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练丨2019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三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9-2021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真题

江苏省2019-2021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真题

江苏省2019-2021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真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19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

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

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

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

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

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可得三百斤耳。

”网之,果得三百斤。

余问其故,曰:“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

”问鱼苗几何,余谓一千八百石。

西乡人曰:“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

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

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躯,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

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

”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

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

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冤哉。

(选自明•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注释】①畜(xǜ):富养。

②比年:到了一年。

③限(wēi):山或水弯曲的地方。

④獭(tǎ):水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头可一斤许.②网.之,果得三百斤③问鱼苗几何..④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②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3)“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4)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

【分析】参考译文:我家东因有一座小山,小山四面是池塘,(我)在里面蓄养了两千石鱼苗,到了一年的时候查看,每条鱼一斤左右,第二年两斤左右,第三年就有三斤的鱼了。

(可我)只收获了几条鱼,池塘里就没有剩余的鱼了。

只看见残缺的鱼身和腐烂的鱼骨散落在山隈我仔细探察,发现一只水獭藏在水沟中,(却)无法捕获它。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9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2019•淮安卷】(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20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摸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缰气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成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平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鸯者也气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③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缩: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

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

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

⑥谨敕:谨慎端整。

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鸯:鸭子。

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2分)申父母之戒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意与日寺③丞人之乐④数郡半至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 附答案.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 附答案.

初三复习专题训练:古诗文阅读(1)(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2019年栖霞区一模卷)【古诗阅读】陪润州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宋〕杨蟠试上蓬莱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④月,独倚牙旗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版)[注释]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

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

③北固:指北固山。

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

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

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1.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写出金山山势的,颔联用“”“”两个动词性短语写出金山被江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2分)2.这首诗尾联对江中明月的描写非常别致,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2019年鼓楼一模卷)剑客行[南宋]陆游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①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②泪如雨。

(选自《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集》,陈祖美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注]①正昼:大白天。

②昌陵:永昌陵,宋太祖的陵墓。

3.下列对宝剑的描摹,手法与《剑客行》首联、颔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剑池》)B.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

(《琴剑》)C.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D.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4.诗中提及荆轲、专诸有何意?(3分)(三)古诗阅读。

(4分)(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卷)遣意【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酿黍:酿酒。

移橙:栽橙。

江苏省2019-2021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江苏省2019-2021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江苏省2019-2021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20淮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因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

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赤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已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②堂皇:厂大的堂厦。

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

④阖:草帘子。

⑤夭阏(è):阻塞。

【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余购以月俸(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自北门桥西.行②为南唐避暑所.③以一官易.此园④太守之乐.其乐(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5)【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甲】金陵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

2019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三

2019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三

2019 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三2019 年中考真题精选(文言文阅读篇)一、2019 常州卷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1注释】① 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 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 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 用事:当政,掌权。

⑤ 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 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 滥:不加节制,乱来。

1. 解释下列标红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 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江苏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20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雹神蒲松龄王公筠仓①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

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

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②,曰:“闻驺从③将临,先遣负弩④。

”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天师治具相款。

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

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

”公愕然改容。

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

”公问:“何处?”曰:“章丘。

”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

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

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

”又嘱:“贵客在座,文去.勿武。

”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

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

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

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

”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

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字筠苍,山东淄川人。

明代万历年间进士。

②刺:名帖。

③驺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

④负弩:充当先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怀中出.天师刺②公以.接壤关切③顾.而嘱曰④文去.勿武(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②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4)王筠仓这个人物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分析】【参考译文】王老先生字筠苍,到今湖北地区做官到任后,他便想登上龙虎山拜会张天师。

一天他来到湖边,刚登上船,就见有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他驶来,叫船上的人替他通报。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阅读理解 附答案.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阅读理解 附答案.

语文文言文2篇(一)(2019江西黑白卷改编)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16分)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

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

有诸御己者,谓其耦曰:“吾将入见于王。

”其耦曰:“以身乎?今子持草茅之人耳!”诸御己曰:“若与子同耕而比力也,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知矣。

”委其耕,入见庄王。

庄王谓之曰:“诸御己来,汝将谏耶?”诸御己曰:“君有义之用,有法之行,且己闻之,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君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民之衅咎血成通于涂,然且未敢谏也,己何敢谏乎?顾臣愚,窃闻昔者桀杀关龙逢而汤得之,纣杀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杀杜伯而周室卑。

此三天子,皆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

”遂趋而出。

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

先日说寡人者,其说也,不足以动寡人之心,又危加诸寡人,故皆至而死矣。

今子说,足以动寡人之心,又不危加诸寡人,故将用子之谏。

”(选自《太平御览》,有删改)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臣谏者/七十二人B.己/何敢谏乎C.今/子持草茅之人耳D.故吾/将用子之谏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委.其耕,入见庄王(2)民之衅咎血成通于涂.(3)宣王杀杜伯而周室卑.(4)遂趋.而出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且己闻.之②陶后鲜有闻.B.①然且未敢谏.也②上书谏.寡人者C.①窃.闻昔者桀杀关龙逢而汤得之②盗窃.乱贼而不作D.①故皆.至而死矣②皆.若空游无所依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4分)(1)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

(2)此.三天子,皆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

5.诸御己和“大臣谏者七十二人”劝谏的结果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2分)(二)(2019成都黑白卷改编)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16分)初十日过蒜岭驿,至榆溪。

2019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9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9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躬耕于南阳(2)先主器之(3)先主遂诣亮(4)孤不度德量力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1l.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答案:(二)(15分)9.(4分)(1)亲身亲自(2)器重看重(3)往到拜访访问(4)衡量估计推测考虑10.(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11.(6分)(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1分)(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12.(3分)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周一练丨2019年江苏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三
一、2019常州卷
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乙】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
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标红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
②威武不能屈
③军于城父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孟子认为符合仁、礼、义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C.在几段选文中,对“贤者、士、仁者、君子”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二、2019淮安卷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
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

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

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

⑤清浊无所失:指
交友不分善恶。

⑥谨敕:谨慎端整。

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

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申父母之戒
2.解释下列标红的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意与日去
③乐人之乐
④数郡毕至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三、2019扬州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释】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标红的词语。

①为蒲亭长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
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书,笔记本,手,夹,文本,阅读,小说,褪色,白色,干净,整洁
答案解析
2019常州卷
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驻军、驻扎
④弘,广大。

毅,强毅⑤批评、指责
2.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②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很好地阐释了“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节,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4.D
2019淮安卷
1.申/父母之戒
2.①使……增长②离开③以……为乐④全,都
3. ①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②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③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5.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

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

生动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
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

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

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2019扬州卷
1.①担任②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