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课件-PPT资料30页
合集下载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和分析

• 聚散
– 聚散量的计算 – 聚散分类 – 隐斜测量 – AC/A – 聚散力测量(BI/BO)
5
第二节 方法和步骤
6
隐斜视
7
隐斜视
• 定义:
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情况下,一眼与另一眼的相对方向不 一致,隐斜视为当融像破坏时的眼睛位置
• 交替遮盖试验与遮盖-去遮盖试验 • 不同类型:
– 外隐斜 – 内隐斜 – 垂直隐斜
11
12
隐斜视(3)
• 当遮盖物去掉时,该偏离眼又回来注视该 物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该眼发生转动)。
• 我们称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眼睛为隐 斜视。如去遮盖时该眼由外向内转动,我 们称为外隐斜;反之亦然。
13
14
如何测量隐斜
• 测量隐斜视的条件是
– 破坏融像 – 当融像被破坏后,能确定视轴的位置 (即眼睛朝内、
斜要区分左右眼
29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0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 标接近鼻子,记录为TTN • 正常值为:破裂点:3cm+ 4cm,
恢复点:5cm+ 5cm。
必要性
• 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 检查前提:具备双眼视,矫正视力正常、
眼部生理情况基本正常,却有双眼视症状 反应者
3
第一节 检查内容
• 隐斜测量:Von Grafe法 • 融像聚散能力测量 • 正负相对调节测量 • 融合性交叉柱镜测量 • 调节灵活度测量
– 聚散量的计算 – 聚散分类 – 隐斜测量 – AC/A – 聚散力测量(BI/BO)
5
第二节 方法和步骤
6
隐斜视
7
隐斜视
• 定义:
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情况下,一眼与另一眼的相对方向不 一致,隐斜视为当融像破坏时的眼睛位置
• 交替遮盖试验与遮盖-去遮盖试验 • 不同类型:
– 外隐斜 – 内隐斜 – 垂直隐斜
11
12
隐斜视(3)
• 当遮盖物去掉时,该偏离眼又回来注视该 物体(我们可以观察到该眼发生转动)。
• 我们称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眼睛为隐 斜视。如去遮盖时该眼由外向内转动,我 们称为外隐斜;反之亦然。
13
14
如何测量隐斜
• 测量隐斜视的条件是
– 破坏融像 – 当融像被破坏后,能确定视轴的位置 (即眼睛朝内、
斜要区分左右眼
29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记录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度数
30
E
左眼所见
E
右眼所见
① 让患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保持视标 的清晰
② 以2△/秒的速度减少左眼BU棱镜度 ③ 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在水平线对直。
• 标接近鼻子,记录为TTN • 正常值为:破裂点:3cm+ 4cm,
恢复点:5cm+ 5cm。
必要性
• 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 检查前提:具备双眼视,矫正视力正常、
眼部生理情况基本正常,却有双眼视症状 反应者
3
第一节 检查内容
• 隐斜测量:Von Grafe法 • 融像聚散能力测量 • 正负相对调节测量 • 融合性交叉柱镜测量 • 调节灵活度测量
(眼视光课件)双眼视

融合机制
▪ 包括:感觉性融合与运动性融合 ▪ 感觉性融合是指大脑枕叶将落在视网膜对
应点上的物象综合为一个完整印象的机制。 其融合范围和界限是以视网膜对应关系和 Panum氏空间为基础。超过Panum氏空间 的界限物体被感知为两个。
▪ 运动性融合是在两眼视网膜物象间的一种定 位性眼球运动,是偏离对应点的物象,重新 回到对应点上来。
双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 视网膜对应 1、视觉方向:视网膜成分生来就具有向空 间投射的方向性。 鼻侧的视网膜成分向颞侧空间投射,颞侧 的视网膜成分向鼻侧投射,上方向下方投 射,下方向上方投射。
▪ 2、对应点 两眼有相同视觉方向的视网膜成分称为对 应点。一个物体的影像只有同时落在两眼视 网膜对应点上,传入大脑才能被感觉成为一 个印象;落在非对应点上的物象,两眼投射 到不同部位而被感觉成为俩个物象。
▪ 2、在同时视觉图片位置的基础上,放置融合知 觉检查用图片。
▪ 3、令被检者认清各眼的图片特点。 ▪ 4、令被检者自己移动镜筒,至两图片重合或无
论如何不能重合为止。根据重合与否以及重合时 同视机的刻度指示的度数判断结果。
▪ 结果判断 1、不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无融合功能。 2、能使两图片重合者有融合功能,同视机刻
主导眼(优势眼)
▪ 当人在视物时两眼的作用常不同,其中一眼 往往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成为定位及引起融 像的主要负担者,此眼为主导眼。主导眼的 存在对说明双眼视的某些现象有帮助。当两 眼的物像差别极大时,被抑制的常是非主导 眼。
卡洞法测量优势眼
▪ 将中心带有一个直径为25cm小圆孔的矩形 卡片放置于眼前15cm处。双眼通过小孔注 视3m远处、直径为2.5cm的点。令受试者 闭左眼,仍能看到点,则为右眼优势眼, 若看不到。
