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治疗分析
小儿腹泻辨证治疗分析

・
21 0 0年 1 O月下 第 2卷 第 3 O期
0c o e 2 1 Vo . No 3 tb r 00 1 2 .0
94 ・
J u n l f i aT a i o a i e eMe i i eI f r t n o r a n r d t n l o Ch i Ch n s d c n n o ma i o
2 结 果
重 型腹 泻 : E 1 次 至 4 每 t 0余 O次 , 中水 分 增 多 , 黄 便 呈
绿色 , 有腥臭味 , 换尿布不及时腐蚀臀部皮肤 , 使皮肤剥脱 。
4,L 欲 差 , 的 同 时 伴 有 呕 吐 , 不 规则 发 热 , J食 有 有 严重 的 发
通过辨 证治疗后 , 症有明显的改善 , 愈 2 8例 , 病 痊 2 显 效 2 0例 , 好转 5例 , 效 2例 , 无 总有效 率为 9 . %, 88 3 析
谭 蔚
( 湘南 学 院 附 属 医 院儿 科 , 南 湖
郴 州 ,20 0 430 )
【 摘要 】 目的: 中医的角度, 从 探讨4 J 腹泻 的辩证治疗 。 法 : ,L 回顾性 分析我院 2 0 年 6 08 月——2 ( 年 l o9 】 2月收治的
1 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 : L数次至十余 次 , . 3 每 I 大便稀 , 有 少 量 水 , 黄 色 、 绿 色 , 少 量 黏 液 , 宝 面 色稍 苍 自 , 呈 黄 有 宝 脱
水不 明显 。
他症状 减轻 明显 ; 无效 : 大便性状 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 =治愈率 +显效率 +好转率 。
到标 本 兼 治 的 效 果 。
【 关键 词 】 z J 腹泻 ; JL , 辩证 ; 治疗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分析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分析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双歧三联活菌和思密达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参考。
双歧三联活菌是由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三种活菌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腹泻的治疗中。
双歧三联活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等多种机制,对小儿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
思密达是一种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清除肠道病原菌,减轻腹泻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下面将通过对比分析双歧三联活菌和思密达单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来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对比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可以发挥双重作用,双歧三联活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功能,而思密达可以清除肠道病原菌,从而迅速缓解腹泻症状。
相比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更有效地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轻腹泻症状,还可以降低抗生素对肠道菌群造成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指南,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明确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具体适应症和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用药指导,为患儿家长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小儿腹泻的合理治疗与药物选择分析

此次研究中共使用l大类4 种药物治疗 ,包括外用药如紫草油 0 1
【 要 】 目的 分析 、探 讨小 儿腹 泻 的药物 选择 和 合理 治疗 。方 法 对 2 0 年 6月至 2 1 年 5月我 院收 治 的 10例 因小 儿腹 泻住 院治疗 的 摘 09 01 1 惠者 用药种 类 、频率 以及给 药途 径进行 回顾 分析 。结 果 所 有惠 儿均 实施 了口服 或静脉 补液 进行 补 水 ,以达 到预 防 或纠正 因腹 泻而导致 的
细 胞,恢复 刷状 缘细胞膜内存在的二糖类物质 。
3 . 3肠黏 膜保 护剂的使用
服补液盐进行补水Βιβλιοθήκη 当患儿出现小便时进行钾补充。 2 . 2药物使用状 况
蒙脱石具有 覆盖 、修复 消化道黏膜 ,消除多种毒素 、病原体 的作
用 ,难 以被 胃肠道 吸收 ,对患儿 中枢 神经 、肝 、肾、心血管等在首 次
[】 顾 海涛 , . 6 石欣 腹腔 镜 肝 切 除术在 肝 癌 治疗 中的应 用 与评 价 [ . J J
中 国微创外 科杂 志, 1,O ) 7 —8. 2 O1( : 610 0 21 [】 邱 明链 , 景 丰. 切 除 技术 的研 究进 展 [】 际外 科学 杂 志 , 7 刘 肝 J. 国
【】 王 刚 , 荣, 均远 等 . 腔镜 和 开 腹肝 切 除对 机 体 肝脏 功 能 的 9 刘 蒋 腹 影 响【 . J 中国普通 外科 杂志 , 0 , () 5—5 . ] 2 71 6: 255 0 6 5
妈咪爱治疗76例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妈咪爱治疗76例小儿腹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6例腹泻患儿,其中,男孩40例,年龄在5个月-3岁之间,女性36例,年龄在7个月-5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腹泻。
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5例,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妈咪爱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
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1例患儿中,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7%,对照组35例患儿中,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
结论:在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加入妈咪爱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常规治疗妈咪爱【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92-01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或者是轮状的病毒对肠道形成侵害,从而导致肠道出现感染,并引起胃肠道功能出现紊乱,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大便呈现浠水状等,对于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在治疗此种疾病时,临床医生要及时对患儿进行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1]。
当前,临床上采用常规治疗加入妈咪爱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的快速康复有较大的帮助。
现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6例腹泻患儿,对其采用常规治疗加入妈咪爱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6例腹泻患儿,其中,男孩40例,年龄在5个月-3岁之间,女性36例,年龄在7个月-5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腹泻,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大便次数增多,呈现浠水状等。
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在短时间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呈水样或稀糊样,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腹泻在儿童中非常常见,主要由感染、肠道疾病、饮食不当等引起。
