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 蚀 剂

合集下载

水系统缓蚀剂技术参数

水系统缓蚀剂技术参数

水系统缓蚀剂技术参数
水系统缓蚀剂是用于防止金属腐蚀的一种化学品,它可以添加
到水系统中,以减少或阻止金属表面的腐蚀。

缓蚀剂的技术参数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成分,缓蚀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有机磷化合物、缓蚀剂助
剂等,不同的产品可能含有不同的成分,需要查看具体产品说明书
或技术资料。

2. pH值,缓蚀剂适用的水系统的pH范围,一般来说,缓蚀剂
对水的pH值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3. 浓度,缓蚀剂在水系统中的推荐投加浓度,通常以ppm(百
万分之一)或者mg/L(毫克/升)为单位。

4. 温度范围,缓蚀剂适用的水温范围,不同的缓蚀剂可能在不
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效果。

5. 使用方法,缓蚀剂的投加方法、频率等,以及与其他水处理
剂的配合使用情况。

6. 性能指标,包括缓蚀效果、持久时间、对水质的影响等性能
参数。

7. 安全注意事项,缓蚀剂的安全使用方法、防护措施、应急处
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系统缓蚀剂可能具有不同的技术参数,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咨询相关的技术人员,以确保正
确的使用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

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

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石油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中石油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其中缓蚀剂标准是其中之一。

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中石油生产的各类缓蚀剂产品,包括水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多功能缓蚀剂等。

二、技术要求
(一)外观要求
缓蚀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粉末,无机械杂质和沉淀。

(二)化学成分
缓蚀剂的主要成分应为有效成分,其含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合同规定。

(三)物理性质
缓蚀剂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不得产生沉淀。

(四)缓蚀性能
缓蚀剂应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其缓蚀效果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合同规定。

三、检测方法
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中规定了一系列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缓蚀性能测试等。

四、质量控制
中石油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标识和包装
中石油生产的缓蚀剂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以上就是中石油现行缓蚀剂标准的主要内容。

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中石油能够保证其生产的缓蚀剂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缓蚀剂法实验现象

缓蚀剂法实验现象

缓蚀剂法实验现象缓蚀剂是一种能够防止金属在水、空气等环境中腐蚀的一种物质。

缓蚀剂法实验是一种可以测试缓蚀剂性能的实验方法。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效果,从而选取最适合的缓蚀剂来保护金属。

实验过程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包括金属试件、缓蚀剂、盐酸、去离子水、量筒、烧杯、电子天平、移液管等。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 将金属试件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擦拭干净,以防止其他物质的干扰。

2.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

缓蚀剂的浓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

盐酸的浓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将金属试件放置在盐酸溶液中,使其表面被完全覆盖。

记录下实验开始时的质量。

5.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金属试件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然后再放回盐酸溶液中。

重复此步骤多次。

6. 实验结束后,取出金属试件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然后晾干。

记录下实验结束时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金属试件在盐酸溶液中会发生腐蚀,导致质量减少。

这是因为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 添加缓蚀剂可以有效防止金属试件的腐蚀,从而减少质量的减少。

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效果不同,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适合的缓蚀剂。

3. 缓蚀剂的浓度对缓蚀效果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缓蚀效果会变得更加明显。

4.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缓蚀剂法实验是一种可以测试缓蚀剂性能的实验方法,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的效果,从而选择最适合的缓蚀剂来保护金属。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缓蚀剂可以有效防止金属试件的腐蚀,从而减少质量的减少。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缓蚀剂工作原理

缓蚀剂工作原理

缓蚀剂工作原理
缓蚀剂工作原理:
缓蚀剂是一种添加在金属表面的化学物质,用于减缓金属腐蚀的速率。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断反应:缓蚀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断氧、水或其他腐蚀剂与金属表面的接触。

这种保护膜可以防止腐蚀剂的侵入,减少金属表面的腐蚀反应。

2. 电化学作用:缓蚀剂可以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性质来减缓腐蚀反应的进行。

例如,它们可以增加金属表面的极化电阻,降低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电导率,从而降低腐蚀电流的流动速率。

