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章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

第二章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

dmin zd hmax
冻土层的最大厚度
计算步骤:按规范确定z0→冻土分类(五类)→计算zd →查表确定hmax→计算dmin
2.3 地基承载力
一、地基承载力设计原则
定义:保证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对土体产生剪切破坏而失效方面,有足够安
全度的地基土承受荷载的能力。
总安全系数法:将安全系数作为控制设计的标准。
基础底面下土重度 基础埋深内各土层加权平均重度
特点:实质为p1/4,无需宽度、深度修正。 适用:基底偏心距 e ≤0.033 b(b为偏心方向基础边长)时。 缺陷:没有考虑变形要求,尚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3 地基承载力
三、按承载力公式确定fa
以魏锡克公式(汉森公式等)为基础的理论公式计算 fa:
2.3 地基承载力
五、地基承载力的修正
修正原因:原位试验及经验值法结果只能反映一定宽、深
范围内的承载力,实际承载力随基宽和埋深增加而增加。
修正方法:
《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GB 50007-2011》法:
fa fak b (b 3) d m (d 0.5)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2 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三、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地基上好下软,基础应尽量浅 埋,否则可深埋或浅埋加地基 处理;
倾斜持力层,可作台阶形; 边坡上的基础埋深应满足: 当b ≤ 3m,a ≥ 2.5m 时
d≥(b a) tan
不满足时,应按稳定性验算结 果确定。
d
2.2 基础埋置深度选择
3m≤b≤6m
《路桥地基规范JTG D63-2007》法: [ fa ] [ fa0 ] k1(1 b 2) k2(2 h 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包括哪些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包括哪些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包括哪些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之一,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 定义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一种基础结构,用于扩展建筑物的底部面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均匀分布载荷。

它通常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2.1 基础底部基础底部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最底部部分,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

基础底部通常是一个水平的平面,可以是一个浅基础或深基础。

2.2 扩展区域扩展区域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一部分,它位于基础底部之上,并用于增加基础的面积。

扩展区域通常是一个带有平整侧面的梯形或矩形结构,其形状取决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

2.3 立柱或墙体立柱或墙体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主要承载构件,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基础底部和地下层土壤中。

它们通常位于扩展区域的顶部,可以是独立的柱子或建筑墙体的一部分。

2.4 钢筋钢筋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加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它通常嵌入在混凝土中并沿着横向和纵向分布。

钢筋通过提供额外的抗拉强度来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5 混凝土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主要构造材料,用于形成基础的主体结构。

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流动性,以确保基础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以下几个关键功能:3.1 扩大建筑物的支撑面积通过扩展基础的面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可以有效地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层土壤中,从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均匀分布载荷。

3.2 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由于钢筋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因此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这使得它适用于承载大型建筑物或在地震活跃的地区建造。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sIII
sIV
III-III截面:
M
III

pn 24
( l a 1 ) ( Leabharlann b b1 )2 III
A sIII
M
在IV-IV截面:
M
IV
0 .9 ho1 f y

pn 24
( b b1 ) ( 2 l a 1 )
2 IV
A sIV
M
0 .9 ho1 f y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杯壁构造配筋
柱截面长边尺寸 (mm)
h <1000
1000≤h <1500
1500≤h≤2 000
钢筋直径(mm)
8~10
10~12
12~16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4)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高杯口基础的连接及构 造要求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8.2.6条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 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这种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基础高度可以较小, 用钢筋承受弯曲所产生的拉应力,但需要满足抗弯、 抗剪和抗冲切破坏的要求。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一、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所以柱下单独基础抗冲切验算公式为:
ac b bc l 2 Pn ( h 0 )b - ( h 0) 0 . 7 hp f t (b c h 0 )h 0 2 2 2 2
当b<bc+2h0时: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技术标准一.基础的施工顺序为:基础大开挖—基坑修整—10cm素砼垫层—基础承台—基础梁柱—回填土。

并按“先运后进”浇筑顺序。

土方开挖及边护: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机械大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标高以上200mm后,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土方开挖前,先放好基础边线和土方开挖线,并将其引到基坑以外不会被破坏的地方,开挖时注意底局部预留200厚土层,待验槽后浇筑垫层时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长时间暴露而受扰动。

开挖基坑时如发现土层与地质报告不符或发现不良地基,如暗沟、暗升、暗塘、墓穴及人防施等,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地质勘探部门、设计院等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

土方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土方工程采用大开挖,自然放坡,放坡系数取1:0.33。

二、基础垫层施工1、浇捣C10砼垫层时,需留置标养及同条件试块各一组,做试块时请监理公司人员旁边监督,送试验室养护。

2、在垫层浇筑前要对土方进行修整,应用竹签对基坑的标高进行标识。

先用竹签订在基坑的中,然后用水准尺对其进行测定标高。

在素砼浇筑过程中,将以这些竹签的顶为基准,进行总体标高测定。

在砼具体施工时,测量员应对全程进行控制施工。

浇筑时采用泵送砼,由远而近,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米范围类水平移动布料,且垂直于浇筑,振捣泵送砼时,振动棒插入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砼振捣完毕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