眼视光技术ppt课件

综合验光仪的主要部件包括验光盘和远近视标两部分。
1.验光盘
验光盘附设以下结构
(1)视孔。 (2)主透镜组 包括球镜组与柱镜组。 (3)内置辅镜。 (4)外置辅镜 包括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 和旋转式棱镜(Risley prism)。 (5)调整部件。
2.视标
(l)投影远视标。 (2)近视标。
眼视光技术
LOGO
综合验光仪
综合验光仪最早是作为一个检查眼外肌功能的仪器 形式出现的,中文名为“眼肌检查仪”(英文名为 Phorometer-)。在20世纪初期,该仪器的功能中通 过引入了可机械化的转换镜片加入了屈光检查的功 能,所以英文名称也变为“Phoropter”。在上世纪 70年代,“Refractor”的名称开始大量使用,中文 直译为“综合验光仪”。
(4)集合掣 用于调整双侧验光盘的集合 角度及双侧视孔透镜的光心距。
远视标
(l)视标投影仪 采用白炽光将检测视标的影象投照在视标面板上, 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偏振光折射向和单色光的波长均 要求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 能以功能键的形式排列在遥控器上, 验光师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功 能键,从而控制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
①柱镜焦度手轮 位于验光盘的最下方,每旋一 档增减-0.25m-1柱镜焦度
②柱镜焦度读窗 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内上方。
③柱镜轴向手轮 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外环。柱镜 轴向手轮的基底部可见柱镜轴向游标和柱镜轴 向刻度盘。旋动柱镜轴向手轮,可将游标调整 指向预期的轴向刻度。旋动柱镜轴向手轮时可 见视孔区的柱镜轴向游标发生联动,两游标指
向的轴向刻度一致。
内置辅镜
(l)内置辅镜手轮 位于验光盘外 上方,每旋动一档视孔内更换一 种功能镜片。
1.验光盘
验光盘附设以下结构
(1)视孔。 (2)主透镜组 包括球镜组与柱镜组。 (3)内置辅镜。 (4)外置辅镜 包括交叉圆柱透镜(Jackson cross cylinders) 和旋转式棱镜(Risley prism)。 (5)调整部件。
2.视标
(l)投影远视标。 (2)近视标。
眼视光技术
LOGO
综合验光仪
综合验光仪最早是作为一个检查眼外肌功能的仪器 形式出现的,中文名为“眼肌检查仪”(英文名为 Phorometer-)。在20世纪初期,该仪器的功能中通 过引入了可机械化的转换镜片加入了屈光检查的功 能,所以英文名称也变为“Phoropter”。在上世纪 70年代,“Refractor”的名称开始大量使用,中文 直译为“综合验光仪”。
(4)集合掣 用于调整双侧验光盘的集合 角度及双侧视孔透镜的光心距。
远视标
(l)视标投影仪 采用白炽光将检测视标的影象投照在视标面板上, 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偏振光折射向和单色光的波长均 要求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 能以功能键的形式排列在遥控器上, 验光师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功 能键,从而控制视标投影仪的各项功
①柱镜焦度手轮 位于验光盘的最下方,每旋一 档增减-0.25m-1柱镜焦度
②柱镜焦度读窗 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内上方。
③柱镜轴向手轮 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外环。柱镜 轴向手轮的基底部可见柱镜轴向游标和柱镜轴 向刻度盘。旋动柱镜轴向手轮,可将游标调整 指向预期的轴向刻度。旋动柱镜轴向手轮时可 见视孔区的柱镜轴向游标发生联动,两游标指
向的轴向刻度一致。
内置辅镜
(l)内置辅镜手轮 位于验光盘外 上方,每旋动一档视孔内更换一 种功能镜片。
眼视光学 PPT课件

2 6~20岁时,由于近距离工作、阅读增 加,开始出现症状
3 20~40岁,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出现视 疲劳症状,部分人老视提前出现
4 >40岁,调节幅度下降,视远、视近均 需矫正
远视的几个相关问题:
1屈光性弱视: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 岁前进行适当矫正的儿童,早期发现、早期矫 正及适当的视觉训练可良好治疗。
Gullstrang精密模型眼:
调节静止状态下,眼球总屈光力为58.64D, 最大调节为70.57D。
屈光中最主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体。 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D,晶体约为19D,眼轴 长度约为19D。
眼的调节与集合
调节(accommodation): 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要增加晶状体的
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 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 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机制:
看远时:睫状肌松弛-晶体悬韧带收缩- 晶状体变扁平