治疗小儿腹泻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补水补电解质:小儿腹泻时因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容易引发脱水。
因此,补水是治疗腹泻的首要措施。
对于轻度的腹泻患儿,可以通过口服补充水分,如水、果汁、盐水等。
对于重度腹泻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并静脉补液。
此外,还要考虑补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2.适度断食:在腹泻初期,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因此,可以进行适度的断食,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一般情况下,腹泻开始后的6-12小时内,可仅给予清汤、米汤等清淡饮食。
腹泻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应忌辛辣、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3.控制病因感染:如果腹泻患儿是由感染引起的,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应积极控制感染源。
对于病毒感染,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注意观察和支持治疗即可。
对于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使用抗生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
4.促进肠道蠕动恢复:小儿腹泻时,肠道蠕动通常会减弱或中断,导致食物和废物在肠道停滞时间过长。
因此,可以通过使用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来促进废物的排出。
但同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适当使用或滥用。
5.维持正常菌群:腹泻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因此,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例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6.注意个体差异:治疗小儿腹泻时,需要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需要特别关注,更加注意保护。
总之,治疗小儿腹泻的原则是补水补电解质、适度断食、控制感染、促进肠道蠕动、维持正常菌群。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分析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分析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腹部肠道疾病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腹泻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小儿腹泻更容易发生,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困扰。
在小儿腹泻的治疗过程中,双歧三联活菌和思密达成为了常用的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通过对双歧三联活菌和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特点和优势。
双歧三联活菌是一种益生菌制剂,由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鼠李糖梭菌三种益生菌组成。
这些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内生长繁殖,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毒素对肠道的损害,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等症状。
双歧三联活菌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腹泻次数和减轻腹泻症状等方面。
临床研究表明,双歧三联活菌对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儿。
思密达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腹泻。
思密达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缓解腹泻症状。
由于思密达是一种抗生素,长期或不适当使用可能会导致抗药性菌株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
在治疗小儿腹泻时,思密达需要谨慎使用,特别是对于儿童。
为了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和思密达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情况,本文进行了一项临床对比分析研究。
研究对象为100名患有小儿腹泻的患儿,他们被随机分为双歧三联活菌组和思密达组,每组50名患儿。
治疗周期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的腹泻症状、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等指标变化,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双歧三联活菌组的患儿在治疗后腹泻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比例明显提高。
而思密达组的患儿虽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相对于双歧三联活菌组来说,疗效较弱,且部分患儿出现了胃肠道不适的副作用。
双歧三联活菌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111例腹泻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
对照组患儿实施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金双歧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12例,有效25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18%;试验组患儿治疗无效3例,有效25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4.64%,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泻;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小儿;疗效小儿腹泻在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儿年龄、脱水程度、腹泻及饮食等情况给予轻度脱水患儿口服补液盐,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要采取止吐治疗,有合并症者采取对症治疗。
1. 2. 2 试验组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规格:0.5 g×24片)进行治疗,<6个月患儿,1片/次,3次/d;6个月~3岁患儿,2片/次,2次/d,饭后温水送服。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 4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治疗72 h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大便次数及形状恢复正常,食欲、精神正常,呕吐、腹泻停止,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水电解质紊乱糾正,食欲、精神改善,呕吐、腹泻显著减少,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治疗72 h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大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小儿腹泻病患者322例住院用药回顾性分析

层共 顶联接 的硅氧 四面体 片夹 一层共 棱 联接 的铝 ( 镁) 氧( 氢 氧) 八面 体 片 , 对 病
4 7 3 0 5 8河 南 南 阳 医专 附院
毒、 细菌 、 水分及毒素有强大 的吸 附作用 ,
阻止致病 菌 、 条件致病菌在肠道 的定植 和 入侵 , 帮助消化 道上皮 组织再 生 ; 它 还
断治疗方案 [ J ] . 中国实用 儿科杂志 , 1 9 9 8 ,
1 3 ( 6 ) : 3 8 l一 3 8 4 .