3. 缓解应力:缓蚀剂还可以通过减少金属表面的应力集中来减缓腐蚀反应。

例如,它们可以改变金属晶界的形态,使其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应力集中。

4. 离子吸附:缓蚀剂可以通过与金属表面上的离子发生吸附作用,阻碍腐蚀反应的进行。

它们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并改变腐蚀剂吸附或扩散的途径,从而延缓腐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缓蚀剂通过阻断反应、改变电化学性质、缓解应力和离子吸附等方式,减缓金属腐蚀的速率。

这些机制有时也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起到缓蚀的作用。

金属防锈缓蚀剂及其应用

金属防锈缓蚀剂及其应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缓蚀剂的电化学理论
缓蚀剂阻滞腐蚀的阴、阳极过程(或其中 的任一过程)的进行,从而减缓腐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在酸性介质中,缓蚀剂(如砷、铋的盐类等) 能使阴极过程的超电压增大,从而使金属在酸 性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降低,这就是缓蚀剂的氢 超电压理论
蚀抑制剂。
缓蚀剂特点
用量少,保护效果好 ;
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缓蚀剂的分类
1. 按缓蚀剂抑制腐蚀机理分为: 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阴阳混合型缓蚀剂
2. 按使用范围分为: 酸性气体缓蚀剂、酸性溶液缓蚀剂、碱性溶液缓蚀剂 、中性溶液缓蚀剂、气相缓蚀剂
3. 按照缓蚀剂的成分来分类: 无机类缓蚀剂和有机类缓蚀剂
• 安全缓蚀剂
• 危险缓蚀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缓蚀剂作用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温度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是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缓蚀效率很 高,当温度升高时,缓蚀效率变显著降低。
缓蚀剂添加量
腐蚀率 g / m 2 h
(盐酸中氯化氢含量 20℃ 40℃ 520℃ 的﹪)
等步骤制得。
• 性能与应用 • (1)它具有较好的抗湿热性能,不易水解,氧化稳定性
好,不促使油乳化和起泡。 • (2)由于油溶性好,添加量小,不影响基础油的理化性
能。 • 舰艇和热电厂的汽轮机组 • 添加量一般为1﹪左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说明 • 由于(T746)有遇水不乳化的特点,故适于配制有
第2章 缓蚀剂及其应用

缓蚀剂评价ISO标准

缓蚀剂评价ISO标准

缓蚀剂评价ISO标准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减缓金属腐蚀速度的化学物质,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缓蚀剂的质量和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评价缓蚀剂的性能。

本文将对缓蚀剂评价ISO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ISO标准对缓蚀剂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缓蚀效率、环境友好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

首先,缓蚀效率是评价缓蚀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ISO标准对缓蚀效率的评价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应用两种。

实验室测试主要通过模拟金属在特定环境下的腐蚀情况来评价缓蚀剂的效果,而现场应用则是通过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使用缓蚀剂来评价其性能。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缓蚀剂的效果。

其次,ISO标准还对缓蚀剂的环境友好性进行了评价。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ISO标准对缓蚀剂的环境友好性主要包括对其毒性、生物降解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帮助人们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缓蚀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ISO标准还对缓蚀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进行了评价。

缓蚀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能够稳定地发挥作用,并且具有较长的持久性。

ISO标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来评价缓蚀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ISO标准对缓蚀剂的评价是全面而严格的。

它不仅考虑了缓蚀效率,还关注了缓蚀剂的环境友好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方面。

这些评价标准能够帮助生产厂家选择合适的缓蚀剂,并且促进缓蚀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对于使用缓蚀剂的企业来说,遵循ISO标准也能够帮助他们选择到质量和性能更加可靠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ISO标准对缓蚀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保障缓蚀剂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遵循ISO标准,选择和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缓蚀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收益。

缓蚀剂主要成分

缓蚀剂主要成分

缓蚀剂主要成分
1什么是防缓蚀剂
防缓蚀剂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强度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对金属结构建筑物进行防护,使其不易受到腐蚀和损坏。

腐蚀是一种物理、化学或自然现象,它会使金属材料发生腐蚀或受损,这将导致构件的强度、可靠性显著降低。

使用防缓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缓这种腐蚀,从而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

2防缓蚀剂的主要成分
防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有膜形胺、环氧树脂、氟碳油、醇类等。