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体悬韧带松弛- 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屈光力增加
调节力以屈光度为单位 调节幅度: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调节时还会引起瞳孔缩小 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为眼的三联动现象
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婴幼儿的屈光状态: 出生不久均处于远视状态 随着生长发育,经历正视化过程,达到正
视化 正视(emmetropia):
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中心凹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分类: 规则散光:最大和最小屈光力的主子午线
互相垂直 不规则散光:两主子午线不互相垂直
规则散光: 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在90º±30º 逆规散光:最大屈光力在180º± 30º 斜向散光:除去顺规和逆规散光的
3 20~40岁,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出现视 疲劳症状,部分人老视提前出现
4 >40岁,调节幅度下降,视远、视近均 需矫正
远视的几个相关问题:
1屈光性弱视: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 岁前进行适当矫正的儿童,早期发现、早期矫 正及适当的视觉训练可良好治疗。
Gullstrang精密模型眼:
调节静止状态下,眼球总屈光力为58.64D, 最大调节为70.57D。
屈光中最主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体。 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D,晶体约为19D,眼轴 长度约为19D。
眼的调节与集合
调节(accommodation): 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要增加晶状体的
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 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 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机制:
看远时:睫状肌松弛-晶体悬韧带收缩- 晶状体变扁平
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体悬韧带松弛- 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屈光力增加
调节力以屈光度为单位 调节幅度: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调节时还会引起瞳孔缩小 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为眼的三联动现象
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婴幼儿的屈光状态: 出生不久均处于远视状态 随着生长发育,经历正视化过程,达到正
视化 正视(emmetropia):
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中心凹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分类: 规则散光:最大和最小屈光力的主子午线
互相垂直 不规则散光:两主子午线不互相垂直
规则散光: 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在90º±30º 逆规散光:最大屈光力在180º± 30º 斜向散光:除去顺规和逆规散光的
眼视光基础 (培训)ppt课件

二.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调节过度或调节痉挛与青 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照明、营养、微量元素缺乏、污染等影响
近视眼的分类
*按照近视眼的程度分类
轻度近视:-3.00DS以内者 中度近视:-3.00DS至-6.00DS 高度近视:-6.00DS以上者
近视眼的分类
*按照屈光状态类 屈光性近视眼(曲率性、指数性) 轴性近视眼
近视眼的分类
*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 单纯性近视眼 病理性近视眼
近视眼的分类
*按照调节作用参与多少分类 假性近视:是指用阿托品散瞳后检查,近 视屈光不正消失,成为正视或轻度远视 真性近视:是指用阿托品散瞳后检查,近 视屈光不正度数未降低,或降低的度数小 于0.50D 混合性近视:是指用阿托品散瞳后检查, 近视屈光不正度数明显降低,但是未能恢 复正视
散光的治疗
一、配戴框架眼镜 *视力不降低,又无视觉疲劳或视觉干扰 症状发生,轻度的散光不需矫正 *视力降低和视觉疲劳出现任何一种,特 别当有视觉干扰发生时,即使很轻度的 散光存在,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 治疗 *配镜原则是宁低勿高,避免过矫 二、配戴角膜接触镜矫正(RGP) 三、手术矫正
屈光系统
角 膜 *角膜为凸凹透镜,角膜表面并不是真正 的球形,它的周边部要比中央扁平些, 中央1/3的圆形区屈光度最为规则,称为 光学区; *角膜屈光度为40.0D-45.0 D *屈光指数N=1.377 *角膜的大小?厚度?组织学结构?
