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等级标准

合集下载

无尘室洁净度等级标准国际

无尘室洁净度等级标准国际

无尘室洁净度等级标准国际答案是:无尘室洁净度等级标准分为6个等级,即1级≥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

排名越高,级别越高,级别高。

常见的是100级到10万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等级标准。

1级。

这一级别的洁净室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微电子对集成电路的精度要求为亚微米。

10级。

该级洁净室主要用于带宽小于2微米的半导体行业。

100级。

100级无尘室可用于医药行业的无菌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植入物品的制造、手术,包括移植、集成器制造、对细菌感染特别敏感的患者的隔离治疗,如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的隔离治疗。

1000级。

这一级别的无尘室主要用于生产高质量的光学产品,也用于测试、装配飞机蛇螺仪、装配高质量的微型轴承等。

一万级。

万级无尘室用于液压设备或气压设备的组装,在某些情况下也用于食品饮料行业。

此外,万级无尘室也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

十万级。

10万级洁净室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如光学产品制造、小部件制造大型电子系统、液压或气压系统制造、食品和饮料生产、医药和制药行业。

美国联邦标准209EISO/DIS14644-1洁净室和洁净区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的分级标准拓展资料:一、无尘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级)划分1、一般要求:a.静态空气中粒子数≤100颗/升。

b.动态空气中粒子数≤1000颗/升。

2、特殊要求:a.静态空气中粒子数≤500颗/升;动态空气中粒子数≤3000颗/升。

b.对粒径≥0.5μm的尘埃粒子和菌类,其沉降菌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沉降菌量应小于等于1个/皿(cfu);(2)沉降菌量应小于等于5×105cfu/10cm2。

c.对粒径≥0.5μm的尘埃粒子,其浮游率不得大于50%。

d.对粒径≥0.5μm的尘埃和微生物,在气流输送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不得超过10个皿(cfu)。

二、无尘室内温湿度要求无尘室的温度宜控制在20±2°C为宜;相对温度宜保持在50±5%范围内。

洁净室等级标准

洁净室等级标准

洁净室等级标准【Federal Standard (FS)209E,1992】,可将无尘室分为六级。

分别是1级、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级,如果无尘室的等级只用尘粒数目来叙述,则可假设尘粒的尺寸为0、5μm,例如,1级、10级、100级无尘室最大尘粒数目分别小于或等于1颗、10颗、100颗,如果尘粒尺寸不是0、5μm,无尘室等级应以在一特定尘粒尺寸的级数来表示。

例如:10级在0、2μm(尘粒尺寸在0、2μm或更大下,密度不大于75颗/立方英尺),1级在0、1μm(尘粒尺寸在0、1μm或更大下,密度不大于35颗/立方英尺)。

洁净度:洁净度10000级cleanliness class10000(P2万级实验室即ISO7级)即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粒/m3 (35粒/L)到小于等于粒/m3(35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

压差及温湿度控制:1)温度:干盘管系统控制。

2)湿度:空调箱调节通过感测的信号,控制三通阀开度来调节空调箱盘管进水量。

3)正压:空调箱调节,根据静压感测的信号,自动调节空调箱马达变频器的频率,从而调节进入室内的新风量。

检测标准:气流速度及其均匀度检测,是无尘室效果的其他各项检测的前提,这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单向流无尘室工作区的平均气流通度及其均匀性。

1)室内洁净度的检测:洁净度的检测是为了确定洁净环境可达到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可采用粒子计数器检测。

2)自净时间的检测:通过确定自净时间,查明洁净室内部发生污染时恢复其原有洁净度的能力。

3)照度的检测:照度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判明洁净室的照度水平和照度的均匀性。

4)振动的检测:振动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判明无尘室各表明的振动幅度。

5)温、湿度的检测:温、湿度检测的目的是把温度、湿度调整到一定限度内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检测无尘室的送风温度,检测有代表性测点的空气温度,检测无尘室中心点的空气温度,检测敏感元件处的空气度,检测室内空气相对温度,检测回风温度。