膜型胺是膜形剂,它能够将腐蚀物质与金属表面隔离,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它是由聚氨酯和硅油制成的水性包覆物,同时带有正、负电荷,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环氧树脂是一种由原料的反应产生的无定形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湿和柔韧性,能够抵抗金属表面的腐蚀和磨损,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氟碳油由多种碳、硅链杂环单元以及氟链组成,具有良好的低温润滑性和耐腐蚀性。

醇类是通过将氢离子与醇分子键定形成醇离子及其盐,再加以水溶液中负载以抑制金属表面的腐蚀及浸渍阴极活动。

3作用
防缓蚀剂也有吸附作用,能够将金属表面与空气和水的界面分开,从而减少金属的腐蚀。

另外,防缓蚀剂也具有润湿性、抗冻性、抗震性、抗腐蚀性等性能。

总之,防缓蚀剂是金属结构防护的重要一环,其主要成分有膜型胺、环氧树脂、氟碳油、醇类等,能有效阻碍金属表面的腐蚀,从而延长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缓蚀剂成分

缓蚀剂成分

缓蚀剂成分缓蚀剂是一种能够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被添加到涂料、清洁剂、燃料和其他化学物质中,以保护金属表面免受氧化、酸性或其他形式的腐蚀。

缓蚀剂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和金属配合物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缓蚀剂成分。

一、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是由碳和氢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极性基团(如羧酸基团或胺基团),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缓蚀剂:1. 羧酸盐羧酸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缓蚀剂,它们通常含有羧酸基团和碱金属离子(如钠离子或钾离子)。

这些化合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钝化层,从而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2. 脲类脲类是一种含有氮和碳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吸附性,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氢键或范德华力。

3. 胺类胺类是一种含有氮和氢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强烈的亲电性。

这些化合物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键合,从而防止进一步的腐蚀反应。

二、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是由无机盐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水溶性和离子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无机缓蚀剂:1. 磷酸盐磷酸盐是一种含有磷酸根离子(PO4)的盐类化合物,它们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弱酸性,在水中呈现出缓慢溶解的特点。

2. 硫酸盐硫酸盐是一种含有硫酸根离子(SO4)的盐类化合物,它们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强酸性,在水中呈现出快速溶解的特点。

3. 钝化剂钝化剂是一种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三、金属配合物金属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体构成的复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配合物:1. 铜配位缓蚀剂铜配位缓蚀剂是由铜离子和吸附基团构成的复合物,它们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再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蚀剂缓蚀剂作用机理内容介绍>>对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而今三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广大腐蚀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1972年Fischer对印制腐蚀电极反应的不同工作方式作了仔细的分析后,提出了界面抑制机理,电解液层抑制机理,膜抑制机理及钝化机理。

Lorenz和Mansfeld也明确提出用界面抑制和相界面抑制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电极反应阻滞机理。

他们认为界面抑制作用发生在裸露的金属表面与电解液同时在于三维层中,该层由微溶的腐蚀产物和缓蚀剂组成。

酸性溶液中有机添加机理的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即已开始,今年来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吸附理论,修饰理论,软硬酸碱理论(SHAB),钝化理论,尖端突变理论等。

当然,上述各种理论着重点及研究角度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酸性介质缓蚀剂主要是吸附型的,其缓蚀作用的一个可能机理是覆盖效应,而另一个可能机理为负催化效应。

所谓覆盖效应是指在缓蚀剂所吸附的金属表面,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和阴极析氢过程均不能进行;而复催化效应则是指缓蚀剂吸附在金属溶解的活性区,它的吸附改变了腐蚀电化学过程的阴极反应或者阳极过程的进行,甚至同时阻滞了阴、阳极反映。

由于金属腐蚀和缓蚀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缓蚀剂的多样性,难以用同一种理论解释各种各样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缓蚀作用理论的要点:(1)成相膜理论成相膜理论人为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难以溶解的保护膜以组织介质对金属的腐蚀。

该种保护膜包括氧化物膜和沉淀膜。

(2)吸附膜理论吸附膜理论认为,某些缓蚀剂通过其分子或离子在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形成吸附保护膜而抑制介质对金属的腐蚀。

有的缓蚀剂分子或离子表面由于静电引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发生物理吸附。

另一些缓蚀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配位键而发生化学吸附。

缓蚀剂以其亲水基团吸附于金属表面,疏水基远离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把金属活性中心覆盖,阻止介质对金属的侵蚀。

