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用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制度(4篇)

生产用气体钢瓶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维护生产现场和员工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使用气体钢瓶,严禁违反规定使用气体钢瓶。
第四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五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气体钢瓶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六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七条所有生产用气体钢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八条不得私自修理、改装气体钢瓶,如有问题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九条使用气体钢瓶过程中,如发现泄漏、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条每次使用生产用气体钢瓶前,都应仔细检查气体钢瓶的外观和密封情况,确保其无任何损坏和泄漏。
第十一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存储和使用场所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确保安全通风和防火。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相关单位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章生产用气体钢瓶的管理第一节生产用气体钢瓶的采购、登记和领用第十三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采购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采购必须依法签订采购合同,并保持相关文件和记录备查。
第十五条生产用气体钢瓶采购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包括钢瓶编号、规格、材质等信息。
第十六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领用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单位、领用时间、数量等信息。
第二节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存储和保管第十七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存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气体钢瓶安全、整齐、干燥。
第十八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存放场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禁与易燃物品存放在一起。
第十九条生产用气体钢瓶存放场所应设有明显的标志,禁止擅自停放其他物品。
第二十条生产用气体钢瓶的保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钢瓶的密封和完整性,并进行记录。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瓶的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充装、运输、储存、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责任单位(以下简称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
第五条责任单位应当对气瓶使用和储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条责任单位应当加强气瓶的维护、检验和报废工作,确保气瓶安全使用。
第七条责任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第八条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报告气瓶事故,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二、气瓶的储存安全管理第九条气瓶库房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气瓶存放数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分类放置。
第十条气瓶库房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内温度应根据气瓶内的介质确定。
一般应在5℃以上、35℃以下,高于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冬季严禁使用煤炉、电热器或其它明火取暖设施。
第十一条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控制仓库内的最高温度、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线源。
第十二条储存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其照明、换气装置等电气设备,均需采用防爆型的;电气开关和熔断器应装在房外。
第十三条储存氢气等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必须装设避雷装置。
第十四条对于有毒、可燃或窒息性气体的气瓶库房内,可装设与之相适应的自动报警装置。
第十五条库房还应有运输和消防通道,设置消防枪和消防水池,在固定地点备有专用灭火器、灭火工具和防毒用具。
第十六条气瓶库房周围10米距离内禁止存放任何易燃物品,也禁止进行任何有明火的作业。
三、气瓶的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七条气瓶的使用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气瓶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气瓶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气瓶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所属气瓶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单位气瓶安全管理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本单位所有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定,确保气瓶使用安全。
第五条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安全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章气瓶的分类和标识第六条本单位所有气瓶应按照气瓶的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标识。
第七条气瓶的标识应包括气瓶规格、使用单位、使用地点、充装日期等信息。
第八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对气瓶进行编号管理,确保气瓶使用的追溯性。
第九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气瓶的检验和鉴定,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
第十条气瓶的标识应清晰、醒目、不易褪色,确保气瓶的识别和管理。
第三章气瓶的存放和运输第十一条气瓶的存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禁止将气瓶存放在易燃易爆场所。
第十二条气瓶的存放应有专门的存放场所,保证通风良好,防止气瓶受到外界损坏。
第十三条气瓶的运输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运输过程中气瓶的安全。
第十四条气瓶在运输过程中应有专门的运输车辆和司机,保证气瓶的安全。
第十五条气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撞击等危险行为,确保气瓶的完好无损。
第四章气瓶的使用和操作第十六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对气瓶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十七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气瓶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制定气瓶使用标准,明确操作规程,确保气瓶的安全操作。
第十九条气瓶的使用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气瓶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第二十条气瓶使用人员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确保气瓶使用安全。