国标洁净等级对应的国际标准

国标洁净等级对应的国际标准

国标洁净等级对应的国际标准国标洁净等级对应的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对于洁净室的分类有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对就不那么统一了。

下面就我们所熟悉的国家标准洁净等级和其对应的国际标准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国标洁净等级1. GB 50073-2001《洁净室设计规范》2. GB/T 16292-2008《洁净室运行规程》3. GB/T 15480-2002《空气净化技术术语》以上三项是中国国内比较常用的洁净室标准,但是对比国际标准,会发现侧重点不一样。

二、ISO标准1. ISO 14644-1《洁净室与与相关受控环境的分级》2. ISO 14644-2《洁净室测试和监测》3. ISO 14698-1《洁净室与与相关受控环境的生物污染控制》在ISO标准的体系中,主要用ISO 14644-1进行洁净室的分级,包括颗粒物计数标准、空气动力学参数和生物污染控制等指标。

ISO 14698-1是针对生物污染控制的标准,而ISO 14644-2则是关于洁净室测试和监测的具体规范。

国标与ISO标准对比,可以看出ISO标准更强调对生物污染控制的要求,而国标相对更注重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控制。

这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洁净室标准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从国标和ISO标准对比中,我个人觉得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都有其适用的场景,不能一概而论哪个更好。

国标更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而ISO标准更具有全球性的参考性和通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采用国标还是ISO标准,以满足洁净室设计、运行和管理的要求。

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国内洁净室标准体系,使其更适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总结起来,国标洁净等级和其对应的国际标准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洁净室标准的水平,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产业和科技需求。

在本文中,我以对比国家标准和ISO标准的方式为主线,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对国标洁净等级对应的国际标准进行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

洁净室洁净度级别标准

洁净室洁净度级别标准

洁净室洁净度级别标准
洁净室的洁净度级别标准通常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洁净度级别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洁净度级别标准:
1. ISO 1级:最高级别的洁净度,适用于对粒子污染非常敏感的特殊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个0.1微米颗粒。

2. ISO 2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非常敏感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个0.1微米颗粒。

3. ISO 3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敏感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个0.1微米颗粒。

4. ISO 4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较为敏感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00个0.1微米颗粒。

5. ISO 5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较为敏感的应用,也是医疗行业洁净手术间常用的洁净度级别,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00个0.1微米颗粒。

6. ISO 6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要求较高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000个0.1微米颗粒。

7. ISO 7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要求一般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0,000个0.1微米颗粒。

8. ISO 8级:适用于对粒子污染要求较低的应用,允许的最大粒子浓度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00,000,000个0.1微米颗粒。

这些标准主要参考了洁净室中的空气质量,以0.1微米颗粒为基准进行粒子浓度的限制。

洁净度级别标准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GMP洁净室等级标准

GMP洁净室等级标准

GMP洁净室等级标准GMP洁净室是指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要求的洁净生产环境,用于生产医药、食品、化妆品等产品。

洁净室等级标准是评定洁净室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GMP洁净室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GMP洁净室等级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ISO 14644-1《洁净室与相关受控环境的分级》。

该标准将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分为9个等级,分别是ISO 1至ISO 9,其中ISO 1为最高等级,ISO 9为最低等级。

不同等级的洁净室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ISO 1适用于对空气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场所,如微电子生产;ISO 9适用于对空气洁净度要求较低的场所,如普通工业生产。

其次,GMP洁净室等级标准对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洁净室内微粒浓度、洁净室内空气流速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ISO 14644-1标准中,对于不同等级的洁净室,规定了不同的洁净室内微粒浓度限值,以及洁净室内空气流速的要求。

这些指标的严格规定,保证了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从而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另外,GMP洁净室等级标准还对洁净室的设计、建造、验收和日常运行进行了规定。

在洁净室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ISO 14644-1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洁净室的结构和设施能够满足相应的洁净度要求。