此类缓蚀剂主要是有机缓蚀剂。

(3)电化学理论电化学理论认为缓蚀剂通过加大腐蚀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的阻力而减小金属的腐蚀速率。

因此而分为阳极抑制型、阴极抑制型和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缓蚀剂简介英文专业名词:anti-corrosive.corrosive inhibiter.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分类: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

(1)根据产品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①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膦酸(盐)、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只要包括聚乙烯类,POCA,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2)根据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分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1]。

①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硝酸盐、硼酸盐等。

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

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

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

硅酸盐也可归到此类,它也是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目的的。

阳极型缓蚀剂要求有较高的浓度,以使全部阳极都被钝化,一旦剂量不足,将在未被钝化的部位造成点蚀。

②阴极型缓蚀剂抑制电化学阴极反应的化学药剂,称为阴极型缓蚀剂。

锌的碳酸盐、磷酸盐和氢氧化物,钙的碳酸盐和磷酸盐为阴极型缓蚀剂。

阴极型缓蚀剂能与水中、与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反应,其反应产物在阴极沉积成膜,随着膜的增厚,阴极释放电子的反应被阻挡。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钙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是天然存在的,所以只需向水中加入可溶性锌盐或可溶性磷酸盐。

③混合型缓蚀剂某些含氮、含硫或羟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缓蚀剂,其分子中有两种性质相反的极性基团,能吸附在清洁的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它们既能在阳极成膜,也能在阴极成膜。

阻止水与水中溶解氧向金属表面的扩散,起了缓蚀作用,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十六烷胺等属于此类缓蚀剂。

(3)根据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分类除了中和性能的水处理剂,大部分水处理用的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是在与水接触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将金属和水隔离的金属保护膜,以达到缓蚀目的。

根据缓蚀剂形成的保护膜的类型,缓蚀剂可分为氧化膜型、沉积膜型和吸附膜型缓蚀剂。

①氧化膜型缓蚀剂铬酸盐、亚硝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正磷酸盐、硼酸盐等均被看作氧化膜型缓蚀剂。

铬酸盐和亚硝酸盐都是强氧化剂,无需水中溶解氧的帮助即能与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阳极区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其余的几种,或因本身氧化能力弱,或因本身并非氧化剂,都需要氧的帮助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

由于这些氧化膜型缓蚀剂是通过阻抑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的,这些阳极缓蚀剂能在阳极与金属离子作用形成氧化物或氯氧化物。

沉积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以铬酸盐为例,它在阳极反应形成Cr(OH)3和Fe(OH)3,脱水后成为CrO3和Fe2O3的混合物(主要是γ-Fe2O3)在阳极构成保护膜。

因此有时又被称作阳极型缓蚀剂或危险型缓蚀剂,因为它们一旦剂量不足(单独缓蚀时,处理1L水,所需剂量往往高达几百、甚至过千毫克)就会造成点蚀,使本来不太严重的腐蚀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氯离子、高温及高的水流速都会破坏氧化膜,故在应用时,要根据工艺条件,适当改变缓蚀剂的浓度。

硅酸盐也可粗略地归到这一类里来,因为它主要也是通过阻抑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的。

但是,它不是通过与金属铁本身、而可能是由二氧化硅与铁的腐蚀产物相互作用,以吸附机制来成膜的。

②沉淀膜型缓蚀剂锌的碳酸盐、磷酸盐和氢氧化物,钙的碳酸盐和磷酸盐是最常见的沉淀膜型缓蚀剂。

由于它们系由锌、钙阳离子与碳酸根、磷酸根和氢氧根阴离子在水中、于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反应而沉积成膜,所以又被称作阴极型缓蚀剂。

阴极缓蚀剂能与水中有关离子反应,反应产物在阴极沉积成膜;以锌盐为例,它在阴极部位产生Zn(OH)2沉淀,起保护膜的作用。

锌盐与其他缓蚀剂复合使用可起增效作用,在有正磷酸盐存在时,则有Zn3(PO4)2或(Zn,Fe)3(PO4)2沉淀出来并紧紧粘附于金属表面,缓蚀效果更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钙离子、碳酸根和氢氧根在水中是天然地存在的,一般只需向水中加入可溶性锌盐(例如:硝酸锌、硫酸锌或氯化锌,提供锌离子)或可溶性磷酸盐(例如:正磷酸钠或可水解为正磷酸钠的聚合磷酸钠,提供磷酸根),因此,通常就把这些可溶性锌盐和可溶性磷酸盐叫作沉积膜型缓蚀剂或阴极型缓蚀剂。