眼屈光不正的发生率
*人眼屈光状态的分布情况和种族、地区、 职业、年龄等因素有关 *Stromberg所定的0.00D~+0.75D正视标 准较为常用 *顾三都推测国人正视眼的临床标准为 -0.25D~+0.5D
近视眼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眼视光课件-PPT课件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第5节老视
案例9-3:
•
张老师今年45岁,视力以往一直很正常, 但近日感到视近物模糊、阅读困难,视远 物清晰无不适,亦无其他不适。请问你将 如何为其诊治?
概念
•
老视是由于年龄所致的调节功能减
弱,从而导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困难。
•
症状:视近困难
•
治疗:戴镜、屈光手术
小结
•
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和老视均可 因视力问题而引发视疲劳症状;近、远视 还可引起眼位偏斜,散光还可引起头位偏 斜等改变,屈光参差还可引起弱视。矫正 屈光不正时必须注意到上述问题的妥善解 决。到目前为止,采用镜片矫正屈光问题 仍然是重要手段。
概念
•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称 为近视。
病因
•
遗传
•
发育 外因
•
分类
根据近视程度分类: 轻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 根据功能分类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 、 屈光性近 视 、混合性近视
临床表现
• •
•
•
•
治疗:主要依靠戴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 可试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
第4节屈光参差
• • •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或性质不同者称为屈光 参差。 度数相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出现视疲 劳或视力下降 ,屈光度高的眼容易形成弱视。 戴镜适应者,充分矫正,并经常戴镜 ; 不适应者,充分矫正低度眼,高度眼适当 降低度数; 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眼视光学课件

散光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形成 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 光(Astigmatism)。
不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顺规散光,逆规散光 散光用柱镜来矫正。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 (anisometropia), 度数相差超过2.5D以上 者通常会因融像困难出现症状。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 镜):特殊设计的高 透氧硬镜,佩戴一定的时间,通过机械压迫、镜片移 动的按摩及泪液的液压等物理作用,达到压平角膜中 央形状、暂时降低近视度数的作用。
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CRS) 角膜胶原交联术(CXL)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Epi-LASIK、T-PRK)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磨镶术(LASEK) 飞秒LASIK、FLEx 和全飞秒Smile
集合(convergence):两眼看近时,两眼的 视轴需要转向被注视物体,使双眼物象落 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经过视中枢合二为 一,形成双眼单视,这种运动称为集合。
集合近点(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两 眼能保持集合的最近点。
眼的三联动现象:调节的同时还引起集合 和瞳孔缩小,称为眼的三联动现象。
视网膜对应点:在一眼视网膜上的每一点都 与对侧视网膜上的某一点相对应(生理盲点 除外),具有相同的视觉方向。
Vieth-Muller圆( Vieth-Muller circle):通过 注视点和两眼入瞳中心的几何圆。
复视(diplopia):一个物体被看成两个。
视觉混淆(confusion):两个不同的物体成 像于两眼的视网膜对应点上,被看成在一 个视觉方向上,造成视觉混淆。
【PPT课件】眼视光学

ppt课件
4
6.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
•眼轴长度 24mm
•眼总屈光力(静止时)+58.64D
ppt课件
5
7.简化眼: 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
用人眼来研究眼的屈光比较困难, 因此将人眼简化。
•定义: 可将屈光系统结简点 化为单一球
面屈折,并大致保存有原光学 性的简单屈光系统称简化眼。
ppt课件
ppt课件
24
临床表现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退行性变(病理性近视)
近视弧形斑:眼轴伸长,巩膜扩张快,脉络膜扩
张慢,而暴露出白色弧形巩膜斑。
豹纹状眼底:后极部巩膜扩张引起视网膜色素上
皮脱失,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呈豹纹状。
黄斑变性:出血、新生血管、白色萎缩斑、黑色
Fuchs斑。
巩膜后葡萄肿:
网膜周边变性:囊样,格子样,裂孔,网脱。
调节与屈光状态无关:无论正视、远、近
视及散光人其绝对调节力基本相同,但是调节 近点、远点与屈光不正有密切关系(详见各 论)。
ppt课件
13
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ppt课件
14
一、婴幼儿的屈光状态和发育
新生儿眼轴长度12—16mm,和发育 成熟的眼球相比,需要增长8—11mm。 从数据看,外界光线要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造成20D左右的远视,实际并非如此。
6
三对基点:
焦点、主点、结点。
前焦点(距第一主点)-17.05mm 后焦点(距第二主点)+22.78mm 第一主点;1.348mm 第二主点;1.602mm 第一结点;7.078mm 第二结点;7.332mm
前焦点
主点
ppt课件
结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说明:
• 在播放幻灯片前,将“宏”的“安全性” 设置为“低”时,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 随时用鼠标点击右上角的数字,即可显示 当前的时间。
谢谢!