在洁净室的验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空气洁净度测试、微粒浓度测试等多项指标的检测,以确保洁净室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对洁净室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以保持洁净室的洁净度。

总的来说,GMP洁净室等级标准是对洁净室洁净程度的严格要求,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

企业在建设和运行洁净室时,需要严格遵守ISO 14644-1标准的要求,确保洁净室能够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从而为产品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障。

洁净室等级从低到高的标准

洁净室等级从低到高的标准

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用于控制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数量,以确保对特定产品的生产或处理过程不会受到污染。

洁净室等级通常按照国际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分类,不同的等级适用于不同的生产场景和需要。

以下将从低到高的顺序,详细介绍洁净室等级的标准。

一、ISO 14644-1国际标准1. ISO 8级别:该级别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5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5微米。

这种级别适用于一些普通的办公室、车间等环境。

2. ISO 7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5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5微米。

这个级别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生产场所,如电子元件生产线等。

3. ISO 6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此级别适用于一些对洁净度要求很高的生产场所,如制药厂等。

4. ISO 5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这个级别适用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要求极高的场所,如生物实验室等。

5. ISO 4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这个级别适用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要求极高的场所,如医院手术室等。

6. ISO 3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这个级别适用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如生物制药厂等。

7. ISO 2级别: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在这个级别下,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已经接近于绝对洁净的水平,适用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要求极为严格的场所,如超洁净手术室等。

8. ISO 1级别:这是最高等级的洁净室标准,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不得大于0.1微米,液滴颗粒物不得大于0.5微米。

这种级别适用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要求极其苛刻的场所,如微电子芯片生产工艺中的洁净室等。

1-5级洁净度环境要求标准

1-5级洁净度环境要求标准

1-5级洁净度环境要求标准一、尘埃数量1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3500000个。

2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3500000个。

3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1800000个。

4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1800000个。

5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900000个。

二、微生物含量1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5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三、空气流速1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2-0.5m/s之间。

2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2-0.5m/s之间。

3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3-0.6m/s之间。

4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4-0.7m/s之间。

5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5-1.0m/s之间。

四、压差1级: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压差,一般应在10-30Pa之间。

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高级别洁净室的压力高于低级别洁净室的压力。

对于同一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通常应保持相同的压力,或至少相差不应超过5Pa。

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如制药行业,不同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可能会更大。

同时,要确保门的密封性能良好,以维持洁净室的压差稳定。

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

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

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内部空气质量受到严格控制,以确保在其中进行的生产制造、实验研究等工作不受外界污染的影响。

为了规范洁净室的建设和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以便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建设和使用洁净室时有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首先,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对洁净室的分类和等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空气洁净度水平,洁净室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ISO 1至ISO 9共10个等级。

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以及对应的空气流速、过滤器效率、室内压力等参数。

这些等级和要求的设定,为洁净室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标准。

其次,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对洁净室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洁净室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包括洁净室的布局、结构、材料选择、设备配置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洁净室能够满足相应等级的空气洁净度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维持这一水平。

此外,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还对洁净室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对洁净室的日常维护、清洁、消毒、设备检测与校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洁净室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行为规范等内容。

通过这些规定的制定,可以有效地保障洁净室在使用过程中的空气洁净度水平,以及使用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总的来说,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洁净室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洁净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也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标准。