第五章气瓶的维护和检修第二十一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对气瓶进行定期检修,确保气瓶的良好状态。
第二十二条气瓶的检修工作应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修合格。
第二十三条气瓶的维护应根据气瓶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确保气瓶的良好使用。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气瓶是一种常见的储存并输送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气瓶存储的是高压气体,如果不加以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气瓶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
2.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气瓶使用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气瓶存储区域及设备的完好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存在问题的设备。
3.气瓶使用人员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应急措施,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气瓶存储区域管理1.气瓶存储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在存储区域内进行吸烟、明火作业等危险行为。
2.气瓶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存放,避免混用和放置不当。
3.存储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受到潮湿和高温环境的影响。
4.定期检查气瓶存储区域的安全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气瓶使用管理1.使用气瓶前应仔细检查其外观是否有损伤,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压力表是否正常,并记录相关信息。
2.使用气瓶时,应采取稳固的支架或托架进行固定,避免因摇晃或倾倒引发安全事故。
3.严禁使用气瓶进行击打、打击或作为支撑物品使用,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
4.使用完毕的气瓶应及时关阀,卸下连接管件,放置在指定的存放区域,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五、气瓶维护与检修1.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状态。
2.尽量避免使用老化和损坏的气瓶。
3.在维修过程中,应按照要求进行检修并记录相关信息,保证维修质量。
六、应急措施1.建立健全气瓶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程序和责任。
2.遇到气瓶泄漏或延燃情况时,应立即切断气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在气瓶事故发生时,要及时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保护周围人员的安全。
七、员工培训和安全教育1.对使用气瓶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气瓶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气瓶室安全管理制度(5篇)

气瓶室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气瓶室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认真做好压力气瓶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气瓶要严格按规定送检,严禁使用超期气瓶。
二、易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混合放置。
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规范的、安全的柜中;各种压力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用架子和套环固定,并做好区域或标牌标识。
三、各种压力气瓶应避免曝晒和靠近热源,可燃、易燃压力气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严禁敲击和碰撞压力气瓶,开气时应先开钢瓶后慢慢开启减压器阀,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门后关闭减压器阀门;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种气体使用。
四、压力气瓶使用时要防止气体外泄;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
五、经常检查易燃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随时排除安全隐患,禁止使用易燃器具。
六、开启钢瓶阀门要注意安全,应先检查减压器阀门是否松开(关闭减压器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减压器的防爆出口不准直对操作者。
七、搬运、装卸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不得采用抛装、滑放或流动的装卸、搬运方法。
八、做到满瓶进,空瓶出,严禁在室内存放气瓶。
九、保持气瓶间清洁,规整放置。
十、常用钢瓶外部颜色区分及标志:氧气瓶(天蓝色黑字)、氢气瓶(深绿色红字)、氮气瓶(黑色黄字)、压缩空气瓶(黑色白字)、乙炔瓶(白色红字)、二氧化碳瓶(铝白黑字)、氩气瓶(灰色绿字)、氦气瓶(棕色)。
气瓶室安全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气瓶室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气瓶室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气瓶室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单位应对气瓶室进行合理的布局、结构和防护设施的设置,并确保其安全等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本单位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气瓶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本单位应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6篇)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对氧气、乙炔气瓶装卸、运输、储存、保管及现场作业做如下规定,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安监站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装卸、运输安全管理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防震胶圈是否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击损坏和爆炸。
3、运输气瓶的车辆且只能装运一种气瓶,不能混装,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用车辆、手推车运输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
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3、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
4、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____米以外。
5、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
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须选用防爆型电灯,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
8、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0、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1、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12、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5篇)

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一、气瓶要严格按规定送检,严禁使用超期气瓶。
二、易燃气体瓶与助燃气瓶不能混合放置。