30
手术治疗
• 准分子激光 手术:LASIK、PRK、LASEK • 表面角膜镜片术 •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 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第2节远视
案例9-2:
• 患者李某,女,32岁,会计,因双眼胀痛、 头痛约一周就诊,休息后上述症状减轻。 眼科检查:远视力0.8,近视力0.4,眼压右 眼15、左眼16,双眼前房略浅,晶状体透 明,眼底视盘较小、色红、杯盘比约0.3, 电脑验光结果:右眼+0.00+0.25×84°左眼 +0.25+0.50×65°。
主要来源于角膜和晶状体
分类
顺规散光
• 规则散光
逆规散光
斜向散光
• 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
• 主要临床表现:视物模糊、视疲劳 • 治疗:主要依靠戴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
可试用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 。
第4节屈光参差
•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或性质不同者称为屈光 参差。
• 度数相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出现视疲 劳或视力下降 ,屈光度高的眼容易形成弱视。
第9章 眼视光学
学习目标
• 1 描述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和老 视等屈光名词的概念含义
• 2 记住各种屈光不正和老视的临床特点和 矫正原则
概述
• 正视眼 • 非正视眼(又称屈光不正)
近视
远视
散光
第1节近视
案例9-1:
• 患者李××,男,11岁,因“双眼看不清 黑板约1月”就诊。
• 眼科检查:裸眼远视力右眼0.5、左眼0.4, 双眼近视力1.5,33㎝及1m角膜映光检查 均为正位,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 戴镜适应者,充分矫正,并经常戴镜 ; 不适应者,充分矫正低度眼,高度眼适当 降低度数; 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第5节老视
案例9-3:
• 张老师今年45岁,视力以往一直很正常, 但近日感到视近物模糊、阅读困难,视远 物清晰无不适,亦无其他不适。请问你将 如何为其诊治?
概念
• 老视是由于年龄所致的调节功能减 弱,从而导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困难。
• 症状:视近困难 • 治疗:戴镜、屈光参差和老视均可 因视力问题而引发视疲劳症状;近、远视 还可引起眼位偏斜,散光还可引起头位偏 斜等改变,屈光参差还可引起弱视。矫正 屈光不正时必须注意到上述问题的妥善解 决。到目前为止,采用镜片矫正屈光问题 仍然是重要手段。
视疲劳 :年龄大、近距离工作时明显 内斜视 :度数较高的一眼呈内斜位 其他眼部改变 :浅前房、小眼球 、视盘、眼
轴短
治疗
• 凸透镜矫正 • 低于+6.00D的远视可行LASIK手术矫正
第3节散光
概念
• 散光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 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 的一种屈光状态。
• 问题: • 为明确诊断应作何检查? • 该患者突出的症状是什麽? • 如何治疗?
概念
•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称 为近视。
• 遗传 • 发育 • 外因
病因
分类
根据近视程度分类: 轻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
根据功能分类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 、 屈光性近 视 、混合性近视
临床表现
• 视功能 :远视力下降 • 视疲劳 :低度者常见 • 眼位偏斜 :外隐斜或外斜 • 眼球的改变 :突眼、眼底改变
治疗
验光配镜
• 原则:选用使患者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度 数镜片 玻璃镜片 框架眼镜 树脂镜片
角膜接触镜 软性、硬性
• 问题:你认为是什麽病?为明确诊断,应 作何检查?如何治疗?
概念
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称为 远视。
分类
• 根据远视程度分类 :轻度、中度、高度
• 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远视 曲率性远视 屈光指数性远视
临床表现
与年龄密切相关
视功能 :隐性远视、显性远视、假性近视、 “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