这样,可溶性磷酸盐(包括聚合磷酸盐)就既是氧化膜型缓蚀剂,又是沉积膜型缓蚀剂。

另外,一些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酸(盐)、有机磷酸酯和有机磷羧酸,也可归到这类缓蚀剂中,大约与其最终能水解为正磷酸盐不无关系。

由于沉淀型缓蚀膜没有和金属表面直接结合,而且是多孔的,往往出现在金属表面附着不好的现象,缓蚀效果不如氧化型膜。

③吸附膜型缓蚀剂吸附膜型缓蚀剂多为有机缓蚀剂,它们具有极性基因,可被金属的表面电荷吸附,在整个阳极和阴极区域形成一层单分子膜,从而阻止或减缓相应电化学的反应。

如某些含氮、含硫或含羟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有两种性质相反的基团;亲水基和亲油基。

这些化合物的分子以亲水基(例如,氨基)吸附于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憎水膜,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水腐蚀。

牛脂胺、十六烷胺和十八烷胺等这些被称作“膜胺”的胺类,就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吸附膜型缓蚀剂。

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和甲基苯并三唑这些唑类,是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理想缓蚀剂。

它们虽然与铜金属本身作用成膜,但与上述典型的氧化膜型缓蚀剂不同,不是通过氧化,而是通过与金属表面的铜离子形成络合物,以化学吸附成膜的。

当金属表面为清洁或活性状态时,此类缓蚀剂能形成缓蚀效果令人满意的吸附膜。

但如果金属表面有腐蚀产物或有垢沉积的情况下,就很难形成效果良好的缓蚀膜,此时可适当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以帮助此类缓蚀剂成膜。

由于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在于成膜,故迅速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密而实的膜,乃获得缓蚀成功之关键。

为了迅速,水中缓蚀剂的浓度应该足够高,等膜形成后,再降至只对膜的破损起修补作用的浓度;为了密实,金属表面应十分清洁,为此,成膜前对金属表面进行化学清洗除油、除污和除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上述各类缓蚀剂,除中和胺与膜胺主要用于锅炉凝水处理、硅酸盐用于饮用水处理外,其他各类则常用于冷却水处理。

若单就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而言,铬酸盐,尤其是配合以聚磷酸盐和锌盐的铬酸盐,至今仍然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缓蚀剂中最为理想者。

美国在相当程度上仍在应用着它。

应用时,一般将水的pH值控制为微酸性,以阻抑致垢盐结垢。

但铬酸盐(六价的)有毒,虽然它对循环冷却水中的菌、藻等有害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为(聚)磷酸盐所取代。

这标志着循环冷却水碱性处理时代的开始。

这一概念就是对水的pH值不再着意控制,而是听其自然。

水中致垢盐的结垢问题则依靠有机磷酸(盐)和聚丙烯酸(盐)等这些高效阻垢剂、分散剂来解决。

但是,磷酸盐是水中微生物的营养源,它的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结果,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

于是,在不允许使用铬酸盐和(聚)磷酸盐的地方,其他几类缓蚀剂得到了应用机会。

但是,钼酸盐等应用成本高;亚硝酸盐不宜作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缓蚀剂,除非有特效杀生剂有效在控制住能使它分解失效的微生物;硅酸盐缓蚀效果差(由于成膜时间长,有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完整的膜,需2~3个星期),而且,一旦有垢产生,就很难去掉;锌盐中的锌与铬一样,也是重金属,也对水体中的生物造成威胁。

因此,人们对含磷量较少的有机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全有机配方”水处理剂的上市。

不过,迄今为止,在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上,还没有出现像过去由使用聚磷酸盐转为使用铬酸盐,或由使用铬酸盐复转为使用聚磷酸盐那样的突破性的进展。

用“全有机配方”缓蚀剂,水的腐蚀条件不能太苛刻,否则,必须以无机缓蚀剂予以补救。

(4)常见的缓蚀剂①铜银缓蚀剂苯骈三氮唑BTA, 1,2,3bezotriazol.铜银缓蚀剂BT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