕电阻,提高阻性负载来降低电流总谐波,此电阻的阻值不宜过大,以免过高的功耗而使其严重发热。
还有,不能选用炭膜电阻,因为炭膜电阻抗电流冲击的能力并不是那么理想的。
磁环脉冲变压器与负载电路的关系,就问题而言,请先看下图:
图5
图5中:A,B两端为高频输入端,TR为磁环脉冲变压器,L为输出电感,C1为谐振电容,C2为隔直电容,OUT1,OUT2为三极管的驱动源。
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LC串联电路。
我们先讨论一下TR初级圈数与次级圈数多少对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问题,从很表面来说,根据变压器的比值:
可以说:初级的圈数越小,次级的圈数越多,输出的电压就越高。
以上概念是有道理的,可别忽略了初级线圈是与输出电感L,谐振电容C1,隔直电容C2串联的,初级的圈数越小,它在回路的等效电阻便越小,它的压降就越小,也就是它在回路拿到的电压就越低,输出反而小了。
TR初级的圈数与输出电感L的关系为:输出电感L大,磁环脉冲变压器初级的圈数跟着大,输出电感L小,磁环脉冲变压器初级的圈数跟着小。
但输出电压的大小要符合三极管的驱动要求,不能欠电压激励,以免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也不能过激励,这样容易使延迟时间过长,增加开关损耗,管子发热,更严重会出现共态导通,烧毁三极管。
详细的驱动参数请参阅你所用的三极管的数据表。
110V直接驱动线路对磁环的材料也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合适选用BS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大的低磁导率材料,如2K或2.5K的材料。
下图中,图A是比较理想的。
图6
110V直接驱动线路对三极管的要求,主要是集电极电流Ic一定要有足够的余量,保证在高温时能向灯提供足够的启动电流,使灯成功引燃。
另外,放大倍数适宜大些(如β=25-35),耐压大于300V就行了。
工作频率,以我们目前手头上的双极型三极管,28-40KHz是最为合适的。
另外还要视能源之星和其他国家的安规认证要求。
总体而言,110V的节能灯EB设计的要点是灯的启动和灯的谐振适应问题。
具体的定值还要你在实际操作中做适当调整。
其它元器件的质量一定要过关。
因本人的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的地方,请莫见笑。
若有疑问请电邮younglan@
蓝荣扬
2004年10月于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