同时,它也促进了洁净室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洁净室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洁净室等级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洁净室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为生产制造、实验研究等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关注和学习国内外洁净室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洁净室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我国洁净室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0
100000 300000
350,000
3,500,000 10,500,000
2,000
20,000 61,800
100
500 NA
3
10 15
注1:大于100000级的参数是参考美国联邦标准洁净室和洁净区内空气浮游粒子洁净等级; 注2:空气洁净度的测试以静态条件为依据,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医药管理工业洁净室和洁 净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中有关规定; 注3: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室内大于等于5μm尘粒的计数,应进行多次采样, 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
2. 2 洁净度的控制对象
三、被控制的含尘浓度的具体规定 1、何状态下的含尘浓度 动态、静态、空态 2、何范围内的含尘浓度
离地0.8~1.5m高的区域。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3、现在标准 基于≥0.5um粒径的各国洁净度等级近似对照表
基于≥0.5um粒径的各国洁净度等级近似对照表
个/M3≥0.5um 1 3.5 10.0 ISO 14644-1(1999) 2 US 209E(1992) M1 US 209D(1988) FRANCE AFNOR(1981) GERMANY VDI 2083(1990) 0 JAPAN JAOA(1989) 2 -
35.3
100 353 1,000
3
4 -
M1.5
M2 M2.5 M3
1
10 -
-
1
2 -
3
4 -
3,530
10,000 35,300 100,000 353,000 1,000,000 3,530,000 10,000,000
5
6 7 8 -
M3.5
M4 M4.5 M5 M5.5 M6 M6.5 M7
102
1020 10200 102000
35
352 3520 35200
8
83 832 8320 29 293
7
8 9
352000
3520000 35200000
83200
832000 8320000
2930
29300 293000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各种要求粒径D的粒子最大允许浓度Cn由公式(2-1)确定。
空气洁净技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16学时)
赵加宁
第2章 空气洁净度标准与控制对象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说明:工程中所依据的各项标准和规范,重要内容应记录 在脑子里。
空气洁净度:洁净空气中含尘量多少的程度(即含尘浓 度)。 含尘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含尘浓度低则洁净度高。 1、美国空军技术条令 世界上第一个洁净度标准。1961年3月问世。美国联邦 标准的基石。 2、美国联邦标准209 1963年12月问世。 0.5µ m 5.0µ m
100
1,000 10,00,000 4,000,000 -
3
4 5 6 -
5
6 7 8 -
2. 2 洁净度的控制对象
控制对象:最小微粒直径,微粒数量。 一、控制的最小粒径 (1)生产的机械角度考虑; (2)白炽灯作光源的散射光式粒子计数器测试; (3)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要求控制0.1µ m。 二、控制的微粒数量 原则:(1)现有措施能达到; (2)经济上能明显区别; (3)记忆方便。
NA
10
350
75.0
30.0
10.0
NA
100
NA
750
300
100
NA
1000
NA
NA
NA
1000
7.0
10000
NA
NA
NA
10000
70.3
100000
NA
NA
NA
100000
700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3、现在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50073-2001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644-1) 特点:与旧规范相比,控制粒径2种增加到6种;4个级 别增加到9个级别。另,允许采用整数间的中间级别。
2.08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3、现在标准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空气洁净度标准GMP-97。
表2-3 中国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标准
尘埃最允许数/平方米 Maximum permit quantity of particles per cubic 洁净度级别 metre Clean class ≥0.5um 100 3500 ≥5um 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Maximum permit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 浮游菌个/立 方米 5 沉降菌个/ 皿.30min 1
2.1 洁净度等级标准
3、现在标准 美国联邦标准FS209E
表2-1 美国联邦标准(USA Federal
Standard)209E(1992年)
粒 径 Particles Size (um)
洁净度级别 Clean class
0.1 0.2 0.3 0.5 5.0
1
35.0
7.50
3.00
1.00
表2-2 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空气洁净度等级 (N) 1 2
大于或等于表中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 0.1um 10 100 0.2um 2 24 10 4 0.3um 0.5um 1um 5um
3
4 5 6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237
2370 23700 237000
0.1 (2-1) Cn 10 N D 式中:Cn——大于或等于要求粒径的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 Cn是以四舍五入至相近的整数,有效位数不超过三位。 N ——洁净度等级,数字不超出9,洁净度等级整数之间的中间 数可以按0.1为最小允许递增量。 D——要求的粒径(µ m),其值为[0.1~5.0]。 0.1——常数,其量纲为µ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