三、钢筋制作与安装: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和指定的图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2、钢筋应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图文详解
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 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 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结构底部。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的施工方法:
基础模板一般由侧板、斜撑、平撑组成。基础模板安装时,先在基 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校正调平无误后, 用斜撑和平撑钉牢。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和相关流程分为三大模块: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砼工程。
(结合钢筋混凝土施工学习领域相关章节内容)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工艺 施工顺序:
清理基坑及抄平→混凝土垫层→基础放线→钢筋绑扎→ 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 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 板拆除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钢筋的排布方向,受力筋(宽度方向)在 下,分布筋在上。第一根钢筋的起点。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钢筋混凝士条形基础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 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如图所示。
3
PART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施工工艺流程及案例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01
认知
0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构造要求
03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施工工艺流程及案例
1
PART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认知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认知
(a)无肋式
(b)有肋式

16,9_第2.8.3 扩展基础配筋计算方法

16,9_第2.8.3 扩展基础配筋计算方法

2.8 扩展基础结构设计一概述二构造要求三扩展基础的结构计算内容四扩展基础的高度计算方法五扩展基础的配筋计算方法五扩展基础的配筋计算方法(1)墙下条形基础的配筋计算方法(2)柱下独立基础的配筋计算方法☐基础内力a ——验算截面Ⅰ-Ⅰ距基础边缘的距离●验算截面处的弯矩截面高度变化处、墙脚边缘等处为验算截面p j Ⅰ——计算截面的地基净反力中心荷载偏心荷载M M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每延米墙长的受力钢筋截面 面积: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h 0——基础有效高度,0.9h 0为截面内力臂的近似值,令 ☐底板配筋计算0==0.2x h ξ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中心荷载下截面弯矩计算Array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台阶形基础底板配筋☐中心荷载下截面弯矩计算与锥形基础计算原理相同偏心荷载下截面弯矩计算1x I x 0d a j p l x M x =∫12''I 1max 0()()d j j j M a p p p a l a ξξξξξξ=+−+−∫2'1max max /12[(2)()()]j j j j a l a p p p p l =+++−x max ()j j j j p p pp ξ=+−''x ()l a l a ξ=+−max max =/j p p G A −=/j p p G A−摘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本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七章浅基础设计7-10

第七章浅基础设计7-10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7.2.2 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和配筋 2、偏心荷载作用(续) (2)基础底板配筋
pn 令中心荷载作用下 M1 (l ac ) 2 (2b bc ) 求基础底板配筋的 24 计算公式中的pn = (pn,max+pn,I) /2即可。 pn (图7.36) M2 (b bc ) 2 (2l ac )
(2)基础底板厚度 抵抗剪切的要求:V [V ]
V pn a1
G
F
[V ] 0.7 h f t h0
h0
截面有 效高度
V 0.7 h f t
截面高度大于 800时的影响系 数≤1
h b
pn
a1
h h0 40 / 2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7.2.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底板厚度和配筋
b l
中心荷载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7.2 扩展基础的计算
7.7.2.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底板厚度和配筋 1、中心荷载作用 (受力同倒悬臂梁)
F G
足够高度 抵抗剪切
足够配筋 抵抗弯矩
h b
中心荷载
pn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7.7.2 扩展基础的计算
7.7.2.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底板厚度和配筋
纯剪破坏
斜压破坏
冲切破坏
扩展基础的破坏种类
弯曲破坏
复习
cd d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1、基础底面自重应力: 2、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F G F G p A b l
G
F d
p
3、基础底面附加压力: F G p0 p cd d A 4、基础底面净反力:

砖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过程

砖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过程

砖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计算过程
1、根据前面的计算,统计出每段墙体底部(基础顶部)上的荷载:为轴心受压的线荷载
KN/M, 注意的是有两种荷载,一种为标准值,一种为设计值,其中标准值为确定基础宽度,设计值为确定基础高度和基础配筋所用。

2、计算时取受力较大的墙体进行计算,可计算两-三个墙段进行计算,墙体在进行计算时
取1米长度作为计算单元。

其它墙体的基础可参考计算出的墙体基础,与之相同。

3、关于扩展基础的一些构造要求:
4、计算原则:看第2条和第3条选用的荷载组合见规范标红处
在计算基础底面积时应选用,标准组合值
在计算基础高度抗剪、基础配筋时应选用基本组合值。

5、基础底面积的计算:
由以下公式确定基础底面积。

墙长度按照1米进行计算。

6、基础高度的确定,可以自己首先假设一个基础高度,如400mm,然后进行验算,基础高
度是否足够。

按下面验算。

7、基础配筋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混凝土为 C 15
采用φ8~φ16,间距 不大于200mm
混凝土为 C 20
采用二级钢筋直 径、间距同上。
⑷ 纵向分布钢筋按构造配置,采用φ6mm~φ8mm, 间距≤250mm(300mm)
4) 设计步骤
⑴ 确定基础宽度 b
取1m长为计算单元 分两种情况
A 轴压:
b F
f Gd e M b b
⑷ 计算最不利截面 位置的内力
分两种情况 A 轴压
V11
1 2
pnba
M11
1 2
pnb2a2
B 偏压
pn

pnmaxpn1 2
⑸ 计算基础的 有效高度
受力钢筋直径

ho
Has
2
钢筋保护层厚度 (有垫层35mm、无 垫层70mm)
基础底板厚度应满足 混凝土的抗剪条件
剪力? V A 0 V B Pn a
剪力图
弯矩图
MA 0
M
B