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规范的安全柜内,各种压力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用架子和套环固定,并做好区域或标牌标识。
三、各种压力气瓶应避免曝晒和靠近热源,可燃易燃压力气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严禁敲打和撞击气瓶;开气时应先开钢瓶阀门后慢慢开启减压器阀门,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后关闭减压阀门;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用气使用。
四、压力气瓶使用时要防止气体外泄,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
五、经常检查易燃易爆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随时排除安全隐患,禁止使用明火器具。
六、开启钢瓶阀门时注意安全,应先检查减压阀门是否松开(关闭减压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减压器的出口不准直对操作者。
七、搬运、装卸气瓶时,不得使用抛装,流放或流动的装卸,搬运方法。
八、做到满瓶进,空瓶出,严禁在室内存放气瓶。
九、保持气瓶间清洁规范放置。
十、焊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者后方可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十一、气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气瓶的瓶阀应佩戴钢帽,每个气瓶配套两个防震圈。
十二、气瓶的漆色也应保持完好,如有脱漆应及时补漆,漆色不得任意涂改或增添其它图案。
一样标识,钢印处应期刷清楚,以防锈蚀。
十三、常用钢瓶外部颜色及标志。
氧气瓶(天蓝色黑字)、氢气瓶(深绿色红字)氮气瓶(黑色黄色)、压缩空气瓶(黑色白字)乙炔瓶(白色红字)、二氧化碳气(铝白黑字)氩气瓶(灰色绿字)、氦气瓶(棕色)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气瓶是一种常用的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的设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制度:1. 气瓶储存与运输: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气瓶车辆,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装卸和固定。
2024年气瓶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2024年气瓶使用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气瓶使用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气瓶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等活动。
第三条气瓶是指用于储存、运输或供应各种气体的容器,包括压缩气体瓶、液化气体瓶、管道气体瓶等。
第四条气瓶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等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气瓶的生产和销售第五条气瓶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
第六条气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生产的气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气瓶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销售,禁止销售未经检验合格的气瓶。
第八条气瓶销售企业应当向购买气瓶的用户提供相关的安全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并加强售后服务。
第九条气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销售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气瓶的来源和去向可追溯。
第三章气瓶的使用第十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气瓶的操作和保养,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一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气瓶安全档案,记录气瓶的数量、规格、使用情况等信息,并定期进行备案。
第十三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当对气瓶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检查,确保气瓶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四条气瓶使用单位应当加强气瓶的保护和存放,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或强磁场环境中使用气瓶。
第四章气瓶的检验和监督第十五条气瓶的检验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第十六条气瓶的初次检验应当在气瓶生产出厂后进行,之后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
第十七条气瓶的检验结果应当记录和备案,对于不合格的气瓶应当予以淘汰或修理。
第十八条气瓶的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九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气瓶使用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________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一、气瓶范围:
氧气瓶、氮气瓶、氨气瓶、氢气瓶、一氧化碳气瓶及其它特殊用途气瓶。
二、储存保管:
1、气瓶必须旋紧安全帽立放,为防止跌倒,应把气瓶放在专用栏杆支座内。
不同类型气瓶必须分别存放。
2、在露天堆放的气瓶必须保证不受雨淋、曝晒。
3、存放气瓶仓库周围10米内禁止放任何易燃物及有明火工作。
三、使用:
1、操作人员在开关气瓶阀时应慢开慢关。
2、气瓶的气阀冻结时,应把气瓶转到暧和地方用清洁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
3、在气瓶上严禁放置电焊地线。
4、氧气瓶嘴禁止有油或用有油的扳手去开关。
5、禁止敲击、碰撞。
6、夏季不要放在日光曝晒的地方。
7、不要放在易跌落和易受外来撞击的地方。
8、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性气体温表,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9、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余压不得小于0.05Mpa。
四、气瓶的管理:
1、发放时,气瓶的瓶帽、防震圈等防护装置要齐全、完好。
第 2 页共 5 页
2、更换时,气瓶的瓶帽、防震圈要齐全。
3、气瓶要有发放、更换登记制度。
气瓶储存养护制度
一、溶解乙炔气瓶
1、储存间耐火等级应达到二级,阴凉、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撮氏度;超过时,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用风扇加强通风,或用凉水喷淋气瓶等)。
要避免阳光直射。
2、要保证储存间内通道通畅。
储存间内应设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3、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占的距离要大于15米,且不应设在地下室内。
4、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应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隔开储存。
6、在储存间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二、氧气瓶
1、储存间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房间耐火等级应达二级,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撮氏度;超过时,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用风扇加强通风,或用凉水喷淋气瓶等)。
要避免阳光直射。
2、旋紧瓶帽,整齐摆放。
留有通道,妥善固定,一般采用直立排放。
如卧放应防止滚动,头部齐朝向一方,堆放不应超过5层。
第 3 页共 5 页
3、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应大于10米。
4、与乙炔瓶须隔开存放。
5、不得与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混放。
第 4 页共 5 页
规章制度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