3 李 霖, 周国 民. 1 3 1例 小儿腹 泻患 者住 院治
抽取 2 0 1 1 年全年儿科 住院病历进行调 查
分析 。 资料 与 方 法
疗 回顾性分析 【 J ] . 检验医学 与临床 , 2 0 1 0 ,
抗 菌药 物 使用 率 8 9 . 8 %, 联 合 用 药 1 5 . 5 %, 给 药途 径 均为 静滴 , 第 3代 头孢 菌素类 占抗 菌 药 物 的 8 4 . 5 %, 和其 他报 道近似 , , ' bJ L 腹泻 中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约
7 0 %左右 , 由细菌感 染引起 的约 3 0 %, 说 明我 院抗茵 药物使 用率明显偏高 。 对 于脱水 纠正 , 轻、 中度脱 水 小儿应 先使用 O R S盐 口服 , 口服无 效 时才 应用 参考文献
用 药 物 9种 。 和 专 家共 识 及 其 他 医 院 相
同, 抗 菌药物使 用 率 8 9 . 8 %, 和其他 医院
相 同相 近 , 高 于 专 家共 识 要 求 , 以使 用 1
3 2 2份病历使用药 物种类符 合《 中 国 腹 泻病 诊断治 疗 方案 》 、 《 儿 童 腹 泻病 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3T17:34:5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吕艳秋[导读] 合并咳嗽肺炎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 ②预后:经上述处理患者均痊愈,疗程3-7d。
吕艳秋(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医院 161400)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236-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及治疗。
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指导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大便常规有脓球、血球的考虑为细菌感染,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先于经验性治疗,待大便培养指导用药;无脓球血球则根据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则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经验性治疗;如无脓球、血球,血常规正常,则予思密达保护粘膜肠道益生菌等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口服,及退热,止吐对症支持治疗,如有脱水则予补充液体治疗。
合并咳嗽肺炎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
结果经上述治疗患者均痊愈,疗程3-7d。
结论细菌感染性腹泻应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去除致病因素外予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为主。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研究对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本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00例小儿腹泻病
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300例病例中,≤1岁170例, 1-2岁110例, 2-5岁18例, ≥5岁2例。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腹泻病的诊断标准,经过详细询问病史(饮食,大便性状,次数,伴随症状:发热,呕吐,腹痛,腹痛部位,特点,是否哭闹,是否有合并症如肺炎等) ,体检(皮肤弹性,眼眶是否凹陷,心肺,腹部)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药敏,轮状病毒检测,血清电解质,等) 。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发热134例,腹痛哭吵168例,呕吐196例,呕吐发热112例,呕吐腹痛哭吵136例,发热呕吐腹痛96例。
轻度脱水112例,中度脱水10例,无重度脱水。
并发肺炎110例。
2.2 大便常规性状:稀水样,260例。
糊状38例,脓血便2例。
脓球阴性276例,脓球+/hp20例, + +/hp4例,血球+/hp4例。
2.3 轮状病毒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得到196例阳性病例。
2.3 大便培养阳性4例,其中沙门氏菌2例,致病性大肠杆菌2例。
2.4 治疗及预后①治疗上,有脓球,血球的考虑为细菌感染,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先于经验性治疗,待大便培养结果出来后根据治疗情况考虑是否换药,如果疗效佳或者所用药物属于敏感药物,则不换,如疗效欠佳则换成敏感药物。
无脓球血球则根据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则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经验性治疗,抗生素治疗3-6d。
如无脓球,血球,血常规正常,则予思密达保护粘膜肠道益生菌等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口服,及退热,止吐对症支持治疗,如有脱水则予补充液体治疗。
合并咳嗽肺炎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 ②预后:经上述处理患者均痊愈,疗程3-7d。
3 讨论
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肠道功能不健全,胃酸和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类相对较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较成人低,胃肠道分泌型IgA也较低,对感染的预防能力差,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和损害而腹泻[1]。
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感染性中以轮状病毒感染较多,其腹泻可以伴有呕吐,发热,脱水,大便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疾病呈自限性,病程约一周左右。
以6月-2岁的婴幼儿多见,季节性明显,晚秋及冬季为高发季节,其次,小婴儿肺炎也容易并发腹泻,原因考虑如下: ①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②引起肺炎的病原菌本身能引起腹泻; ③痰液中含有刺激胃肠粘膜的因子; ④抗生素本身对肠道的刺激,其中以肠道菌群失调为主要原因[2]。
治疗以故肺炎合并的腹泻病治疗以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即可。
再次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在也比较多,治疗上予抗G-菌的青霉素类及先锋霉素类药物(如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3-5d。
非感染因素多见于饮食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及气候因素所致腹泻,腹泻多较轻,治疗以去除致病因素外予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为主。
参考文献
[1]宁寿葆.现代实用儿科学,2004,12: 550.
[2]徐莉,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51例临床观察.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8(14):331.。