1 2
Pn a 2
a
A
pn
B
pna

1 2
pna 2
⑶ 关于验算截面
F
位置的取值
有两种情况
a) 墙体为混凝 土结构
b1 a
验算截面Ⅰ距基础 边缘的距离(m)
pn max
pn min
b) 墙体为砖墙时
b1a0.06m 验算截面的位置即计算跨度
2) 适用条件 地基土软弱,
基础宽度较大时,一般采用无肋 的板式基础。
3) 构造要求
按《钢筋混凝土 结构构造手册》
⑴ 基础高度
Hb~b 78
且大于300mm
⑵ 关于基础底
板的截面形状
b
b2750mm 等厚
b/2 >750mm 变厚 且板的边缘厚度 ≥150mm
坡度
i 1:3
⑶ 关于横向受 力钢筋
⑷ 配筋计算
⑸ 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按结构制图标准绘制 基础设计大样图。
墙下钢筋砼基础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当建设场地地基承载力小,上 部结构传来荷载较大时,要满 足地基强度条件,基础尺寸必 然要加大。若采用刚性基础, 基础必然有一部分外露地表。 在基础尺寸要加大,同时基础 又要浅埋的情况下,就要采用 扩展基础方案。
V0.07fcho
ho

V11 0.07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 计值,Kpa
⑹ 基础底板配 筋计算
M11 12V11b1
则每米墙长的 受力钢筋截面 面积为:
As

M11 0.9 f yho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归纳墙下扩展基础 结构设计:
⑴⑹ 确底定板基配础筋宽计度算b
b1

A⑶ s
B 偏压:
FG 6
pk max 1.2 fa
pk min 0
pk

pk max 2
pk min

fa
⑵ 确定底板高度 H
净反力 1
pn
底板高度由抗剪强度确定
在净反力作用下,基础受力情 况犹如倒置的悬臂板
何谓净反力?
1
基础和回填土产生的基底压力与相应的地基
反力正好相抵消。即基础和回填土本身不产
F36 k0 /nm a370 b 2.80 m
pn 129 kpa h 350 mm
砼强度等级为C20
素砼垫层为C10 100厚
b
钢筋选用Ⅰ级钢筋
试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f 165kpa
5
h h 6
根底分 12确 34度据板M确按计计析 定 是计配1定构算算: 基 否算筋1 h条造地剪础 满结o计形要基力高足果h12算o基求净,度要绘(0pm础初反验求基n.Vh0尺步力证m1础7b)寸设基1剖bf2实c计 础h /面a8o际值 底b图 V2基板 1h p 础厚fn1h 有Fa M F效13 2Gs/d1 b高 p51m n(度 0k /b为2 m .pn m b na /12 m .27 )根 砼C k9om 2p据 结V ,s7 0 1a h(构 A12 i(G设.jsk8 ifAfBc计ysm n 5/(0规m 0m 0 902o.)1.范M96,0m 1jM -2规fi210)M sy0定1uh1p9aop)naa
习题
根据右图所示地基资 料和上部结构有关资 料,试设计墙下钢筋 混凝土条形基础。
F28 K0 /n m
基础选用材料:
砼 C 15
其它设计参数
fc 7.2Mp,a
钢筋:
采用1级钢筋
fy 210Mpa
7.7
墙下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设计
1) 基本概念
何谓扩展基础
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 (GBJ7-89) 规定:扩展基 础系指柱下钢 筋混凝土独立 基础和墙下钢 筋混凝土条形 基础。
2) 设计内容
⑴ 由满足地基承载力的 强度条件和构造要求确定 基础底板尺寸和剖面尺寸
⑵ 进行基础内力计算
M,V
⑶ 对基础高度进行验算
受力分析M11 关于0验.算9截f面y位h置o
的取值(计算跨度)
⑷ 计算最不利截面 位置的内力
V11 p nb1
M 11

1 2
V11b1
⑸ 计算基础的有效
高度
ho

V11 0.07 fc
例题
已知某教学楼外墙厚370mm -0.900
结构、地基资料如右图所
1.3m
示选用材料
±0.000
生内力。所以在基础内力计算时,只考虑净反力的影响。pn

F b
1-1截面处的内力值最大。 如何求1-1截面处的内力?
偏心荷载作用
对倒置的悬臂板进行受力
下净反力为
pnm mianx

F b
6bM2 2
分析: 那个截面
思考一产力下生最的大内?
悬臂板AB(跨度为a) 在分布荷载(净反力) 作用下,固定端处的 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